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实力派领袖
义和拳原本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是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由于维新失败后,帝国主义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略,激发了义和拳的排外情绪。
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的策略,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他们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口号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
喊着“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四处焚烧教会、杀害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就连用纸烟、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的人,也要处死。曾有6个学生,就因身边带了一支铅笔、一张洋纸,被团匪搜出后,死于乱刀之下;最冤的是有户人家因有一根洋火柴,被发现后一家八口遭到义和团的杀戮。
西方人反对慈禧废黜光绪帝,为此慈禧对西方人感到万分的不满,在“灭洋”这一点上有便与义和团有了共鸣。之后,慈禧便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也不管义和团行为的过激和荒诞,于1900年1月,发布了维护义和团的诏令。
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领了诏令去调查,回来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也纷纷附合慈禧,主张招抚义和团。
1900年6月15日,军机处曾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来共同对洋人宣战。
袁世凯因为和盘托出谭嗣同等人商议的兵围颐和园的政变计划,取得慈禧荣禄等的信任,由此更加飞黄腾达。他的新建陆军,被更名“武卫右军”,成了荣禄掌握的“武卫军”一部。升工部侍郎不久,袁世凯于1900年2月14日又升任山东巡抚。
然而,袁世凯亲率武卫右军前往山东赴任时,正值山东义和团运动高涨。看到义和团人四处破坏教堂、攻击教民、滥杀无辜、拆毁电杆、破坏铁路,甚至还诬指许多市民(包括许多妇女小童)为白莲教,而烧死戮死,同时又肆意奸杀妇女、掳掠洗劫商户平民,并将赃物公开拍卖。
等等这些,至使袁世凯悖然大怒,立即颁布《严拿拳匪暂行章程》,严酷地镇压义和团运动。
在袁世凯的打击下,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纷纷逃往天津、北京。山东的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山东的人民免遭了滥杀的浩劫。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同时贴出公告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于是,新一轮滥杀更甚以往,随着不少该杀的侵略者毙命之外,不少无辜的妇女儿童也惨遭杀害。杀红了眼的义和团,内部也相互杀起来,对百姓更是肆意虐杀,结果还直奔瀛台,要去弑杀光绪帝,幸而得慈禧阻止光绪才免于一劫。
在义和团的滥杀面前,各国都在准备,试图用武力来解救他们被围的使馆。各国的使馆,也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
到6月25日,事件终于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的八国联军以及反抗拳乱的中国军队一同与义和团拳民对战。
这时的袁世凯,跟许多地方督抚一样,得到清政府命令:率军拱卫京师“勤王”!
可是,就凭借义和团这样的乌合之众,能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吗?袁世凯在心里问自己,然后用力地摇了摇头。久经沙场的袁世凯知道,如今与十一国同时宣战,只会失败,只会使中国遭受到更大的侵略和耻辱。
可是,作为一个地方的巡抚,又手握精锐重兵,如果不出兵“勤王”,慈禧绝对饶不了他的,可如果出兵,只会毁了这支国家的、也是自己的精锐之师。
袁世凯苦冥思苦想之后,最后选择了“两面讨好”的奸滑之策。他一方面派一小部军队慢慢“星夜驰往直隶”勤王,其实就在山东、河北交界处虚于应付;另一方面则派人与各国驻烟台领事洽谈,按照东南互保例达成协议,表示“中立”。
没过多久,1900年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经过两天的激战,到8月15日逐步攻占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到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
慈禧及她的皇室,在北京陷落之时,仓皇离京,逃往西安。
袁世凯得之后,立即慷慨解囊,从家底中拿出大量饷银、绸缎等各种奢侈品,向仓惶逃命的慈禧进贡讨好,使她还能保住一点体面,满足太后穷奢极欲的虚荣心理。在慈禧回銮的路上,袁世凯又是花车又是别馆地迎候不算,还送了慈禧太后一辆汽车。
