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诸子

1、诸子的学术派别

古时尊称男子为“子”,各派学术著作也多称“子”,如《孟子》《庄子》等,大概这种著作,多半是由门弟子记述其师说,编辑而成,书中常常说及其师而尊称之为子,后人便拿这个人名的“子”来作为书名了。刘歆、班固的群书分类中,有“诸子略”一类,包含九流十家(见第四十节),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称为九流的九家是各有它的理论体系的,在九流之外的小说则没有什么特殊的理论,而只是九流中作通俗化运动的或民间讨论学术的零星著作。例如《虞初周说》九四三篇,据应劭的解释:“其书以《周书》为本”,《周书》是一种史书,现存有“汲冢”发现的本子,《虞初周说》大概就是集合民间传说写成的一部《周书演义》。又如《宋子》一书,是宋轻所作,宋轻的为人,“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庄子·天下》篇),他极力陈说见侮之并不足为辱,以消灭人们的争斗心,并到处宣传反战,理论与行动是近于墨子,而宣传方式则是通俗的,大概采取了许多民间故事做材料。《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小说家书,没有一部流传后世的,我们以后不再讨论它了。其余九家著作,多少还有一些存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儒、道、墨、名、法五家后面将要分别说明,因为这几家都有特殊的哲学思想。至于杂家著作,最重要的是《吕氏春秋》及《淮南子》,是集合几派学者编写的,所包含的思想不止一种,但我们从这种书可以得到各派思想的补充说明。阴阳家的著作已经失传,但他们的理论在旁的书上有零星的叙述,尤其是“术数”(关于自然现象的占验以及卜筮)、“方技”(医药)二“略”的书,及一部分“兵家”书,没有不是根据阴阳家的理论的,例如《黄帝内经》一书,是医家假托黄帝名义而写成的病理学,就是阴阳家学说的具体应用。阴阳家学说包含哲学上的宇宙论,及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又发展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历史哲学。就是儒家也受了阴阳家的影响,儒家在孔子时,本来不谈宇宙,也没有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到战国时候,采取阴阳家的学说,方才大谈其宇宙,而有《易经》之作(采郭沫若的臆说),就是子思、孟子的发扬五行旧说(据《荀子》说),也未必不和阴阳家有相互的影响,到汉代的儒家董仲舒以及著作谶纬之书的先生们,更充分地采取阴阳家的学说了。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在国际间活动的策士和外交家,他们讲求纵横捭闔的手段和辩论说服煽动的言语技术,最著名的人物是苏秦、张仪,而孔子弟子子贡也相当著名(《史记》载,子贡一出,存魯、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孔子也是倡纵横之术的,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的教育科目中有“言语”一科,高才生为宰我、子贡)。现在流传的著作有《鬼谷子》一种,据说是苏秦所作。但这书还不如《战国策》足以代表纵横家。农家列于九流之一,不只是讲求农业技术,他们也有理论,在经济上主张重农,在政治上主张打破劳力劳心的界限,废除统治被治的分别,孟子所谓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倡导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理想,反对“厉民而以自养”,这人即属于农家,其学说是从道家发展出来的。

2、儒家

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可以《论语》代表之。孔子思想的特征是:(一)不信神怪,不谈宇宙本体,专讲人事;(二)因此在政治上就抛弃了上古的天道思想,而主张人治主义;(三)以伦理思想为中心,他的政治主张及逻辑方法都从他的伦理思想引申出来;(四)对当时的现状主张改革,但改革方法却是和平的,折中主义的。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主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而以“仁”为根本观念。仁是爱人、救世的热情,而出发点则在于孝悌,这就是推爱己之心以爱人,推爱父母兄弟之心以爱一切世人。实行的方法则有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积极方面,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以为这样推己及人的仁爱,可以使五种人伦关系调整合理,而社会便能安宁发展。同时在政治上能够推己及人,即由亲亲而仁民,便能施行仁政,以德化民。孔子主张“以礼让为国”,凡在统治地位的一定要有道德,和希腊柏拉图以哲学家治国的理想相像。孔子推己及人的伦理道德学说,应用于逻辑上,便成了“问一以知十”“举一隅则以三隅反”的演绎法。同时孔子也应用归纳法,如“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即注重观察事实,为应用归纳法的一例。

