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第五02

◎译文

王含任庐江郡太守,贪赃枉法,声名狼藉。王敦袒护哥哥,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在郡内政绩很好,庐江知名人士都称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我所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捏一把汗,何充却十分坦然,神态自若。

(29)顾孟著尝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可便作栋梁自遇①!”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②。

◎注释

①遇,对待。

②衿契,意气相投的朋友。

◎译文

顾孟著有一次向周伯仁劝酒,伯仁不肯喝。顾孟著便转向柱子劝酒,并对柱子说:“怎么能就以栋梁自居呢!”周伯仁听到很高兴,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30)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①,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②!”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③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注释

①仆射,官名,尚书省的副职。魏晋时代,或置左右仆射,或置尚书仆射。

②圣治,圣明时代。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加“圣”字来称颂。

③近知,早就知道。近,原先、当初。

◎译文

晋明帝在西堂大宴群臣,尚未大醉时,明帝问:“今天名臣聚会,和尧舜时相比,怎么样?”当时周伯仁任尚书仆射,便厉声说:“现在圣上和尧、舜虽然同为君主,可又怎么能和那圣明的时代相比呢?”明帝大怒,回到内宫,写了诏令,交给廷尉,命令逮捕周伯仁,想杀掉他。过了几天,又下令释放。群臣前去探望他,周伯仁说:“我早就知道死不了,因为罪不至死。”

(31)王大将军①当下,时咸谓无缘尔。伯仁曰:“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王平子②何在?”

◎注释

①王大将军,即王敦,字处仲,晋元帝时任大将军、荆州刺史。永昌元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王敦再次起兵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王敦死后,叛乱被晋明帝平定。

②王平子,即王澄,字平子,曾任荆州刺史,名望超过王敦。西晋官员、名士,太尉王衍之弟,司徒王戎堂弟。永嘉之乱后南渡任琅玡王司马睿的军谘祭酒,途经豫章时被王敦所杀,时年四十四岁。

◎译文

大将军王敦要率兵东下,大家认为他没有道理这么做。周伯仁说:“现在的君主不是尧舜,怎能没有过失!再说臣下怎能兴兵指向朝廷!处仲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王平子干什么去了?”

(32)王敦既下,住船石头①,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②所说。温常为东宫率。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③,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释

①石头,指南京城。因地处交通要道,为东晋军事重镇。

②温太真,即温峤,字太真,曾任太子中庶子,受到明帝司马绍的宠遇。

③钩深致远,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语出《易·系辞上》。喻指人才学识广博精深。

◎译文

王敦从武昌顺江而下,把舰船停靠在石头城,有废掉明帝的想法。一次宾客满座,王敦知道明帝聪敏明慧,想借不孝的罪名废掉他。说到明帝不孝,都说:“这是温太真说的。他曾为东宫的卫率,后在我手下担任司马,非常熟悉情况。”一会儿,温太真来了,王敦摆出威严的神色,问太真:“皇太子怎样?”温太真回答说:“小人无法估量君子。”王敦声色俱厉,想让他顺从自己,重又问道:“太子哪里好?”温太真说:“太子才识广博,大概不是我这种肤浅的人能够测度的。但他照礼法侍奉双亲,堪称为孝。”

(33)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对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译文

大将军王敦反叛,到了石头城,周伯仁去见他。王敦问周伯仁:“你为何辜负我?”周伯仁回答:“公举兵谋反,下官愧率六军出战,而王师不能奋举获胜,因此辜负了您。”

(34)苏峻既至石头①,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②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钟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③将执简而进矣!”

◎注释

①“苏峻”句,晋成帝咸和三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战败被杀。

②钟雅,字彦胄,颖川长社人。钟演后代。官至侍中。

③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记事不加隐讳,秉笔直书。此处泛指史官。此句指史官将距离下大臣们临难逃跑的可耻行径。

◎译文

苏峻率叛军到了石头城,百官逃散,只有侍中钟雅留在晋成帝身边。有人对钟雅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是自古以来的常理。您本性忠诚正直,一定不为贼寇所容。为何不采取权宜之计,却要坐以待毙呢?”钟雅说:“国有战乱而不能拯救,君主危难而不能救援,各自逃避以求免祸,我畏惧董狐要手执竹简朝我走来哦!”

