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曹魏政权为何短暂?

先说结论:根源还是曹操造成的。曹操做错了两件事。其一、曹昂之死;其二:曹丕、曹植夺位之争。

曹操有2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最少都有二十个。而曹洪这些也有儿子的;夏侯渊这些更不会少。但因为曹丕、曹植之争;导致曹丕限制宗室权力,自己的弟弟基本不用,连曹仁的儿子都不重用,更不要去说他想杀的曹洪一家人了。

转而重用了养子系曹真、秦朗、何晏这些。曹真、秦朗能力虽强,但也只是两人。其它几十个曹氏家族的人,没有机会领军。极有可能,很多弟弟、堂兄弟们站队曹植,包括曹洪。

这严重地和曹操依靠兄弟打天下是相反的;最终导演皇权旁落。太和五年,曹植上书陈述禁锢宗室过严的弊端,曹叡才开始改变诸侯王不得进京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曹氏宗室已经无任何实权。

这个源头,就是曹操考验曹丕、曹植两兄弟导致的恶果。那么作为聪明人的曹操为何会挑起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呢?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与荀彧的冲突有关。

荀彧和曹操之争不是汉魏之争,而是王道与霸道治国路线之争。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叫做王道,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叫做霸道。

荀彧可能认为治国所谓“王道”,就是为上者拥有高尚的德行,出于德行,君主的行为大抵都是“仁爱万民”的,于是仁道之君往往是用德性来教化百姓的,就是以德服人;这是表面的说法,核心是“王与士大夫共天下”,通俗来说就是虚君实相,与各世家共亨权力。

曹操可能认为治国所谓“霸道”之君,就是凭借武力对百姓施加由上到下的“压迫”,让百姓屈服于“武力”之下,这样的君主,是“以武制人”,所施行的是“霸道”。这是表面的说法,核心是“王与法规共天下”,通俗来说就是实君虚相,按律分享权力。

公元208年,在北征乌桓之后,彻底扫平袁绍势力,曹操进一步加强权力控制。废黜三公制度,设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任丞相。直到213年曹操任魏公,这期间曹操一直以丞相身份控制朝政。

这个时期,史学家们称为“霸府制度”,是曹操的首创,我们现代人比较熟知的日本幕府制度就是霸府制度。

灭掉袁尚之后,以后治国走什么路线?曹操与荀彧肯定要商量,比如宦官与外戚这个东汉毒瘤,两人是很容易达成一致的,必须限制。但在皇权与相权之中,两人意见越来越大。通俗易懂地说就是“刑不上大夫”与“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之争。

因为“曹魏”由丞相变成皇帝之后,相权按理来说就应该分给颖川世家,但曹操没有这个意思,甚至想改立曹植,原因是让曹植去结交关中、南阳、冀州世家;来对抗一直支持他的颖川、河内、并州世家。当曹植的名门妻子崔氏被曹操借口所杀之后,荀彧明白:曹丕的位置动摇了。

因此荀彧低头认输了。决定以自己的死亡来换取曹丕的稳定,结束这个王权与相权之争。因为陈群已经和曹丕商量了“九品宗正制”,曹丕认同这个。

限制外戚正是曹操与荀彧秘密商量的决策,而皇后绝对不能是清河崔氏这样的大族名门出身的。此时杀崔氏不是“崔氏所代表的是曹植的脸面,打杀崔氏,也就是警示曹植。皇位之争胜负已定,曹操以此来暗示曹植不要有其他心思。”,而是恰恰相反,正是在做立曹植的前提工作。