发扬孔子学说的有两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据郭沫若及王柏两氏考证,《易传》(十翼)、《大学》和《中庸》一样,都是子思的思想。子思哲学是观念论的,他发展了孔子的演绎逻辑,而以主观范畴的“诚”为宇宙本体,建立了天道与人性合一的体系。在政治上以正心诚意为基本,构成修齐治平的一系列程序。其在《易传》上,提出“阴阳不测之谓神”,在《中庸》上盛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又赞美孔子为天下至圣,可以配天,这几处文字,颇有宗教化色彩,或系受了墨家的影响。孟子继承子思的思想,与杨朱、墨翟两派作理论争辩,其言论见于《孟子》七篇。孟子倡性善说,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只要扩充这个良知良能,“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又主张“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孟子与子思一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又自命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继承者。他表面上不讲功利,而标榜仁义,其实是以仁义为功利,如说“仁者无敌于天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能一之即能统一天下)等话,处处都说出仁义的实效。孟子这种政治主张就是所谓王道,王道是开明专制,故尊重民意,强调“民贵君轻”之说,王道又是保育政治,故说“保民而王”。对于人民生计,他主张实现井田制的理想,“薄税敛,深耕易耨”,使人民有“恒产”,以“野人”养“君子”。

荀子名况,又称孙卿子,赵人,他的学说与子思、孟子不同,可说是发展孔子的经验论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须用人为的方法教育训练,方才可以为善。因此他很注重礼乐,注重教育,荀子书中的《礼论》《乐论》《劝学》诸篇,为大、小戴《礼记》所采用,可以证明他在儒家中地位的重要,但自宋儒尊孟黜荀以来,一般人都不研究荀子,儒家思想更狭隘了。荀子的无神思想,比孔子更进一步,他在《天论》篇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又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即是主张利用自然,征服自然,颇有科学精神。荀子的《正名》篇,以实(存在)为名(概念)的主导,尤其是比较进步的逻辑,他凭借这个工具和“别墨”及诡辩家做斗争。荀子书以王先谦《荀子集解》本为佳。

3、道家

道家的主要人物是老子,著作有《道德经》五千言,据考证,这书是战国时环渊所编,环渊又叫关尹子,也是道家的要角。我们从《道德经》研究老子思想,便知老子认定宇宙的本体,是道或天,是自然的物质,又指出“反(矛盾)者道之动”,而运动过程则有几个阶段,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指出对待事物的相互转变,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又因强弱、刚柔、动静可以转变,所以主张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他对于社会的评判,则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谈到治事方法主张“无为”,即认为人类做事必须遵守自然的规律,不可违犯自然规律,任意妄为,所以又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这些思想都很客观。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主张静止,主张无中生有,主张复古,主张无知无欲,主张柔弱、不争,因而形成消极退让的人生观。他这种逃避现实的幻想,却是观念论的。老子书,王弼注本及魏源《老子本义》本较好。杨树达辑诸子论老子的话而成《老子古义》一书,是最好的参考书。

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关尹、列御寇、杨朱、庄周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杨朱贵己。”(《吕氏春秋·不二》篇)关尹的学说只从《庄子·天下》篇可以知道一点,他是认定人类的认识,必须如水或镜一样,采取纯客观主义的态度。列子与杨朱的学说,现在都只能从晋朝人编撰的伪《列子》书中去寻找。列子明白指出天地之初为一混沌的实体——“太易”,太易变化而生万物,完全是机械的运动,是有必然性的,又提倡无欲无我的客观主义,即“贵虚”。杨朱否认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道”是活动的自然力,表现在人类中,就是嗜好情欲等,他主张“全性保真”,满足人类自然的欲望,是近乎希腊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者。孟子曾指斥他的“为我”主义,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荀子及韩非子都有评判杨朱的话,可参看。

