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的”还要善于听别人“吆喝”

——再谈编辑与书评的关系

拙作《编辑与书评》在《上海新闻出版》发表后,想不到竟引起了注意,林铭纲同志谈了编辑在书籍宣传上应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使我眼界大开,获益匪浅;晓耘同志与我商榷的文章虽然有点小小的误解(因为我只是呼吁编辑多写书评,绝没有要编辑代替或等同评论家之意),我仍然感到欣喜,因为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书评繁荣,理解上的小出入也没什么可计较的。现在之所以要插嘴进来,主要是受了他们的启发,兴之所至,想就编辑如何对待别人(包括评论家和别的编辑)的书评继续发表一点意见,供朋友们参考。

一、编辑要读别人的书评

几年前,我奉命办《杂家》杂志,满怀信心地认为,这样一本以宣传编辑、让编辑说话的国内唯一的专业刊物,一定会受到广大编辑的欢迎,印数一定有可能搞上去。可是,当时出版局一位领导同志对我说:你要清醒估计到,出版社很多编辑是不看这种报刊的,更不会去订阅了。那时,我还不以为然。但结果是被他不幸而言中。很多编辑并不因为《杂家》的这个宗旨而“领情”,不订、不看的不在少数。这个刊物后来在两岁时“夭折”,原因颇多,但我以为同许多编辑的冷漠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今天重提这段旧话,并非是要把《杂家》停刊的责任推到编辑头上,而是我迄今为止仍深深感到,我们出版业的许多同行对待自身建设这个问题的确太缺乏热情、太漠不关心了。表现之一就是对有关编辑、出版的报刊,有关书评的报刊订阅甚少。全国仅有的《编创之友》、《编辑学刊》至今仍在万份上下浮动,《中国图书评论》这样全国性的书评刊物,据说订数也不太多。我不知道这些订阅者的职业身份,但从自己接触的出版单位情况推算,估计编辑总不会占到太大的比例。《读书》的订数据说高一些,但多数也是非编辑的其他知识分子。其他有关书评的报刊,订数也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编辑出版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覆盖作用。以全国如此众多的新闻出版单位及非新闻出版单位的编辑出版工作者,竟使得如此寥寥的几份书评报刊发行量老是上不去,举办单位不得不为亏本问题而犯愁,作为编辑出版行业的一员,能不问心有愧或有所遗憾吗?

有同志会说,这是因为编辑穷,订不起报刊。我不否认编辑经济拮据的实情,但是,编辑们是否个个都穷到了订不起一份书评报刊的程度,恐怕也不至于吧。现在姑且假定全是经济原因不能自费订阅,那么公费订阅的书评报刊又何如呢?别的且不论,就拿《上海新闻出版》来说吧,我们基本上是为编辑每人订了一份。但是,据我所知,认真阅读的编辑并不多,束之高阁的情况倒不少见。据说有一种“理论”:不花钱的书刊是没人读的。这样就陷入了“绝境”:花钱的订不起,不花钱没人读。结果当然是这类报刊受冷落。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以为,编辑写书评,像“老王(非“王婆”,雌雄要分清楚)卖瓜”似地吆喝,是职责本份;编辑读书评(包括书讯之类),听别的“老王”如何“吆喝”,也是职责本份,其理由至少有:

一、从别人的“吆喝”声中掌握行情,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古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别人写的书评,不管是编辑写的还是书评家写的,都是一种很好的“参照系”,可以用来对照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是读者的书评,还可以从中了解读者的爱好和阅读倾向。这样,对于编好自己手中的书稿和发掘新的选题,无疑都是大有帮助的,作为编辑,不管写不写书评,关心书评、书讯乃至包括书刊广告,经常阅读刊载这些内容的报刊,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从别人的“吆喝”中学习技巧,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吆喝”水平。目前书评总的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与“书评家”比起来,编辑们写的书评水平总的来说要逊色一些,恐怕也要承认。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多学习别人的书评,看看人家是怎么评的,评得如何?自己是否能达到或超过别人的水平?如此这般边读边想,再加上练习,自会产生“观千剑而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效果。对于自己评过的书,别人写的书评尤其有必要找来读,以便在比较中提高自己。

