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作用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设法与母亲建立联系。这就是他行为的目的。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在婴儿的生命里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婴儿此时完全依靠母亲。因此,合作能力由此发展起来。母亲是婴儿第一个接触的人,也是除自身外第一个感兴趣的人。母亲是社会生活的第一座桥梁。婴儿如果完全无法与母亲或其代替者建立联系,一定会死亡。

这种联系极其紧密,其影响又十分深远,以至于在多年之后,我们仍然不能指出哪些特征是受遗传的影响。遗传的倾向都经过母亲的改造、训练和教育,已经面目全非了。母亲的技能深刻影响了孩子的全部潜能。我们所说的母亲的技能指的是与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吸引孩子的能力。这种能力并没有统一的模式。

每天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其细节又千头万绪,所以对孩子的需要,她必须运用自己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只有母亲真正关爱自己的孩子并全神贯注地赢取孩子的爱,同时保障孩子的利益时,她才会拥有这种技能。

我们可以从母亲的所有活动中看到她的态度。母亲有大把的机会和孩子建立联系,比如抱孩子、背孩子、与他谈话、给他洗澡、喂他吃饭等等。如果她对这些事不熟悉或者没有兴趣,就会显得很笨拙,孩子就会对她产生抵触。如果母亲从不给孩子洗澡,孩子就会觉得洗澡是很令人厌烦的事。这样,母子之间就不会有建立联系,孩子还会想着逃避母亲。所以,母亲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一颦一笑,都应该十分娴熟。她照顾孩子或者让孩子独处,都应该恰到好处。她必须总揽全局——新鲜空气、室内温度、营养成分、睡眠时间、个人习惯以及整洁状况等等。

母亲要懂得照顾孩子,并让他学会独处,还要为他考虑空气、室温、营养、睡眠、生理健康和卫生清洁等方面的因素。她时刻都在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喜欢她或者讨厌她、亲近她或是排斥她。在每种情况下,她都为孩子提供了爱恨喜憎、合作与否的表达机会。

其实,母亲所需的技巧并不神秘。它是长期观察和训练的结果,其准备过程很早就开始了。我们观察女孩对弟弟妹妹的态度,以及她们对于婴儿的兴趣,或者对女性分工的关注便可看出端倪。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否则就不能视为明智之举。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出有技巧的母亲,那么从小就要培养女孩的为母之道,让她们希望成为母亲,并且视之为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不至于面对这个角色时倍感失望。

但是很不幸,在我们的文化里,作为母亲的女性的价值经常遭到忽视。如果人们重男轻女,男孩自然会比女孩受宠,那么女孩就不会喜欢母亲的角色,因为谁都不甘心居人之下。当她们结婚后,同样会对生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她们并不想要孩子,对孩子也没有特别的期待,因为她们并不觉得做母亲是一件伟大且有创造性的事。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社会最大的问题,却遭到无视。女性对母亲角色的态度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

然而,几乎在每个地方,生活中的女性都被轻视,她们地位低下。即使在童年时期,男孩子们也常常把家务事看作是奴仆的工作,他们的尊严似乎不容许他们插手家务。人们经常都不把整理家务当作是女性的一大贡献,而是视为贬低女性的一种苦役。

如果女人真正能够把家务事看作是一种艺术,她能从中获得乐趣,并能使家庭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丰富多彩,这样的工作与其他任何职业相比都毫不逊色。反过来说,假如把它当作是男人不愿干的下贱工作,那么女人必定会抵触它们,抗拒它们,并设法证明(其实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根本无需证明男女是平等的)她们应该被赋予发挥潜能的机会。潜能必须通过社会情感才能发挥出来,社会责任感会将它们导向正途,使它们在发展时,免受外来的影响。

如果我们贬低了女性的价值,那么婚姻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了。如果女人认为养育孩子是很低贱的事,就不会训练出这种技巧,也不会全身心地关心、理解和体贴孩子,而如果要想让孩子的人生开端顺利的话,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些不满足自己角色的女性也有其他目标,这些目标会阻止她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她与孩子们的目标并不一致,她只想做一些可以证明自己优越性的事,这样,孩子们便成了包袱和累赘。在很多失败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母亲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没有给她们孩子的人生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所有的母亲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那么整个人类就危在旦夕了。

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母亲。她们没有什么罪责。可能母亲本身就没有学会合作,也许她在婚姻中受到压迫,过得很不开心。她对周围的环境迷惑不解,担惊受怕,有时她感到非常绝望。美好的家庭生活中也充满坎坷。倘若母亲生病了,即使她想伺候孩子也无法做到。如果她去上班,可能回到家就太累了。假使家里没钱,食品、衣物和室温都可能对孩子不利。再者,经验不能指挥孩子的行为,他们只能从经验中推出结论。当我们研究一个问题少年时,发现他跟妈妈的关系很僵。别的孩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会处理得巧妙一些。这样,让我们回到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上:性格并不是由固定原因造成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实现某一目标,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形成了特定的人生观。我们不能说忍饥挨饿的孩子一定会犯罪,我们还要看他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位女性对于自己的角色并不喜欢,那么她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母性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在很多研究中都表明,母亲对孩子保护的本能超过任何动力,即使动物也是如此,例如老鼠和猿猴。如果将性或饥饿的驱动力与母性的本能相比,那么母性将胜过一切。这种力量的基础并不是性,它来自合作目标。母亲感觉孩子是自身的一部分。

