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泥人张
课代表:刘老师,这张图像上大高个是谁呀?都有姚明高了,是打篮球的吧?
刘老师:不认识吧?他叫冯骥才,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我们的课本还选过他的《泥人张》。冯骥才的小说,一个特点,好读,不管是大人看,还是孩子读,都很容易上口。我们今天就来赏析他的《泥人张》。这个故事谁记得?请讲一遍我听听。
课代表:我来。我们在阅读练习中,读过这篇小说。
这一天,“泥人张”张明山,到天庆馆看戏,手别在袖子里捏台上的戏人儿。盐霸“海张五”也来了,故意戏弄“泥人张”。“泥人张”不声不响将“海张五”的头像捏出来。第二天又捏出他的全身小人儿上百个,贴上“贱卖海张五”的条子。
刘老师:讲得很好!是这么个情节。我的问题也出来了——如何学习他的口语化写作手法,冯骥才的写作语言,是以北京方语为基调,四至八字的短句,好说,好听,又好懂,而且还有一定的韵律。北京方言,是中国口语之母,我们写作文也要用这种语言,口语化。
课代表:刘老师,我们写作文时,常常一句话要好长,短不了,怎么办?
刘老师:没关系,我教你们方法,作文里一句话常常要讲究语言的几种成份:定语、状语、补语什么的,几种成份一加起来,句子势必就长了,我们能不能将其中一些成份列出来做短句呢?我看能。看看这篇小说是怎么做的: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
这句话,在我们作文里常常作一句来说,可人家分三次停顿。“三天后”状语,他分出来做一小句,“海张五”主语;“派”谓语;“泥人”宾语。这样一来,句子短了,读起来,自然流畅,没一点阅读障碍。
这里还有一篇口语化的小小说《古老的麻雀》,我们来读一读。
儿子上学忙,工作了还是忙,儿子没时间回乡下看父亲,父亲去城里看儿子。
一年不见,儿子名字也改了,人家都叫他老总。老总只跟别人说话,没空跟父亲说话。
“狗儿。”父亲在一旁等急了,小声喊。
别人不知道乡下老头叫谁,儿子知道。说:“爸,这里一会就忙完。”
儿子把父亲带到一家大酒店。
父亲不要喝酒,一碗米饭就打住了,在一边打着嗝嗝,望着儿子一个人喝酒。
这时,一只小鸟在窗外的树枝上叽叽啁啾。
父亲问儿子:“狗,那是什么?”
儿子对窗外一看,说:“麻雀。”
“是什么?”父亲耳朵有点闭。
“麻雀!”儿子大声说,
父亲一会又问:“你说什么?”
“麻雀嘛!”儿子将“麻雀”两字吐得很重。
“你说那是什么?”
儿子已经好不耐烦:“麻——雀——!你耳朵这么聋!”
父亲没有再问,站起来,从怀里掏出老花镜,又掏出发黄的小本本,小本本上记着父亲几十年来的点点滴滴。他翻到35年前的那一页,然后慢慢地念出声来:
“今天,是我儿子5岁生日,我抱着他坐在槐树下,槐花一串串白。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花枝上叽叽地叫。儿子问:‘爸爸,那是什么?’我说是一只麻雀。过一会,儿子又问,‘爸爸,那是什么?’我又告诉他,那是一只麻雀。儿子好像是第一次见到麻雀,拍着小手又问:‘爸爸,那是什么?’他一共问了25遍,我就给他回答了25遍。 ”
父亲念完这页日记,儿子慢慢地走过来,一把搂住父亲:“爸爸,原谅我吧!”
刘老师:这篇小小说,非常口语化,几乎就跟平时人与人之间在说话一样。阅读这种口语化的作品,对改变我们作文的学生腔有一定作用。
课代表:一点没错,这些作品读起来很自然,我们的作文哪天能写成这样就好了。接下来,大家一起来做两道题:
1、阅读《泥人张》,你体会怎样的短句风格?
2、句子怎么才能写短?
轻松时刻:趣味故事阅读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生活在山野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山野里的老虎,自由自在。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山野里的老虎:“哎!看你多自由,天地那么大,想跑到哪就跑到哪!再看看我,就这么两米来大的空间,不用说跑动了,连转个身都感到困难,哎!真是受罪呀!”
笼子外面的老虎一听,感慨万千:“老兄,别不知足好吗?一日三餐,吃香喝辣,每个星期按食谱供餐。你再看瞧瞧我,吃什么?整天在山野里转悠,腿跑断了,也找不着一点活食!什么野鸡野兔呀,蛇呀獾呀什么的,都被人们抢吃光了!不瞒你说老兄,我已经三天没进一点食了,实在饿得没法,才到你这儿找点残羹充充饥,你倒说起风凉话,发起牢骚,知足吧你!”
笼子里老虎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知足,认为自由最重要,它只是渴望自由。说:“你觉得我这种生活安逸吗?哪,咱俩换一换,你同意吗?”
笼子外面的老虎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已久,一听笼子里的老虎要换,便欣然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高高兴兴走进了大自然,山野里的老虎迫不及待地走进了笼子。
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两只老虎都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