岞 峪 金 秋
阳光从秋天的薄云里透出来,顽皮又有些犹豫的洒下一把金光,朦朦的,淡淡的,像一层纱,披在这个看上去十分平静的村庄上。
村庄里的房屋、道路、桥梁、树木,还有那些高高地伫立在秋的田野里的玉米,都有了一种明亮的秋的意象,泛着淡淡的金光。和朋友太学一起穿行在这袭薄纱里,我感觉岞峪的秋天那么的明媚、清新、熟悉而又陌生。
一
走过跨河大桥和有着白色栏杆的长长的引桥,我把视线停留在桥头那片桃林里。桃林不大,也不小,沿着刚刚走过的那条河,顺流而下,在河边田头铺出一条长长的锦带。此时,树上已没了桃,只剩下满枝发红变黄的狭长桃叶在秋风里微微飘动,摇头晃脑的样子,悠然而沉醉,十分满足于秋阳的温暖与体贴。
“这是村里去年发展的黄桃,80多亩,流转了村里50户村民的土地,每亩流转费600元,比种粮食划算,村民都很高兴,村里计划明年再发展50亩。”陪同我们的镇干部见我们感兴趣,主动做起了介绍。
“哦!”我轻轻地回应一声,从桃林里收回目光,心里多少有些来晚了的遗憾。不然,我就可以品尝一下黄桃的鲜美滋味。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岞峪。对农村,也不陌生。浩瀚的精准扶贫大军里,点兵点将,我也可以算上一员,包保着马良镇西坪村的4户贫困村民。隔三差五,也总要去驻上一些时日,村里走走,户里进进,与村民聊聊天,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像每一个扶贫干部一样,把精准扶贫政策送到每一个农户家里。
记忆就像一份发黄的档案,到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都留存在那些密码一般的脑细胞里,一旦触碰,总能唤醒旧时的影像。2012年的岞峪,村头还没有这片桃林。桃林的周边,也没有公路。有的路,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好,这么宽,被灰白的水泥,浇筑得这么平坦。彼时我正做“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工作,随着那些价廉物美的家电,还有伸展到村组的“农家店”,我常常走乡进村。清楚地记得,那些铺展在乡村坡坡岭岭上的乡间车路,几乎很少有水泥浇筑的。岞峪村也不例外。连接305省道的村路,除了我们刚刚走过的那座老桥,其他差不多都是同一种黄土颜色,同一种坑坑洼洼的路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若是以车代步,一圈转下来,颠得骨头都能散架。就是这样的路,许多村,或者村里的许多组,都尚且没有。真是艰苦!
“这路是什么时候硬化的?”转岗工作后,我已有些年没到过岞峪了。走在通往村委会的水泥乡道上,和每一位村民一样,我最关心的,首先还是架桥修路的情况。要想富,先修路嘛。没有路,再好的特产也运不出去,再好的产业也难以规模化发展。
“这是2015年倒的。刚才你看到的引桥,是2016年新修建的,全长180米。”指着脚下的路,陪同的镇干部介绍道,“前年村里还投资5万元加固了老桥的护栏,确保大人小孩的交通安全。你看,从这个位置看过去,是不是还有点壮观的感觉?”
我回身望去,长长的引桥像两条铁轨向老桥伸展而去,连接着老桥的水泥栏杆,悠长而整齐,在远处形成一个视觉的消点,还真有些气势。两边涮得雪白的栏杆,在初秋的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与秋野同色。
二
我们选择的天气很好,微晴不雨的,空气清新,阳光薄而不贫,艳而不骄,正是暑去不凉时候,淡淡云影天光洒在身上,温暖厚实。
“岞峪村集体情况怎么样?村民收入主要靠什么?”我有点急切,边走边问。路边,一块“思源桃子包”的牌子赫然而立,耀眼醒目。
“岞峪过去有个砖厂,生产页岩砖,每年大概有5万左右的进账。还有一个养鸭厂,一年收入差不多万把块钱,再加上其他的,一年6万多一点。”镇干部很年轻,对岞峪的情况很熟悉,记忆力也不错,“村里的年轻人在家里待不住,大部分都出去了,说起来,务工收入占比还是很高。在家的,差不多都有产业,特别是精准扶贫户,在扶贫政策引导下,养猪的,喂牛的,放羊的,种核桃、土豆、蔬菜的,都有,具体情况,待会儿请村支书给你详细介绍。”
“好吧。”我想探寻的东西太多,一时半会儿也问不完,就把话题转到刚才看到的牌子上,“牌子上的‘思源桃子包’是什么意思?”
