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到处有财路

上海的赵丙武收到了广诚托昭舫带来的信。

他在上海奋斗多年,在商界原已广有门路,但因商场诡异无常,一不小心吃了次大亏,一下赔进了好几年的积蓄。丙武为人忠厚,将损失全算在了自己一个人头上,不要说广诚,连他哥哥丙文都不知内情。

广诚的信除了感谢他对昭萍的照顾,主要与他谈水路行情,意思想恢复水路生意,还特地告诉了他谢三金常到上海办事的地址和电话。

自从“一·二八”抗战后,上海很多物资经常短缺,商品运出也不通畅,若能倒运、利润必定不小。只是当年的老关系的早已各自东西。这条水道丢了十几年,丙武自己也觉得生疏了。

他正为眼睁睁赚不了钱遗憾,不想广诚就来提供路径。这让他大为兴奋,便迅速联系到了正好在沪的谢三金。两人多年不见,争着做东请客,席间谈起了正事。谢三金说,他现在在为谢家当差,做大了不行,会被谢家误解,但不大不小的倒运还是有办法的。为了不犯“端谢家碗、办自家事”的忌讳,最好挂广诚的名义,他会帮忙帮得不留痕迹。丙武大喜,当下两人就交换了好多行情和意向。

谢三金知道广诚不喜欢背债,但又急于做大生意还贷,很想帮他一把。回到武汉便对广诚出主意说,将货物夹带在谢家的驳船上比当年跑单帮要方便得多。有他的面子,费用也不会高。广诚见三金这么诚恳帮他,立刻来了精神,感动得不得了,提议三人合资几千元“试水”。三金连忙摆手道,不能胃口大了,还是只能先小打小闹,不光是让谢家说他营私,还有逃税的事,数额大了要犯法的,将来若要做大,还是得办个公司。

第一笔生意是茶叶和棉花,广诚觉得这是好兆头,当年跑单帮的第一次试水就是从茶叶开始的,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功。反正现在本钱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年,小闹也好,先赚点再说。

几个月又一晃过去,这种夹带贩运的生意做了三次,与谢三金合作,进行肯定是顺利的。这天与谢三金在原俄租界的“邦可”两人聚了聚,喝着冷饮,简单算了下账,这样下去,最多年底,“老庆华”的借款就可连本带利提前还完了。

“我喜欢这里的冰果汁,‘通成’没卖?”谢三金舞着玻璃杯,向品酒一样说着。

广诚笑着摇了摇头,冰果汁确实喝得蛮舒服。他看着如同电影里看到的童话公主一般打扮的白俄女“茶房”--他习惯用这个词,心想洋人真会赚钱:这么一杯冰果汁,要买我“通成”十几碗伏汁酒了,还未必有我一碗伏汁酒成本高,糖都舍不得多放点!难怪这个大堂比我的小不了多少,人还坐不到我的两成。坐这么半天,就几个洋人和穿洋装的在慢吞吞的品,除了来过几个一看就有点家境的男女学生外,真没有几个人光顾!

他忽然问自己,为什么喝得舒服呢?不就是冰得舒服吗?他心有灵感地说:“当年就是谢老弟引我逛上海,带我吃好东西……”

“嘿!”谢三金得意地笑着,故意用上海话说道:“侬该不是当年就看上‘通成酒家’的招牌吧?侬卖的也跟他差不多。吾讲的对不对?”

广诚朝他点头低声笑了,西餐店里文静的气氛,让他也自然地举动斯文起来。

三金接着说:“汉口的餐馆买不起冰箱,买了也不会用、用不起,其实法租界霞飞街的‘和利冰厂’做冰‘结棍’呢,我跟他们打交道多呢!”

谢三金真是鬼!广诚抑制不住兴奋了,忽然把头凑向对面的三金,低声说:“兄弟,你又帮我出了个金点子。走,带我去订个购冰合同!”

有三金的面子,与法租界的“和利冰厂”顺利签订了夏季冰块定购合同。1934年夏天刚到,广诚便在“通成”推出了刨冰绿豆汤和冰镇酸梅汤,立即得到被酷热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汉口人的叫好,真个是生意“爆满”。冷饮成本低,销量大、制作工艺简单,而最让广诚开心的是利润比买小吃高好几倍。

和利的冰块是用蒸馏水做的,每块重100磅。与广诚谈好的价格是每块冰1元5(别家可要花两元多,还得每天买牌子、排队领冰),保证供应,但不送货,自己领取拖回。不过这点麻烦比起利润来,实在算不了什么。广诚雇了个专用板车,做了一些有防雨布的棉箱笼。

冰块在这土法保温箱笼中还是储存不久,每拖来一批冰供应的时间有限,于是板车就得不停地运冰。大堂里常见有人耐心等候着新冰块到来时吃“刨冰”,广诚见冷饮这么受欢迎,心想待将来赚多了,一定投资买个制冰机。

淘气建议说:“田爷,既然冷饮卖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卖冰伏汁酒、冰稀饭呢?”

田贵义摇着扇子笑道:“这就是广诚高明的地方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想,伏汁酒稀饭就算冰了,别人都吃惯了的价,你还能卖出什么好价钱么?做生意,还是讲的个‘利’啊!”淘气恍然大悟。

广诚仿佛没听见他们的话,说:“田爷,我想每天定时为大智旅馆的客人供应两次冰镇酸梅汤。”

田贵义连连点头,他知道广诚要唱响“大智旅馆”的名气,这花小本扬名气的事,并不是每家旅馆都有心或有力做的。大智旅馆的生意一直在上升,正在实现他说的“哑巴儿子”的目标。

旅社已全面迎客,靠北大智路5到9号三楼住的多是长客。但凡包间或长住客,旅馆都是最欢迎的。像三楼最顶角就是一个戴眼镜的包间租下,一人付三个人的房钱,不晓得一天都在写些什么,除了吃饭,从不要茶房打扰。重庆来的刘武、侯明权也住那边楼上。而公新里过道以南这一边,门牌是中山路的,多半住的是短时间的房客,来去最多不过三五天,多数一晚就走。

夏天本是淡季,但是“价廉、干净、老板送冷饮”的名声传开后,淡季不淡,来住店的仿佛越来越多了。也偶有外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甚至西方人都有,多为来汉试水的小商家和掮客,还有流亡的韩国人,甚至有日本人前来小住。现在不光广诚,连戴承喜都相信,还清债款会大大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