通过孩子,她与所有的生命相联系,因此她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宰。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母亲都在一定程度上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独创的作品。可以说,她感觉自己就像上帝一样完成了创作——凭空创造了生命。事实上,对母性的追求就是人类对优越感的一种表现——成为神圣的人。这个例子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只要关爱他人,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个目标可以应用于整个人类。

也许当母亲的占有欲太过强烈,会把孩子当成实现优越目标的工具。她会想方设法让孩子依赖她,受她的约束,把孩子永远留在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村妇在七十五岁的时候还和五十五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俩同时患上了肺炎,之后母亲康复了,儿子却死在了医院。母亲得知儿子死去的噩耗时,说:“我就知道很难将这个孩子养好。”在这位母亲的心里,自己应该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从未想过让他独立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母亲不能将母子之间的联系延伸,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合作,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呀。

母亲和外界的关系并不是很简单的,她和孩子的关系不应该过分强调。不管是为了母亲,还是为了孩子,这一点都必须特别加以注意。过分强调一个问题,其他问题都会受到忽视,即使我们遇到的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要稍有大意,就不会有圆满的结果。母亲所处的环境就是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这三种联系必须给予相等的关注,她必须凭借常识,冷静地面对这三者。如果母亲只考虑她和孩子们的联系,难免要宠坏他们,这样,孩子们很难发展出独立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孩子与她自己联系成功之后,她的第二个工作是要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身上。然而,假使她自己对孩子的父亲缺乏兴趣,这项工作几乎就不可能完成。日后,她还要使孩子的兴趣转向他周围的社会生活,转向家里的其他孩子,转向朋友、亲戚和普通大众。因此,她的工作是双重的:她先要让孩子有一个信赖他人的初次经历,然后帮孩子把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来,直到它包括整个人类为止。

如果母亲只想如何使孩子关注自己,那么以后孩子将反感分散他对母亲注意的任何举动。他会一直依赖母亲,如果谁想从他母亲那里取得一分关爱,就会成为他的敌人。对别人的关怀就是对自己权益的剥夺,不管是自己的姊妹还是父亲都不行。慢慢地这个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观点:“妈妈是属于我自己的,不属于你们。”

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对这种情况有所误解。比如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孩会有一种恋母情结,他们会爱上母亲,并想和自己的母亲结婚,因此痛恨父亲,甚至想杀死他。如果我们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那些有恋母情结的孩子想得到母亲的关注而排斥其他人。但是这与性毫不相关,他们只想要控制母亲,让母亲服侍自己。这种现象只在那些被母亲宠坏的孩子身上有所体现,他们对其他人没有感情,所以会有这种欲望。

为数极少的男孩只和母亲保持着良好关系,所以他们也会将母亲看成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对象。这只能说明在他们心中除了母亲,没有任何人与他很好地合作,或对他们言听计从。所以,恋母情结是养育方式的错误,是人为造成的。我们不能认为这是遗传而来的**本能,或者想象这种变态心理与性有关。

被母亲束缚在自己身边的孩子,一旦进入一个与母亲隔绝的环境,麻烦就开始了。例如,当他到学校去,或在公园里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他的目标仍然是要和母亲保持联系。不管是什么时候,他都不愿和母亲分开。他希望永远把妈妈拖在身边,占据她的思想,并让她永远关心自己。他的方法不可胜数。他可能变成妈妈的心肝宝贝儿,善于示弱、撒娇,以博取同情。他可能一遇到挫折就会大哭或者生病,表示自己需要关怀。在另一方面,他也可能时常动怒。他可能通过不服从母亲或和她争执来获取关注。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宠坏的儿童,他们只拼命获取母亲的注意,对自己的任务拒不理会。

孩子们很快就会熟练地找出哪种方法最能够有效地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被宠坏的孩子通常都害怕孤独,尤其是一个人待在黑暗中。他们害怕的并不是黑暗本身,他们是利用害怕来使母亲跟他们待在一起。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在黑暗中,总是大哭大闹。一天晚上,当他的妈妈循着他的哭声而来时,她问他:“你为什么害怕呢?”“因为很黑。”他回答道。但是他的妈妈现在可看破他行为的目的了,她说道:“难道我来了以后,就不黑了么?”可见,黑暗本身并不重要。他对黑暗的恐惧只是他不喜欢和母亲分开。假如这样的孩子和母亲分开了,他就会运用他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智力,把母亲叫到身边。他会奋力尖叫、大声呼喊、吵闹不停或者惹出其他麻烦,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其中一个经常吸引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方法就是害怕。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不再关心害怕的原因,而是要分辨出它的目的。所有被宠坏的孩子都会害怕某些东西:他们利用他们的恐惧来吸引注意,结果恐惧就成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它来加强与母亲的联系。胆小的孩子必定是以前很受宠的孩子,他想要的就是重获宠爱。

