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耍人的猴子

一个衣衫蓝缕的乡下男人牵着5只猴子在城市的大街上走着,吸引得一群人都撵着看热闹。看的人多了,那个男人便找块空地停下来,“叭叭叭”地甩一串响鞭,令5只猴子按大小个儿排好队,用很地道浓郁的河南腔开始吆喝:“耍猴喽——”。

民间有句俗话,说“四川的猴子河南人耍”,本意也许就是“耍猴”,因为河南境内似乎不产猴,而四川峨眉山的猴子举世闻名。然而,这句俗话三传两讲,就有了引申义——骂人!自然是骂四川人再精明得像猴,也让河南人耍了。言外之意,河南人比四川人更精明。

罢了!有伤老乡尊严与和气的话还是少讲为好,咱们就猴论猴。这5只猴子明显的是一家老少。最小的那位真像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对凶神恶煞似的耍猴人的恐吓,无动于衷,只顾用两只毛茸茸的小手抱一个大桃子津津有味地啃。最老的那两位似乎是做父母的,“文革”年代的“黑五类”一样被呼喝得心惊肉跳,东躲西藏。至于剩下的那两个,也许是小猴子的哥哥或姐姐,则一猴手抓一个玉米棒,啃一口,蹦一下,躲着呼啸的皮鞭,生怕一不留神挨上一抽。

耍猴的河南人不顾在大庭广众下,用不堪入耳的粗话骂他的这几个挣钱的工具,比如骂小猴“我X你妈!”又骂老猴“我操你祖宗!”反正猴子就知道挨骂,却不知道“妈”和“祖宗”有什么区别。那位做母亲的母猴,嘴张了两张,看上去似乎很想回骂一句,却终于无话可说,就自个儿蹲在一边生闷气。那位做父亲的公猴,本来对当众挨骂恐怕早就义愤填膺了,又见耍猴人滥施**威用鞭子抽它,竟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地蓦然跳起来夺过鞭子,使劲地扔到一边去。当耍猴人猫腰捡时,它又抢先扔到另一边,如此三番五次地让耍猴人疲于奔命,总也抢不回鞭子。

猴子倘若是人,一定会义正辞严地断喝一声:放下你的鞭子!可惜,它仅仅是一只猴子!作为猴子,它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用最原始的方式报复:夺鞭子、扔石头。当耍猴人命令它把半块砖顶在头上以示惩戒时,公猴忽然将半块砖头狠命地向耍猴人掷去。可惜,力气太小,没打着。围观的人们哄地笑了!耍猴人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气极败坏地去捡鞭子。谁知刚捡起鞭子正要抽打,冷不防被母猴从背后猛一推,差点摔个狗吃屎。耍猴人终于恼羞成怒,一边满嘴喷粪地大骂,一边满场捧着打猴子。

正当满场笑看这场人猴相耍的好戏时,一群身着白制服蓝肩章的大盖帽,突然从天而降,喝令人猴停止游戏。

“好哇!几千里路你能把猴子运到这儿来,本事不小呀!”一个大盖帽厉声喝斥道,“谁让你在这儿耍猴?影响市容,罚款!”

耍猴人一下子像孙子见了爷爷,矮下半截去,忙陪笑讲软话。再瞧那5位猴子,个个严肃地眨巴着小眼睛,望望大盖帽,又望望主人,似乎大惑不解:主人啊主人,你平时凶得跟狼一样,咋还怕大盖帽呢?

它们肯定不知道人类有句名言,叫“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