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 子

儿子的名子叫索取。当他从父亲的疲惫那儿得到自己以后,当他从母亲的心血那儿长成自己以后,他便开始了明目张胆的索取。他将貌似美丽实则残忍之至的小嘴伸向母亲丰润的**,他吸光了里面的乳汁,又若无其事地吮母亲体内的鲜血.他继续成长,他要穿暖和的衣服,他要吃糖,他要玩具车和手枪,他要巧克力和奶油冰棒和鸡翅膀,他要酸奶和变形人和皮鞋和泡泡糖和蝴蝶风筝……他什么都要,就知道要!母亲为他:每星期将洗衣机要多开几转,每天要耗去几十分钟的时间,每小时都在潜滋暗长着鬓角的络纹,手上的茧。父亲为他:每星期都要多加些晚班,每天都尽可能节约几毛钱,每小时都可能添些麻烦.而儿子对他们的报答,最多是一点依恋,一声呼唤.他继续成长,继续索取,而且要的越来越多.他要儿童脚踏车、要打得出火的枪、要隔壁胖子那种军官帽、要母亲为他讲故事、要父亲替他帮忙去打隔壁的小胖、要坐火车去广州玩、要漂亮的铅笔盒、要漂亮的书包、要漂亮衣服……终于有一天,他考上了个漂亮的学校,做母亲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做父亲的脸上露出神气的笑。当有人问起他们的宝贝儿子时,他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去了清华那所大学堂I这句话的代价花去了他们俩人工资的一半,儿子再不要什么泡泡糖、玩具车,他已经会用钱,他索取了母亲每月的薪金的全部,留下父亲的同母亲一道过日子.儿子终于得到了大学毕业的文凭,终于找到了一份比父母当年更好的工作,他给父亲报喜,他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父母正好有一年不用给他钱,银行的存折里正好存满肆仟,还没领略到从银行提款的滋味,就把存折送到)L子手里面。儿子连谢谢也不曾说,甚至不象小时候那样露出笑脸.父母却还是满心欢喜:我的儿子成家啦!

刚成家的儿子是最记不得父母的儿子.他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的工作,这巳经足以填满了他的心。除了星期日去父母那里吃一餐无须付钱的馆子,他几乎难得想到父母。他需要许多东西,比这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更多。可是,他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给他什么。

于是,在儿子,这是一段对父母的遗忘期。或许他经常看到父母,可心里再难想到父母,在这以前,他曾是那样地思念父母,因为他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在他对父母思念的背后,是一种求援的心理。可他现在独立了,差不多一切需要都靠自己去争取,他理所当然地忘记了父母。

好在他继续成长,终于有一天他“升级”做了父亲,他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开始是盲目地爱自己的儿子,爱了许久许久妥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儿子跟自己是这么相似,简直就象是自己。他从儿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他又多了一份亲子之情。他对外面或许斤斤计较,可对儿子总是无私地给子.给他请保姆,给他买新衣,给他买小床、给他买来电视上介绍的营养品.儿子给他的,就如他当年给他父亲的一样,一声呼唤,一点依恋。

母亲有时会指着孙子对儿子说:“象神了,当年你总是在天刚亮时要抽尿,不然就尿在**。”

有一夭儿子给自己的儿子抽尿,这天晚上他加了差不多通宵班,他躺上床正要合上双眼,便分明地感到自己的儿子在扭动,凭了经验,他知道儿子要尿尿。从那甜甜的奸声中他知道妻子睡得正甜.他只好挣扎着起来,抱起儿子走进厕所。抱儿子回来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母亲的那句话“我父亲当年可能也这么给我抽尿。”他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儿子的儿子已经入睡了,儿子却再也睡不着。他开始思念父亲,第一次带着一种想给予父亲一些东西的愿望来思念父亲。父亲辛苦的一生在儿子在脑海里一幕幕出现。儿子开始惊诧,父亲已经这么老了!儿子第一次想,我给父亲买点什么?他第一次来回忆父亲的日,他记得曾经听母亲说过,但却总是记不起来……以后,每当他为儿子做些什么事的时候,他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他已经从母亲那儿打听清楚了父亲的生日。到了这一天他便买了盒大大的蛋糕送去。

“买这么贵的东西干什么?中看又不中吃。”父亲说,还皱了皱眉头.儿子大为扫兴。他还是切开蛋糕,送一块到父亲手上:“哈一咤,很好吃。”

“我不要。冬父亲连手也不伸,高兴地看着孙子吃:“慢一点,莫塞到鼻子.”

