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鸳鸯池、三角城

龙首山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是河西走廊与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线。西起板桥堡,东至金川镇,长195公里,宽30~35公里,为西北—东南向的断块山。山形似龙,故名。海拔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主峰东大山海拔3 616米,高出走廊平原1 400米,阴坡海拔2500米以上,有小片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林,海拔2500米以下有旱生灌木、半灌木。龙首山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1980年9月,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区内兽类有雪豹、岩羊、鹅喉羚、猞猁、甘肃马鹿、猞猁、石貂、狐、狼、旱獭;鸟类有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高山雪鸡、石鸡、小沙百灵、毛腿沙鸡、伯劳、凤头百灵、贺兰山小红尾鸲、赫红尾鸲等50余种。东端龙首山巨型硫化铜镍矿世界着名,还伴有10多种金属和贵金属。

从文化意义上来讲,龙首山是绿洲农耕文化与漠北草原文化的分水岭,也是绿州丝绸之路与沙漠(草原)丝绸之路的界限。自然形成的人祖口和红寺湖山口沟通两大文化带,也是两条古代交通要道。2015年5月28日,我从兰州出发,围绕龙首山,考察其周边史前与古代文化遗址及交通线路。5月31日翻越乌鞘岭返回兰州。

每次出行,不是雪就是雨。这次是小雨,淅淅沥沥毛了一路。原打算走国道312线老路,翻越乌鞘岭,顺带考察邻近马牙雪山的汉长城,虑及海拔较高的乌鞘岭会下雪,便直接从高速穿越隧道到武威。途中,看到半山腰间有个叫“哈溪”的地名,怀疑应与“哈思”一样都是蒙古语,景泰、靖远交界处有哈思山。打电话请教才吾加甫,说蒙古语哈思意为“玉”。那么哈思山就是玉山?那里也产玉?

中午,与徐永盛、何鸿德吃“三套车”(茯茶、卤肉、行面),然后沿G30线之“金永高速”前进。前方天际处,一带远山逶迤布置,那就是龙首山东段。

从河西堡下高速,到金化公司门口等待与陈学仕推介的向导赵德虎汇合。看到金华公司门口的狮子石雕很有特色,像《狮子王》中的造型;附近两家单位的门前狮子也各有特色,我们过去拍了照片。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竟然有三种风格迥异的狮子造型!

赵德虎到来,带我们沿河雅路(河西堡—雅布赖)找到鸳鸯池村南鸳鸯池新石器文化遗址。金川河水从水泥渠道淙淙流淌,电厂烟囱从层层平房后面高高伸出。这处遗址属于马厂类型文化,在1973年修建电厂时被发现,后来进行清理,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其中以石英岩石片为刃的骨刀尤为精致。彩陶有壶、瓶、单、双耳罐、鸭形壶、杯等。还有绿松石装饰和石雕人像。《考古》于1974年5期、《考古学报》1982年2期介绍过发掘情况。

遗址没有任何标志。一位老人指着东南方凸起的红山说:那里有长城,我们小时候还很高呢。那应该是汉长城。老人说现在红山脚下仍有长城遗存,山顶有烽燧。

之后,“凭吊”金川河古河道,参观新修渠道,告别赵德虎,前往金昌市,走古盐道遗址上新修的河雅路。从河西堡到雅布赖 147公里,大多为平川地,翻越一道不算高的石头山,左边为龙首山,右边是川原,绿意盎然。大学同学孙云在市郊约定地点等候,他带我们去三角城遗址。

金川区域内有51处文物点分布,文化类型丰富,跨域历史时期较长,相对较早的可追溯至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井文化,更早或可追溯到新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

