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手中有支精悍的军队
一个政治领袖在用人问题上做得不够好,或者说做得不是很出色,就是他在自掘坟墓。载沣,就是这么个人。
对于冯国璋,载沣是一直用着的,可又不是格外的重用,也就是说不能象袁世凯那样对他,既然这样,却又要在关键时刻让他统领国家的一支最主要军队去作战,这时就已经种下了后来的苦果。
就在冯国璋对清廷心灰意冷、哑然禁声时,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汉阳与汉口,很快为义军占有,紧接着是全国多省的响应。载沣急了,即刻组编三个军,由荫昌督率第一军、冯国璋督率第二军、载涛督率第三军。一二军前往湖北镇压义军,第三军留守京城。
此刻的冯国璋,手握重兵,成了载沣镇压义军的最大希望,可他的心已与清廷己经有了隔离,受此重任的当天,不去积极备战动员,而是悄悄地跑到河南彰德——袁世凯的故里去请示机宜。
不善用人的载沣,此时还在希望着冯国璋马到成功,就象以前灭太平军一样,一举灭了义军。他哪里知道,此刻掌握他大清江山一半命运的冯国璋,根本就不去听他的。
悠然闲居的袁世凯,见了急急赶来的冯国璋,会心一笑,听完他对载沣安排打算方面的介绍,缓缓地吐出六字真言:“慢慢走,等着瞧。”
前方的起义火焰呼呼燃起,革命军正四处攻城占地,节骨眼上,比救火还紧要万倍,而袁世凯却送他这六个字。冯国璋听了,心领神会,深感袁大人计高一筹,深不可测,于是依计而行。他命令先头部队,到了前线莫忙与敌交战,先把营寨安扎牢实,然后再修筑好工事,等待命令;后继部队,则不能操之过急,应该边走边看,等候前线消息。
两个“等”字,正好与袁世凯的两个“慢”字呼应,真可谓是珠联璧合。这边,却急煞了前线的总指挥、曾是冯国璋恩人的荫昌,他连连下达命令:着冯国璋二军火速进军。
冯国璋把军令捏在手里,在临时指挥部里走了几个来回,点点头说:“转报总指挥,冯国璋坠马受伤,力不从心。”
正急切等待着冯国璋部进攻消息的荫昌得到这样的回报,只能苦苦一笑,长叹一声。他现在已经知道这里面的蹊跷,于是给朝廷建议说:“不启用袁大人,二军恐难发挥作用,革命党武装也就难以剿灭。”
就因为冯国璋的迟滞不进,南方的革命势力,已如燎源之火,熊熊燃烧,起义风暴,正迅速地波及南方各省。惊惶失措的载沣,正指望前方带来个让他高兴的好消息,结果却是荫昌这样的建议,一时直惊得目瞪口呆。
可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呢?载沣瞪过呆过之后,又犯了个更严重的错误,对袁世凯宽恕,再次起用他,却还是那么无知地仅给袁世凯一个湖广总督的职位。
袁世凯接到载沣的任命,只是冷冷的一阵笑,摇摇头对来人说:“去告诉摄政王,袁某足疾未愈,实难效命。”
载沣得到如此回报,又气又恼,却又没有办法。“这个袁世凯,他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想要我大清朝的天下!”
