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1981年,我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聊斋艺术谈》,印了1万册,承蒙读者不弃,第二年还重印了一次。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此后,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研究,对此书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于1990年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聊斋艺术通论》一书。这两本书谈的主要都是《聊斋志异》的写作艺术问题。1993年,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约,又为他们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写了一本《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小册子。此后,由于工作关系,我业余研究的重点转到了出版方面,除了参加一些蒲松龄的研讨会、零星发表一些文章之外,对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再没有作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近来翻阅旧稿,觉得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写作艺术技巧的问题,目前仍然是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浅陋之见,也还不失其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就不揣冒昧,将它们整理出来,以《聊斋写作艺术鉴赏》为书名贡献给读者朋友。

在整理此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聊斋艺术谈》的责任编辑陈俊山同志和为《聊斋艺术通论》题写书名的王子野同志。陈俊山同志是我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同学,他原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做编辑,工作卓有成效,后来调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不幸不久就患病,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天公之不公。王子野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领导和前辈,由于我爱人王龙娣与他曾经是文化部“五七干校”“战友”的关系,我们得以结识。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当我贸然请他为小书题签时,他一口答应,不久就题了横竖好几张寄来,为我的小书增色不少。借本书出版的机会,谨表示我对他们的深切怀念。

我对于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要说的话,大概全尽于此了,今后恐怕不会再有机会涉足。借此书出版的机会,对所有曾经关心、支持过我从事《聊斋》研究和出版的师友和亲人,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同时,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 再见!

作者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