沙井文化遗址发现于永昌、金昌、民勤、景泰、永登等地,距今2800—2400年间,即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三角城遗址地处金川河下游、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北侧,属青铜时代集城址、墓葬群以及房址、窑穴、祭祀坑为一体的一处沙井文化大型遗址,它是青铜时代沙井文化最具代表性文化遗存,为彩陶文化发展拉上了帷幕。1924年,安特生博士在甘肃民勤和永昌(现在的金昌市)境内考察时发现,将该遗址文化遗存归为“沙井期”,列在甘肃史前文化“六期”之末。1948年裴文中带领西北地质考察队再次考察,首次提出“沙井文化”命名。1976年,村民在遗址内挖掘出陶器、铜刀和铜镞等文物,当时武威地区和永昌县文化部门两次派人到遗址现场调查;1979年~1981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武威地区展览馆复查后发掘三角城、蛤蟆墩两遗址及西岗、柴湾岗墓地,清理墓葬585座,出土金器、铜器、铁器、石器、陶器、卜骨、贝币、毛、麻织品及皮革等文物共2112件。这次考古引起关注点较多:第一,以三角城为代表的沙井文化是河西走廊青铜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遗存,石、彩陶、铜、铁并存,先民文明程度较高,有城镇化和集约化雏形。按照陆续发现和出土的马厂陶罐来看,顺应了“马厂文化的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人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的结论;三角城村涝坝岗的出土文物表明周围有数量较多的马厂类型彩陶出现,甘肃省考古所部分科考人员在察踏时,发现地表有部分陶片与齐家文化彩陶纹饰相近;第二,墓葬以竖穴偏洞墓室为特征,与甘青地区既相承又不同,与中原文化既相似又独立;第三,民族属性独特而重要。起初专家认为三角城遗址应该是古月氏遗存,近来又有专家考证为乌孙族遗存。兰州大学汪受宽教授考证史前河西走廊武威至张掖地区内民族,根据史料记载研究得出乌孙和月氏结论;第四,文物丰富独特,自成体系。陶器多为夹砂红陶,青铜器物众多,形制与鄂尔多斯相似又不同,还有镶绿松石的凤首金耳环、铁犁铧、众多骨器、石器,对研究众北方游牧民族演变、发展、消亡、融合历史有考证、佐证、印证的巨大作用。

孙云带路,“前途迷茫”时就打电话询问,终于到三角城遗址展览馆,大门紧锁。据说只有一些图片。于是驱车穿过田野间的“阡陌”,寻寻觅觅,到了金川区博物馆。馆长胡文军率领工作人员在等候。胡文军脚部昨天严重受伤,一瘸一拐。讲解员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博物馆在幽静的院落中,分为凿石成器、抟土成器、铸金成器、金川遗珍四部分。我们仔细研钻研这些文物。三角城出土的石磨盘,双耳罐,单耳罐,彩陶壶等都较为粗糙,处处显示着陶器文化的衰落。不过,以夹砂红陶为代表的沙井陶罐形制独特。而金箔饰件和各类青铜配饰、铜器、铜具、铜管、铜环,以虎噬鹿、大角羊等精美动物形象铸造的青铜牌饰和青铜生产工具、兵器、马具和服饰饰品则彰显出青铜文化的繁荣兴盛。六连珠、三连珠、四连珠环形牌饰与敦煌壁画中的联珠纹饰似乎有某种关联。铁器时代农耕文化典型代表是铁犁铧等。还有弥足珍贵的皮革和纺织品。目前为止,三角城村东岗附近出土最晚的文物是两汉时期灰陶罐。据史书记载,汉朝之前河西走廊为大夏、乌孙、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角逐,直到西汉势力进入。乌孙人最后离开河西走廊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75年。上世纪7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酒泉、玉门一带发现骟马类型遗址,可能是乌孙在河西走廊活动的文化遗迹。唐朝颜师古《汉书·西域传》注云:“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猕猴者,本其种也。”由此可见乌孙为碧眼赤须、深目高鼻的白种人。苏联伊凡诺夫斯基和中国韩康信等人类学家对考古发现的乌孙人头骨测量分析,证明乌孙人基本属欧罗巴人种的古欧洲人类型和中亚两河流域类型,也有蒙古人种特征。

