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爬山
国庆节前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根本不愿午睡的儿子在家中折腾得大家都不能休息。无奈,我只好起身用我一个人的牺牲换取家人的安静入眠。
听说要带他出去玩,儿子高兴地叫嚷着去沿河公园。我寻思公园已去过无数次了,这回得带他去一个新地方。但去什么地方呢?附近景点都去过不下数十次了……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对!带他去爬山。既可检验他的体能,又能锻炼他的意志。
说来遗憾,处身山城,四周到处都是山,儿子都六岁了,可我却从未带他爬过一次山。看着儿子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随便指着近居处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对他说:“就爬那座山吧。”话音刚落,儿子就一路雀跃着冲锋向前了。
这是一座很普通的山,说不上险峻,也说不上奇特,但也还算陡峭,七十度左右的坡,高约百米。山顶上长着高大的乔木,山腰间是低矮的灌木林,山脚下则是杂草丛生的坡地,一条小径在草丛中若隐若现。微风吹来,被风拂动的青草摇得小路隐隐约约,在阳光下像夜空中闪烁的银河。
儿子显然很新奇,一边走一边伸脚去踢那些拦路的草叶,嘴里还大声呵斥着:“闪开!滚开!”然而草叶却依然故我地在被踢之后弹回原处,在儿子身后轻轻地晃悠。而我,则被远远地甩在后边,边追边招呼儿子“小心,别摔着!”
山坡上,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点点散落在草丛中,美丽极了,可儿子并不在意。或许,山里的孩子本就是山的征服者,也或许男人生来就是世界的,儿子从未走过崎岖的山路,却居然并不陌生,也不胆怯,更不畏惧,一路勇往直前,兴致勃勃。
山路开始较平缓,儿子蹦蹦跳跳地跑着,一会儿拾根树枝拨打杂草和树叶;一会儿又拿树枝当枪向山上冲,嘴里不停地喊着“冲啊!”闹得满山充满了纯真的童趣。突然,儿子停下问我:“爸,这不是在走吗,你怎么说是带我爬山?爬要用手哇?”那样子,似乎十分不解。我只好告诉他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路慢慢陡起来,儿子也开始显得有些吃力,但仍大步走在前面。有时,不平的山路常会弄他一个趔趄。后来,不知何时,他竟捡了个木棍拿在手里撑着,走起来也平稳了许多。看来儿子已能在实践中有所收获了。
山越来越陡,路回旋着而上,这时儿子开始手脚并用起来。要么用手扯着上面的树枝牵引着向上;要么干脆在地上爬行。这时,他忽然回头对我说:“爸,我知道了,这就是爬山。”我点头赞许,鼓励他继续向上。儿子顿时劲头更足,一路奋勇向上爬去。遇有陡壁,便叫喊着要我帮忙。最后实在累了、乏了,就用征询的口气要求回转,我就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故事鼓励他继续向上攀。
终于,在休息了两次之后,我们踏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儿子一会儿惊喜地发现城中大桥变得好小,像只蚂蚁;一会儿捡块石块用力扔下山去,说是扔炸弹,打山下的日本鬼子(受抗日影片的影响,儿子特别憎恨日本鬼子);一会儿又大声欢呼山风吹得好舒服,还不无遗憾地说:要是带有“旭日升”冰茶那多好哇。话中隐隐透出一股把酒临风的豪迈之气。
下山的时候,因为坡太陡,儿子摔了两跤。没想到下去后他竟说了句“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话,直让我回味了好久。在同龄孩子中,儿子是算不上聪慧的,但今日能出此言,竟也真叫人不由感叹:现代的孩子从小就胜过父辈了。
原载《襄樊日报·保康版》1999年11月13日总第708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