有时,这些被宠坏的孩子会做噩梦,并且在睡眠中大哭出声。这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病症,但是只要睡眠被认为和清醒是对立的状态,它就不可能被了解。然而,这是错误的,睡眠和清醒并不对立,它们是同一种东西的变异。在梦里,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清醒时是一样的。他想改善处境的目标影响着他的整个身体和精神。经过锻炼和体验之后,他会找出达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

即使在睡眠中和他目标一致的影像和记忆也会进入他的精神。—个被宠坏的孩子有过几次体验之后,便会发现:如果他想再和母亲在一起,惊恐的想法是非常管用的。即使他们长大以后,宠坏的孩子还是会做一些焦虑的梦。这个行之有效的工具能够获得关爱,但是现在却演变成了一种习惯。

焦虑的利用是司空见惯的,假使我们听到哪个被宠坏的孩子在睡觉中从来不惹麻烦才是奇怪的事。晚上吸引注意的把戏应有尽有,有些孩子发现他们的睡衣很不舒服,或吵着要喝水,其他的人会怕小偷或野兽。一些孩子必须要父母陪在身边,才会睡着。有些会做噩梦,有些会跌下床,有些还会尿床。我治疗过一个在夜间似乎从来不惹麻烦的被宠坏的孩子。她的母亲说她睡得很甜,从不做噩梦,半夜也不会醒来,完全没有出过乱子。她只有在白天时才惹出各种麻烦。这真令人感到惊奇。我提出了许多能吸引母亲注意,并使之靠近的病症,但是在这个女孩子身上却一样也没有。最后,我终于恍然大悟。“她睡在哪里? ”我问她的母亲。“在我的**。”她回答道。

对被宠惯的孩子而言,疾病会为他们雪中送炭。因为当他们生病时,他们会比往常更受到关照。这样的孩子经常在得过一场疾病之后不久才出现问题,乍一看,仿佛是这场病把他造成了问题儿童。其实这是因为他在痊愈之后,还记得自己患病时受到的宠爱。母亲不再像当时那么宠爱他了。因此,他便制造问题来报复她。有时候,一个孩子会注意到:另一个孩子是如何因为患病而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也希望自己害病,他甚至会亲吻病童,以便能感染他的疾病。

有一个女孩子曾经住过四年医院,并且深受医生和护士们的宠爱。当她回家后,起初她的双亲也很宠爱她,但是过了几个礼拜后,他们的关怀便降低了。如果她想要什么东西,而不能如愿时,她会把指头放进嘴里,说:“我可是住过院哪!”她提醒别人自己曾经得过病,并且想要再回到受优待的日子里。在成人中,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的行为,他们常常喜欢谈自己的疾病或动过的手术。另外,有时候,曾经让父母大伤脑筋的孩子在疾病恢复之后,会变得不再骚扰父母。我们已经说过身体的缺陷是孩子们的一种额外负担。但是我们也说过它们并不足以解释性格上的不良特征。因此,我们怀疑身体障碍的消失是否对这种改变有影响。

有一个在家中排行第二的男孩子说谎,偷窃,逃学,横行霸道而且不服管教,惹出了许多麻烦。老师对他束手无策,主张送他进感化院。正在这时,这个孩子病倒了。他的臂部患了结核症,结果在**躺了半年。当他病愈后,变成了家中最乖的孩子。我们无法相信这场疾病会对他造成这样的改变。很明显,这种改变是由于他认清了以往的错误。以前,他一直认为父母偏爱他的哥哥,并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在患病期间,他发现自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每一个人都照顾他,帮助他,最后,他恍然大悟,放弃了自己是受人冷落的孩子这一观点。

如果以为要弥补母亲造成的错误,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她照顾孩子,而是把孩子送进育幼院,让护士看顾的话,这种想法实在是荒唐透顶。如果我们要找一个代替母亲的人,此人必须能够扮演母亲的角色——她一定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样还不如训练孩子的母亲简单易行。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对别人缺乏兴趣,因为没有人能在这些孩子和他人之间架起人际关系的桥梁。

以前,有人曾经对一些在孤儿院成长而发展不太好的儿童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找了许多护士和修女,给予这些儿童个别照顾,或把他们安置在私人家里,让家庭中的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地对待他们。结果显示,只要养母选择恰当,他们的情况都会有显著进步。养育这种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帮他们找出代替父母的人,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因此,假如我们把孩子从父母身旁带走,当务之急就是帮他找寻能够充当父母的人。有许多失败者都出身自孤儿、私生子、被遗弃的孩子,以及婚姻破裂留下的孩子,由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母亲的温暖和关照是多么重要。