荀彧以自己的死亡为代价,投票了曹丕;而曹植由于爱妻被杀而认为自已没有机会了,喝酒解闷,乱闯司马门最终失去了他的位置。

曹家的皇后,注定不会是名族的。比如要立曹平原王,那么他的母亲,著名的美女甄宓洛神,就被曹丕无故地杀掉。

当然,如果追遡这些事情的根源,还是因为曹昂。曹昂和所有曹操的儿子们都不同的。

你要知道曹昂为何会死。

——因为每次出征都带在身边。

为何要带在身边?就是陪养曹昂的掌军能力与威信——就是让曹昂和军中的大将搞好关系;就是在陪养曹昂的势力。

他死的时候二十多岁。曹操已经过四十。

曹丕才十一二岁。

不要以为古代的人都长命,至少曹操本人不这样认为:否则不会一直在陪养曹昂这个在曹营之中不会有任何争议的接班人。

曹昂清不清楚这一点?可以明确非常清楚——因此让马给自己敬爱的父亲!

儿子宁愿自己去死都要让父亲活着,除了天然性的父子关系之外,父亲对他的看重、陪养等因素让曹昂不会再去考虑其他,他只有一个想法:让父亲先走。

在张绣狭着受伤的曹昂攻曹操时,曹操没有留手,双方对攻,后来张绣军败挟着受伤的曹昂南下,颠沛流离之中,曹昂死亡。丁夫人知道此事,跑回老家去,坚决和离。

只是曹操没得选择,在爱子曹昂受伤被狭之前,还有两件非常出名的人质事件与他有关。

灵帝时期,在洛阳,盗贼狭持三公之一的桥玄幼子,要求金银财物,桥玄命令包括曹操在内的洛阳卫士,不理会人质,直接进攻。

这件事在汉末时期形成了处理这类问题的答案:你狭持人质没有用,我是不会理会人质的生死,非杀你不可。

此事名震天下。

第二次是夏侯惇被吕布军绑架,韩浩根据“不理会人质直接进攻”的命令,直接进攻吕布军,以为有夏侯惇在手的吕布军防备不足大败,夏侯惇反而被救下。

没过多久,张绣得到受伤的曹昂,同样狭着曹昂攻了上来——以为曹操会留手的张绣战败。

曹昂被抓之后,其实是安全了的,在没解决曹操之前,贾诩、张绣是不可能杀害曹昂的,即使狭他攻曹失败,也没有杀他,但曹昂为何会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伤势过重。一是曹昂试图自杀。

所以有可能的真相是,让马的曹昂受伤后被抓,发现自己被狭攻曹操,激烈反抗,甚至在阵前试图自杀,伤势因此加重,曹操激愤,挥军猛攻。张绣退走,到了稷县不久,曹昂伤重无法救治身亡。

曹操与曹昂的父子之情,是超越了曹操与其他任何一个儿子的感情!都不必说丁夫人以及其他曹家人、夏侯家人对曹昂的拥护,单单曹操本人的态度已经是铁定如山的,不是曹丕、曹植、曹冲可以撬得动的。

正因为死去的那一个样样都合适、都满意;才会对曹丕、曹植有着各种不满意,才会对年少的曹冲充满了期待!

当然,活人是很难争得过死人的,更何况曹昂是为何而死?——所以曹操对丕、植都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只是这两个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之一,他没有曹昂这个选择了。

曹昂在,其他任何一个儿子都不会有机会的:尽管历史上的胜出者是曹丕。这半壁江山是曹操打下来的不错,但曹操起兵时,曹昂就在——他就是李存勖,李克用领军时,李存勖已经领军。那李克用死,李存勖接班那是共识的。

历史上曹操死,青州兵就乱散。如果曹昂在不会有这个情况发生。因为青州兵也熟悉曹昂,那夷陵之战,曹昂是否会如曹丕那样坐山观虎斗:不可能。

因为曹丕需要解决曹彰、曹植、藏霸势力,而曹昂不需要。他可以直接命令曹彰骑兵突江夏——孙权这次就危险大了。

曹昂为何不怕兄弟争权呢?因为曹昂时代曹魏宗室第一大将叫曹安民,又是从小和曹昂一起在军营长大的,是曹操的亲侄。

那曹昂要不要搞九品宗正制?不一定。因为军队中都是他的势力:作为曹操陪养多年的接班人,他会不清楚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

只要灭了孙吴或者打残孙吴,他的威信不会差的。

曹丕、曹冲是二代,他曹昂其实和曹操一样:是一代。

正如朱标在各位弟弟面前不单单是大兄,更像大半个父亲!

