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牛见愁”传
“牛见愁”祖籍未考,三岁失怙,随母改嫁此地张屠夫。少小贪玩,不思进取,启蒙后连坐“冷板凳”三年,又好斗殴滋事,生母无法,继父懒得管教,十一岁流落河南,被收入少年管教所,继父领回,从此随继父张屠夫涮牛下水。十六膂力过人,张屠夫欣然让位,自操牛刀,转瞬三十载。
古有“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今有“牛见愁”,无论多么强悍凶狠牛,一见“牛见愁”无不浑身发颤,叫声凄惨,人因之送其绰号“牛见愁”。
一日正屠宰一羸弱母牛,一犊状若猛虎下山,撞倒“牛见愁”,刀锋不偏不倚,扎在“牛见愁”左脚上,血流如注。“牛见愁”大骇,起身一看,牛犊四蹄弯曲,前蹄做跪伏状,双目流泪,母呼儿,儿应母,一呼一应,叫声哀转凄婉,愁云暗淡,行人驻足观望,扼腕叹息不已。自此“牛见愁”金盆洗手,放下屠刀,改行搬运工,日渐家兴,去岁“牛见愁”儿子一举成名,考入某名牌大学,亲朋好友贺之,吾感触颇深,作此文记之。
寒假我冒着大雪回老家,快到故乡的庄头时,看到一老者弓腰,用力清扫路上积雪,雪花落满其草帽两肩,若非手中的扫把在动,我疑之为孩子所堆雪人。就近一看,才知“牛见愁”老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有好坏绝对之分,善恶之别乎?恶人亦变善人,善人亦变恶人。且在一念之差,“牛见愁”因“母子牛”生离,叫声哀凄,遂动恻隐之心,放弃三十载屠刀生涯,改别业。其转变似乎奇异。在此冰天雪地别人正围炉看电视时,他却干着“公益”事业,独扫路雪,此举动,与他人而言,会讥之,“牛见愁”杀牛无数,终悔,以此求解脱。
“朝儿悟道,夕死可以”“牛见愁”中途悟,可有人,却临死不悟。坏事干绝,遗臭万年。人,个性不同,活法无定规。
次日,“牛见愁”邀我于其家畅谈,盛情难却,与之围炉酒酣漫谈,又笑我童年贪玩。感叹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说我福大命大,饥馑年未饿死,是万幸也。
望之微醉状,知其发自内心,为其酒量豪爽所折服。“天不泯善人”,我笑,“善人者,人亦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