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禽择木而栖齐答景公问2
66、
“我们在谈秦穆公何以能跻身霸主的地位,不知夫子对此有什么看法。”齐景公象是猜透了孔子的心事,瞅着孔子说。”
“这种事,齐王一定了解的比谁都透彻。”孔子说。
“可我想就此听听夫子的意见。”齐景公目光罩住孔子,鼓励地说。
孔子看看昭公,又看看景公,然后将目光留在景公身旁的晏子身上,说:“晏相历来对天下大事看得清清楚楚,他在这里,丘只想能够多听听就好。”
“晏相是晏相的看法,夫子是夫子的看法。”齐景公盯住孔子说:“刚才还听昭公说夫子博学天下,还请夫子谈谈看法。”
“是这样。”孔子听了,向昭公施礼说:“君上过奖了,既然齐王想听,丘也就说说看法。依丘之见,秦穆公今日之所以能跻身霸主地位,皆因尊王守礼才能够这样啊!早年周幽王举烽火求救兵时,诸侯少有响应,独襄公能率其军队,去救周王室。仅此还不够,又亲自护送周平王东迁。至使周平王感念其功,这才给他封爵赐土,以至于从此得已跻身诸侯之列,建立邦国。初时,虽然十分弱小,地位又最低,却能一直坚持尊王守礼,终于造就了霸业。秦穆公两次积极地为周王室平定动乱,分忧解难,就是很好的证明。丘曾认真了解过秦的政治,发现秦国基本是采用了西周的政治模式,秦国朝廷的各项礼仪制度也基本符合周礼,秦国的上流社会,全盘接受了宗周的诗书礼乐。我想,这些就是诸侯中原本起步最后、又最弱小的秦国之所以能跻身霸主地位的原因。”孔子说到这里,谦恭地望了望两位大王,最后把征询的目光落在宴婴身上。“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罢,丘正想请教于你呢。”孔子在心里说。
晏婴双目微闭,孔子的话音落了一会,这才慢慢地睁开,只见景公和昭公,还有孔子都在等自己开口,便捋了捋胡须,看一眼孔子问道:“秦国强大依仗于尊王守礼,何以见得呢?就你说的两件事,响应幽王的烽火,参加平息周王室的内乱,这些都并不是仅仅只有秦一国参与的事啊!”
“是这样。”孔子说:“但就尊王守礼这一点说,证据还有一些,譬如秦穆公就自诩以‘诗书礼法度为政’,便是很好的一个证明;还有,秦哀公以下都以赢秦封侯是受命于周王朝自居,又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更有,秦康公时曾派西乞术出使鲁国,因其言辞彬彬有礼,应对合乎礼仪,我鲁大夫襄仲曾为此感叹地说:‘不有君子,岂能国乎?国无陋矣!’由此可见,秦穆公所言,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一点也没有妄言。”
晏婴微笑着等孔子说完,肃然地问道:“秦国墓葬盛行人殉,难道也是守礼么?”
孔子听了,淡淡地一笑,说:“丘刚才说的,是说尊王守礼带给了秦国的好处,秦国的强大是因为尊王守礼所至,也不是说秦国处处都尊王守礼啊!更何况,赢氏一族原本只是一支善于驾驭车马的族群,是最后的小封国,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文明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他再完美些,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快些了。”
晏婴听到这里,开口说道:“听夫子这番话,确实很有道理。秦王在尊王守礼这方面,真是比许多国家都做得好,我们齐国,在这方面也要努力一下。”
孔子听了,对晏婴感激地一揖说:“晏相刚才的话,也真是说到了秦国的致命处。秦穆公便用活人殉葬,殉葬的不仅是奴隶,还有闻名的贤良的三兄弟,秦国叫他们‘三良’。为这事,秦国人自己也纷纷起来谴责秦穆公的这一举动,秦有《黄鸟》一诗,就是哀悼三良、讥刺秦穆公的。秦穆公这么做,真是要没有后代啊。晏相对此痛恨,真让丘为晏相高兴,更为景公高兴。晏相真是个贤德的人啊!”
晏婴听到这时候,不觉严肃起来,对孔子友好地点点头。孔子朝他谦恭地一揖,接着说:“还有就是,丘说秦穆公的强大主要是尊王守礼,这不过是就主要方面而言,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相辅,这才得以发展。”
“请夫子再说说看。”齐景公催问道。
孔子看看昭公,只见昭公满意地对他点点头,不由得缓缓说道:“秦穆公国家虽然狭小,地方又很偏僻,但穆公的志向却很大,又善于起用贤人,这些也是他之所以能够称霸的原因。不过,在当今天下的诸候各国中,有志向和善于用贤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你们齐国。齐国自太公望立国之时,就有因俗而治,选贤用能的好传统,一直流传至今。齐桓公即位,设‘啧室之议’,纳谏诤任贤能,以管仲为相;如今景公,更是如此,任晏婴为相,使齐国一直能为霸主首位。”
景公听了,十分高兴。对孔子笑了笑,转向昭公说:“夫子博学多才,真是这样,昭公所言一点不差,一点不差啊!今后,若有时间,还请夫子到齐国来指教指教。”
孔子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