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谈话语
(1597年作 1612年增订 1625年再次增订)
有些人说话时一心想以能言善辩而博得机敏的美名,而不想以洞察真伪赢得明断的盛誉,仿佛知道可以说什么,不知道应该想什么倒是一件应当称道的事情似的。有些人善于老生常谈,总是那一套。这种贫乏大多令人生厌,一旦被人发现,就被传为笑谈。
谈话中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引起话头,还要控制场面,转换话题,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就可以左右局面了。谈话时,应灵活多变,讲时事结合原则,夹叙夹议,既提问题,又谈见解,亦庄亦谐,因为无论什么事扯得太远,像我们现在说的,搞疲了,就显得枯燥无味。
说到谐谑,有几件事情应当避免,即宗教、国事、伟人、任何人目前的重要事务、任何应当怜悯的事情。然而有人认为不冲口说出一些尖酸刻薄、击中要害的话就不足以显示他们的聪明机智,这种倾向应当予以约束。
小子,要少用鞭子,紧拉缰绳。
而且,一般说来,人们应当辨别苦与咸。毫无疑问,喜欢冷嘲热讽的人由于让别人害怕他的机智,他也不得不害怕别人的记忆。
问得多就学得多,而且也多得他人的欢心。如果他的问题针对的是对方的专长,上述情况就尤为突出。因为这样一来,他就给了他们以说话为乐的机会,而他自己则会不断地积累知识。但是不要提令人讨厌的问题,因为只有盘问者才会那样干。他还得注意务必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仅如此,如果有人想垄断谈话,一说到底,他就要设法将这种人引开,好让其他人插进来,就像有人跳“加恋舞”时间太长时,乐师们所做的那样。
别人认为你懂得的事情,你有时候佯装不懂,那么以后遇上你确实不懂的事情,别人也以为你懂。
谈话时应该少说自己,什么该说,要选择得当。认识一个人,总是说话带刺,“他一定是个聪明人,因为他千言万语说不完自己”。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体体面面地赞扬自己,那就是赞扬他人的长处,尤其是他认为自己也有那种长处的时候。少说使别人敏感的话,因为谈话应当海阔天空,不必直奔任何人的家门。我认识两个贵族,他们都是英格兰西部人,其中一个爱冷嘲热讽,但总在家里大宴宾客,另一个便问在前者家中赴过宴的食客:“老实告诉我,那里有没有冷嘲热讽?”食客回答说发生过如此这般的事情。那位老爷说:“我早就料到他会糟蹋一桌美筵的。”
慎言胜过雄辩。打交道时说得投机胜过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说得淋漓酣畅,若没有精彩的对答,则显得乏味。对答如流,随机应变,但不能作胸有成竹、洋洋洒洒的发言,则显得浅薄、虚弱。我们在动物身上看到,跑直道最弱的往往转弯最快,猎狗和野兔之间就有这种差别。切入正题前引言闲语大多令人厌烦,一句没有,则显得过于率直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