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之余的思考

满头大汗捧着一叠“特价书”,走出人头拥挤的“暑期图书优惠展销”的小屋子,禁不住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高兴:五元多钱买了十几本书,真合算!

回去的路上,脑子被风吹着,大概温度略有下降,竟然冒出了几个念头。首先是:卖“特价书”为什么不能在平时细水长流地搞?譬如说,在新华书店的门市部里,辟一个“特价书专柜”,让读者从容一些选购,避免挤出一身大汗,岂不更好?其次,又想到,某些书不特价时,即使破损也得按原价出售,而一旦特价,明明是很有价值的书却一下子“惨遭”“二至五折”的命运,能不能采取点变通的办法弥补这中间的巨大差距?譬如说,某些书可不可以先以八折、七折的优惠推销一下?再其次,还想到:“有关部门”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譬如有些书本应是畅销书,但书店因仓库小、银根紧,只好忍痛抛售,那管“银根”的部门是否要关心并解决一下呢?有些书因为重复或粗制滥造或印数过多而无人问津,那有关的编辑等部门是否可以考虑作些调整呢?归根结蒂,书店受到的“损失”也是我们共同的损失呀。

想着想着,不知怎的,我觉得手上拎着的一扎书越来越重了。

(198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