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最饱满的悲伤反应——痛哭

哭是悲伤情绪的最典型动作反应。人在什么心理状态下才会哭呢?

我专门观察过3岁以下的小朋友,他们在懂了一些事情之后,有一段时间特别爱哭。根据记录结果,我发现所有引起哭的原因,都是小朋友认为“没办法”了。举个例子,小朋友已经吃过一些零食,而且和父母商量好了不再多吃,但他的实际心理是还想再吃一些。

小孩子明白,父母是肯定不会再允许他继续吃更多零食了,知道此事无望,就会开始哭。除了吃零食外,看动画片、买玩具等相似事情,都会引发相同的结果。深入探讨小孩子的心理可以发现,朴素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是坏结果,与父母达成的一致和他们的监管则超出了小朋友能改变事情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坏的结果发生,但又没有办法改变,结果就是心生悲伤,用哭来表达。

能让成人心生悲伤并哭出来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8.2.1 婴儿的痛哭表情

很小的孩子在遇到负面刺激的时候(饥饿、疼痛、恐惧等),本能反应就是大声哭喊,因为这样可以引起大人的关注,从而保护自己。在婴儿的哭喊中,声音大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声音不大,很有可能会被父母忽视。

婴儿痛哭的表情很难抓拍到,我们用一张素描画作来进行表情形态特征的说明。如图8-1所示。

图8-1

摘自The artist's complete guide to facial expression,by Gary Faigin

婴儿痛哭的表情形态特征如下:

①皱眉肌收缩,双眉强烈皱起。

②眼轮匝肌强烈收缩,上下眼睑紧闭,上下眼睑相互挤压,双眼中间出现皱纹。

③提上唇肌收缩,上唇紧绷,同时造成脸颊隆起,在鼻翼至嘴角间形成鼻唇沟。

④嘴角向两侧咧开,嘴唇被拉长、变薄。

⑤降口角肌和降下唇肌同时收缩,将下唇向下拉低,在下唇两侧接近嘴角处形成接近垂直的下落唇形,近似方形,露出部分下齿。这个口型可以帮助发声。

⑥颏肌收缩,将下唇中部向上推起,挡住中间部分的牙齿。

图中这个纯粹的哭喊表情,以发声为核心需求,每一个器官形态都有其生理意义。

1.紧闭的双眼

眼睛在痛哭的时候,一定会紧紧闭起。眼轮匝肌和皱眉肌共同收缩,造成双眼紧闭、双眉下压。这种天然的联动有着生理结构方面的原因,因为痛哭过程中的剧烈呼气和血液循环改变,会增加眼眶内的毛细血管压力和眶内眼球内压,客观上要求眼轮匝肌收缩,以使眼周围皮肤缩紧,这样可以缓解部分压力,保护眼球。哭的程度越大,肌肉的收缩力度越大。这样的肌肉运动也是哭喊过程中的自然反应,同样的原因,也会导致在大笑、打喷嚏、咳嗽的表情中出现双眼闭紧的动作。

2.咧开的嘴

哭喊时,提上唇肌收缩,向上提升上唇,同时造成脸颊隆起,在鼻翼两侧到嘴角之间形成鼻唇沟。同时,眼轮匝肌的收缩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脸颊,与提上唇肌共同造成脸颊隆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忙把上嘴唇向上提升。颈阔肌收缩,向两侧拉伸嘴角,使嘴变宽。降下唇肌收缩,向下拉低下唇。颏肌收缩,使下巴肌肉拱起,将下唇中部向上顶起。这五组肌肉共同作用,使嘴唇咧开,形成近似方形的轮廓线。

这种口型比其他口型更适合发出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传播得最远,音量最大。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哭泣的过程中,呼吸并不是均匀平缓的,而是呈**状。配合着这个呼吸特征,颏肌和颈阔肌共同负责嘴部形态的频繁改变,形成下颚和下唇的**式运动。两者共同收缩,下唇中部噘起,嘴角向两侧拉直;两者共同松弛,下唇和嘴角就放松。要注意,这是我们第一次强调颏肌的作用,因为颏肌只有在悲伤的表情中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8.2.2 成人的痛哭表情

成年之后,因悲伤情绪引发痛哭时,脸上的表情形态和婴儿时的表情形态没有任何差别。悲伤的情绪能够调动能量,自动地触发眼部和嘴部的肌肉做出剧烈运动,完成痛哭的表情。如图8-2所示。

图8-2

我们拆分一下成人的痛哭表情形态特征:

①眼轮匝肌和皱眉肌共同收缩,造成双眉下压,眉头间出现纵向皱纹。但是,额肌中部收缩,轻微向上提升眉头,整个眉形趋平,在内侧1/3处呈现扭曲向上眉形。特别需要注意,这种扭曲的眉形也会出现在恐惧类表情中,但因为悲伤时眼轮匝肌的收缩,眉毛扭曲的程度要比恐惧表情中的严重。

②眼轮匝肌的收缩,造成眼睑的有力闭合,在眼内侧角挤压形成皱纹,在眼外侧角相互挤压形成鱼尾纹(图中可以看到单条深纹)。

眼轮匝肌收缩和部分皱眉肌的收缩,共同形成紧闭的眼睛。这个变化的生理意义已经在讲解婴儿的哭喊时介绍过。哭得越剧烈,眼球周围的收缩就越紧。

③提上唇肌收缩,在提升上唇的同时,与眼轮匝肌共同使脸颊位置提高,隆起的脸颊与下眼睑相互挤压,形成下睑下方的凹陷区域,并在鼻翼两侧形成鼻唇沟。

④颈阔肌收缩,将嘴角向两侧拉伸,使嘴的水平宽度比平常大,拉伸的嘴角与脸颊之间挤压形成法令纹。

⑤降口角肌收缩,向下拉低嘴角,降下唇肌同时收缩,将下唇整体下拉,试图露出下齿。

⑥颏肌收缩,将下嘴唇中部向上推起,并在下巴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肌肉隆起。下嘴唇中部的推起将原本可以露出的部分下齿遮住,两侧嘴角处还保留向下,因此能够露出嘴角位置的下齿。下嘴唇曲线呈W形。这样的口型,是痛哭表情所特有的。如图8-3所示。

图8-3

可以注意到,在下唇靠近两侧嘴角1/4处,因为这几组肌肉的协同作用,会形成一个比较陡的转折角度,使口型大体上近似倒梯形。这个口型最有利于发出尖利且气息充沛的声音。不信,你可以在没有悲痛情绪的时候,大声喊“哇”,体会一下“哇”的口型是否与哭喊的口型非常相似。

哭喊的嘴比放松的嘴更宽(水平方向),这是颈阔肌拉伸引发的。倒梯形的唇形来自上唇的提升和下唇的侧拉。嘴唇的边界拉紧、变薄。上唇的提升会造成脸颊同时提升,除了鼻唇沟外,结合降口角肌在嘴角下方形成的皱纹,还会产生一道从鼻子到下巴贯穿的纵向纹路。如图8-4所示。

图8-4

鉴于哭的动作的复杂程度,伪装起来难度很大。真正悲伤的失声痛哭,下嘴唇会在颈阔肌、降下唇肌、降口角肌、颏肌的协同作用下,形成W形;而伪装的大哭,则很难实现这么复杂的肌肉运动,也就不会形成这种波澜起伏的形状,眼睛的紧闭程度也无法准确模仿,除非能够调动起悲伤的情绪。实际上,情绪会调动很大的能量来做出正常的哭的动作,不但让五官的动作幅度和力度到位,而且还会使其自然地相互匹配,这种协调一致的匹配,是伪装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