(35)庾公临去,顾语钟后事,深以相委。钟曰:“栋折榱崩①,谁之责邪?”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②耳!”钟曰:“想足下不愧荀林父③耳!”

◎注释

①栋折榱崩,指房屋倒塌,喻国家危亡。

②克复之效,指收复京城迎帝还都。

③荀林父,姬姓,荀氏,名林父,春秋时晋国大臣,又称中行桓子。曾率军救郑,为楚所败。荀林父归,请死,晋平公仍任其为将。后林父果攻灭赤狄,有功于晋。晋景公时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译文

庾亮将逃,向钟雅叮嘱自己走后的事,把朝廷重任托付给他。钟雅说:“国家危在旦夕,这是谁的责任呢?”庾亮说:“现在的情况,容不得再谈论这些了,你将会看到平定叛乱,收复京都的胜利的!”钟雅说:“想必足下不亚于荀林父啊!”

(36)苏峻时,孔群在横塘,为匡术①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劝群酒,以释横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②。虽阳和③布气,鹰化为鸠④,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注释

①匡术,本为阜陵县令,苏峻反,为其心腹。后苏峻败死,匡术投降,官至司徒中郎。

②德非孔子,厄同匡人,出自《论语》,孔子至宋,遭到匡人围困,孔子和子路以礼乐感化,得以脱困。此处孔群以匡人喻指匡术。

③阳和,春天和暖之气。

④鹰化为鸠,这本是一个节令的物候。古人阴历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为三候,每一候记载着应时出现的物候现象。惊蛰的三候是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鸠即布谷鸟。鹰化为鸠,譬喻恶人放下屠刀。

◎译文

苏峻叛乱时,孔群在横塘遭到匡术威胁。匡术投降后,丞相王导把匡术保了下来,趁着大家谈笑时,叫匡术给孔群敬酒,化解横塘一事的怨恨。孔群回答说:“我的德行不能和孔子相比,可遭遇的困苦却同孔子一样。虽然春天气候和暖,嗜杀之鹰变成了布谷鸟,可认识它的人,还是厌恶它的眼睛。”

(37)苏子高事平,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①为丹阳。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孔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升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②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于是拂衣而去,诸公亦止。

◎注释

①孔廷尉,即孔坦,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②顾命,即君主临终时的命令,也就是遗诏。

◎译文

苏子高叛乱被平定之后,王导、庾亮诸臣想任命孔坦为丹阳尹。而战乱之后,百业凋零,人们生活困苦。孔坦慨然道:“先帝临终前,诸君受到先帝的赏识,接受遗诏。我才疏位卑,不在其列。你们有了困难,把我推到前面,我不过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罢了!”说完拂袖而去,这几个人也只得作罢。

(38)孔车骑①与中丞②共行,在御道③逢匡术,宾从甚盛,因往与车骑共语。中丞初不视,直云:“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术大怒,便欲刃之。车骑下车抱术曰:“族弟发狂,卿为我有之!”始得全首领。

◎注释

①孔车骑,即孔愉,字敬康,累迁尚书左仆射,赠车骑将军。

②中丞,官名,这里指孔群。

③御道,皇帝通行的道路。

◎译文

车骑将军孔愉和御史中丞孔群外出,在御道上遇见匡术,带着很多宾客随从,匡术前去和孔愉说话。孔群并不看他,只是说:“即便鹰化为鸠,众鸟还是讨厌它的眼睛。”匡术听了大怒,就要杀他。孔愉下车抱住匡术说:“我堂弟发疯了,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他吧!”孔群这才保住性命。