曹操的好多个儿子都聪明,昂、丕、彰、植、宇;不单单是曹冲。

只是曹冲这个因为年少而锋芒外露的,他要是接班,一定会出大事:对于还没有一统的势力而言,这种人上去,有着太多的钻空子空间。比如说杨坚的儿子之中,最聪明的那个是谁?不是非常稳重的杨勇,不是非常能打的杨秀;而是父母希望儿子怎么样就能演绎到怎么样的杨广!比如朱标最聪明的孩子是谁,肯定是建文,允通没有他一半聪明,这位知道爷爷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每一次给爷爷的答案都是爷爷喜欢的满意的。

这类聪明人上位,会发生什么事?

聪明人认为:在座的各位都是垃级,你们都是错的,让我来。

我天下第一聪明人。干的话儿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挖条运河,灭高句丽,一次不行又一次;恢复井田制,将藩王全部干掉!每与爷反!

历史上聪明人曹冲为何会死?因为你没有曹丕那种聪明:让人感觉不到的聪明。又因为曹丕、曹叡聪明过头,极度自信,限制宗室,最近终给司马家族做了嫁衣。

要非常清楚,曹操有很多儿子的,即使曹丕不用曹彰、曹植;但还有曹宇这一大堆,只不过曹丕都不给机会,到了曹叡独掌大权之后,在诸葛亮病逝之后,他就开始浪了,导致早早离开。在野史记录,他试图托孤给宗室和夏侯家,却被刘放、孙资两位中书令劝住了曹宇,从而改变为曹爽与司马懿。至此,灭曹还是刘孙干的。

曹爽在高平陵之变时的处境和后来的钟会、邓艾是一样的,相信不相信下场是一致的。你要去了解曹魏的屯田制就会明白的。

钟会为什么会失败?钟会是没有儿子,而且和家人也不和。但他带去的兵不是。他的兵都是有家人的,都在北方,都被控制着。

这是陈宫、张邈等人引入吕布攻兖州之后,曹操就开始执行控制士兵家族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屯田之类的在内。主要操盘手,就是夏侯惇。夏侯惇一直极少上前线,因为他的责任就是看家。这里面当然包括了各种士兵的家庭。

而邓艾就是屯田兵出身。

为何邓艾带的兵可以翻山越岭,走没人敢走的阴平道?家人被控制的,不听令的话,全家送走。

因此,当要拿下邓艾是很容易的,洛阳来使就将他和儿子一起囚起来,囚车至洛阳,在途中被杀。他带的兵可以和他翻山越岭冒着危险奇入成都,拿命博都行,但不会听从为了邓艾去反抗洛阳。

钟会当然也是这个情况。

当然,曹爽也是,因为司马懿带兵出现的时候,曹爽已经不能打了,他的兵已经动摇:家人被控制的,而曹爽带着他团队核心的人都在外面。

像夏侯霸,他出逃的时候,都带不了什么人一起走;而当年的吕布、刘备怎么流浪都是有一群人跟随的,到了夏侯霸,以他的家势、人脉都是差不多像是孤身出逃;而夏侯玄面对着司马师没有任何作为。因此控制了“屯田兵”的世家大族站队谁,谁就能赢。

曹爽执政之后,来了一系列的新政,试图打击世家大族;重用的还是何宴这批养子系,真正的宗室被他继承曹丕政策,不出大事才怪呢?

曹魏因为“控制家属”这个制度而成功,也因为这个制度而失了江山。

很过分的事情都做过,前方在打仗,后方就把人家的妻子婚配了,这种事情是发生在曹操晚年,从他开始已经失控,何况四十年后的司马昭时期,要不然世家大族代言人司马家灭曹魏怎么这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