继母的处境往往会非常艰难,丈夫前妻的孩子往往会对抗她们。但是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继母做得非常不错,可惜的是大多数妇女不理解这种情况。孩子在失去母亲之后,就会将自己的期望转向父亲,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关爱;但是当继母来到家中时,孩子们就会觉得父亲的爱被抢走了,所以他们就会与她为敌。如果继母决心反击,孩子们不但不会屈服,反而更加嚣张。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与孩子交战,你永远不会胜利。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不可能用战争求得合作。在这些争执中,最软弱的一方才是胜利的一方。孩子们不想给予,你却偏要索取,这样你什么都不会得到。如果我们认识到合作和爱情是无法用武力取得的,就会减少世上很多无谓的压力和挣扎。

父亲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最初,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总是不如与母亲亲密,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其影响会逐渐显现。我们已经说过母亲如果不把与孩子的兴趣延伸到父亲身上是很危险的。这样的孩子在社会归属感上会受到阻碍。那些婚姻不幸福的家庭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危险的。母亲可能不想让父亲融入到家庭生活中来,只想让孩子属于她个人。也许孩子只是父母战争中的一颗棋子。他们都想让孩子依附自己,希望得到孩子更多的爱。如果孩子们发现父母之间的冲突,他们工于心计,会让战火升级。这样一来,竞争就加剧了,那就看谁更能得到孩子的欢心了。

这种氛围下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会合作的。与别人交往的首次经历来自父母,如果他们之间的合作并不融洽,孩子就不能学会合作。再者,孩子是从父母的生活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婚姻的概念和异性的合作关系。生活在不幸婚姻中的儿童,如果他们的最初印象不被改正,就会对婚姻悲观失望。甚至,他们成年以后也感觉婚姻会注定失败。

他们会设法避开异性,要不然就认定他们的感情生活注定失败。父母的婚姻是社会生活的产品,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如果双亲的婚姻不和谐的话,那么孩子一定会遭受重大的伤害。婚姻是为了谋求双方的幸福、孩子的权益和社会的利益,两个人之间通力合作。如果它在任何一方面失败了,它就无法和生活的要求保持一致。

婚姻是一种合作关系,没有地位高低之分。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不应该独断专行,如果某个成员的地位远远高于他人,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如果父亲是一个脾气火暴的人,想成为家庭中的主宰者,那么他就会将这种错误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儿子。这种家庭氛围对女儿的伤害会更深,她们会以为男人都是家庭中的暴君,她们以为婚姻就是一种压迫或者奴役的关系,以至于有的女孩长大后为了不受异性的伤害,变成了同性恋者。

如果母亲是家庭中的主宰者,整天唠叨个不停,情况就会倒转过来。这样,女儿就会像妈妈一样咄咄逼人、吹毛求疵;男孩则时时处于防御状态,害怕自己受到批评,变得小心翼翼,唯恐招惹她们。有时不仅是母亲厉害,就连姐姐和姑姑也一起管教男孩,这样男孩就会变得性格内向、畏缩不前、不想接触社会。

他开始逃避与异性相处,因为他害怕所有的女人都是爱唠叨、吹毛求疵的人。谁都不想被指责,但是如果一个人将逃避指责看成人生的中心,那么他的社会关系也会受到阻碍。在遇到任何事的时候,他就会这样想:“我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对于这样的人而言,人与人之间没有友情,社会交往就是非胜即负的关系。

父亲的任务可以用几句话来总结。他必须证明自己对妻子、对儿子,以及对社会都是一个好伙伴。他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付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友谊和爱情。他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照顾并保护他们的家庭。他不能随意贬低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创造性地位。他的责任不是贬低母亲,而是和她一起工作。尤其在金钱方面,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即使经济来源是由他供给的,财产还是共同的。他绝不应该表现得好像在施舍,其他人则在乞求。在理想的婚姻中,男人供给金钱只不过是家庭分工的结果而已。有许多父亲利用他们的经济地位作为统治的方法。在家庭中不应有统治者,每一种不平等的感觉都应该设法避免。每位父亲都应觉察到,我们的文化过分强调了男性的优越地位,结果他的妻子在和他结婚之后,便生怕自己会受到轻视,没有地位可言。他应该明白,不能只因为妻子是女性,不会像他一样的赚钱养家,就认为妻子不如自己。如果家庭生活是真正和谐的,无论妻子在经济方面是否尽过一臂之力,那么谁应该赚钱养家,钱又归谁享用,都不应该成为问题。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儿童在一生之中都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偶像崇拜,有些则视父亲为最大的仇敌。惩罚,尤其是体罚,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粗暴的教育方式都是错误的。父亲在家庭中常常充当着惩罚孩子的角色,这是很不幸的,因为这无疑给孩子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母亲的柔弱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必须依靠父亲的力量才能让孩子“改邪归正”。如果母亲常常对孩子这样讲:“等你爸爸回来之后,看他怎样惩罚你。”

