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读《孟子》记(上)

我读《孟子》的方法如同读《老子》《论语》一样,采取的是笨办法,仍然是分四步走,即“读、抄、看、记”。读,就是读原文,读注释,把文意搞懂。抄,就是抄写一遍,加深记忆。看,就是阅读一些专家学者的评点著作,以辨析其精华与糟粕。我先后读了台湾国学大师南怀谨的《孟子旁通》,四川学者张根德、黄葵的《孟子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关桐先生的《孟子十日谈》等著作。记,则是写读书笔记,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思想家。这是我读《孟子》的看法。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兼并战争最为残酷的时期。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描述的那样,东周的开始也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及以后的战国(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腐朽的奴隶社会开始全面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崛起。在这个社会大转变时期,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企图用自己的世界观改造社会,以符合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思想界因此异常活跃。原有的知识分子队伍发生了激烈的分化。这个本来属于西周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一部分,在这个社会大变动时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职守,无“田”可食,只好逃亡、流浪,自谋生活。然而,他们最大的希望还是投靠统治者,在政治上得到发言权,爬上统治阶级的地位。他们“上说下教”。“上说”,企图得到统治者的信任,以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下教”可以招徕门徒,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制造舆论。春秋时的孔子是这样,战国时的孟子也是如此。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就是说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年时,他带着弟子游说齐、宋、滕、魏等国;晚年,则潜心著书,正如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说:“天下方务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尧、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就是说孟子的思想与当时诸侯攻伐的行为不一致,得不到诸侯的重用,于是和他的学生万章,为《诗经》、《尚书》作序,述说孔子的思想,撰写了《孟子》七篇。

从以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简单回顾,我们可得到三个结论:一是“乱世”。从两周算起,即公元1127年算起,当初是“八百诸侯”,兼并成为春秋时的一百多个大小诸侯国;到了孟子战国时代,就是人们熟知的战国“七雄”,包括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这么多诸侯国,互相攻伐,相互兼并,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种“乱世”状况,整整绵延了500年。二是“百家争鸣”。位居“乱世”中的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纷纷游说各国统治者,企图用自己的思想和哲学说服他们,从而达到战胜敌国统一天下的目的。一时间,各种学说如“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纷纷问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三是“群星闪烁”,大师横空出世。学说是由代表人物创立的,我们熟知的有所谓“诸子百家”: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善、管仲、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研、尹文、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等。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从秦以后实行封建专制以后,为什么我国就很少产生众多的思想家,甚至几百年也很难出现一个?秦以后虽然也出了一些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很难逾越诸子百家!这实在是令人深省的历史课题。

200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