庄子与老子并称,而思想不相同。两子都尊重自然力,这是道家的根本思想,但老子尊重自然,是主张随顺自然之理以治事,其对于治国主无为而治,对于抗敌,主先以弱自处,都是入世的态度,所谓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也。庄子就不是这样,他因尊重自然力而主张委心任运,颇有出世思想,是将老子的消极一面特别发展了。庄子不能将有和无统一起来,因此把现象和本体也隔开了。他认为现象世界所谓大小、贵贱、寿夭等等的范畴,都因比较而生,即相对的,实际上是没有的。现象世界成为虚幻,那么人所应把握的就是那个无差别的“道枢”了。这样,庄子的世界观就成了唯心论的,它和佛教大乘所谓“空”的原理相似。所以章氏太炎曾用佛学理论来解《庄子》,作《齐物论释》。章氏又说:庄子的根本主张是自由平等。他以为《逍遥游》篇是讲自由,真自由是“无待”,即超脱世俗对待比较的观念;《齐物论》篇是讲平等,真平等是我与物平,去是非的差别,化彼此的界限。《庄子》书说理很精,所以章氏非常推重。全书三十三篇,末篇(《天下》篇)评论各派学术,可考见古代学术源流。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都好读,郭书载晋郭象注更全备,郭象本身也是一思想家,他作的注可作晋人哲学读。(《齐物论》一篇,傅斯年认为是慎到所作。)

4、墨家

墨家是春秋战国之间下层民众与商人中间的一个帮派,带宗教性,其领袖称为钜子,钜子对其徒众,可以执行严格的纪律。墨学开派大师是墨翟,现在的著作只《墨子》一书,编著者是墨氏门徒,且不出一人之手,其中最重要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篇,因其叙述墨学中心思想。墨子站在新兴商人及大众的立场,所以主张短丧节葬,反对奢侈娱乐的贵族生活,反对那种容忍不良现状的命运观念,反对侵略性的战争,主张打破家族观念而博爱人类,主张选用贤能而废除世袭贵族的统治,主张集中意志(尚同)而造成和平的大一统。这些主张多半与儒家的主张不合,所以反对儒家。因为原始的大众组织多带宗教性,所以说“天”和“鬼”(祖先的灵魂)都是有意志的。墨子之徒,刻苦耐劳,热心救世,团结坚强,曾因反侵略而参加抗战,对于军事、兵工的专门之学,也极有研究。《墨子》书中《备城门》等篇,都是谈军事的。墨学的消沉,比道家、名家等更早,大概是因为它偏于实用而缺乏形式工夫(如礼乐),即荀子所谓“蔽于用而不知文”的缘故。其实墨子“尚同”之说,即主张思想定于一尊,也很足以供后世帝王的利用。又墨家因为没有“天堂”“来世”的想象,也不能形成一种长期存在的宗教。《墨子》书文字通俗,但因时代过古,又失了传授,所以不容易了解。清毕沅有校本,孙诒让《墨子间诂》,则集清代治墨学者的大成。

5、别墨及名家

《墨子》书中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篇,是墨家中一派所谓“别墨”者的著作,其中包括有论理学 (名学),数学及旁的科学知识,通常称为《墨经》,梁启超著有《墨经校释》,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也有若干说明。“别墨”是墨家中专门研究名学的,我们不妨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者流一例看待。

论理学是各种学术的工具,所以周秦诸子都讲正名之学。儒家的荀子精于名学,前已说过。墨家除《墨经》所讲的以外,还有“三表法”,是他们的论证方法。又,《汉志》列在名家中的“邓析子”及“尹文子”,其实是法家而兼名家。纯粹讲逻辑学的名家,应推惠施与公孙龙。惠施的书已经失传,他的学说只能从《庄子·天下》篇看到一点。《公孙龙子》,《汉志》载有十四篇,现只存六篇,为仅存的名家有系统的著作。公孙龙以《白马论》著名,他的推论是:“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他还有《坚白论》,把坚、白的属性从石头的自体完全分离开来。战国时名家有“合同异”及“离坚白”两派。公孙龙属于后一派,惠施属于前一派。惠施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又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又说:“今日适越而昔来。”章太炎认为,是说一切空间或时间的区别都非实有。他又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章氏认为,这是说一切同异都非实有。别墨派也谈坚白同异之说,而主张“合坚白”,“离同异”,与公孙龙、惠施相反。当时名家具有辩证法的观点,如《庄子·天下》篇所谓“南方有穷而无穷”及“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命题,《墨经》上也有,都是说明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的。

