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一封家书

初入校的第一个晚自习,班主任让我们每人写封家书,向父母汇报近况,感谢父母多年的辛勤教育……班主任颇有人情味。

离家千里,想家倒是真的。于是那个晚上,我们都忙活着奋笔疾书,述说亲情。

第二天,当我们依次把家书递在老师手中时,班主任满意地笑了:“你们的父母收到信会很高兴的。”

她数了数信:“咦,怎么少了一封?”就问还有谁没交。

一个衣着俭朴的女孩便怯怯地站了起来。

老师问:“刘国花,你怎么没写?”

“我爹娘不识字。”刘国花轻咬下唇,涨红了脸。

“不要紧,你可以画些花儿,像天气好,就画个太阳之类,保证他们能看得懂。”

“可……可我们那儿是收不到信的,那是个很偏僻的小山村。”

老师同情地点点头,不再说话。

于是,四十位同学,只有三十九封载着孝心和亲情的信被老师寄走,独独少了刘国花的那封信。

很快,我们陆陆续续地收到父母回信。每天的第二节课后,班主任都会拿着数封信来到教室,挨个发信。收信成了我们最快乐的事情。

每当这时,刘国花总是瞅着雀跃的同学们,满脸羡慕。

一天我们在宿舍里谈起刘国花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韩婷提议:“咱们一起给刘国花写封信好不好?”

宿舍六人齐声赞同。当即铺纸,共同给刘国花写信。一人写了几句,最后韩婷写道:“刘国花,你虽然收不到你父母的信,但是你却拥有三十九位同学,我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这也算是一封家书吧。”

写罢,我们把信折成和平鸽的模样,牵手步入楼下,郑重地把信投入邮筒。

翌日的第二节课后,老师照例来教室发信,她念:“刘国花。”

刘国花一下子愣了,直到老师又喊了一遍她的名字,她仍不肯相信地问:“老师,真是我的?”老师说是呀。她这才迟迟疑疑地移上讲台,双手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拆开看了起来。

好半天,都不见她抬头。这时全班鸦雀无声,都静悄悄地看着她。终于,她抬起头,满眼泪花哽咽道:“谢谢,谢谢同学,我……”

(原载1996年1月4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