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赋
何景明
步出东门,四顾何有?敝冢培垒①,连畛接亩。有一男子,饥卧冢首,傍有妇人,悲挽其手。两人相语,似是夫妇。
夫言告妇:“今日何处?于此告别,各自分去。前有大家,可为尔主。径往投之,亦自得所。我不自存,实难活汝。”
妇言谓夫:“出言何绝!念我与君,少小结发,何言中路,弃捐决别!毕身奉君,不得有越。”
夫闻妇言:“此言诚难。三日无食,肠如朽菅②,仰首鼓喙,思得一餐。大命旦夕,何为迁延?即死从义③,弗如两完。”
妇谓夫言:“尔胡勿详:死葬同沟,生处两乡;饱为污人④,饿为义殇。纵令生别,不如死将⑤。”
夫愠视妻:“言乃执古。死生亦大,尔何良苦。死为王侯,不如生为奴虏;朱棺而葬,不如生处蓬户。生尚有期,死即长腐。潜寐黄泉⑥,美谥何补!”
夫妇辩说,踟蹰良久。妇起执夫,悲啼掩口。夫揖辞妇,擦泪西走⑦。十声呼之,不一回首。
【注释】
①培垒:小土堆,此指坟堆。 ②朽菅(jiān间):朽烂的菅草。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从义:旧礼教以夫死妇殉为义。 ④污人:苟活之人。 ⑤死将:共死。 ⑥潜寐黄泉:长眠地下,即死去。 ⑦擦(wěn吻)泪:拭泪。
【作意】
描写一对夫妇在灾荒年景下的悲惨分离,充分肯定人生的价值。
【鉴赏】
这篇短赋,叙说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对自小结发的恩爱夫妻在灾荒年景因无法生存,被迫分离,各谋生路,丈夫不顾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天条,毅然主动提出让妻子投靠大户,妻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接受了这种选择,夫妻洒泪而别。
这也许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反映的事实则是封建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历史真实。如《明史·五行志》载,弘治十七年(1504),“淮、扬、庐、凤洊饥,人相食,且发瘗胔以继之”,而《明纪》在这年载李东阳给皇帝上书说:天津一带亢旱,“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而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可见,何景明所写,绝非杜撰,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短赋自有其积极意义。
明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重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活内容的思想,对于宋代朱熹等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是一次有力的冲击。这篇短赋简直可以看作是与朱熹对着干的一篇宣言书。它明确地宣称: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所以当丈夫的劝说妻子另投“大家”,争取活命,不要无谓地饿死。认为那样即使得到“烈女”、“节妇”之类的“美谥”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观念上的解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很不容易的。
何景明作为复古派的首领,与李梦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复古,但并非亦步亦趋模仿古人,而是复古中有创新,有变化。即以这篇短赋而论,无疑受到汉乐府《东门行》的影响和启发,但主题却有明显的不同。《东门行》写的是一个丈夫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拔剑东门去,要以“非法”的手段来解决生计,而妻子则哀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铤而走险。而这篇赋显然对此作了根本的改造。所以,虽有复古的残迹,但也可视作一篇全新的作品。
何景明的诗文喜用对话。《东门赋》通篇押韵,犹如一幕四言诗短剧,男女几乎是在戏剧的科白之类的对话和行动中显示其性格的。而且语言通俗平易,并无诘屈聱牙、故作艰深之病。这种形式大约是受了民间通俗文学的影响,并预示了明代小说、戏剧繁荣时代的到来。
【补充说明】
康海《大复集·序》:“予每见仲默之作,叹曰:‘嗟乎,文其在兹乎?’夫叙述以明事,要之在实;论辨以稽理,要之在明;文辞以达是二者,要之在近厥指意。凡仲默之作,三者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