她就在无意中告诉了孩子:男人才是家里的权威,才是生活中的主宰。同时,也会破坏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孩子会因为害怕父亲,而不把他当作朋友。也许女人害怕自己亲自惩罚会导致与孩子关系的疏远,但是将这种事交给父亲去做同样是错误的。这样做也许母亲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怒火,孩子也仍然会因为母亲“召集救兵”的行为感到反感。如果母亲用“我会让你父亲惩罚你”的话来吓唬孩子,那么在孩子心中会对男性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如果父亲可以适当地处理人生的三大问题,他将成为家中的主心骨,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父亲也会与人为善,而且朋友众多。因为交往范围广,他就将家庭融入到了更大的生活圈子。他不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也不会受制于传统观念。这样,家庭外部的影响也会通过他带给家人,他就会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关注他人。但是如果丈夫和妻子各有不同的朋友,就会有危险。但是他们都应该有相同的社交生活,并避免因交友而闹得貌合神离。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们应该朝夕相处,寸步不离,而是他们应该懂得和谐共处。例如,假使丈夫不愿意把妻子介绍给他的朋友,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社会生活的中心便是在家庭之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家庭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家庭之外也有很多值得信赖的朋友。

如果父亲和自己的父母、姊妹都相处融洽的话,就有证据表明他有很好的合作能力。当然,他必须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不喜欢家庭或要和他们决裂。有时候,两个仍旧依赖父母的人结了婚,他们会过分重视他们和原来家庭之间的联系。当他们提到“家”时,他们指的是他们父母的家。假如他们以为父母仍旧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就不能建立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生活。这个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合作能力。

想知道儿子生活中的家庭琐事,常常会给儿子的家庭带来很多麻烦。他的妻子就会觉得公公婆婆多管闲事,自己不受尊重,这无疑让她感到气愤不已。特别是男方不顾双亲的反对,而自己做主结婚时,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他的双亲可能错了,也可能是对的。假使他们对儿子的婚事不满意,在结婚之前,他们可以反对,但是既然结婚了,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他们应该极力促成儿子美满的婚姻。倘若家庭内部争议无法避免,丈夫应该用事实证明父母的反对是他们的错,自己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夫妻二人不必事事顺从父母的意见,当然,如果大家可以和谐相处,而且儿媳能够体谅公婆做任何事也是为她着想,那就不会有太多麻烦了。

每个人最期待父亲完成的是他能否解决好工作问题。他必须接受职业训练,必须支持他的整个家庭。在这方面,他可能受到妻子的帮助,然后孩子们可能会帮助他。但是在当代,经济的责任主要落在了男人肩上。要解决职业问题,他必须工作,必须勇敢,必须了解他的职业并熟悉它的利弊,必须在他的行业中和他人合作,让别人对他有好感。不仅如此,他的态度还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准备用何种方式面对职业问题。因此,他必须找出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找出能对全体人类有所贡献的工作。但是他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有用,那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的工作确实有用,我们无须听他说些什么。他如果是一个利己主义者,那固然可悲,但是假若他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就无关紧要了。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爱和婚姻的问题,以及怎样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丈夫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的妻子,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如果他对妻子感兴趣,他就会对妻子所喜欢的事加以关注,也会自动地尽全力给她提供优越的条件。关爱并不是爱的唯一表达方式,因为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它们我们能看出婚姻是否和谐。他必须要做妻子的好同志,他必须努力奋斗,给她更舒适、更富裕的生活。他必须乐于取悦妻子。只有夫妻双方都认为他们的共同幸福高于个人利益时,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两人都应该爱对方胜过关注自身。

在孩子面前,丈夫对妻子的爱不能表现得太露骨。夫妻之间的爱和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互相比较,它们之间也没有任何冲突。但是在孩子心中往往产生这样的想法:父母之间太过甜蜜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这样孩子就会心生嫉妒,从而在父母之间挑事。此外,配偶之间的关系不应该看得太不严肃。此外,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解释与性有关的事情时,除了孩子希望知道,而且在其发展阶段也能理解的事物外,不必主动地告诉他们太多的知识。在我们的时代,人们有一种倾向,即想告诉孩子许多他们还无法适当掌握的性知识,结果引起了不恰当的兴趣和好奇。这样,性就被轻描淡写,甚至完全不当一回事。这样,并不见得比刻意隐瞒孩子或对性绝口不提的传统做法高明。所以,最好是先了解孩子希望知道什么,并只回答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而不要以我们自己的标准,强迫他们接受我们自认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我们必须让他信任我们,喜欢跟我们合作,并希望我们帮他解决问题。假使我们这样做了,便绝不会错得太过离谱。还有些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会从同伴处听到有害的性故事,这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了。在合作和自立方面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是绝不会受到朋友蛊惑的,而且孩子们在这些事情上经常比他们的长辈更加敏感。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孩子,自然不会受到“道听途说”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里,男人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他们可以了解社会制度的利弊,自己国家以及世界各地的道德关系等等。男人的活动范围仍然要比女性的大,因此,在上述问题中,父亲应该成为妻子和孩子的顾问。他也不要利用这个来吹嘘自己见多识广。他不是家庭教师,而应该像朋友一样给他们建议,既不惹孩子们反感,又不会因得到拥护而喜形于色。也许妻子不善合作,而遭到孩子们的抵制,这时丈夫也不要固执己见或者独断专行,而是应该寻找其他减少抵触的方法。大干一架他也绝不会成功。