(39)梅颐①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②,万饥自诸侯出。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注释

①梅颐,字仲真。

②富于春秋,指年轻。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译文

梅颐曾经对陶侃有恩。后来梅颐任豫章郡太守,犯了事,丞相王导派人去逮捕他。陶侃说:“天子还年轻,政令、谋略都出自谋臣。王公既然能捕人,我陶公为何就不能放了他!”于是派人到江口把梅颐夺过来。梅颐去见陶侃,下拜,陶侃不让他拜。梅颐说:“我梅仲真的膝头,以后怎可再跪拜呢!”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①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

◎注释

①蔡公,即蔡谟,字道明,历任左光禄、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司徒。

◎译文

丞相王导安排女伎表演,还准备了床榻坐席。蔡谟开始时在座,看见这种情况很不高兴,就走了,王导也不挽留。

(41)何次道①、庾季坚②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注释

①何次道,即何充,字次道,晋成帝时任丹阳尹、中书令。

②庾季坚,即庾冰,字季坚,曾任中书监、扬州刺史,成帝的舅舅。

◎译文

何次道、庾季坚二人都是辅政大臣。晋成帝去世,还没确定继位人选。何次道主张立皇子,庾季坚和大臣都认为外敌强大,皇子年幼,于是就立了康帝。康帝登位后,会见群臣时,问何次道:“朕能继承大业,是谁的主张?”何次道回答说:“陛下登位,是庾冰的功劳,不是我的力量。当时如果采纳了我的提议,今天就看不到太平盛世了。”康帝面有愧色。

(42)江仆射①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②许,而欲敌道戏③,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注释

①江仆射,即江虨,字思玄。同前文注释。

②手,指下棋的技能、手段。两道,指两子。

③敌道戏,对等地下棋。敌道,即敌手,双方对等,不饶子。

◎译文

左仆射江虨年轻时,丞相王导和他下棋。王导的棋艺与他有两子左右的差距,可是想不让子对下,想拿这事来观察他的为人。江虨并不立刻走棋,王导问:“你为何不走棋?”江虨说:“恐怕不能这样呢。”旁边有人说:“这年轻人的棋艺竟然不错。”王导慢慢抬起头说:“这年轻人不只是棋艺好。”

(43)孔君平疾笃,质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①相问!”庾闻,回谢之,请其话言②。

◎注释

①儿女子,即小女子,妇人,妇孺。

②话言,有益的话。

◎译文

孔君平病重,司空庾冰时任会稽郡内史,去探望他,问候周到细致恳切,为他病重而流泪。庾冰离座后,孔君平感慨说:“大丈夫快终,你不问安邦定国的办法,竟像妇孺一样问候!”庾冰听了,返回向他道歉,请他指教。

(44)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①而起曰:“使君②,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注释

①作色,生气变了脸色,现出怒色。

②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译文

大司马桓温探望丹阳尹刘惔,刘惔躺着没起床。桓温用弹弓射他的枕头,弹丸在被褥上迸碎了。刘惔生气地起身道:“使君,像这样难道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吗!”桓温脸色非常不满。

(45)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①者,深公谓曰:“黄吻②年少,勿为评论宿士③。昔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④。”

◎注释

①深公,即竺法深,名潜,或称道潜,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人。十八岁便出家,师从名僧刘元真,其后也成为东晋名僧。

②黄吻,雏鸟嘴黄。用以形容年轻人幼稚。

③宿士,老成博学的人,资深人士。

④周旋,交往。

◎译文

后生年少多有谈论竺法深的,竺法深说:“黄口小儿,不要妄论名士。以前我和元明二帝(司马睿、司马昭),王庾二公(王导、庾亮)打过交道呢。”

(46)王中郎①年少时,江虨为仆射,领选②,欲拟之为尚书郎。有语王者,王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拟我!”江闻而止。

◎注释

①王中郎,即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辅政,累迁中书令,领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追赠安北将军,谥号为献。