6、法家

法治主义起源于春秋时代,如管仲、子产所实行的就是,但形成一个学派却在尹文、申不害、商鞅、韩非的时代。他们所根据的哲学是道家的自然主义,因为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人类行为也应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体现自然法而创制的人为法。他们以为有了法,便使人们的行动有客观的标准可以遵循,统治者以法驭众,不必多费心思,大可以无为而治。这也符合道家的旨趣。所以《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等篇,讲老子哲学。《管子》因有一部分讲道家哲学,《汉志》把它列在道家。同时他们和儒家、墨家也有渊源的关系。儒家的礼治,据荀子解释,是给人们欲望以统制,也就是把物质分配,按照智愚、能不能的区别分级规定,这和法治已很接近。荀子又主张中央集权,主张“法后王”(以目前政制为基础),这些理论都是法家所采取的。墨家主张中央集权,主张思想上同于天子,也是法家所采取的。法家有“术治”“势治”“法治”等派,而以法治派为正统。申不害主术治,术治是人君用权术来驾驭臣下,术是不公开的。慎到主势治,势治是用威权来统治,势是自然演成的,不是人类意志所能任意创造。商鞅、韩非主法治,法是公开的,可由人的意志创造的。但我们也可说法家是法术并用,法是官吏治民的工具,而术是人君驭下的工具,即统御官吏的方法。法家是反对人治主义的,儒家的以德化民,墨家的尚贤,都是法家所不赞同的。法家以为人治是主观的,不如法治的客观无私。人治以得贤人为条件,但贤君贤相只偶然地出现,不如法治有常度。人治使君主烦劳,不如法治的无为而治。法家论国家的起源,比墨家、儒家正确,儒家主家族起源说,墨家主民约说,法家则主权力起源说。法家说“令尊于君”,是强调法的尊严性。法家虽然主张中央集权,但不主张专制,因为他们认为君主也要守法。可是他们有一个大漏洞,就是主张立法权仍然操之于君主,君主既可立法,也可废法,自然可以任意胡为。所以荀子批评他们“民不议法”说的毛病,而提出“纂论(继续的议论)公察则民不疑”的论点。法家书以《韩非子》为最精粹,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本可读。其次是《管子》,清洪颐煊《管子义证》,戴望《管子校正》,章炳麟《管子余义》以及今人《管子今诠》诸本,同时参阅最好。此外有《商君书》《尹文子》《慎子》等,不及管、韩二子的重要。法家对后世政治颇有影响,汉朝的萧何、曹参、贾谊、晁错,三国的诸葛亮,都是服膺法家的。

7、兵家及其他

兵家《汉志》不列于诸子,后世目录学家则列为诸子之一。兵家古籍流传到现在的有《吴子》《孙子》《尉缭子》等数种,以《孙子》为最重要。孙子为吴王阖闾的大将,著《兵法》八十二篇,魏武帝选辑其中最精粹的十三篇,加以注解,名《孙武子》,后人陆续注释的很多,通行本有《孙子十家注》。这书讲论战争原理及战略问题,有很精到的见解,即在现代,依然适用。又,汉以后儒家书,其不是注解儒经而能自成一家言的,向来也被认为诸子。如桓宽《盐铁论》,系根据汉时因盐铁业国营问题而起的辩论,扩充写成的,可以作为经济史的资料,张敦仁考证及王先谦校本都好。如贾谊的《新书》,刘向的《新序》《说苑》及《列女传》,陆贾的《新语》,扬雄的《太玄经》《法言》,隋王通的《文中子》等,则很少新见解。其中只扬雄颇足以注意,因其时阴阳家谶纬之学盛行,他能给以有系统的驳斥,使儒家学说与阴阳家分离,而与道家结合,开魏晋玄学之路。扬雄所根据的是《易经》与《老子》的自然主义宇宙观与人生观,并无新意。他写《太玄经》,仿效《易经》体例;写《法言》则仿效《论语》。他论人性,与孟、荀两家不同,他在《法言》里说:“人之生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此外儒家诸子,还有《孔丛子》及《孔子家语》,都是魏王肃所造,而假托周秦时代的著作。道家书有晋朝的《抱朴子》,葛洪所撰,颇足注意。这书分《内篇》和《外篇》。《内篇》论神仙修炼,符篆劾治诸事,虽号称道家言,其实和老庄没有关系。《外篇》则论时政的得失,人事的好坏,大意是以黄老为主。所谓黄老之学,是汉时盛行的名词,文帝、景帝时代,贾谊、晁错等都是兼讲黄老之学的,这是根据老子的议论,而同时假托黄帝之说的,例如陆贾《新语》中有《无为》篇,批评秦代法令繁苛,刑罚酷虐的缺点,主张行宽大政策。这样看来,黄老之学,仍然是道家言,到了神仙修炼,就不是本来的道家言而是道家的变种了。杂家书前曾说过《吕氏春秋》(毕沅校本好)及《淮南子》(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可看)两种,东汉初年大哲学家王充所著的《论衡》,后人也将它列入杂家,这部书非常重要,下节另加说明。