“呵呵,是这样,刚才你看到的桃林,当地人叫桃子包,一个小地名。‘思源’是我们黄堡镇倡导的一种文化理念和文明风尚,意思就是要大家知道饮水思源,记住党的好,感恩精准扶贫好政策。”
“好!不错的导向!”话音刚落,却又生出些后悔,我不知道那口气,听上去是不是像个来检查的上级领导。但愿我随口而出的由衷称赞,没被他们看作是装腔作势。
走近村委会,村支书刘成旭老远就迎了上来,老朋友一样笑着握手暄寒。巍巍青山脚下,新建不久的村委会办公楼看上去高大气派,简洁现代。宽大的遮雨廊厅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八个大字鲜红明艳,温馨而实在。楼堂正中外墙上,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正滚动着扫黑除恶的宣传标语。刘支书介绍,这块近14平的全彩LED屏,去年才装上去,是村里文化宣传的一个崭新窗口。是啊!经济要发展,文化也要小康嘛。
走进室内,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有序,半人高的服务台一字排在大厅中央,一个窗口一块服务牌,姓名职务和服务事项一应俱全地列于其上,直观方便,有现代村委会样子。宾主落座,一番茶水之后,刘支书简要地介绍起村里的情况。
在这里,“岞”不读“作”音,而读“楂”。村里的老人说,穿村而过的蛮河里,从来只有岞巴长(土话,指拇指与食指或中指之间的长度)的鱼,所以叫“岞峪”。还有一说是,村委会下方的河湾处有一块山包其形如鱼,过去在改田过程中被炸掉。炸鱼,岞峪,字异音谐,名便诞生。想想各有其理,也各有其趣。中国地大物博,大大小小的地名繁若星辰,任何一个地名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情结和漫长的演变过程,现代的人,不可能拨开那些过往的重重迷雾,寻得一个完全确切而又令人信服的真相。在我的感觉里,任何一个地名,总会对应天上一颗星辰,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名,无名,都神秘莫测,探不尽秘密。
岞峪一定对应着银河很近的某一颗星辰,所以它坐落在蛮河之侧,终年傍着那条清澈的河流,水草丰足。可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势滔滔。进入现代,更是势若流星,任何一个地方,仅仅依靠水草,必然落后于历史潮流。岞峪村拖家带口,地处山莽,各方条件限制,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千年之幸,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岞峪赶上了好时光。
刘支书说,岞峪民风淳朴,人勤劳,不怕苦,不怕累,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大家都很感激,铆了劲地发展,脱贫致富愿望迫切而积极。全村7个村民小组,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差不多每个组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产业。
“能不能举个例子,都有哪些产业?”我忍不住插问。
“主要是种植养殖业,像一组就以黄桃为主,就是村头那片桃林,80多亩。再比如三组养猪,四组有茶园,现在已发展了250亩,其中还有高山野茶,有的茶树已长成了大树,可以培育成景观茶。七组种核桃,还有的种花生、芝麻、葡萄……这也是精准施策的要求,村里很重视,镇党委政府要求也很严格,各级驻村扶贫工作队更是大力支持,精准施策,从2015到去年,通过产业扶持,各项政策资金注入,我们村已经先后脱贫78户258人,还有72户141人今年年底完全可以全部出列。”刘支书滔滔不绝、蛮有信心地侃侃而谈,那些我关心的情况和数据,就像装在他衣兜里的花生,大把大把地掏出来,捧给我。
“大家吃住怎么样?”我尽量放轻语气,进一步了解村里的整体情况。
“这个完全没问题,家家户户吃喝穿住都不愁。粮食自给自足外,村里有农家店,米面粮油长年供应。耕种上,原来四组农田时常缺水,望天收,天干地就旱,不稳定。2015年,我们在沙湾修筑了一座滚水坝,保证了4组农田灌溉。吃水方面,蛮河贯穿岞峪村,河边上的人户本来吃水就方便。山上的,一般都建有水池水窑,从上游河中引水入池。去年,在扶贫工作队支持下,我们又投资29万元新建了一个100立方的水塔,埋设管道1.3万多米,进一步解决了幼儿园、学校、七里撇居民点和前湾居民点及四组等800多人的吃水问题。”刘支书缓了缓,喝了口水,接着说,“至于穿和住,也都有保障。150户精准扶贫户,住房条件差点的,全部进行了易地搬迁或集中安置,村里建了两个安置点,吴家沟安置了20户28人,沙窝15户43人。”
“精准扶贫政策好啊!”一旁的村治调主任黄仕学接过话头说,“只要人勤快,每年光奖补政策都能拿到万把块。2017年,全村83个精准扶贫户,光兑现产业资金就是30.5万多元。”
“哦,都有哪些奖补?”
