伞 开 若 花

春满云天花满树,天街小雨润如酥。淅淅沥沥的薄雾轻雨中,满街五颜六色的雨伞如花骤然怒放,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缤纷绚丽,带露滚珠,在微风轻扬中淌成一街花的溪流,着实美丽壮观。

这情景,让人油然想起江南雨巷。我没到过江南,但江南雨巷的美丽,在2008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展现得再淋漓再典型再动人不过。我就在那夜的细雨轻扬与幽幽丝弦中,醉入一片花一般**的伞姿倩影里。

关于伞,我最初的记忆是一把油纸伞。那时我上小学,家离村里的学校还有一段距离。每逢雨天,母亲就递上那把已破了几个小洞的油纸伞。轻轻撑开,就像撑开了一朵鲜红的花朵,碎雨中,还听得到花瓣伸展腰肢的声音,可是我却不喜欢,因为同村的孩子都只顶一张透明的塑料布避雨,唯有我用伞,既不时髦,也不合群。我极想将油纸伞换成一张塑料雨布,无奈母亲不依。那把破旧的油纸伞,就此陪伴我走过了童年的风雨历程。

取代油纸伞的是一把黑布伞,那时我已走进中学课堂。轻轻一指头就能捅破头顶天的油纸伞已被我弄得实在不能再用了,撑在头上,就像躲在大树下避雨,顾了头顾不了肩,到头来还是淋个湿透。黑布伞犹如一朵黝黑的牡丹,稀疏的铁质骨架和单薄的叶面却透着历经贫寒的坚实,雨打在上面,轻得听不出声响。不像油纸伞,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弄出夸张的雨声,好像要穷己一生,收尽天下风声雨声似的,让人根本别想回避雨的嘈杂与吵闹。多少年以后,我忽然觉得,如果把父亲比做黑布伞的话,那么母亲就像那把油纸伞。他们都能为我遮风挡雨,但一个显得更为温和宽厚,性情沉稳,不管风吹雨打,总是不温不火,胜似闲庭信步。一个更为敏感直率,性情似火,母鸡似的随时准备伸开伞一样的翅膀,第一个冲出来呵护我们。

再后来,我就干脆不用伞了。这既得益于父母工作调动,家离学校越来越近;也得益于自己逐渐在风雨长大,有了不惧风雨的体魄。尤其在夏天,如果雨大,就在一方屋檐下躲一会儿。如果雨小,就索性独自穿行在风雨中,任凭风雨带来的丝丝凉爽,传遍全身。

记不清第一次见到半自动的折叠伞是读初一时,还是初二时。那天,随同院子里的伙伴到他父亲单位去玩,在那间狭小而阴暗的土屋里,我见到一把从未见过的伞:金属的骨架被断成几节折着,伞叶裹在一起,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同伴炫耀地拿着伞把,轻轻举过头顶,只听“啪”的一声轻响,那伞就礼花一样在头顶爆开了。许是前几天下雨用过,伞叶上的雨水还没有完全晾干,一些细小的水珠随着雨伞的猛然弹开溅落脸上,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这伞是怎么开的。

人一生要经历许多事,最终能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也就那么几件。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在那条风雨交加的小巷,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泪眼朦胧的黯然离我而去时,手中也撑着这样一把半自动的雨伞。伞叶鲜红鲜红,雨水淋漓的滑落,不落的是姑娘一直含在眼中的泪水。看着她和那把花一样漂亮的小伞慢慢消失在苍茫的夜色和凄凉的冷雨中,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段情景会永久地铭刻在我心灵的深处,烙成为一生最美,也是最痛的回忆。

现在,我早已记不清买过用过丢失过多少伞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伞却越来越深入我心。在我收藏的许多邮票中,有一个专题就是关于伞的。里面有我国邮政发行的特54、特55、文12以及1996-12、2003-20等邮票。那些邮票上面,都有花一样绽放的雨伞,尤其2001-26《许仙与白娘子》“游湖借伞”邮票上的那把油纸伞,更是一个千古传奇。它不仅撑开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开放了一个如花动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痴情儿女;也收藏了千年雨声,万世风情,到现在还恪守一腔不变的柔骨,换一身羽衣,化成一种更为秀丽的身姿,为人们开出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绘出一幅幅浪漫的风情。

去年到武汉游玩,见景点有多处出售油纸伞。只不过,那伞叶已用绸布替换了油纸,色彩也变得更加丰富,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应有尽有,有如百花盛开。大的、小的,规格齐全,撑得到处都是旧时的风声雨声,心中一动,就挑小号的买了一把,藏在家中。我希望这把工艺性的“油纸伞“,能把心中所有关于伞的记忆和故事,撑得如同花一般鲜艳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