可是,因为慈禧认为司机坐到她前面不成体统,后来这汽车一直只是她的一个摆设,直到死时也不曾坐过一次。
尽管如此,慈禧还是认为袁世凯很不错,特别因为他保存了武卫右军这支军队,保障了山东地方性命财产免遭损失,更是对袁世凯高看一眼。
而八国联军则认为,袁世凯是清政府大员中对他们最友善的,不但对他赞赏备至,还一致把他当成“朋友”。
可当时与袁世凯处境相同、手握重兵的督抚们,像聂士成、董福祥、宋庆等,不仅把手里的军队折腾得一干二尽,还直接受到了战争的严厉惩罚。
一代名将聂士成,被义和团乱民砍死;悍将董福祥,在战后被扣上“战犯”帽子丢了军权;宋庆部则溃不成军,从此失去了慈禧对他的借重之处;而荣禄的4支武卫军,也已全部崩溃。
独有袁世凯,“清内匪以安民生,慎外交以敦睦谊”, 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武卫右军,不仅在战事中完整保存下来,还在镇压义和团过程中借机扩充了“武卫右军先锋队”二十营,使部队增加了一倍,高达到2万人,成为北方最大的武装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俄国,在与联军进攻北京后,又同时派二十余万军队从南北两路进占中国东北。到1900年10月6日,两路军会师沈阳,到此占据了我国的东北全境。
1900年10月,李鸿章抵达北京,向八个占领国展开谈判。他从国际法上,提出义和团为叛逆,皇室的宣战诏令是被挟持而发出的。因为这样的否认中国与十一国交战,由此也否定了各国割地的要求。然而,穷凶极恶的列强,最后还是坚持要中国拿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作为他们的军费赔偿。
李鸿章再一次被迫签定了又一个使国人蒙受灾难和羞辱的《辛丑条约》,此约签后两个月,俄国政府为攫取更大权益,再度发难,拿出“道胜银行协定”,又威逼李鸿章签字。
“老来失计亲豺虎”,李鸿章见原本自己一直特别依重的俄国人竟然这么贪婪,气恼交加,呕血不起,于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李鸿章“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恨,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之路。
李鸿章逝世后,袁世凯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在内、外政策方面,袁世凯完全继承李鸿章的衣钵,并将淮系集团全部吸收过来。这么一来,袁世凯的政治、军事势力迅速膨胀,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派领袖。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成立“督办政务处”,袁世凯当仁不让地兼任参予政务大臣、又兼任练兵大臣。这时候,心里本来就热衷新政,渴望通过改良强大中国的袁世凯,开始大展拳脚。
他废科举、督办新军、创办各种武备学堂,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到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其中重要将领,清一色他小站练兵时期的嫡系军官。
在此同时,袁世凯还利用他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的身份,大力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等。每项工作,袁世凯都干得颇有成效,实实在在推动了中国的实业的发展。他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在天津建立了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还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
另一方面,袁世凯又因为办理新政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已至于当时“朝有六政,每由军机处向诸北洋”,才能作出最后决定。?
袁世凯能如此,从道德人品上来说,无疑有很多让人恶心的地方,但从政治智慧上来说,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玩弄政治的天才。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政治的智慧从来就是要达到政治目的,其中的过程,常常会淡化甚至屏弃人品道德。所谓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正是历来成功政治家的座右铭。
而袁世凯在清政府对十一国列强宣战前后一系列诡诈的行动,对中国人民来说,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袁世凯如果真不顾一切地按慈禧的宣战诏书行事,也不可能使中国转败为胜,而只会扩大战争。先使义和团占据山东、两江、湖广等地,滥杀无辜,破坏属于中国人的电杆、铁路;然后是更多的异国军队源源不断地登陆中国,屠杀中国的百姓;到最后,新军打没了。
结果呢!好一点是《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大大增加;差一点是慈禧与光绪落入联军之手,成为他们的傀儡政府。
果然如此,中国的前途,只会更加地黑暗和可怕;中国的百姓,只会更加无奈和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