“你比如,喂一头猪,奖补500元;喂一头牛,奖补2000元;一只鸡,补10元;一只羊,补200。种一亩洋芋,补500;一亩魔芋补1500……”黄主任如数家珍,对精准扶贫政策,了如指掌。
“黄主任,你等等,咱们不是有150户精准扶贫户吗?怎么只有83户有奖补?”年纪大了,我的反应有些迟钝,这时才想到刚才那个数字有悬疑,忙打断他的话,疑惑地问。
“呵呵!是这样,150户不假,但里面有些是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老的老,病的病,做不了,只能完全享受国家低保或五保政策。”
“哦!”我心顿安。精准扶贫的全和广、精和准,这就是最好的体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扶持,已经无所不包。不仅是不同的产业政策,精微细致到一只鸡,一只羊,一间房,一分地,一种作物;而且精准到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不同情况致贫致困的人,从老人到小孩,从物质到精神,就像布满秋天的温暖阳光,公平普照,不落一人。
三
不满足于这些抽象的资料和数据,聊谈告一段落,我们就提议去走走看看,想在山里田间,寻找一些真切的感受和那些更自然实在的故事。
走出办公楼,我感觉这里一切都美,山清水秀,环境清宁,村舍逶迤,鸡犬相闻。我像回到了小时候住过的山村,感觉什么都清新而熟悉。村委会的左边,是幼儿园。一栋五彩缤纷的三层楼,看上去远比办公楼漂亮宽大,一层九间,差不多能够容纳近200名娇娇幼子,附近村组的孩子都送到了这里。支书说,村里还有一所小学,差不多也有近百学生。
看着建设漂亮的学堂,设备齐全的操场,还有那些精致的玩具与游戏模型,我甚至有些羡慕。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可能想都想象不到。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幸福百倍千倍。不巧赶上了周末,那种幼子天真烂漫读书、嬉戏的场景,只能凭栏想象,循着旧时的印象去追寻了。
向右,是村卫生室。我走进去,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和村医互通了名姓。这个看上去年轻文静,还微微有些羞涩腼腆的村医叫罗亨艳,本村人。据她介绍,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和残疾人,都是她的健康签约服务对象,平时除了生病出诊和拿药治病,每季度还定期做一次上门的巡回体检。这栋房子是她自家的,花了50多万,两层,二楼生活起居,一楼的一半做村卫生室,为本村和邻近的村民服务。另一半由丈夫李德江开商店,兼带着打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免费为村民代缴电费水费,网上代卖农副土特产品,或者购买一些农资、生活用品等,方便村民买进卖出。
“怎么样?电子商务效果好吗?”作为商务工作者,看到电商,我自然兴趣浓郁,想了解一下村级店的运行情况。
“还可以啊!今年夏天,就卖了几千斤土豆。我们四月份才起步,要说还是可以的。现在秋天了,像核桃、板栗等农产品正在陆续上架。这些土特产天然纯正,应该会很好卖的。”提到电商,一旁的李老板满脸笑容地介绍。
“哦!那就好。我是搞商务的,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联系我。”跟李德江聊了会电商,留下联系方式,我们继续去感受精准扶贫的精准和细微。
岞峪地处保康黄堡镇东南的荆山腹地,梅家河与岞峪河(即蛮河的一段)在境内交汇,滚滚东逝。河谷两侧,山岭纵横驰骋,如龙似蛟。依山傍势的平缓处、开阔处,一栋栋砖混小楼掩映于青枝绿叶之间。房屋之外,是菜园,是田畴,是绕山缠户的平坦公路。沿着其中一条,我们不急不徐而行,深入林荫深处。