不要过分强调金钱,或者把它作为争执的话题。那些不能挣钱的女性更加敏感,这绝对超出了丈夫的想象,如果指责她们太过奢侈,会对她们造成很大的伤害。金钱问题应该在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协商解决。妻子和孩子也不应该通过施压,来让男主人不堪重负。从一开始,花销就应该达成一致,以免有人觉得受到管制或者虐待。当父亲的也不应该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保证孩子的未来。我曾读过美国人写的一本很有趣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叙述了一个由贫民变为富豪的人,想让自己的后辈永远免受穷困之苦。为此,他去咨询一位律师。律师问他想让几代人富裕,他才能满足。他说十代。律师说:“你当然能做到,但你要清楚,任何一个你的第十代子孙,都有五百个以上的祖先,这些人在他身上的遗传基因跟你一样多。其他五百个家庭都会认为他是自己的后代。这样一来,他还是你的子孙吗?”我们以另一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无论我们为后代做什么,其实都是在为整个社会服务。人类无法脱离与同类的关系。

如果家庭中没有霸权,那么其中必定会有真正的合作。父母必须在孩子的教育上通力合作。任何一人都不应对其中哪一个孩子有特殊的偏爱。这是最重要的,偏爱的危险性绝非言过其实。童年时期的孩子心情压抑,常常是因为父母过于关心他的兄弟姐妹而忽视了他的结果。也许这种感觉并没有什么证据,但是在各方面都一视同仁的孩子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如果父母重男轻女,女孩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常常因为感觉父母偏爱其他孩子,因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有时候,一些孩子天资聪颖或者长相可爱,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对他们更加偏爱。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应该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不让自己表现出来。否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相形见绌,感到沮丧。这不但会引起别人的嫉妒,还会让其他孩子丧失自信,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说自己一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还远远不够,他们还要观察在这些孩子中是否有父母偏心的想法。

偏爱与平等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家庭合作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部分,即孩子们之间的合作。除非孩子们觉得彼此是平等的,否则人类就不会对社会感兴趣。除非男孩和女孩觉得彼此平等,否则两性之间就会存在巨大障碍。有许多人问:“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差异怎么会这么大?”有些科学家把它解释为遗传基因的差异,但是我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我们可以把儿童的成长比喻为树苗的成长。一片树木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但每棵树木的小环境又各有不同。有的树汲取了更多的阳光和土壤养分而生长较快,那它就必然侵占其他树木的生长资源,如遮挡阳光照射、根系四处蔓延、抢夺土地养分。长此以往,其他树木就无法正常生长,显得矮小和萎靡。一个家庭与此相似,其中一人鹤立鸡群,别人则必定相形见绌。

我们前面谈过,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应在家里高高在上。

如果父亲事业有成或者天赋异禀,孩子就会认为父亲的成就是自己无法望其项背的,由此心生失望,丧失了生活的兴趣。名门子弟的表现往往让父母和社会大失所望,这是因为孩子们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所以如果父亲事业有成,不妨在孩子面前降低姿态,以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在孩子之间时有发生。假如一个孩子一枝独秀,就会赢得大部分人的目光和宠爱,对他而言,自然是春风得意。

但是其他孩子却会对他产生不平和嫉妒的心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默默地忍受而毫无怨言。优秀的孩子阻碍了其他孩子,其他孩子的成长就会失去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绝非危言耸听。当然,其他孩子仍会追求优越的地位,并且会永无止境地奋斗下去,但他们的目标有可能会偏离正轨,或脱离现实或毫无目的。

排行的意义

个体心理学在探讨孩子们出生顺序的利弊方面,开辟了一片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父母之间合作良好,并在教育子女方面尽心尽力。可是每个孩子在家庭中的排行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每个孩子也会因此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下成长。我们必须再次强调即使在同一家庭中,两个孩子的处境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每个孩子都会在他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他为了适应特殊环境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家庭中的老大都经历过一段“独生子”的时期,但是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他们就必须强迫自己适应新的环境。长子的出生常常集家长的宠爱于一身,他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但是,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就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别人赶下自己的宝座,他不再是家中的唯一了。现在,他必须和别人一同分享父母的爱。这样的改变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问题儿童、神经功能症患者、罪犯、自杀者、酗酒者和性变态的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对其他孩子的到来印象极深,而这种被人剥夺的感觉铸就了他们整个的生活方式。

如果他确实因为新婴儿的到来而遭到冷落,我们不能期望他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境遇。如果他愤恨不平,我们也不能怪罪他。当然,如果父母能让长子感受到他们的爱依然如故,他的地位坚如磐石,尤其是让他为新婴儿的降生做好准备,并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那么这场危机就会悄无声息地安然度过。

通常,他都没有做好这种准备。父母确实给予了新生婴儿更多的照顾、关爱和赞赏。所以,他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求母亲的关注,以便回到以前的地位。有时,我们会看到两个孩子同时去向母亲索求关爱,谁都想比对方得到更多的关注。年长的一个可能会使用暴力或者想出新的花样。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这种环境下会做出什么事来。如果我们处在他的环境中,我们跟他会采取一样的行动,因为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会找母亲的麻烦,反抗她,并表现出一些她无法忽视的斑斑劣迹。他也会这样做的,他以最粗野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引起关注,结果把母亲弄得不堪其扰。母亲因此对他心灰意冷。他为了得到母亲的爱而争战,结果却失去了它。现在,他尝到了不被人喜爱的滋味了。他感觉备受冷落,实际上,正是他的行为使他变成孤家寡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错,并且还会说:“别人都是错的,只有我自己正确。”他就像掉进了陷阱,挣扎得越厉害陷得越深。他要证明他的观点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既然他的想法正确无误,又怎么能轻易放弃抗争呢?