②领选,兼任选拔官吏之事,即担任吏部尚书的工作。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年轻时,江虨任尚书左仆射,兼选官之职,想让王坦之任尚书郎。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王坦之,坦之说:“自从过江以来,尚书郎只用第二流的人担任,怎么能打算让我去呢!”江虨听说后,就不再考虑他了。

(47)王述①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②。文度③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释

①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封蓝田侯,所以称王蓝田。谥号为穆,又因避晋穆帝谥号,改谥为简。

②事行,公文到来。拜,接受官职。

③文度,即王坦之,王述的儿子。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袭父爵蓝田侯,后与谢安等人在朝中抗衡桓温。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辅政,累迁中书令、领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追赠安北将军,谥号为献。

◎译文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到了就去受职。其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我能胜任这个职务吗?”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谦让一下最好,礼节上不可缺少。”王述感慨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何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能超过我,看来终究还是不如我。”

(48)孙兴公①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②。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注释

①孙兴公,即孙绰,字兴公,东晋中都人。孙楚的孙子。为廷尉卿,领著作,少以文才称。

②庾道恩,即庾羲,字叔和,小名道恩,庾亮的儿子。

◎译文

孙兴公写了《庾公诔》,文中很多寄托情谊的言辞。写好了,拿给庾道恩看。庾道恩看后,愤慨地送还给他,说:“先父和您的交情没有达到这一步。”

(49)王长史①求东阳,抚军②不用。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将负仲祖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注释

①王长史,即王濛,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晋阳人。东晋名士。深得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倚重,官至司徒左长史。

②抚军,晋简文帝司马昱,登位前曾任抚军大将军,封会稽王。

◎译文

左长史王仲祖请求出任东阳太守,抚军不肯委任。后来王仲祖病重,临去世时,抚军哀叹说:“我在这件事上对不起仲祖。”便下命令委任他。王冲祖说:“人们说会稽王痴心,确实痴心。”

(50)刘简①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尝听记②,简都无言。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亦无怪色。

◎注释

①刘简,字仲约,官至大司马参军。

②听记,处理公文,记指公文、文件。

◎译文

刘简在桓温手下任别驾,后来又任东曹参军,因为刚强正直,桓温相当疏远他。有次处理公文,刘简一句话也不说。桓温问:“刘东曹为何不提意见?”刘简回答:“我的意见终究不会被采纳。”桓温听了,也没又责怪的神情。

(51)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①未食。有相识小人②贻③其餐,肴案④甚盛,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⑤。”

◎注释

①旰,天色晚。

②小人,晋代士族把府中吏役、各行各业普通百姓等都称为小人。

③贻,馈赠。

④肴案,菜肴。案,食盘。

⑤作缘,打交道,交朋友。

◎译文

刘真长、王仲祖外出,天色晚了还没吃饭。有个相识的百姓送饭食给他们,菜肴很丰盛,刘真长辞谢了。王仲祖说:“暂且充饥吧,何苦推辞!”刘真长说:“凡是百姓小民,绝不能跟他们打交道。”

(52)王脩龄尝在东山①,甚贫乏。陶胡奴②为乌程③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④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注释

①东山,山名,在会稽郡。晋谢安曾隐居于此。

②陶胡奴,即陶范,小名胡奴,陶侃的儿子。

③乌程,县名,即今浙江省吴兴县。

④谢仁祖,即谢尚,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期名士、将领,豫章太守谢鲲之子、太傅谢安从兄。王、谢为东晋大族,陶氏出于寒门,此为轻视陶而有此语。

◎译文

王脩龄曾在东山隐居,那时很贫困。陶胡奴时任乌程县令,运了一船米去送给他。王脩龄推辞,不肯收下,直接了当地回话说:“王脩龄如果挨饿,自然会到谢仁祖那里要吃的,不要陶胡奴的米。”

(53)阮光禄①赴山陵②,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诸人相与追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③而去,至方山④不相及。刘尹时为会稽,乃叹曰:“我入,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旁。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注释