儿子便非常地扫兴。以后他便常给父亲买些小东西,差不多都不能讨父亲欢心.他有些惘然,却仍然不死心.他想父亲搬来同他一道住,可是他没条件拥有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于是他工作加倍地努力,他把升职,搞到一套较为宽敞的房子作为奋斗的目标。似乎没人理解他,独有他自己为这点想法而暗自高兴.他不止一次憧憬着三代同堂异常甜蜜生活的情景……如果说三十岁以前的儿子叫索取,那么三十岁以后的儿子便可以改名为给予.索取这个儿子他什么都要,能要到世上的好东西他便认为是最快乐的事。要不到东西他会哭会喊或闹翻天,要到了东西他会乐、会笑、会快乐地玩。他在索取中享受人生,享受人生的快乐。给予这个儿子他已经成熟,他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创造出些有价值的东西来,他要给父母、给妻子、给儿子、给亲朋戚友,给许许多多他热爱的人们,他要在给予中享受人生,享受人生的快乐。

儿子都担心父母生病。三十岁以前的儿子是担心父母病了自己没人照顾,三十岁以后的儿子是担心父母病了要饱受病痛的折磨。

儿子都担心父母死去。三十岁以前的儿子担心父母死了影响自己的生存生活,三十岁以后的儿子担心父母死了太不值得太让人伤心,享受不到自己可能有的最好的报答。

儿子与儿子对生活的态度不同,享受到的生活有别天壤。只知索取的儿子得到了又用光,无论可能得到多少,他总是用得精精光光.因为索取到的东西就最不费力气,他对这些东西便没有一丝儿感情,他用了就用了,用得没味,用完了便只剩下了单调和空虚.懂得给予的儿子能享受到生活的双重乐趣,当他凭了智力挣到财富,他会无比高兴;当他将这些财富给予别人更是高兴无比。他挣来这些财富费尽心力,他对这些东西充满感情,他满怀情感地给予,给予的除了东西还有感情。东西给去了,感情总是存在自己的心底,他给予的越多,他感到越充实,感到活着的生命更有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会索取的人往往容易轻生,因为他不明了生命的真正价值,而懂得给予的人往往十分地重视生命,他明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自己以外的他人。

儿子的给予是从索取那里捡回的德行。如果儿子不养儿子,似乎难一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没当父亲的儿子很难算得上一个完整的男子汉,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儿子跟父亲学到了不少。我们也因此常时提到家教.实际上.在为人处世方面,特别是在爱人与给人爱方面.儿子最好最有力量最有效果的老师,往往是儿子自己的儿子。父亲教会儿子接受爱,儿子自己的儿子教会儿子给人爱。这就好比正刻了字印出来总是反的一样:爱只会教人接受爱,需要爱才会教人去爱。这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似乎失去了他应有的威力。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

一个泼辣之至的妇人,养出的儿子却温文而雅。

一个生性懦弱的父亲常常教出强悍威猛的儿子。

一个慈祥有余的母亲常常教出凶残成性的孽子.这种背悖初衷的结果往往使人惊讶不已。事实上本该就是如此。父母的给予是一味地给予,甚至没有半点互惠互利的影子,给儿子的印象,必然是理所当然的索取。索取这索取那,包括母亲的泼辣、父亲的懦弱、母亲的慈祥、父亲的凶悍。既然是站在另一面,泼辣的母亲自然教出文雅的儿子,懦弱的父亲自然育出凶猛的儿子……这是儿子的悲良,也是人类的悲哀。

好在儿子有做父亲的时候,而且人都有记性,于是儿子最后都象父亲,变得温存厚道.从儿子成长的旅程中似乎看到: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需要人的爱和帮助,这种爱和帮助并不一定就使他具有爱和帮助他人的心愿,只有当他爱和帮助别人时才培养了一颖爱和帮助别人的心.儿子是在别人的爱与帮助中成长的。儿子是在爱与帮助别人中成熟的。如果承认儿子就是世界的未来,未来的世界当然会一日比一日美好;如果相信儿子就是人类的希望,人类的希望将是非常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