对每个争斗的例子,我们都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母亲与他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变得脾气暴躁、野蛮任性、刁钻古怪和桀骜不驯。在母子冲突时,父亲可能会给他重新受宠的机会,他因此会亲近父亲,以期赢得他的关注和宠爱,所以家中老大通常更加偏爱和依赖父亲。我们可以肯定,一旦孩子开始偏爱父亲,即进入人生第二个阶段。孩子早期会依恋母亲,当母爱渐渐远离的时候,他会将依恋转向父亲,并以此报复母亲。如果一个孩子偏爱父亲,我们就可判断他曾经遭遇过挫折,或被人忽视。

这些事让他记忆犹新,并且这种阴影也会对他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这种争斗通常将长期存在,甚至伴随孩子一生。这个孩子已经学会了坚持抗战,并且在任何环境中都倾向于斗争。他也许找不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于是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获得别人的好感。他会变得暴躁易怒、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甚至索性彻底自我孤立。这种孩子的所作所为和现实表现,仍然以过去为重心,他们只想沉浸在过去那种美好的回忆之中。所以,我们总能在老大的身上看到对过去的一种眷恋。他们喜欢回忆,但是却对未来没有信心。一个曾经有着统治权和掌控权的孩子,总能更深地体会到权力的重要性。长大之后,他们同样会玩弄权术,并过分夸大规则和制度的作用。他们认为任何事都应该按规则执行,并且这种规则是一成不变的,而权力应该掌握在那些施予者的手中。这时,我们就看出了童年时期的经历让他产生了保守主义倾向。如果这种人拥有了地位,定会时时怀疑别人会有不轨之心,一心想取而代之。

以我在欧洲和美国的例子来看,长子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类人。紧随其后的是最小的孩子。这也很有趣,极端的位置会产生极端的问题。很遗憾,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没有成功地解决长子的问题。

老二在家中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这是其他孩子都无法比拟的。他刚一出生,就已经有一个孩子与他分享父母的爱,所以与长子相比,他更容易与人合作。他周围的家庭成员更多,如果家中的长子不压迫他,他是相当舒适的。他的位置最重要的事实就是他有很多不同之处,从一开始他就落后于人。老大比他长得高,他必须奋起直追。典型的老二一眼便可以看出。他就像参加赛跑一样,仿佛有人领先一步,他必须迎头赶上。他一直在全力以赴,他的内心要求自己超过哥哥并打败他。《圣经》给了我们很多心理暗示,雅各布的故事描绘了典型的老二思维。他始终想超越哥哥以扫,并取代他的位置。老二总是不甘心居于人后,他一直在努力超越老大。所以老二成功的机会更大,他们往往也比老大更占有先天的优势。在此我所说的并不是遗传的原因,而是由于孩子的不断努力,促使他进步得很快。以至于他长大之后独立了,仍然会寻找一个优秀于自己的目标,作为自己超越的对象。

这些特征不仅存在于我们清醒时的生活,而且在所有人格特征中都留有痕迹,还更容易出现在睡梦中。比如,那种从高处跌落的梦境常常发生在老大身上,因为他们虽然身处高位,却不能保证永远不失去优越的地位。再看老二,他们经常梦见自己与人比赛,比如追赶火车、与自行车比赛等。这种匆忙追赶的梦常常给我们以暗示,他就是家中的老二。

然而,我们必须强调,事实上,这些规则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表现得像老大,并不一定就是长子。对整个情境起着重要作用的不只是出生的顺序。在大家庭里,较晚生的孩子有时会取代老大的地位。例如,一对夫妇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之后,隔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生下老三,之后又生了两个孩子。这样,老三就可能具有长子的全部特性。他也可能出现老二的特征,第四或第五个孩子降生后,他也可能表现得像典型的次子。只要两个孩子一起长大,而又与其他孩子分开,那么他们便会表现出长子和次子的各种特征。有时候,长子在这场比赛中失败了,那么他一定出了什么问题。有时候,他能够保持住他的地位,并阻碍弟弟或妹妹的发展。那么老二就会惹出麻烦。如果长子是男孩,次子是女孩,长子的处境会非常困难。他承受了被女孩打败的危险,这很可能被他视为一种奇耻大辱。异性之间的竞争比同性之间的更激烈。女孩在这场比拼中好像更受眷顾。在十六岁之前,女孩身心发育都快于男孩。一般情况是哥哥主动放弃争执,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如果他耍手腕或者用不光彩的手段来取胜,例如吹牛撒谎等拙劣手段,我们可以断定,胜者一定非女孩莫属。我们会看到男孩走向歧途,越陷越深,而女孩则轻松解决问题,阔步前进。如果对危机有所预见,并及时防范,其实这种情形是可以避免的。在一个人人平等、团结协作的家庭中,家庭中没有对立,孩子们也没有钩心斗角的必要,更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争执上,因此这种不幸完全可以避免。