三、从别人的“吆喝”声中寻找“热点”,以逐步扩大自己的阅读深度和广度。编辑忙于业务,读书一般限于与业务有关的范围,专业面总是比较窄的;有些编辑因个人爱好和研究的缘故可能阅读面广些。从“专”的方面来说,这当然有好处,但作为有“杂家”之称的编辑,阅读面还应该宽泛些,更宽泛些。随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读些书是一条路,从书评中受到启示去寻一些本来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书也是一条路。一般说,书评报刊上说得特别好或特别差的书都不妨找来读一读。

二、编辑读书评的几点建议

笼统地提倡编辑读书评是容易的,但要付之实现却也有一些限制:一是时间限制。现今的编辑不仅要忙书稿,还要忙家务以至应付许多莫名其妙的麻烦,时间是很紧的,不可能用很多时间去“对付”书评。二是财力限制。编辑们的收入不丰,是客观事实,要花很多钱订阅大量书评报刊,也不大可能。三是环境和气氛的限制。在“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的空气下,仅仅口头上号召大家多读书,已经是一桩难事,要大家去读本来就不受重视的书评,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此外,还有阅读条件、订购条件等限制(譬如有些地方有些书评报刊便汀不到、买不到或买不齐等)。

为了打破这些限制,把读书评的必要性转化为可能性,提出几项建议如下,供“有关部门”和“有关个人”参考:

一、无论时间多么紧,也要在“百忙”中抽出一定时间阅读书评报刊。最好是根据书评报刊的出版日期,订出死计划,预先留出阅读的时间,譬如报纸的读书版在来报的当天读,刊物在收到的几天内读完。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急迫感,要有“当日事当日毕”的态度,“有报(刊)赶快读”,莫唱明日歌。否则,迁延下去,最后便读不成了。

二、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要根据个人不同的岗位和爱好,在现有书评报刊中加以挑选,定出必读的和参阅的两类。一般说,《读书》、《中国图书评论》、《博览群书》、《文汇读书周报》等全国性的报刊应列为必读项目。如果嫌多,报纸和刊物中至少应各选一种。参阅的可根据条件和可能选择三五种,其中应有本地的和外地的,以使信息量宽泛化。林铭纲同志为我们开列了一个参考目录,在选择时,的确很有参考价值。由于编辑们收入不丰,这些报刊全要由他们自己订阅的确负担过重。我以为,应该“发挥两个积极性”,即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订一点,而单位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也帮编辑们订一点,或者至少以编辑室为单位订阅齐全,让编辑们挑选阅读。这纯粹是有利于编辑提高业务能力的措施,恐怕不会招致“有关方面”的非议吧?

三、要在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内造成一种阅读、讨论书评光荣的空气。现在的出版社不少地方像茶馆,谈吃谈穿谈白相,就是不谈或很少谈书评。写书评似乎不光彩,谈书评更“低人一等”。这种空气如果不冲破,也是书评繁荣的阻力。我们如果在编稿之余多看些书评,看了之后大家互相议论评点一番,甚至为此弄得有些“火药味”,想必会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书评吧。

附带说一下,编辑不仅应该读书评,还应该注意收集书评文章和信息。一种是并不一定与本人编的书有关,但个人感兴趣的书评,可以集而藏之。一种是本人或别人写的有关自己所编书的书评、书讯文章,最好是一一剪贴收集起来,另外,还要编一个目录,记载何年何月何日发表于何种报刊,作为书的“历史档案”之一。这样,对于编辑本书或更大范围的书评选,或者推荐优秀书、获奖书填表时,都大有益处。据我所知,现在编辑做这种工作的仍然很少。所以,一个社要搞书评统计或确定“宣传率”,都是很费力但仍很不准确的事。如果大家在读书评之余,顺带做一点这样的“资料工作”,不是一举数得吗?

(《上海新闻出版》199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