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月7日上午,三关口,贺兰山长城,樊家营子山口2

明朝修筑长城时,因此地多沙砾,少土壤,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取壤土。又做百辆水车从到关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搅拌壤土与砾石,沿山脊、山峰走势夯筑成异常坚固的墙体,虽经风沙侵蚀,多处颓圮,但主体筋骨仍傲立不倒,雄视山野。我用冻僵的双手试图抚摸墙体,分明感受到那种在旷古孤独中炼就的硬气。在冷酷墙体中,意外看到一株枯黄的处于沉睡状态的蒙古扁桃,张继炼兄肯定说是明朝士当年取土时带来种子或草根,夯进墙体,得雨雪滋润,繁衍至今。蒙古扁桃是多年生灌木,平均寿命为70~80年,高可达3~4米,4月开花。开花季节,一树树粉红、粉白的花朵盛开,浓郁清香。6~7月果实成熟,俗称山桃胡。长城中的蒙古扁桃犹如美女回眸一笑,瞬间感化凝固的历史,并且充满暖意,给冷峻刚强的石山和长城增添一抹柔美。

张继炼兄几天前在电话中就说三关口的长城建筑独特,果不其然。除了夯筑,还有四种建筑方法:其一,用石块砌垒;其二,挖成壕沟;其三,埋成长城;其四,根据地势特征,削劈山崖形成石质长城,因险制塞,因地制宜。几块巨大岩石上都明显留下凿剥痕迹。张继炼兄问这种加工方法用什么词形容比较恰当。我思忖一下,说“劈”较合适。又想到贺兰山另一着名关口“打硙口”,豁然开朗,答案就在“硙”!“硙”本义是石磨,“造治碾硙。”《说文解字》说:“硙,也,古者公输班作硙。”引申作动词,如“硙面”、“硙墨”。又作形容词,坚固意,张衡《思玄赋》:“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而不流。”还有山峰高峻之意,与宋玉《高唐赋》中“盘岸漓岏”之“漓岏”意同。硙的词性变化反映出石磨材质的来源、特征、加工方法等。明初,朝廷下令在蒙古骑兵进出宁夏捷径、宁夏西边墙、北边墙和贺兰山**汇处沿沟谷设关三道,统称打硙口,又叫“大硙口”,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可推想修筑之艰难辛苦。1510年后关口渐至颓废,特别是1531年在旧北长城内复筑长城后彻底废弃,打硙口遂成为新长城前沿阵地。后来,清代设打硙口堡。1943年,国民党宁夏省政府建设厅长李翰园改为“大武口”,沿用至今。

回想当年,明朝东有倭寇侵扰,西有铁骑犯边,政府斥巨资修筑万里长城,令人惊叹。尤其是贺兰山一带,气候恶劣,地形险峻,建筑、戍守、维护、供给都极为困难。即便如此,明王朝非常重视三关口军事防务。史载仅一次修关就派4000多名军夫。平常派驻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备。

猎猎风中,耳边飘起毛阿敏悲壮豪迈的歌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主持重修赤木关的是时任宁夏巡抚的山西蒲州人杨守礼。这位曾任湖广签事、叙州通判、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河南参政等职的进士于1539年秋履职宁夏,锐意经略,整肃边防,修筑贺兰山赤木关。次年春,他率宁夏总兵官任杰、参将等文武官员到打硙口巡防时作过一首诗《入打硙口》:

打硙古塞黄尘合,匹马登临亦壮哉。

云逗旌旗春草淡,风清鼓吹野烟开。

山川设险何年废,文武提兵今日来。

收拾边疆归一统,惭无韩范济时才。

10月27日,率军巡察贺兰山途中,又作《途中口占》:

庚子十月念七日,挝鼓扬兵入贺兰。

仙客有情拼我醉,名山无主待人看。

筹边喜见重城固,报国羞称万户安。

分付胡儿莫作恶,霜风烈烈阵云寒。

从诗作内容和创作时间来看,作《入打硙口》时修筑赤木关及防御边墙体系时正在施工,仅仅过了半年,便“筹边喜见重城固”,可谓神速。如果说杨守礼春到贺兰山是勘察地理形势,那么秋天就是检阅加固边墙、增筑关堡的浩大工程了。这项兴利除弊、“利益于宁夏之大者无逾于此”的边务工程深得人心,杨守礼也满怀喜悦,邀请潘九龄、刘思唐等文人同行,吟诗唱和。潘九龄写了《次南涧中丞公阅赤木口途中口占》:

范老提兵遥出塞,偶随旌节到西兰。

风前野鹿将群避,谷口寒花带笑看。

百堵当关千仞险,一劳为国万年安。

悬知此后烽烟息,共说毡裘胆已寒。

刘思唐写了《和南涧中丞公途中口占》:

鸣笳叠鼓麾诸将,晴日双旌驻贺兰。

青海远从天际断,黄河如在镜中看。

霜风已扫胡尘净,烟火还闻汉戍安。

经略于今多上策,遥知西贼胆应寒。

对边塞安定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这年冬天,杨守礼因功升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漓岏贺兰,长城硙硙。激**龙舞,豪迈振飞。屹立半空,凌然生威。伟业千秋,日月同辉……下石山,驱车缓行。虽然寒风依旧,却总觉得春意盎然,“谷口寒花带笑看”。隐隐约约遥闻万山峰顶、峡谷内将士欢呼的豪壮声音。历史纠结,长城阻隔,挡不住各族人民向往沟通、向往交流的强烈愿望,烽烟过后,天清气朗,长城内外的人们又握手言欢,紧紧拥抱。我赞成张继炼兄的观点:换个角度来看,长城并非敌对的象征符号,它是世世代代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不断消除隔膜、走向真诚和友谊的见证!当年,长期与明朝对抗的是俺答、阿不孩和吉囊等部落,我曾请教过才吾加甫,俺答、阿不孩蒙古语意分别为“铁哥们”和“叔叔、富人”,双方在时而激烈时而温和的对抗中,长城不知不觉成为他们建立亲情和友爱的纽带,这也正是历史长河中多元文化从碰撞到融合的普遍规律。

春风骀**中,我们过了三道关,进入辽阔平坦、苍茫悠远的阿拉善荒原。从现在开始,也算是结束了在边缘观望、徘徊状态,切切实实走近腾格里沙漠了。

接下来考察樊家营子山口。张继炼兄约好拍鸟专家王志芳在中途会面,然后向东走一段柏油路,到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星管护站,与管理林业工作者希尔顿对接。这位43岁的蒙古族男子原名叫额日德木图坦诚开朗,说管护站距离樊家营子大约11公里,以后的路很难走。果然,进入保护站围栏,就是一条几乎看不见车辙的坑洼便道若有若无地浮在阔大的洪积扇荒滩上,加之白雪覆盖,极难辨认。王志芳开道,我们追随。因历年来洪水多次猛烈冲刷,滩地石块形成突兀参差的浪涛,汽车速度放到最慢,还是如船过急流险滩,颠簸不已。途中,看到7只马鹿和4只岩羊(毛色接近山石,当地人称为青羊),都是远观。它们也若无其事地打量不速之客。到达距离山口还有2公里的废弃羊房子处,坡度更陡,石头更大,几乎无法通行。我们再也无力徒步来回走四公里,就此却步,远望山口。

2014年夏天,阿拉善曾经组织过一次有800名人士参加的徒步穿越古道活动,其中800名人士成功穿过范家营子山口,到达贺兰山东边的苏峪口。

希尔顿向我们介绍当地着名的黄刺梅和蒙古扁桃。说起他们首先发现的马鹿、岩羊,牵扯到一些野生动物知识。1965年,贺兰山曾消灭300只狼。此后,天敌减少,野生动物大量繁殖,威胁到了生态。这种矛盾在很多保护区都存在。

返回时,正逢一大群棕色、白色相间的骆驼群进入滩地吃草。大家喜出望外,困意顿消,跑到路边荒地高处。天空蔚蓝,空气洁净。河谷地带、戈壁滩上,骆驼从容自在,信步游走,让我想起一句诗:风一样驰骋,花一样盛开。

性情所致,我大喊一声:“同志们好!”这帮闲散的家伙慢悠悠抬起头,边咀嚼边打量,器宇轩昂,造型绝佳,正好拍照。

阿拉善盟素有“骆驼之乡”美誉,骆驼总数占到全国近三分之一。2002年,阿拉善骆驼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级78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阿拉善男女老少牧民都练就一套夏骑马、冬乘骆驼的高超骑术。放牧中,他们挑选强健的驼,三五成群,相互赛跑。每逢婚宴、敖包盛会、寺庙经会等重要活动,也驱驼疾驰,形成独特的骆驼文化。

驼奶也是一种健康食品,据说可以治疗糖尿病,每公斤50元,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