在《圣经》里,最小的孩子总能取得最大的成就。约瑟夫(Joseph)被当作最小的孩子抚养长大。约瑟夫出生之后十七年,本杰明(Benjamin)出生了。但是本杰明对他的发展却没有任何影响。约瑟夫过的全是最小儿子的生活方式。他始终肯定自己的优越,甚至在梦中也是如此。别人必须向他低头,他的光辉埋没了他们。兄弟们都很了解他的梦。对他们而言,这件事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跟约瑟夫朝夕相处,对他的态度也都一清二楚。约瑟夫在梦中的感觉,他们也都感受到了。他们怕他,并且都避开他。然而,约瑟夫还是从最后变成了第一。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成了家里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家庭。最小的孩子经常是整个家庭的栋梁,这件事并非偶然。人们都很了解这一点,并传诵着很多最小的儿子的英勇故事。事实上,他是处在一个相当有利的情境中,父亲、母亲、哥哥,都会帮助他;还有许多事物可以激发他的野心和努力,同时又没有人从背后使坏或分散他的注意力。

但是正如前所述,最小孩子排在问题儿童的第二位。主要原因则是家庭的溺爱。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总是不能独立,他们缺乏自我拼搏的勇气。最小的孩子的志向总是远大的,但是壮志凌云的人却往往生性懒惰。懒惰是雄心与绝望的混合体。志向过于远大往往不太现实。最小的孩子有时强调自己没有任何理想,因为他希望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超过他人,他们希望自己自由自在,独一无二。我们同时也能理解,周围的人都比他年长,比他强大,比他有阅历,可以想见最小的孩子常常会自叹不如。

独生子女也有自己的问题。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兄弟姐妹,而是父亲。独生子女都会得到母亲特殊的宠爱,母亲怕失去他,想让他时时刻刻成长在自己的保护之下,因此他们会产生“恋母情结”,他们被系在母亲的围裙上,甚至想把自己的父亲逐出家庭。不过,只要父母同心协力,让孩子的兴趣分散在两个人身上,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但是,一般而言,父亲与孩子的联系总是少于母亲的。独生子女有时会表现出和老大相似的情形:他希望战胜父亲,而且喜欢年龄大的人。

假如孩子们出生的时间间隔太远,每个孩子都会有某些独生子的性格。这种情形并不是很理想。经常有人问我:“你认为家庭中孩子的年龄,最好应相差几岁?”“孩子们是应该紧接着出生,还是应该间隔较长的时间?”根据我的经验,最理想的间隔是大约三年。在三岁的时候,如果较小的孩子出生了,他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他的智力已经能够理解,在家庭中可以有另一个孩子的位置。假如他只有一岁半或两岁,我们无法和他讨论,他也无法理解我们的观点,因此我们无法让他准备好迎接弟弟妹妹的来临。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男孩,其他都是女孩,他也会面临一段艰苦的时光。他处在女性的环境中,父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他只能看见妈妈、姐姐和女仆。他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便会备感孤独。特别是当家中女性联合起来对付他时更是如此。她们认为必须要教育他,或者为了证明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们之间就会爆发大量的敌对行动和竞争。更糟糕的情况是他在家中排行中间,那他只能两边受气。如果他位居老大,总会有个能力非凡的妹妹紧随其后,威胁他的地位。如果他是家中老小,那么就容易变成一个玩偶。在女孩子中间长大的男孩通常不受别人欢迎,如果让他们学着和其他孩子相处,学会与他人合作,这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否则,长期处在女孩的包围之中,言行举止可能会带有女孩气。

女性环境不同于男女混住的环境。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在没有统一管理的公寓楼中,根据个人口味自由布置的话,女孩的房间会打扫得干干净净,色彩搭配相得益彰,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但是,如果是一群男孩的住处,则不会那么整洁了,他们的环境会一片狼藉、喧闹不止、破败不堪。但是在女性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就会有些女性倾向,也会有些女孩的习惯和特征。

同时,这种环境也会让独生子极力挣脱这种氛围,并尽量展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他认为自己的个性和优越地位不容侵犯,但也免不了有些害怕。他会以坚守的态势,暗中摆脱女性的控制。所以这就形成了他向两个极端方向的发展,不是变得强大无比,就是软弱无能。而一个女孩生活在一群男孩中间也会如此,她们不是太过女性化,就是格外男性化,不安和无助常常会困扰她的一生。这种情况值得我们研究和调查。再者,这种事也不会时时发生,所以在尚未深入研究之前,我们切莫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