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我的智囊我的团1

创业难,守业更难。体现在知音编辑身上则是:升级难,保级更难。

《知音》主任编辑要想保住级别,每个季度必须发稿三篇,也就是说,在三个月里,你每期至少要上一篇稿子。哪怕是差半篇,对不起,从下个季度开始,你就降为副主任编辑了。

你会说,一期发一篇稿子不难吧?是的,一期发一篇并不难,难的是期期都发。《知音》的编辑阵容,此前交代过,那么,这些编辑是如何组稿的?

下面,我来给你八一八《知音》编辑的组稿故事。

《知音》创办近30年,并首开最低千字千元的高稿酬标准,迅速掀起了全国“知音体”写作的热潮。何谓“知音体”,外界以一种不屑的语气概括为:离奇、煽情、真假难辨、标题长且带啊、凤姐爱看。

实际上,那是你没有认真看,或者说,你没有看得太懂。

以我的理解,《知音》“人情美、人性美”的定位,绝不是一顶华丽的帽子。而《知音》承诺的“篇篇真实,期期精彩”,也不是一句口号。首先,《知音》老总们是排除低俗的,他们要求挖掘人性之美,要求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篇稿子,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让人受到什么启示。那么,“人情”与“人性”界限,就成了“雅”与“俗”的分界点。而“真实”与“精彩”之间,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编辑如果悟不透这些,他就找不准题材,更编不好稿子。

在平实的文字里,读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稿子才是老总们喜欢的。只有摸准了老总的口味,稿子命中率才会高。而老总的口味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们一直在咂摸读者的口味。

《知音》那些淡定的元老级编辑们,都是吃透了老总心思的人。他们并不组很多稿,每期交三两篇,发一篇是肯定的。级别高了,发一篇稿,每月的收入也是不菲的。

而那些组稿大户,则有另一个特长:垄断作者。

得作者者得天下。

《知音》的作者也分三六九等。一流作者并不多,如东北的李作明,不仅经常是《知音》的大奖得主,还因一篇稿子得到过《家庭》杂志奖励的小汽车,这样的金主不是一般编辑敢去找的。他们往往只和最牛的几个编辑联系。而且,他们根本不用自己找线索。《知音》的编辑都可以胜任美国中情局的工作,情报广、准、快。编辑找到好线索后,报给大咖作者,作者作出判断,告诉你做还是不做。只要大咖答应做的选题,上稿的可能性都在十之八九。大咖们不是浪得虚名,他们得到线索后,有时会直接和《知音》的二哥、甚至一哥沟通。而他们所写的稿子,一般的《知音》编辑只有学习的份,想要改动一个标点都不容易。得到他们的稿子,就等于是捡到了钱。

另一类实力型作者是掌握了公检法、医院、学校等线索源的宣传工作者,这里的宣传工作者不是指党的宣传部门人员,党宣工作者是写不了《知音》稿的。公检法宣教处的人员是《知音》编辑争抢的对象。一个好的案子,就是一个好故事,谁得到材料,谁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与支持,谁就能组来好稿。但这类作者通常写不好《知音》的稿子,在情节和细节上无法出彩,这就需要编辑花很大的力气去修改,有时甚至要重写。有的编辑为了省事,就会将材料和此类作者的原稿转给第三方处理。《知音》作者中,有专门干这类活的人。

这一类活主要由自由撰稿人完成。自由撰稿人一度是让人很羡慕的群体。他们多半曾经是媒体人,采访能力强、写作功底深厚、人脉资源广泛,编辑会把线索给他们做,他们也会自己找线索,还承接那种能分一半左右稿费的来料加工。自由撰稿人以写稿为生,有的单干,有的三两个人租一个房子合作,有的开夫妻店。他们差不多每期都能上稿。因而,每年《知音》、《家庭》的各国笔会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还有一类就是各行各业的新作者了。这类作者对《知音》的稿费眼红得不得了,但因一时找不到北,上稿很难。《知音》鼓励培养新作者,每有新作者上稿,最多可给编辑“培养新作者奖”一千元。

相对成熟的作者,都有相对稳定的编辑合作。这点,编务部甚至作了登记,谁是谁的作者,轻易不得越雷池,否则属于犯忌。

当然,争抢作者的事也是常有的,编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多因此而起。在《知音》编辑部,作者通讯簿比钱包重要,见到之后要避瓜田李下之嫌,你也不要傻傻地凑过去看,否则会自讨没趣。有时你看到某编辑用外套将头蒙得严严实实的,成帐篷状,不要奇怪,那是人家在和作者谈选题。偷听人家谈选题,也是不地道的。为维护作者关系,编辑们会想很多招,有些美女编辑甚至在帅哥作者写稿时,一直在网上陪着,哪怕深夜,也一直陪下去,生怕作者懒病犯了,倒头睡去。传媒江湖上传《知音》女编辑向男作者投怀送抱,据我所知,那是臆想和造谣。《知音》的美女编辑是以大刊编辑自居的,她可以给你很多温暖和惊喜,但绝不会做出此类下三烂的事。

有些编辑的组稿故事,让人肃然起敬而又无比心酸。

有个编辑半夜三更发现一个线索,为了保证天亮后不被别人抢走,他连夜给作者打电话,梦中被吵醒的作者不由分说将他骂了一顿,关机睡去。第二天一早,作者一开机就接到了他的电话,他给作者道歉之后,继续谈选题。

还有一个编辑为了发展一个检察机关的重要作者,站在风雪中,在他家门口等3个多小时,差不多把自己冻成冰人,把那作者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从此两人成了铁杆。

还有个编辑在餐厅吃饭时,有作者打来电话报料,他一时激动,不管不顾地大声说开了:“什么?强奸?强奸不行,分量轻了,要死人……”

旁人惊诧不已。有好事者以为他是“黑老大”,悄悄报了警……好了,现在八一八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