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进士不成,但出路还是有的。李贺父亲官至六品,按唐制有做荫子的机会。更何况,李贺是唐朝的远支宗室,算得上王孙,要通过推荐、考试获得门荫,应当是手到擒来。甚至有人劝他,可以直接上书皇帝,以宗室的身份,求帝王开恩,赐下官职。李贺不过二十岁出头,尽管受人中伤,也非完全丧气,他仍然挺着胸脯、昂着头,期待着凭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致酒行》节选

在他的心里,像主父偃、马周这样困顿半生的壮士,最后都能被赏识,获得大用的机会,目前自己暂困黑暗、游走不前,但总有光明等着自己。二十岁的人,就要有二十岁的胆气。想到这里,李贺站起身,揣着一身奇思妙想,大步向前走去,绝不浪费青春。

元和六年(811年)的初夏,李贺被授奉礼郎之职,官位极卑,但总归是一份工作。

在崇义坊,李贺有一个气质颇为相投的邻居,巧的是,这个邻居不仅姓李,也是李唐的子孙,早年在长安犯了事,便到北方谋生,李贺叫他“朔客”,我们不如叫他老李。老李也喜欢作诗,但诗名不响。有一天,老李典了不要的衣服、买了酒,来找李贺畅饮。老李喝得高兴,对李贺说:“李长吉,你写七言写得不错,五言,不行!你写五言,就是胡闹,比陶渊明、谢灵运差远了!”

李贺听了这话,借着酒兴,指着老李家善吹觱篥的家仆,要求写一首五言诗。

老李一听,这敢情好,赶紧让人取来纸笔。李贺酒酣耳热,又成一篇名作:

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

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萤。

——《申胡子觱篥歌》节选

“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老李听到这里,似乎想起了纵马燕云、仗剑天涯的日子,连连击节称好。老李的家仆申胡子也就着李贺的诗歌吹奏起来,旁边的人扯着嗓子,跟着醉唱。老李请出家中的歌姬花娘,让花娘给大家助助场面。满座宾客,那一日无不尽兴,就连李贺也忍不住,让花娘多唱几曲,好叫老李高兴高兴——今儿可是老李的生日。

李贺和老李,在失意的城市里,难得有这种得意的日子。但在得意的时候,李贺目之所及,也是老李挂冠归隐、英雄迟暮的样子,用一腔快意浇胸中惆怅,老李和小李,是可以相通的。

可大部分日子,就没有这样惬意了。有一天,他在崇义坊的家中经历了一场长安秋雨,昏沉冥暗的天光云色,像极了自己的前程与心境,他不由大哭一场。李贺毕竟是个年轻人,心里的苦和身上的疲惫,都会流淌到文字里。相比有家庭重担的中年人来讲,李贺在梦里看到的家,还是老母在堂、小弟奉养的和乐场面。相比之下,自己在崇义坊的家,只是几间房子而已。为官三年,除了按常领工资外,李贺看不到什么起色,勉强拖着孱弱的身子,继续在长安做事。相比起蒸蒸日上、欲收山河的中兴气象来说,李贺所从事的排班、赞礼之事,不仅乏味,而且微不足道。奉礼郎从九品上,官卑位轻。忙于无聊的祭祀活动,仰人鼻息,对于一个自由的灵魂来说,实在是过于折磨了。李贺在长安,能感受到的大多是枯燥和消沉,自己二十年的学问见识,似乎还不如祭祀排位时礼唱声嘹亮与否重要。

李贺向好友陈商送去一首长诗,诗中第一句便如雷震耳: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赠陈商》

李贺到底是李贺,胸中所有的牢骚,都似乎要比别人大上一千一万倍,对现实的失望,往往也到达极致。李贺经常把自己比作一把古剑,经历历史的沉淀,却不曾有过一试锋芒的机会。但说到底,李贺还是渴求这样的机会,在二十岁大喊自己心如死灰的人,第二天到底还是要收拾行囊,继续出发的。

元和八年(813年),李贺身体不适,回家休息。他有幸在长安交到了杨又新、李汉这样的朋友,挨个儿写诗作别。有趣的是,这些朋友后来的际遇,大多在李贺之上。李贺回乡养病,心情稍有舒缓,但从这一年开始,李贺的身体着实一年不如一年。李贺送别小弟南下投靠亲友,回忆起三年长安之旅,开始做辞官的打算。一旦辞官,自己又得觅个下家,心绪颇为焦虑。他到洛阳去,又碰上了老朋友皇甫湜,发现皇甫湜和自己差不多地背时倒灶,不久还要到外地做小官。落魄才子,失意官僚,聚在一起,互相可怜。不久,李贺一番踌躇,还是告别了皇甫湜,西返长安,他下定决心,回去就辞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