①阮光禄,即阮裕,字思旷,以德业知名。有隐遁之意,曾作金紫光禄大夫。

②山陵,这里指参加帝王的葬礼。

③遄(chuán)疾,急速、迅速。

④方山,地名,在丹阳郡江宁县东。

◎译文

光禄大夫阮思旷前去参加晋成帝的葬礼,到京都时,没有去殷浩、刘惔家探望,丧事一结束就立刻返回了。众好友知道了,一起去追赶。阮思旷也知道这些名士一定会来追赶,便赶忙走了,一直走到方山,他们赶不上为止。丹阳尹刘惔正谋求出任会稽太守,叹息说:“我如到会稽,要在靠近谢安的小洲旁停船,不敢靠近思旷。否则他会拿木棒打人,改不了的。”

(54)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①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②不!”

◎注释

①覆舟山,山名,形如覆舟。在建康,东连钟山,北临玄武湖。

②形色加人,指对人发怒施威。魏晋风流,以喜怒不行于色为上。桓温为武人,王、刘乃清谈名士,二人言行中流露出对桓的轻视之意。

◎译文

王濛、刘惔和桓温同到覆舟山去赏玩山水。喝得得尽兴后,刘惔把腿放在桓温脖子上,桓温实在不能忍受,用手拨开。回来后,王濛对刘惔说:“他难道可以对人发怒施威吗!”

(55)桓公问桓子野:“谢安石料万石①必败,何以不谏?”子野答曰:“故当出于难犯耳。”桓作色曰:“万石挠弱凡才②,有何严颜③难犯!”

◎注释

①万石,即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

②挠弱凡才,平庸软弱之人。

③严颜,威严的面孔。

◎译文

桓温问桓子野:“谢安石预料万石一定会失败,为何不劝他改正错误?”子野回答说:“恐怕是不想冒犯他。”桓温生气道:“万石是个软弱的庸才,有什么威严的颜面不能冒犯!”

(56)罗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与坐上客共语,答曰:“相识已多,不烦夏尔。”

◎译文

罗君章曾在别人家做客,主人叫他和在座的客人谈话,他回答说:“大家相识很久了,用不着再客套。”

(57)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①。见诸谢皆富贵,轰隐交路②,叹曰:“此夏何异王莽时!”

◎注释

①消摇,同“逍遥”,指漫步散心,安闲自得。

②轰隐交路,指车马、仪仗、仆从往来于路。轰隐,群车声。

◎译文

韩康伯生病在家,常拄着拐杖在前院散步。眼看着谢家诸人都富贵了,进出的车子时时往来于路,叹道:“这和王莽当政时有什么两样!”

(58)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①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②。

◎注释

①尊府君,指令尊,府君是尊称。

②桓女遂嫁文度儿,同前文注释,此为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差距。桓温虽为高官,掌兵权,但属寒门,故王述不愿文度嫁女与桓温儿。但寒门女可嫁士族儿,也是当时门阀制度下的一种风尚。

◎译文

王文度在桓温手下任长史时,桓温为儿子求娶文度的女儿,文度说要回去和父亲商量。回家后,王述因为怜爱文度,虽然长大了,还是抱在膝上。文度说到桓温求娶女儿的事。王述非常生气,把文度从膝上推去,说道:“我怕看见你犯傻,竟担心驳桓温的面子!一个当兵的,怎么可以嫁女儿给他!”文度回复桓温说:“下官家里已给女儿找了婆家。”桓温说:“我知道了,这是令尊大人不答应呢。”后来桓温的女儿嫁给了文度的儿子。

(59)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①,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竟。”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嗔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②。”遂拂衣而去。