人户散落在林荫里,或**在平畴上,或高或矮,沿路而筑,差不多都是现代民居,仅有的几处黄土夯造的老屋,里面早已空空****,人去屋空。陪同的村干部介绍,那都是刚刚搬迁后还没有来得及拆除的老房子。一路寻去,我们先是见到了邓丰乐,后又专门“遇”见了赵德梅。62岁的邓丰乐是位老党员,十分支持村里的工作,热心村里的公益事情,经常带头给公共林木锄草、浇水、施肥,保护村里的生态环境。赵德梅自从嫁到婆家起,就视婆婆为亲生母亲,孝顺有加,婆婆渴了,她递水;婆婆累了,她捶背;婆婆有病,她守在床前伺候,几十年如一日,连句埋怨都没有,是村里典型的道德模范。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一组的张宗万,二组的赵德根,四组的童祖武,等等。这几年我们村在精准扶贫同时,也大力倡导时代新风,建设文化小康,涌现出许多各方面的典型,比如一组的阮长莲,四组的陈兴旺,是诚信方面的模范;二组的刘大志、四组的徐秀兰,是守法方面的模范……还有姜楚锦、赵德梅、袁观凤等,是尊老孝心方面的模范。”刘支书边与路过的村民打招呼,边熟练地介绍。
国富则民安,民富则风新。新时代的乡村,用最朴实的言行,一次次证实与践行着这个既浅显而深邃的道理。
四
走进吴家沟集中安置点已是午饭后了,此时,金色的阳光明显浓酽了许多,一湾湾沉甸甸的稻穗和一坡坡壮实的玉米越发的精神,开心地吸收着初秋的阳光走向更加的成熟。这里住着20户精准扶贫搬迁户,两排崭新的房屋相对而列,白墙红线,青瓦如鳞,在青山翠岭脚下,排出一个小方阵,整齐气派,像为精准扶贫打下的两个巨大的惊叹号,令人感慨,赞佩。
46岁的张恒伍是住在其中的一户,他家2口人,分了这套50平米的安置房,在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除了种粮补助,还喂了5头牛,种了2亩土豆,吃穿不愁,收入逐渐有余,日子已经过得有滋有味。和我们说起精准扶贫政策,一个劲地夸现在政策好。说,“要不是精准扶贫,我还住在离这儿十几里的高山上,住老土房,吃土坑水,走路困难,发展困难,有东西卖不出钱……”
是的,集中安置让远离公路、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条件不佳的贫困户脱离了穷山苦水和阴暗潮湿的老土房,来到村镇中心,来到道路便捷畅通的平旷之地,安定之后,生活自然会越过越好,奔向小康。
辞别张恒武,我们又先后走访了3户精准扶贫家庭,得到的情况是异常的一致。时间一晃而过,回程的路上,看见一位大嫂在路边菜地里打理菜园。走上前去攀谈才知道,大嫂并不是精准扶贫户。
“大嫂,不是精准扶贫户,您有没有意见?”家常话后,我引到自己想知道的一些问题上。
“有啥意见?那都是评的,条件摆在那儿,自己评不上,怪谁?再说,虽然享受不到精准扶贫政策,但其他政策还不是一样不少。”大嫂一边不停地拔草扯菜,一边回答。
“都有哪些其他政策?”
“像粮食补贴、林地补贴、农村医保社保,一大些子,不都是政策?也不用争,人人有份,多好。只要人勤快,还怕没得饭吃?您说是不是?”
“是啊!看得出您是勤快人。”不是奉承,一会儿功夫,话也聊了,大嫂的活也丝毫没有落下。
告别大嫂,我们来到易地搬迁的精准扶贫户刘宗兵家,正巧赶上他从地里回来,腿上沾满泥土。吃着他顺路捡回来的新板栗,我们直奔主题。据刘宗兵介绍,他是从十几里外的堰湾搬过来的,离村委会不到二里地,一家5口住着125平米的砖混大房子,房子是国家出钱盖的,路是村里修的。
“真是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好这么大的房子,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刘宗兵一边介绍,一边引着我们看他的产业。这里是30多头肉猪,1头母猪,那里是6笼蜜蜂,10多亩杉树,10多亩白果(银杏)……“呵呵,这么多产业,一年收入不少吧?”
“去年光扶贫补贴就打满封顶了哩!”一旁的村干部插话疲道,“他们今年人均收入至少超过5千,脱贫一点都没有问题。”
“那不错嘛!”我知道,像他这样的精准扶贫户,产业补贴政策封顶就是1万块,“搞了这么多的产业,怎么做到的?”
“你看我一个50多岁人,能做啥?打工吧,别人不想要,我也做不了。搞别的吧,一无技术,二无资本。前年村干部,还有工作队的领导多次上门,问我想发展什么产业,帮我想办法。合计来商量去,就搞了这些活路。拖家带口的,不奔不行啊。”
是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交通、居住等生活条件和环境改善了,又有好政策,只要人勤劳,能吃苦,思发展,就一定能够脱贫致富,早日奔向小康。
夕阳西下时,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村庄。回望岞峪,温柔秋阳下,秀丽的山山水水,坡坡岭岭,一片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