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掌控大清命运
中国从秦以来的两千多年的皇帝史中,共出现了408位皇帝,其中不能善终的,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实在是多得惊人,光绪帝就是这其中之一。
1908年11月14日,这位刚满37岁,正值年富力强盛年之时的皇帝,突然间就死去了。关于光绪帝的死因,当时有慈禧所害和袁世凯所害两说,据2008年底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权威机构验定后宣布:
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
光绪帝确实是被人所害,但凶手究竟是谁,到现在还是个迷。
袁世凯有没有加害光绪帝弄不清楚,袁世凯因为光绪帝的死被罢官归故里却是不诤的事实。
就在光绪帝死的这天,患病的慈禧命立醇亲王载沣的儿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大清国皇帝,年号宣统。
第二天,时年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病死。
醇亲王载沣是光绪帝的三弟,三岁的儿子溥仪做了皇帝,他自然而然成了摄政王。一方面,由于之前袁世凯曾出卖过他的二哥光绪帝,令他对袁世凯有一种切齿的恨;另方面,由于当前袁世凯位高权重,大大威胁着他三岁的儿子溥仪做皇帝。基于这两点,载沣决定除掉袁世凯。
于是乎,摄政王载沣就此事与朝庭重臣奕劻、张之洞商议,没想到却遭到了奕劻和张之洞俩人的一至反对。
理由主要有二:一是袁世凯长久统领军队、经营朝庭,追随的将领党羽,遍及军队上下朝庭内外,而此时西太后又刚走,南方革命党正活动猖獗,若杀袁世凯,无论是军队还是朝庭,肯定都有人会跳出来闹事,引出了大乱子来,朝庭恐怕难以控制局势。二是袁世凯1906年已主动辞去各项兼差,还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1907年又被调离北洋军,到北京来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作为朝庭中枢重臣,只要不苦苦相逼,他一定不会出来挑头反对朝庭。
载沣见他俩如此意见,有些犹豫,但殊杀袁世凯的心却不死。
而此时的袁世凯,从光绪帝死后,溥仪被旨继位的那一天起,就知道情况不妙,一直在思谋着自己如何才能全身而退的事情。得知载沣去找奕劻、张之洞,自己也忙着一面让人捎信给保定的段祺端,一面对外称有足疾再不去料军机处和外务部的事情。
在杀身之祸有可能降临到头上时,袁世凯异常冷静。他精心安排,悄然呆在家里,静静地等待着事情变化、化险为夷,然后全身而退。
很快,段祺端就来了,带着他那些洋枪洋炮装备的精锐之师,从保定赶来北京,说是要来帮助朝廷平息北京南苑“兵变”。
可载沣知道,南苑只是几个小兵闹事,又何须惊动手握精锐的段祺端,再说他这个摄政王也没有请过段祺端。
不管载沣怎么想,段祺端命令他的军队,有事无事地向城南开炮。载沣马上明白了:这家伙是为袁世凯来的。看来,奕劻和张之洞的意见是对的,袁世凯确实不能杀。
载沣刚刚被迫放弃了杀死袁世凯的念头,就接到袁世凯呈上来的奏折,说是自己因为足疾,请求解职,回故里养病。
就这样,袁世凯先给想要他命的摄政王载沣出一个难题,然后又马上给他一个下来的台阶。结果,气势汹汹的载沣让袁世凯牵着鼻子走了一遭之后,只得强迫自己取消了诛杀袁世凯的打算,仅仅是解除了袁世凯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官职。
袁世凯的请求得到了朝廷的“恩准”,眼珠转了几圈,脸上露出一丝让人察觉不到的得意,然后立马带了八位老婆和一大群孩子,返回河南。
最初,袁世凯在辉县隐居,不久又转到安阳的洹上村。这年,正好是袁世凯的知命之年。
离“洹上村”不远,就是著名的风景区,百泉和苏门山。有山有水的,简直就是人间乐园。从1881年到山东登州投靠吴长庆以后,转眼快三十年了,袁世凯一直在官场军队中忙忙碌碌的,现如今诸事可以不管,忘情于山水之间,倒也乐得清闲自在。
袁世凯以“洹上老人”自诩,不时斗戴斗笠,手执钓竿,游玩于青山碧水之间,尔后把这游山玩水的生活,拍了照片,拿到上海这样大城市的杂志上去发表,以表达自己已无意于政治,只乐乎山水的雅致。
表面如此,而实际上,袁世凯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把家安置在洹河北岸一个较偏僻的地方,将一座巨大的袁家大院打造得铜墙铁壁一般,不但修起炮台,身边的护卫保镖,个个都是一顶十百的一流高手。
最关键的是,在袁世凯家中,还安装了几台电台。北京以及全国各地方方面面的信息,都通过这几台电台,源源不断地送进洹上村。再加上频繁出入袁家大院,约见和造访的客人,使得足不出村的袁世凯,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
在这些约见造访的客人中,来得次数人数最多的,要数北洋军的将领,其次是他一手提拔、安插在各政要部门的属下,再还有就是各地对他心怀敬仰的官绅,也时不时前来拜访。
在官场上,从来都有人一走茶就凉之说。可在这些北洋军将领、往日的属下及对他心怀敬仰的官绅眼里,他袁世凯还是原来的袁世凯。
就这么,袁世凯韬光养晦着,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时机。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盘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袁世凯在洹上村写下的这首名为《自题渔舟写真》的诗中,以商朝时同样隐居洹上村的伊尹自比,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志向。
