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峡听泉

车到五道峡,在溪谷口就看见一道大坝横截溪流,一瀑水帘从堤上直落而下,势如破竹,落在潭中轰然作响,声如雷鸣。侧耳倾听,仿佛是峡谷内传来的红巾军战鼓,雄浑而激昂。当年,红巾军战士就是在这里用清清的溪水磨刀擦枪,用盖过溪流的怒吼,呼喊着杀向敌阵。

穿过峡口短短的人工隧道,大堤已落在身后。看着堤边湛蓝的湖水,我真想雇一叶扁舟,去看看这湖水是什么做的,竟这般翠莹如玉。或者据水而歌,任凭舟楫漂游,享受一番闲情水趣,感受“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散漫与洒脱。

但我终没有去,因为我已看到了李白诗中的飞瀑,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就从湖对面笔立万仞的山壁间冲泻而出,一瀑三叠,梯级跌入湖中,如雷震耳的泉瀑与湖水撞击之声,犹如万马奔腾,三丈之内再不闻异声。这瀑,名字就叫响水瀑。临瀑略近,一片清凉之气便随飞溅四射的水珠暗暗袭来,令人心旷神怡,一身清爽。

再往前走,就看见一条溪流远远逶迤而来,潺潺汇入湖中。游五道峡是溯溪而行,感觉中,就有一种寻踪求源的味道,平添几份好奇和追索心境。而五道峡则由此多了一份神秘与厚重。

峡谷里的小径是由一块块尺许见方的青石铺筑而成,走在上面轻松而舒坦,丝毫没有山路难行之累。据说,那青石都是从百里之外运来的,每块都雕凿得方方正正,工工整整地砌于在峡谷之间,形成一条条两尺见宽的石径,一直通往深处,曲径通幽。

小路依山傍水,水随山转,路伴水行。一路走去,溪流忽而远,忽而近,忽而左,忽而右,忽而隐身幽木密林中,忽而又突兀于山崖奇石间。水动音流,泉声便也潺潺淙淙,时而清晰,时而暗淡;时而高昂,时而低婉。时而如翠鸟啁啾,时而又像掌声哗哗。有时明明看不见溪流,却又分明听到了泉水叮咚,拨开密林野草寻去,但见一线清泉从岩石的缝隙中如珠淌下,点点滴滴落在幽静的峡谷里,叮叮咚咚,犹如美妙的琴声落进恬静的心里,漾起一圈圈惬意,无限慰藉。

五道峡内多瀑布,瀑水如琴,用心去听,各有韵致。响水瀑慷慨激昂,一线瀑清越悠扬,抱玉瀑浑厚雄壮,珍珠瀑绵延幽长……如果连在一起,依次听来,便成了一曲婉转奔腾的交响乐,美妙动听之极。相比之下,缠绕于小径之间,流淌于脚旁石上的溪泉则平静舒缓许多,犹如衔接瀑声的曼妙间奏,轻重缓急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从二道峡到三道峡,泉声多轻婉幽暗,如浅吟低唱,有时甚至根本听不见水声。这时,你就要用心去感知,去鸣和,去与幽谷、丛林、青山、白云悄然相溶。这样,你心中就会有一曲优美的音乐轻轻响起,就能在隐隐约约的溪声中明白天地的宽容与博爱,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进入四道峡后,溪流有一段转入脚下沟谷的深处,水声便也颤颤悠悠地从深谷中漂**上来,多了些缠绵与婉转,也多了些迭宕和起伏。俯身望去,清泉若隐若现,一会儿从巨石上快速滑过,带着轻快的滑音呼啸而过,疾泻潭中,然后又乘着惯性在潭中回旋几圈,送上来一些不易察觉的颤音余韵。一会儿,又拨动一下溪边的小草或树枝,寻些合奏的效果,再轻灵欢畅地潇洒而去,令人好生羡慕。

有水就有桥。从二道峡到五道峡约有十多座。站在桥上听泉水淙淙而过,看小鱼戏水,品流泉呤唱,心境竟变得异常平和安宁。如果再有山风与流泉琴瑟相合,就更有一番风韵和意境喽。

在五道峡听泉,你最好不要轻易伸手涉足水中,除非你精通音律,知道如何拨弄溪的丝弦。否则,不仅搅乱了一谷清幽与和谐,还搅乱了一溪自然完美的如乐泉声。

好景如画,好泉如歌。我想,五道峡有泉如歌如奏,如丝如弦,定是与这山这地有关。山青蕴秀水,地杰造奇观。倘若不是这神奇的土地,即使有些许泉水,又怎会有这般清澈明净、高泻低流、轻重急缓、幽婉顿挫的美妙泉音?

原载《襄樊日报·保康版》2002年7月26日总第1376期A4版,2010年获保康“自然美景·人文风物”旅游征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