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被自己关在门外 花瓶中的向日葵1

鲍尔中尉郁闷地走在伦敦街道上。

他受布郎先生邀请参加为中国留学生辜鸿铭举行的饯别晚会。

梵歌被歹徒刺杀的消息传遍世界,也使他深深地感到愧疚。英国驻京公使与清政府多次交涉,都不能把真正的凶手缉拿归案,鲍尔不堪痛苦,打算亲自出马,前往中亚寻找凶手,但目前在军队服役,无法脱身。正踌躇,得知辜鸿铭回国,心里蒙生一线希望,想请他通过政府部门搜集杀害梵歌的凶手情报。另外,有位朋友组织探险队到中国云贵高原考察,他想推荐辜鸿铭做翻译。

布郎是父亲的朋友,长期在马来西亚当橡胶园主,十年前,将华侨下属辜紫云次子辜鸿铭收为义子,带回英国,接受西方教育。

他曾对鲍尔因投身军界而没能受到良好教育深感遗憾:“小时候,父亲逼着背莎翁作品,我实在受不了,就逃到柏林外祖父家里,学习薄记,准备将来在银行、公司或其他部门工作,后来,我做商人,而今成了富翁。因为我不能做著名学者,父亲极痛心,于是,我就寻找一个聪明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十多年来都没找着,偶然遇到辜鸿铭,觉得他够资格。先让他在德国学科学,然后到英国学文、史、哲及社会学,学成后送回中国,再钻研中国经典著作,将中国思想与欧洲学术融会贯通,得出正确结论,给人类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让人人都能过上健康生活,要知道,现在,欧洲各国和美国都已经变成野兽,他们仗着轮船、火车、枪炮杀人放火,疯狂侵略别的国家。最悲惨的是非洲黑人,成千上万地被抓去作美国奴隶,美洲红种人都快被杀光了。如果我有辜鸿铭的一半聪明,甘愿做一个学者拯救人类而不原做富翁造福自己。现在,欧洲各国都想侵略中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各国学者又都学习东方文化。只有中国温良俭让的古典文化才能拯救世界,拯救人类异化堕落的灵魂。我希望他回国后能担当起教化欧美各国的责任。”

起初,鲍尔不以为然,后来,在梵歌影响下,他慢慢对中国文化有了认识。

……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年,辜鸿铭长辫子少年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

布郎全家人神采奕奕,宾客坐满大厅。

来宾中还有辜鸿铭同学、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女婿福克斯。

宴会准时开始。

布郎发表简短讲话,然后致贺词:“爱丁堡大学校长卡赖尔博士说,自从学校成立以来,有三位来自东方的学生最优秀,他们就是中国的严复、辜鸿铭和日本的伊藤博文。今天,其中之一的辜鸿铭以优秀成绩毕业,我们向他表示热烈祝贺!我自小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为此,痛恨终身。但是,我提供条件为中国培养了一个优秀学生,也感到欣慰。六年前,我带辜鸿铭拜见卡赖尔博士,他说:‘你父亲是我的朋友,他非常痛恨你,说你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没想到,你还记着他的遗志。人的行径、社会组织、典章、文物全是错误的,人类仅存的的一线希望在东方。民主思想发源于中国,但始终没能实现,传到法国,掀起法国大革命,但好像一根划着的火柴给一阵风吹灭了。’今晚,我把这番话送给诸位,也是我选择一个中国少年的理由。欧美各国徒有民主制度,没有民主精神,世界只有彻底了解中国那一天,民主才可能真正实现。我希望,由辜鸿铭开始切实地做这个工作!”

热烈掌声中,辜鸿铭站起来点头致意,答谢。

众人发现,经过十年学习,辜鸿铭变得像一个纯正欧洲人——只有肤色标志他是黄种人。

事实上,自爷爷从福建移民马来西亚,他们就生活在西方文化氛围中。

鲍尔向辜鸿铭祝贺,然后提出早就拟定好的两件事。

辜鸿铭说:“我对在山山沟沟的穿梭没有丝毫兴趣,因为我的志向是尽早接触中国最高层人士,让他们学习西方政治军事和先进技术,从而达到富民强国目的。至于缉拿凶手,我想,中国政府机关会处理得很好。”

鲍尔望着年轻气盛的辜鸿铭,瞠目结舌:看来,这个有中国血统的青年还没有他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多!他能够实现布郎先生的期望吗?布郎先生这样做,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那一刻,鲍尔决定不再依托任何人——包括清朝政府,一旦有机会,他将只身到中亚调查杀害梵歌的凶手。

辜鸿铭乘船往马来西亚。

回到家,才知父母双亡。

原来,哥嫂怕影响他的学业请布郎封锁消息。

住半月,前往新加坡。

一个偶然机会,他与留学归国的马建忠博士相识,彻夜交谈。

马建忠得知他精通英、德、法等多种语言,惊奇地说:“当今中国搞洋务运动,正需要您这样年轻有为、精通西学的青年学子,何不回国一展宏图?我就是奉李中堂之召赴任。您若有回国之意,我当鼎力向李中堂引荐。”

辜鸿铭犹豫说:“我虽为华裔,但不通华语,如何是好?”

