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蛾,是蚊蚋,也能涅成蝶

也许,人越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时候,就越有勇气。

就如那时的张幼仪。

面对不幸,她不再懦弱哀求,而是强忍悲痛料理孩子的后事,然后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地继续生活。除了学习德语,她还开始学习经营管理,将所有精力都付诸自身的成长。

离婚于她,可以说是一次涅槃重生。

身处异国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忍,再没有什么坎儿能让她望而却步。

她自己曾说过:“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之后,我一无所惧。”

诚如莫泊桑说的:“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咬牙坚持,爬过荆棘,蹚过洪流。

她,就做了那个跌倒又爬起,咬牙坚持的人。

1926年,她学成归国。

徐家始终待她甚好,离婚后为让她不为生计受苦,每月都给她寄生活费,并收她为义女。这次她归来,徐申如(志摩父亲)更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她,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她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不久,八弟张禹九和朋友合伙在上海静安寺路开了一家叫“云裳”的服装公司,她受邀出任总经理。

紧跟着,她接管了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成为副总裁。

这样的她,自是引来不少人的爱慕,更有男子热烈地追求她。不过,都被她拒绝了,她说:“不,我没这个打算。”她是有顾虑的,在给四哥的信中她写道:“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里,都不能教别人看到我和某一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然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我离婚是因为我不守妇道。”

可是,于我看来,这只是面上的推辞。真正的伤疤,源自那段无爱婚姻造成的可怕伤害。

撇了姻缘不顾,她全身心投入事业中。

她开启私人定制,革新服装面料,开创中西结合的服装款式,很快就使“云裳”成为上海滩的时尚标杆。当年,云裳时装公司的顾客多为名媛、明星,在社交场中,她们无不以穿着“云裳”所制服装为荣,“云裳”因而生意兴隆。

面对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女子银行,她低调上任,从零做起,勤力奋勉,准时上下班。在她的努力下,女子银行很快就扭亏为盈,还创下了金融界的奇迹——储蓄资本超过两千万。

她因此名噪一时,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女银行家。

徐志摩再见她时,她早已蜕变成一个华丽的女子,再不是那个连英文单词“hello(你好)”都说不全的“乡下土包子”了。

徐志摩曾给陆小曼写信说:“C(张幼仪)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

在做回了自己之后,她终是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