8、王充之学

王充哲学属于道家一派,他的《论衡》一书,即根据道家自然主义的观点,来批评当时一般人的迷信。他驳斥阴阳家天人感应、灾异示警的学说,认为人死后没有灵魂,祸福是人自己所造成,不是鬼神主使的。他对于历史的见解,是今优于古的进化观,反对一般人贵古贱今的观念。王充的方法论颇符合科学,他立论必根据事实、证据,再以心意诠订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他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可随环境而变迁,所以要注重教育。他在《非韩》篇非难韩非,在《问孔》及《刺孟》篇,说明孔子、孟子的学说里也有矛盾,在《说天》及《说日》篇,非难邹衍及天文家的学说。他对于《论语》里面孔子教子贡去“食”存“信”一点,提出反对的意见道:“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今言去食,信安有成?……夫去信存食,虽不欲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虽欲为信,信不立矣。”自孔子成为偶像以来,数千年来,没有人敢公开批驳孔子的议论,只除了王充和明朝的李卓吾两人。李卓吾的书曾被人焚烧,王充的书幸获保存,这又可见汉代虽尊崇六经为官学,民间的学术思想仍然自由,宋明以来,儒家的思想专制,方才变本加厉。清代研究诸子的风气渐开,乃在参证经义的大题目下进行的,并不敢阐扬诸家绝学,与儒家分庭抗礼。因此王充之学,特别值得注意。《论衡·说日》篇说:“日之长短,不以阴阳……夏时日在东井,冬时日在牵牛。牵牛去极远,故日道短;东井近极,故日道长。”又说:“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这又可见王充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严谨的科学精神,与充满术数观念的阴阳家及今文派儒家比较,真不知进步了多少!可是王充也有一个大缺点,就是认为个人的贵贱祸福,国家的盛衰治乱,都由命中预定,人力不能改变它。这仍是受了时代的限制,免不了世俗之见。

9、魏晋时代的玄学

三国六朝时代,儒家经学衰微,拘牵文字,不讲大义,道家思想于是占了支配地位。当时的人称道家之学为玄学,称《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周易》(《易经》)虽是儒家经典,但经老庄派学者的注解,也道家化了。当时注解老庄的极多,差不多可以和儒家经传的注疏相颉颅。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何晏的著作为《老子道德论》及《论语集解》,王弼的著作为《易注》及《老子注》。此外郭象的《庄子注》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何晏、王弼等的思想是继承庄子而不是继承老子的,以虚无寂灭,超脱现实为主。在此等思想影响下,产生了阮籍、嵇康、刘伶等的“清谈派”。阮籍著《达庄论》,阐明“万物一体”的学说,又作《大人先生传》,攻击“君子之礼法”。嵇康作《释私论》,指明“君子不以是非为念,但虚心率性而行,自然不违道”。刘伶作《酒德颂》,表现一种**不羁的人生观。当时有人伪托列御寇所作的《列子》,内有《杨朱》篇,也是说,只有快乐享受是人生之目的及意义所在(张湛作《列子注》,人们怀疑《列子》就是他编撰的)。此等哲学思想,表面上是乐观的,实际上是悲观厌世,消极,颓废。由清谈派再发展下去,便成葛洪一派的神仙修炼之术(《抱朴子》),这是逃避现实的最后归宿。就玄学时代的著作讲,以郭象的《庄子注》为最有价值,因其对于庄子的自然主义与神秘主义,都能充分发挥。郭象说无不能生有,天地万物都是“块然而自生”,即所谓“独化”之理。又说天地万物,“彼我相与为唇齿”,“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又说:“治乱成败,遇与不遇,非人为也,皆自然耳。”“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其弊至于斯者,非禹也,故曰天下耳。”这就是说,一件事的产生,乃整个客观环境所造成,不是一二特殊人物所能独创的。又说万物彼我“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似乎就是说明对立的统一。他又说:“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讲到社会制度,则说“夫礼义,当其时而用之,则西施也,时过而不弃,则丑人也”。讲到人性,则说“人性有变,古今不同也”。这些见解都很透彻。至于神秘主义,就是所谓“至人”或“圣人”人格的解释,那就是忘彼我,统小大,齐死生,同是非,泯除一切差别的观念,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所以章太炎说郭象承何晏“圣人无情”之说来解《庄子》,在他的笔下,“圣人竟是木头一般”。