“您最大优势是外语。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奇才,在新加坡,您永远都处于从属地位,回去后,必然以主人身份工作,两下相比,您看,哪一种更好?”

接着,马建忠介绍中国古典文化及国内形势,然后留给他名片和上海的联系方式:“回到国内,尽管来找我。”

辜鸿铭闭门思考三天,决定回国。

他递交辞呈,不等回话,就离开新加坡。

首先到上海,按地址找已经到招商局任监督的马建忠。

门房让他稍等一会。

人们带着嘲讽的表情打量这个西装革履、留着辫子、正襟危坐的中国人。

过一小时,辜鸿铭愤然站起,要走。

门房说:“马大人正同客人说话,大概忘了你在等待。”

辜鸿铭睁大两只本来就圆溜、因生气更加明亮的眼睛,说:“请您转告,他要想见我,请到客栈来!我虽然不大通汉语,但还不至于不知道‘稍等一会儿’的长度,它绝对不超过半小时,可是,我容忍他半小时,如果继续容忍下去,那就跟亡国奴差不多!”

辜鸿铭昂首挺胸,走了。

看热闹的人问是怎么回事。

门房说:“一个外国回来的‘二转子’,呸!汉话都说不好,脾气倒不小!”

回到客栈,辜鸿铭从报纸上看湖广总督张之洞招聘留学青年的报道,决定去武昌会一会他。在这之前,到南京看望乔治·马继业。

恩公布郎经常提起乔治?马继业,说他是一个勇士、有主见的人,从而也是一个最幸福的英国人,因为他以探险家大无畏的精神力排众议,娶中国女子为妻。这件事在英国乃至欧洲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可怕飓风,欧洲各大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很长时间报道、评论,告诫其他因事务必须去中国的欧洲人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当然,也有布郎这样少数为乔治·马继业辩解者,但他们的力量在那场风暴中显得微乎其微,文章刚一发表,就受到各方面攻击,并且有人找上门来,直接质问:

“您愿意娶一个裹着小脚、吸食鸦片,像老妈子一样的中国女人吗?”

“您情愿把财产全部捐给中国——那个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我们正打算要提交一个议案,那就是,将十恶不赦的罪犯流放中国,并让他们一起生活,这样,比任何严肃的法律都有警戒效果。”

“先生,我想不通,上帝为什么会让您这样的人拥有白人肤色,可以断定,你的思想是躲藏在文明皮肤下的撒旦!”

……

有人甚至怀疑辜鸿铭与布郎有“某种关系”,苦于缺乏证据,他们把这种意思表达得很含蓄……

在乔治·马继业南京郊外别墅里,辜鸿铭见到了他。

他是一个冷静、忧郁的人,对辜鸿铭的热情只是出于礼貌。

辜鸿铭向他转达布郎先生的问候和信件。

乔治·马继业连连摇头:“唉,布郎先生不了解我现在的处境,中国有句古话:‘众口铄金’,这在欧洲也适应,甚至比中国更严重。我发现,号称有民主自由精神的欧洲人很虚伪,很狭隘。这种情绪会把人变成野兽。我很担心,这样发展下去欧洲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束手无策,我没有力量像成吉思汗那样改变整个欧洲的偏见,只能做唐?吉诃德,拿上长矛,同风车战斗。可悲的是,为了孩子前途,我不得不低头认错。孩子现在已经送回欧洲接受教育。我也将被中国政府任命为驻英国公使馆秘书,那样,就必须离开妻子。唉,伦敦是个绝情的地方。”

说完,他陷入长久沉思。

“先生,谣言说您的中国夫人堕落得吸食大烟,是这样吗?”

乔治·马继业睁大眼睛,激动地说:“简直是无耻诽谤!我的夫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贤良女子,要不是太平天国内乱,有可能成为中国皇帝的妃子。为爱情,她与整个家族决裂,这不很高尚吗?欧洲人视中国人为野蛮人,中国人也叫欧洲人‘洋鬼子’,多年来,我们忍受着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双重煎熬——对了,您是中国人,肯定见过店铺里烙烧饼的情形?”

“见过。”

“烙烧饼时,要不断地翻转,烘烤两面。烧饼只是烤熟为止,可是,我们已经被烤焦,还在烤,不晓得还要烤多久……”

“我认为,只要爱情纯粹,大可不必在乎毫不相干人的看法。”

“不,您还年轻,当年,我也同您一样。但不后悔,我和夫人的爱情比大西洋还深沉,很长一段时间,在是否生育孩子问题上,我们一直犹豫,最后,还是她做出决定,与是,就有了我们爱情的结晶马继业,接着,面临教育问题。我当然希望他受新式教育,目前,欧洲现代科技毕竟占着优势。可是,我怎么忍心向夫人提出?这意味着要让她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中国人往往把这看成是人生最大痛苦。年轻人,知道吗,在关涉孩子前途问题上,妻子作出宗教般的选择,她坚持要送孩子到欧洲,并催促我回国督促孩子学习……通过这件事,我对妻子的了解加深了,而且,通过她,我也认识了中国妇女及其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博大的,深沉的,人性的,欧洲人顽固自私,不放弃愚昧的偏见来虚心地了解中国,那是他们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