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设计好的谎言怎么破

有预谋的案件实施者,大多都是用心之人。更有心思缜密者,作案之后会消除证据,串通相关人等,并设计好反侦查的一切说辞。当然,是他们认为的“一切”。

虽然不可能做到客观上的万无一失,但这种反侦查的预案和先于侦查方的重重动作,的确会给侦查方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过,道和魔的尺丈交替,正是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平的核心动力。

我们回到讯问的环节中来,研究一下嫌疑人的谎言。

如果嫌疑人已经提前编造好了非常细致的应对策略,包括说辞和表现,那么还有可能戳穿他的谎言吗?

答案是可以。有两个原因可提供强大支持:

第一个原因是,司法侦查的前提是搜集部分证据和线索。在有证据或线索的前提下,部分事实是不能靠谎言来掩饰的,聪明的嫌疑人也不会这么做,他们最常用的伎俩是从逻辑上合理化这些证据或线索指向的事实,而不是否定。

第二个原因是,在合理化的过程中,即使心思特别缜密,嫌疑人也不可能像解释真相那样,用非常透彻的、细致的信息支撑起一个逻辑链条。常言道,要弥补一个谎言,需要千百个新的谎言。案件中的每一个信息点都和其他信息点间存在着多角度的联系,修改其中一个,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整个逻辑链条断掉。

我用一个生活里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

假设,有人说:“我爱吃牛肉。”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深挖这句话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链条来确认他有没有说假话。

问1:“为什么爱吃牛肉?”

答1:“因为牛肉蛋白质高。”

问2:“牛肉蛋白质比鸡肉还高吗?”

答2:“我看过的资料是这么说的。”

问3:“什么资料呢?”

答3:“……”

随着逻辑链条的层层深入,会引发回答者越来越复杂的反应,几何级数地增大他的大脑负荷。并不是说,如果他其中的某一个逻辑链条回答不上来,就代表他说谎了,因为说真话的人也有可能会很不耐烦地甩你一句“有病吧!管得着吗”。但是,越是用心想证明自己在说真话的人,反应越复杂,这是有大量证据支持的结论。

所以,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讯问中,即使嫌疑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只是他自己认为的“万全”,而不可能是客观上的“万全”。说谎之前能够准备好三层解释的人,已经算是心机深沉、绝顶聪明了,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会准备一层逻辑用以敷衍。

准备的应对预案越复杂,在交锋的时候,大脑要负担的压力就越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让大家体会一下。

?实验案例

说谎的原始模型

实验内容:被试需要计算两轮,每轮10道10以内的加法口算题,每轮单独拍摄记录被试的反应,用以后期比对。

实验规则:

第一轮,要求被试给出正确答案。

第二轮,要求被试给出错误答案。

对第二轮中给出的错误答案,有如下限制:

①不能超出[1,10]这个整数区间。例如,提问1+1等于几,不能回答2345。

②不能重复算式中的计算引子。例如,提问2+3等于几,不能回答2或3。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最简单的一组题目,形如: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2=?

具体数字和顺序,可随机调换,只要正确结果在[1,10]区间内就好。

对被试的实验要求:尽量控制自己的表现,如果两轮录像中表现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则获得胜利。

在这个实验中,第一轮被试说的是实话,而第二轮中,被试说的则是谎话。

以“1+1=?”为例,在第二轮中,当被试听到题目时,首先会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为2,但限于实验规则,不能说2,这就造成了“真实认知(2)”和表达的矛盾,符合谎言定义。

如此简单的谎言素材,一方面,成年人都能够轻松计算出每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另一方面,在说这些“谎言”的时候,不会涉及被试的利弊得失,不会给被试造成直接的心理负担(如害怕或愧疚),所以可以看成最原始的谎言模型。

通过实验后比对录像可知,即使在如此纯粹的谎言模型中,被试也无法保证第二轮的反应与第一轮完全相同,时间延迟加长、眼动次数增加、笑场等异常反应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谎言的加工处理给大脑带来很大的压力,至少是讲真话时脑负荷的几倍。大脑首先要计算出正确答案,然后要根据复杂的规则逐一验证回避,最后要按照合理自洽的逻辑表述伪造的内容。如果再加上说谎时的厌恶、恐惧、愧疚或愤怒等情绪干扰,以及被追问所造成的应答压力,可能会造成大脑承担数十倍于讲真话时的负荷。

综上,即使面对的是编造好的“完美”谎言,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占据先机,不为所骗:

①像对方那样思考,对高度疑似谎言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反说谎预案,挖掘四层甚至五层的逻辑链疑问。

②用不同的节奏和角度提问,用多样性的刺激源来控制提问的走向。

希望本书介绍的指标和方法,能够帮助您看穿层层伪装,保护自己的利益,提高和他人交流的效率。

祝大家好运!

(1) [美]保罗·埃克曼.说谎[M].邓伯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