这话于载沣来说,只是一句气话,而于袁世凯来说,心中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载沣说完气话,让奕劻派徐世昌去跟袁世凯谈,看他究竟是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肯出山。
1911年10月20日,徐世昌来到袁世凯的故里彰德。袁世凯知道这一次载沣是真急了,于是也就不客气,一口气提出了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等六项条件。除此之外,还保荐自己的心腹王士珍襄办军务,提出让冯国璋到彰德来与他共商战事。
袁世凯提出这些条件,送走徐世昌,立马派人告诉已到前线的冯国璋:“暂作守势,以观时局”。
冯国璋便在前线作壁上观,致使荫昌的一军无法作战,而革命之火,如有大风相助,越烧越烈。载沣再也熬不住,只有答应袁世凯提出的所有条件。冯国璋得到朝廷的饬令,大摇大摆地来到彰德,给袁世凯详细汇报了前线的战况。
袁世凯听完汇报,已是全局在胸,于1911年10月23日,又向载沣提出任命冯国璋为第一军督率的要求。
这分明就是要削夺朝廷仅掌握的一半兵权,把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都揽在他袁世凯自己的手中。懦弱无能,卸人能力太差的载沣,面对破败的局面,竟然答应了袁世凯的要求,还连发四道上谕,授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接掌前线的全权指挥权。
载沣把自己连同大清朝的命运,都交给一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的哥哥,曾经被自己开缺回籍,野心勃勃的汉臣手上。这样一来的结果,无论是对载沣还是对清王朝,毁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袁世凯看到自己提出的所有条件都满足了,认为该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了,于1911年10月27日,给刚接手第一军督率的冯国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给刚接手第二军督率的段祺瑞下达了接应的命令。
命令下达之后,袁世凯随即南下,他要亲自助阵督阵。军队还是原来的两个军,可到了袁世凯手上,情况较之原来在荫昌手上时可就是天上地下啦。
在向汉口发起进攻时,为扫清路障,冯国璋断然下令:炮轰城区,放火烧城。激战三天三夜,黄兴、熊秉坤等招架不住,在惨烈的牺牲之后,1911年10月29日汉口失守。
冯国璋占领汉口后,又马不停蹄地进攻汉阳。此时冯国璋手下共有3万多人,在人数装备上均占优势,一战下来,起义军损失惨重,以伤亡3300多人为代价丢弃汉阳。
义军总指挥黄兴为此痛不欲生,甚至想以死殉职。多亏为部下劝阻,才于1911年11月27日在冯国璋占领汉阳后离开武昌。
袁世凯重新出山,冯国璋大展宏图,武汉三镇,没几天就攻克两镇。占了汉阳这个制高点,冯国璋居高临下,下令炮击武昌。革命军危在旦夕,最后的堡垒武昌,备受威胁。
朝廷重新起用袁世凯之后,捷报频传,上下欢欣雀喜,载沣下诏,赏赐冯国璋“二等男爵”,命令他一鼓作气,全歼义军,攻克武昌。冯国璋情绪激动,对朝廷脱口而出“愿为朝廷效死”的豪言壮语后,掉过头来,命令他的部下:“同仇敌忾,一鼓攻下武昌!”
可就在这时候,冯国璋接到了袁世凯的命令:暂停进攻,以观动静。
前四个字明明白白,后四个字有些不明不白,可冯国璋还是明白了。袁世凯不想一鼓作气消灭革命党,目的是留下敌人,养大自己。这袁世凯,野心也太大了些,莫不是想取清廷而代之!
冯国璋想到这些,倒抽了口冷气。他的心里是向着袁世凯,可是眼下重兵在握,只需再努一把力,武昌便可拿下,这对他来说,为朝廷建了多大的功劳!到起义一旦平息时,朝廷很可能再打压袁大人,可对他冯国璋,岂不是会因此另眼相看。那时候,他冯国璋不能取代清廷,却完全可以替代袁大人。
想到自己会有如此辉煌的前程,冯国璋头脑呼地火热起来。他匆匆地赶到后宫,面见薄仪的母亲隆裕太后,闪闪灼灼地陈述了攻克武昌有来自“上面”的困难,然后明确表示,若信得过他冯国璋,就让他以第一军之力,也可胜任讨伐革命军的重任。
隆裕太后听了,思前想后一会,同意了冯国璋的意见,命他全权指挥第一军,无须听从袁世凯制约。冯国璋欣喜若狂,想到今后的辉煌,连夜赶回前线,安排布署,准备进攻武昌。
