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把握文章脉络的能力

以前我去观摩过寝屋川市公立小学二年级的授课,有件事让我十分吃惊。

整个班的孩子都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整背诵儿童文学家斋藤隆介的作品《八郎》。该作品是用秋田县的方言写成的,题材取自八郎潟的传说。作品篇幅很长,在教科书中占了10页以上。尽管如此,一个班的所有学生用上午20分钟的时间为我们背诵了全文。

这件事本身已经十分了不起了,但最让我佩服的是孩子们在语文课上的表现。针对老师就《八郎》提出的任何问题,孩子们都能立刻联系前后的文章脉络回答出来。正因为他们记住了全文,所以能够用各种方法将文脉联系起来,这是一堂令人瞠目结舌的极具创意的语文课。

当然,孩子们并不具备什么特殊的能力,他们只是一些随处可见的普通孩子。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掌握了出色的读书技能。读书技能,只要训练就能成功掌握。

另外,现代日本人的背诵能力非常低下。如果我问“有谁能背诵名作?什么样的都行。”能立刻站出来回答“我能”的人一定很少,这样的状况令人担忧。

前面我提到,据传日本最早的故事《古事记》也是根据稗田阿礼的口述形成的,无疑日本有着口述的传统。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也是对岩手县远野地方上口头传承的民间故事进行采集、编辑而成的。

如此众多的、意味深长的故事被各种各样的人口口相传。虽然历史上也有被称为“语部”的专事讲故事的人存在,但在普通人中也流传得相当广泛。然而,现在的日本人却将背诵这一能力丢得干干净净。

人类本身有着记忆、背诵、口口相传的能力。这是在长久的人类历史中培育起来的了不起的能力。然而,现今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以外的地方,换句话说,人们不再开动自己的脑子了。

东北大学教授川岛隆太老师说:“脑子越轻松就越发不会转动,所以让脑子轻松的工具是坏东西。”例如,在没有复印机的时代,学生只能自己动手抄书,如此,掌握的知识也就越牢固,知识运用得越多,活用知识的能力也就越能得到培养。然而,随着复印机的出现,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很轻而易举地进行拷贝,甚至上课都不需要做笔记,只要拿别人的笔记来复印就万事大吉了。

进而,随着电脑的出现,复印也不需要了,岂有此理到了只要复制和粘贴便一切搞定的程度。复制和粘贴,只是将互联网上的信息拼凑起来的行为,根本不需要动脑。其结果,不但不能积累起真正的知识,就连自己写的文章也没有进入自己的大脑。

因此,我要大声呼吁,我们应该实践锻炼大脑的读书方法,尤其应该进行朗读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