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别 情 依 依

每年的中秋之夜,我都要尽可能地陪着家人,沐浴在朗朗月色中,静静的赏月。职业的特性注定了我与家人聚少离多,因而我很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今年农历八月十四深夜,余子文同学的一个电话打来,我知道,次日的中秋之夜,将会同远道而来的两位老师共度良宵。

李林老师和他妻子闫美蓉老师,是原六安农业学校的课任老师,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走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如今,我们虽已离开学校二十三年,但老师的音容笑貌,仍铭记在记忆之中,清晰如初。这次,二位老师从上海专程赴皋,是来办理私事,随便看看以前的老同事,不曾想被早我们几届的学长们率先获得消息,老师的吃、住、行被他们安排得满满的。待到市商务局的余子文同学打电话给我,方知老师已在六安接近一周,好说歹说,学兄们总算给了余子文一个机会:中秋节晚上,两位老师同八四届三十二班的城区弟子们共进晚餐,共赏明月,开轩念场圃,把酒话桑麻!

农历八月十五日下午四时许,我便丢下手中的事儿,直奔“花都宾馆”,此时,两位老师尚未赶到,我就在预定房内静静地等。人届四十大抵都容易怀旧,我在记忆的荧屏上认真搜索着学校时的一幅幅画面,我知道,我在露出童贞般的笑,我也在为曾经的顽皮和任性不由自主地摇头叹息。岁月峥嵘,教育永恒。这所离城区二十华里的中专学校,没有浴池、酒楼、电影院,每天让学生把玩着泥土、种子与农药,却培育出了近百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几千名高级农业技术人员。泥土的气息与纯朴的教育融入学子的血液,伴随一生,怎么会不花团锦簇,茁壮成长?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五点多钟,城区的八名同学陆续赶到。李老师分别与我们握手、拥抱,手抚在每个学生的后背上,一种父爱般的感情溢于脸上。屈指一算,我们与两位老师已经十年没有见面了。岁月的风霜,在他们脸上留下纵横交错的印痕,但却带不走他们的精神和气度。当师生共忆二十多年前的趣闻轶事时,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仍是那样的如数家珍,一些细节甚至言语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在为他博闻强记喝彩的同时,也领略到他当初对待学生的无微不至。

那天晚上,我们都喝了不少酒,包括两位老师。在言辞无法穷尽心意的时候,酒在许多情况下就要挺身而出,牵着人的感情走。

月光溶溶,别情依依,夜半时分,当我们的手与老师的手握在一起,不忍分开的时候,眼角涌出的不仅是泪,还有浓浓的爱意。这个中秋之夜,令我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