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一个伢的妈,真垃坬

一个伢的妈,好拉瓜,洗脚的水,调粑粑,身上的虼蚤搓麻花。 选自朱天民《各省童谣集(第一集)》第81页,题为“不清洁的女子”,这本书出版于1923年,将近一百年了,这首童谣至今还在武汉小街小巷传唱,只不过句子略有改动:“一个伢的妈,真垃坬,洗脚的水搨粑粑,身上的圪渍搓麻花,围桶里面搋糍粑”,最后一作“围桶盖子敬菩萨”。朱介凡《中国儿歌》302页亦有载录。

拉瓜,今作垃坬,lā·guā,肮脏,不讲卫生。虼蚤,此处似为“圪渍”所误。圪渍,指长期不洗不擦,身上留下的汗渍,油迹、污垢、分泌物等混合体,圪渍很脏,有异味。《中国儿歌》作“垢浃”。

武汉歌谣中有不少戏谑谣,有人认为格调不高,意识低下,不健康,不文明等,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的老祖宗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见《诗·卫风·淇奥》),戏谑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便是高境界。

朱介凡先生说:“嘲谑调笑,自古以来,就是生活的趣味,也是心理积郁懊恨,一种情绪的转移和发泄。相互间嘲笑,以及对自身的嘲笑。大人如是,小孩也如是”,这段话可供我们在接触这类谣歌时参考。

这类轻松搞笑的歌谣分为两大类,一是讽喻谣。通过对人物,对一些现象的讽刺、挖苦来制造娱乐点,来进行批说,比如对“尖嘴佬、垃坬女人、冬烘先生、小气鬼、逃学佬、三只手、败家子”等,其夸张性的描述和斥责,真让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这首“一个伢的妈,真垃坬”就属于这类歌谣,朱天民先生早在1923年就将这首被人视作粗俗的武汉童谣整理成文,变成铅字,告知世人,应该说是有见识的。

这首“好哭佬”,稍有点年纪的武汉人恐怕小时候都唱过:

好哭佬,卖灯草,丢到河里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他是我屋里的好哭佬。

好哭佬,武汉指爱哭的小孩。

再如这首“尖嘴佬”:

尖嘴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回到家,鸡也啄,狗也抓,与爹说,爹说没咬好,与妈说,妈说还要咬——看你哪里跑!

选自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歌谣》第一卷第29号(1923年10月21日出刊)第2版,黄绍谷搜集。黎锦晖、吴启瑞、李实搜编:《中国廿省儿歌集(第五集)》第12页中也有这首童谣,文字基本相同,另,朱介凡《中国儿歌》149页亦有载录,注明是武昌童谣。

尖嘴佬指爱扯闲话、搬弄是非,喜欢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这种人是惹祸的根苗,令人生厌,遭人鄙视。作为畜生的鸡子、狗子都不喜欢他,就连父母这样最亲近的人也要拿起棍子将他往外撵,真可谓人见人恨,狗见狗咬。

一个伢的妈,悭又悭,一块豆腐咽三天。伢,伢,细点咽,豆腐便宜要油盐。

儿时习唱。悭:jiān,小气,吝啬。咽三天:咽,yàn,以有滋味的菜蔬佐食。一块豆腐,作为三天的下饭菜,真可谓“悭又悭”。

伢,náa yá,或ngá,此处为长辈对晚辈的昵称,细:俭省,节约。 第二类是嘲弄谣。以讥笑他人的缺陷和不足为乐,比如嘲弄“乡里伢、大头、矮子、瘌痢、胖子、驼子”等,热嘲多于冷讽,格调比较低下。虽如此,但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太多太大的恶意,多数只是借用一些笑料来填充嬉闹的环境,改善一下心情。各地此类童谣甚多,不唯武汉独有,因而要具体分析,不宜一概摈弃。

胖子胖,打麻将,该我的钱,不还账,左一棒,右一棒,打得胖子不敢謽。 儿时习唱。

该钱:武汉方言,欠账;还账:还钱。不敢謽:此处指不敢顶嘴,不敢强辩,武汉有“謽嘴”一词。謽,jiàng,言语强硬;《集韵》“謽,巨两切,词不屈也”。此处不应写作“犟”。

率真是儿童的天性,明代吕近溪《小儿语》(并序)言:“如其鄙俚,使童子乐闻而易晓焉”,“若规若刺。若讽若嘲。冲口而出。自然成音。小儿闻之。 果小儿语也”。总体看来,武汉这些滑稽类童谣,反映了世态的轻松性,体现了民俗的自娱性,且把握在讽而不怨、笑而不恼、谐而不怒的范围之中。

这种民间式的幽默,在武汉歌谣中俯拾皆是。武汉人把“幽默”叫做“滑稽”,潘占奎先生的单口相声风趣幽默,民间叫做“打滑稽”。潘占奎,武汉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有“马路笑匠”、“南方笑话公司经理”等雅称,其开创了用方言表演,具有武汉本土特色的单口相声之艺术形式,他的许多段子里面有不少有趣的童谣: 赵钱孙李,先生冇得米;周吴郑王,先生冇得床,冯陈褚卫,先生冇得被;蒋沈韩杨,先生冇得师娘。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笔者在民众乐园亲自听过,至今记得。

学生利用《百家姓》中的词句,跟先生开玩笑,嘲讽这位先生一无所有,穷得连师娘都讨不起。

另外何祚欢先生也转述了一首:

一去二三里,韭菜炒虾米;烟村四五家,肥肉烧冬瓜;亭台六七座,排骨架刀剁;八九十枝花,猪油炕豆渣。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一首古代童谣,宋代邵康节(邵雍)所作,旧时作为蒙学诗歌多被塾师选入教材。原诗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潘先生将其扩容,用四道菜来对应,表达了学生在枯燥学习中的风趣幽默。 架:读gà,用,介词。炕:一种烹饪方法,小火翻炒,类似于“煸”。不用油的叫“干炕”,武汉话有“干炕”一词,实际是“干抗”,意思是“硬撑”。

有人说童谣是儿童的“语言游戏”,即把语言当做游戏的对象,用声音来玩游戏,它强调的是语言活动本身意义,从这点上看,我们也许会体验到传唱这首童谣的孩子当时的那种愉悦感和兴奋感。

幽默是一种艺术,也是生活的润滑剂,苏东坡善嘲人,更善嘲己,他的嘲,实际是放松,是智慧,是高明。

积积攒,积积攒,攒的钱,买把伞,遇到一阵狂风,只剩一根光杆,不怕,不怕,还有一个伞把。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自嘲歌,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积积攒攒一把伞,狂风一吹剩光杆,却道“不怕,不怕,还有一个伞把”,有耕耘未必有收获,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生活中少不了随遇而安,少不了心理慰藉,即便是“阿Q心理”,有时也是治病的良药。

木刻图《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