◎注释

①樗蒲,一种赌博游戏。

②“远惭”二句,指荀、刘二人严于择交,必不养门生,即便有,也不与之交往。而王子敬自悔看 门生游戏,且轻易发言,甚为后悔,因为言愧对二人。

◎译文

王子敬几岁时,曾观一些门客赌博,看他们胜负即现,便说:“南边的要输。”门客轻视他是小孩子,就说:“这位小郎也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气得瞪大眼睛说:“比远的,我愧对荀奉倩。比近的,我愧对刘真长。”拂袖而去。

(60)谢公闻羊绥佳,致意令来,终不肯诣。后绥为太学博士①,因事见谢公,公即取以为主簿。

◎注释

①太学博士,官名。太学是一般官员和庶民俊秀子弟的学校。

◎译文

谢安听说羊绥很出色,派人向他致意并请他来,羊绥始终不肯上门。后来羊绥任太学博士,因事去见谢安,谢安马上把他调任主簿。

(61)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①,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正自难②。”

◎注释

①阮公,即阮裕,以德业知名,精于辩难,隐居会稽剡山。

②“推人”句,阮裕年纪最大,王右军次之,谢安最小,但是谢安不肯降低地位、身份,推尊阮裕。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谢安去看望阮裕,走到门口,王羲之对谢安说:“我们一定要共同推尊主人。”谢安说:“推尊别人恰恰最难。”

(62)太极殿①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著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②。”王曰:“魏阼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注释

①太极殿,晋孝武帝修筑的宫室。

②谢安提起韦诞题陵云阁故事,是想让王献之题殿额。而王认为这是侮辱了自己,故坚决不肯题。

◎译文

太极殿刚建成,王子敬时任丞相谢安的长史,谢安派人送块木板去叫他题匾。子敬神色不满,告诉来人说:“把它扔在门外吧。”谢安看见王子敬,说:“这是给正殿题匾,怎样?从前魏朝韦诞等人也是写过的呀。”王子敬说:“这就是魏朝国祚不能长久的原因。”谢安认为这是名言。

(63)王恭①欲请江卢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独饮!”江云:“卿亦复须邪?”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

◎注释

①王恭,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人。司徒左长史王濛之孙。桓玄执政,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译文

王恭想请江卢奴任长史,一早到江家去,江还在床帐中未起。王恭坐下来,不敢马上开口,过了很久才说到这件事。江卢奴也不回答他,只是叫人拿酒来,自己喝了一碗,也不给王恭。王恭边笑边说:“哪能一个人喝!”江卢奴说:“你也要喝吗?”于是再叫仆人倒酒来给王恭。王恭喝完,顺势脱身离去。还没出门,江卢奴叹道:“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确实很难!”

(64)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①,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注释

①风流,风雅,士大夫阶层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秀出,才能出众。

◎译文

晋孝武帝问王爽:“你与你哥哥相比怎样?”王爽回答说:“风雅超群,臣比不上恭,至于忠孝,又怎么可以让给别人呢!”

(65)王爽与司马太傅①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②二宫。何小子之有!”

◎注释

①司马太傅,指会稽王司马道子。

②伉俪,配偶,夫妻。

◎译文

王爽和太傅司马道子共饮,太傅醉了,叫王爽为小子。王爽说:“先祖长史,和简文帝是布衣之交。已故的姑母、姐姐是哀帝、孝武两宫皇后。怎能称为小子!”

(66)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熟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①留之,遂不肯往。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②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注释

①苦譬,极力劝喻。譬,晓喻,劝喻。

②束带,扎好衣带,指穿好礼服。

◎译文

张玄和建武将军王忱原不认识,后在豫章太守范宁家相遇。范宁叫两人谈话。张玄正襟危坐,王忱仔细看他,没有交谈。张玄很失望,便告辞,范宁苦苦地解释并挽留他,到底不肯留下。范宁是王忱的舅舅,就责怪王忱说:“张玄是吴地名士,又是当代名流所重,你这样对他,真是很难理解。”王忱笑着说:“张祖希如果想认识我,自然应该上门来探望我。”范宁把这话告诉张玄,张玄便穿好礼服去拜访他。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宾主均无羞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