遗憾的是,冯国璋还没来得及下令开枪开炮,隆裕太后那边就有了变化,答应给的饷银没能拔出,连懿旨也变得模糊起来,由原来的“军事安排上可以自行定夺”,改为“紧急军务可以自行定夺。”
冯国璋一时大为恼火,正犹豫时,袁世凯一道军令下来:冯国璋屡建奇功,调回为禁卫军统。第一军军统之职,由第二军军统段祺瑞接替。
冯国璋虽然感到有些窝心,但却不得不按袁世凯的命令办。交了军权,回到北京,赶忙去拜见袁世凯。冯国璋作出诚惶诚恐的样子,为自己分辨道:“我这个人太愚钝,没有深解大人的心意,差点好心办了坏事,真对不起。”
袁世凯笑笑,抚着他的背说:“华甫啊,我思前想后,禁卫军军统实在是太重要了,才能出类拔萃不说,更重要的是能够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现在难找哇。非你莫属,非你莫属,就只能调你回来了。”
冯国璋听了,脸露桃色,不敢正视袁世凯。
“放心吧,前线从此怕是没什么战事了。”袁世凯再抚抚他的背,意味深长地说。
冯国璋听了袁世凯的这句话,心中暗自佩服袁世凯的老谋深算。养兵自重,这回袁大人真是要取清廷而代之了。心里突然冒出这句话来,冯国璋倒抽了口冷气,而后又在心里嘱咐自己:从此可不要再得罪袁大人了,这清廷天下,根本就没有他的对手。
冯国璋不能一鼓作气拿下武昌,而是回到京城来做了禁卫军军统,载沣又是失望又是高兴。失望自然是革命党不能迅速消灭,高兴是他认为冯国璋因此会与袁世凯分道扬镳,于是大罢酒宴,为冯国璋接风洗尘。
载沣哪里想到,此时的冯国璋,继续追随袁世凯的心意已决,又岂是几杯美酒能改变得过来,由于御人无术,大清朝这最后的日子让载沣给弄得更短了。
早在出山之前,袁世凯就谋划了一盘好棋,他的官曾经做到权倾朝野,这回要争的,便只剩下大清江山了。只有把整个江山都捏在自己手中,才可能使自己不再做让人呼来唤去的奴才。
袁世凯要做主人了,而且此时的他已经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冯国璋替他攻克了汉口、汉阳,在革命党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威力。在袁世凯看来,此刻的革命党人已惧他七分,他可以使用软的一手拉一下,使之为自己所用了。
于是,就在刀光剑影背后,袁世凯两面出击,一面与革命党人谈条件,一面与清廷谈条件。谈到最后,从革命党人那儿,挣得了孙中山等对自己的承诺:只要皇帝退位,大清朝换成民国,孙中山就把刚做上的民国临时大总统让袁世凯来做。这样一来,等于是说让袁世凯来取代大清皇帝。这正是袁世凯一直在努力争取的,当然就欣欣然同意了。
而清廷方面,只能在退位后的待遇上得到一些恩赐。当时主张废除帝制的人里面,明显地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将清室扫地出门,另一派却主张对清室施以优待。冯国璋是优待清室派,这一点,正合袁世凯的心思。
袁世凯推倒大清王朝,只是想取而代之。对这个腐败的朝廷,他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不管怎么说,没有大清,就没有他袁世凯的今天。基于这些,袁世凯命令冯国璋:以禁卫统帅的身份,表面上表示忠于清廷,实际上加紧逼迫清朝皇帝退位,此事一定和平解决。
1912年2月14日,由冯国璋暗中串通,联络60名将领,通电全国:“北方军界,不忍生灵涂炭,现多主张共和政体。”通电一出,清廷震动。
动乱之时,军人意向自然是决定政治团体荣辱的风向标,军人主张共和,再坚持帝制,自然是没有出路。
走投无路的清廷,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于1912年2月10日宣布退位。
一个月后,3月10日,袁世凯经过国会选举、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冯国璋在清廷的退位过程中又立下大功,袁世凯当然要为他加官进爵。1912年9月,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直隶总督兼民政长,同时兼任禁卫军总统。
正是禁卫军总统这个头衔,使冯国璋手中有了一支精悍的军队,为自己今后的仕途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