10、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中国学术菁华,全在周秦诸子,不但哲学思想高深微妙,远过于后世儒家(章太炎说宋明理学不如佛学的精微,但周秦诸子则包含了那样精微的哲理。冯友兰说理学是哲学之哲学,古代只有公孙龙子讲求这种纯理的学问。人们见解虽然像这样的不一致,但无论如何,不能不说周秦是中国哲学思想最发达的时期),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都在那时萌芽了(如法家的政治学,名、墨、儒、法各家的逻辑学,墨家、阴阳家的数学,阴阳家的天文学,兵家、墨家的军事学等)。诸子时代的学风,有最可注意的数点,就是:(一)有创造性,不相剿袭;(二)为专家之学,易于求精;(三)后学阐扬前哲,不为旧说所限,易于进步;(四)各派互相驳辩,思想日益精密。但当时何以发生这种百家争鸣的学风?那就以社会剧激变化为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代,铁制农器已普遍使用,农业、手工业骤行发达,商业因而产生,大商人如弦高、计然、范蠡、吕不韦等人,不但富超王侯,而且操纵政治,但旧时贵族,反而有很多没落起来的,因此新兴豪强希望有中央集权政治的出现,结束纷争割据的局面,以便利商工的发展,而旧时贵族,则希望恢复封建初期大小诸侯和平共居的局面,因此形成新旧思想的对立。同时各封建诸侯国,因地利的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如齐有鱼盐之利,用国营方法而致富强;秦用商鞅的农战政策,开荒垦殖,普遍施行军事训练),造成了加紧兼并弱

小的趋势,到后来七雄并立,斗争的规模更扩大,也更激烈,大家都想吸收人才来帮助自己,所以提倡讲学,奖进文化,已成了列国通行的政策。当时文化中心,如齐国的稷下等地,为人文荟萃之所,对于学术研究的鼓励,是相当大的。其次,就是知识的逐渐普及。因为过去知识全由封建贵族所垄断(所以《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出于王官),由于贵族的没落,将知识带到民众中间去传播(如孔子在民间讲学),产生了许多新的知识分子;加以社会交通的频繁,首先是通商与外交的往来增多,打破了封建初期移徙住居的限制,使文人策士,也能自由奔走游说于各国,收互相观摩互相促进的效果。

诸子学说,无不为了“救时之敝”(《淮南子》),不过因其地位的不同,见解的各异,而造成种种不同的方案罢了。如墨家、法家以及儒家的荀子等,都是主张建立新的中央集权制的;如老子,是主张恢复旧时“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的;如孔子,是主张当时霸主实行尊王攘夷政策来恢复并巩固封建旧秩序的。总而言之,他们对于当时现状都不满意,主张改良或变革一下。然而假使仅有纷争的局面,而没有新兴进步的社会层,如五胡十六国或五代十国的局面,那种活泼进取的现象也不会产生。因此,我们从诸子学之所以盛,可以推论到诸子学之所以衰的道理。

秦汉大一统之后,历代帝王尊重儒术,以利禄为提倡经学的工具,造成诸子百家的消沉,这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如三国六朝时代,儒学本身也很消沉,而结果仍然没有学术隆盛的气象。这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停滞,社会阶层并没有新的发展的缘故。在秦汉之间,商业虽一度发展,但因生产方式没有进步,政府又厉行抑商政策,商业终于没有大的发展。到六朝以来,社会经济虽然略有进步,而进步很小,生产方式大体仍然和两千年前差不多,和我们接触的异民族,始终是一些文化较低的游牧部落,所以直到近世与西洋各国交通以前,学术思想再没有重振的可能。周秦时代过去以后,只有后汉王充是一个特异的思想家,魏晋玄学不过使道家思想走向庸俗化,并没有什么成就,自此以后,诸子学已成绝响,直到清代,才有人研究它,但这都限于训诂、考订、校勘,并没有注意到义理的发挥。今后整理国学,对于清代人所谓诸子学,不能不有所改变:第一,诸子学不能成为一种科目,应当归属于中国哲学史,更确切点说,中国古代哲学史,或古代思想;第二,应当注意义理的探讨及时代背景的研究。至于从旧的传统中寻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础,那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不是初步工作所能办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