三角城遗址对深入研究沙井文化内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以及先秦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三角城遗址西岗墓群,柴湾岗墓群、上土沟墓群墓葬内尸骨部分存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若从人类学基因研究和比对方面得出结果,从而与基因研究的结果相互发明映证,或许能解决沙井文化三角城遗址古金川河流域先民来源问题,也可为解决骊靬人来源提供依据。2009年12月,金川区申报三角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以其“出土器物精美而独特,内涵文化因素丰富而复杂”而入选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7月,我们玉帛之路考察团到达民勤,大家站在酷热的沙丘上遥望龙首山及其山脚下的鸳鸯池、三角城文化遗址。这次踏勘,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我们在夕阳中探勘被铁丝栅栏围起来的三角城遗址。这是一片略微凸起的平缓山岗,文物工作者考察挖掘过的坑洞虽早风雨侵蚀,但依然醒目。遗址周边农田,树和庄稼绿得发疯。龙首山骆驼峰像浓度颇重的云雾在西方天际洇出一道剪影。金川古河道从北边流过,是它养育了三角城文化。沙枣花飘香,古址闻鸟啼。鸟是布谷鸟。

孙云最想给我们展示的是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因为他大学毕业就在金昌工作。当年离开母校,我们一起乘坐275次列车到兰州,路上畅谈理想抱负。他本来分到甘肃农业大学,我在兰州师专,两校相邻。到兰州,我被兰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的一位老乡鼓动,头脑一热,决定下海南。孙云说待在农大没意思,也回金昌,先在学校当老师,后来成为学校、公司干部。

金川公司历经50余年矿产资源开发,上亿吨废弃物堆积在龙首山下3平方公里范围内。金昌市地企、军企密切合作,市民积极参与,对矿区固废及周边环境实施全面、系统整治,在龙首山北麓种植金叶榆、国槐、刺槐、柠条、地伏等乔木、花灌木等,形成长达4公里的绿色屏障。建设成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分主题形象区(主碑广场区)、采矿展示区(露天采矿、井下采矿展区)、山体绿化修复区、太极沙生园区、接待休闲区等5大板块。我们先到观景台俯瞰金昌市全貌,然后参观中国最大的人造天坑—露天矿老坑(龙之谷)、亚洲最长的主斜坡道等景点,深刻感受镍都开拓者的艰辛和伟大。又到孔雀峰(十里矿区观景台)观赏。金川镍矿石中国三大多金属共生矿之一,以镍矿为主,硫化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伴生有铜、铂、钴等十八种有色和稀有金属。镍、钴产量全国第一,并为中国铂金属主要产地。金川铜镍矿是1958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发现,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数以百计,不仅镍和铜储量巨大,而且伴生相当可观的铂、钯、锇、铱、铑、钴、金、银、硒、碲、铬等十几种有用元素。

现代工业城市与古金川河绿洲、三角城文化遗址在龙首山麓雄阔地展开,思绪万千。龙首山富藏多种矿物,金川博物馆陈列的铜器、铁器原料是不是就是从这里开采、冶炼?三角城文化遗址处在河西走廊与漠北交界地带,文化层次多,类型独特,延续时间长,除了受丰沛柔美金川河的滋养,会不会也与阳刚伟岸的龙首山也密切相关?有多少部族为了抢龙首山铜矿在这里展开厮杀?又有多少矿石或青铜沿着草原玉石—丝绸之路走向各地?

山下露天广场陈列蒸汽机车、自卸卡车、潜孔钻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与刚刚在金川博物馆里参观的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用具相比,勾勒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大开大合。斯人远去,器具犹存,两相对照,不胜感慨!历史烽烟,缥缥缈缈,确有穿越之感。

晚上孙云介绍《金昌日报》总编胡文军相见。陈学仕也来了,带些文史资料。餐后,我们到宾馆聊天到深夜。即将告别,他打开手机展示侄女照片,活脱是金发碧眼的欧洲小女孩!

他说自己就是骊靬人后裔。他问我他的来源问题。我说或许就是乌孙人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