当然,有着非凡自信和远大志向的袁世凯,在他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对女人的特别嗜好。
在此之前,袁世凯已经有了八个姨太太。
正室于氏,河南乡间人,是袁世凯17岁时娶的原配夫人,开始俩人感情不错,后来因为“我有姥姥家”( 因袁的生母是姨太太,认为于氏这是揭他的短)这么一句话刺痛了袁世凯,从此再不和于氏同居。
袁世凯在投奔吴长庆前,曾混在上海,寂寞时逛妓院,结识了一个姓沈的苏州名妓。俩人情真意切,以至于分别时袁世凯指天发誓,功成名就之后就来接她。其后袁世凯在朝鲜发达,果然派人去接来沈氏,做他的大姨太太。
袁世凯替朝鲜国王编练亲军后,很受朝鲜国王的赏识,便把自己一个妃子的妹妹金氏嫁给袁世凯。金氏出嫁时带了两个陪嫁姑娘李氏和吴氏,结果都被袁世凯看上,一并纳为小妾,还依据她们仨年龄的大小,排李氏为二姨太,金氏为三姨太,吴氏为四姨太。
五姨太杨氏,是天津杨柳青人,出身于小户人家,长得也并不漂亮,却心灵手巧、善于管理家务,而且遇事十分能决断,于是便特别受到袁世凯的宠爱。
袁世凯的六姨太,可以说是个意外收获。他在直隶任总督时,曾派二儿子袁克文到南京去替他办点事情。没想到这生性好玩的儿子竟因此结识了一个女子,而且是一见倾心,私订终身,分手时要了女子一张照片。回天津见袁世凯,磕头时却不慎掉出这张照片。袁世凯看后问其由来,当时袁克文还没结婚,不敢承认自己的荒唐行为,于是情急生智,说这是给父亲物色的一个姑娘,带回照片,是想请父亲看看如不如意。照片上的姑娘水灵灵的,袁世凯一看连声说好。就这么意外收获了六姨太。
不久,袁世凯去天津做直隶总督,又“置办”了七姨太张氏。做了军机大臣后,再“置办”了八姨太郭氏。
现如今游山玩水在故里,不久遇上了刘氏,便张张结彩地纳来做了九姨太。在动物界中,人在**方面只弱于公鸡等几种为数不多的动物,在这方面,袁世凯也是出类拔萃的。他一妻九妾,除了不愿与原配于氏同居外,与其他的八位姨太太,都过着甜蜜蜜的夫妻生活。如同对军队、官府的管理一样,在家庭管理上,袁世凯也称得上是个天才。
对八位姨太太,他采用轮流值宿的办法。把名次排好,每个姨太太值宿一星期。轮到当值的,就把她的卧具和用品搬到袁世凯的卧室里去,满一个星期,再搬回去。到了后来,一、二、三房姨太太年纪大了,就不用再值宿,值宿的少了些,袁世凯就偷吃她们身边的丫头。
对于姨太太的管理,袁世凯用的是草捆草的办法。就是用姨太太管姨太太,他自己一般不去插手姨太太之间的争斗。开始将大权交给大姨太沈氏,后来交给五姨太杨氏。
就在袁世凯在故里的山水之间和女人身上过着悠闲而又荒诞的生活时,忽然间他就迎来了命运的一个大转折。
1911年5月,清政府将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收归“国有”,转手又出让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此事一出,湘、鄂、粤、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其中四川省尤为激烈。为镇压四川人民,清廷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由此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至使闻声而至俄国巡捕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秘密泄露,革命党只好起义。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尔后不断取得胜利,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掌控整个武昌。之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被武昌起义震惊了清政府,一面撤销弃武汉而逃的瑞澄职务,一面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与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的海军和长江水师,冯国璋率领的陆军第五镇,载涛统的第三军一道,向汉口附近集结,去消灭义军。
双方激战41天,经过汉口、汉阳两次保卫战。义军非但没被消灭,反而致使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就剩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表示效忠清朝。
情况如此,清朝大厦将倾,众朝臣惶惶然不知所措,万般无奈中,都想到了袁世凯,一致认为只有请袁世凯出山,方可救大清朝于水火之中。
胸有成竹的袁世凯,在接到昔日逼他回故里养病的载沣,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的任命书时,微笑着就拒绝了:
足疾还未愈,不能上任。
载沣见了,正待发怒,奕劻摇着头说:“这说明他还有自己的条件。”
“朝庭还能由着他!
“只能这样!”
重臣奕劻说只能这样,载沣也只能这样,再派人去问袁世凯有什么条件。
一、明年即开国会;
二、组织责任内阁;
三、宽容参与此事件诸人;
四、解除党禁;
五、须委袁世凯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
六、须与袁世凯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不多,就这六条,袁世凯不用摸脑袋就一口气说出来。显然这六条是他想得非常熟了的条件。
对于袁世凯开出的条件,载沣似乎没法接受,可又不得不接受。
1911年10月27日,清廷连发四道上谕,在把钦差大臣的头衔交给袁世凯的同时,把前线全权指挥的权利、连同大清国的前途命运,都一起交给了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