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盲目创新,避免主观主义
“我们反对盲目创新。我们公司以前也是盲目创新的公司,也是非常崇拜技术的公司。我们从来不管客户需求,研究出好东西就反复给客户介绍,客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NGN交换机上,犯了主观主义的严重错误,曾在中国市场上被赶出局。后来,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及时调整追赶。现在已经追赶上了,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使用,在中国重新获得了机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接纳了我们,例如中国移动的T网全部是我们承建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NGN网。盲目创新导致了很多西方公司的快速死亡。”
这段话来自2004年4月28日任正非在广东省委中心组“广东学习论坛”报告会上做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任正非强调了华为在开放分享原则下的创新原则,强调了华为面对世界市场和国内外客户的一些研发经营理念,其中,盲目创新成为任正非重点谈论的一个话题。他的观点很明确,所有的技术研发不能仅仅凭借研发人员的感觉,不能仅仅凭借技术研发的难度,而要依据市场的需求。一个新技术如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带来很大的价值和收益,那么这个技术的研发就有价值;如果无法带来任何价值和收益,那么这样的技术创新毫无意义,只会浪费企业的资源,增加成本消耗。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阿尔巴德定理:一个企业能否经营成功,主要在于是否了解顾客的需求。当企业挖掘了顾客的需求时,基本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企业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时,企业就能够获得成功。在技术创新领域也是一样,技术创新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服务于客户,要在现实中产生价值。按照任正非的说法,技术创新要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这也是华为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
比如华为一直都在强调端到端的流程,要求从市场调研开始,到产品设计和研发,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按照市场需求来引导。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的时候,研发人员一定要认真了解市场动向,一定要努力让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只有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才能够继续研发和生产。
研发人员凭借主观意志来指导工作是不被允许的,对华为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华为的导师IBM公司就犯过类似的错误:IBM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可是由于内部体制僵化,以至于过于严谨的制度化体系无法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守旧的商业模式导致执行力低下,最终这家公司被拖垮了。在这种僵化的体制中,公司常常过分强调新技术的研发而忽略市场需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导致公司的反应偏慢,最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下被逐步淘汰。
华为的2012实验室曾经是模仿贝尔实验室来建造的,贝尔实验室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具实力的科研中心之一,任正非对贝尔实验室非常仰慕。但是和IBM一样,贝尔实验室在进入新千年之后也因为坚持技术导向的风格,使得内部很多研发项目成了技术试验平台,而脱离了市场,这样就导致它承担了很大的成本。据说贝尔实验室对内部研发人员的管理很松散,研发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创新,这就使得大量的资本被浪费掉了。
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华为拒绝用脚投票,拒绝用资本投票,研发部门必须倾听一线员工的想法,必须对市场做一个明确的分析。正因为如此,华为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标准,而且整个创新体系会延伸到一线“铁三角”(负责业务拓展和服务的三人组合,其中一人负责客户关系,一人负责交付,一人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工作,三个人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相互协作和统一)的神经末梢,并建立起相对应的流程管理体系和决策体系。
比如华为曾在NGN市场上过分强调单纯的技术指标,产品的技术和性能几乎无可挑剔,可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集合了华为顶尖技术和创新的产品却遭到了市场的冷落。这样的局面让华为备受打击,华为高层也召开紧急会议来讨论失败的原因,结果发现客户对这些新技术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加关心产品中有什么性能是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正因为如此,华为放弃了原有的研发策略,转而进行市场调研,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需求,然后针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终于重新赢得了客户信任,并且在第一时间承建了世界上最大的NGN网——中国移动T网等项目。如今,这个产品的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了32%的市场,居全球第一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早就从单纯地依赖技术拓展业务,变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和业务拓展模式。对于华为来说,市场和客户才是最终的试金石,才是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指标。仅凭主观臆断的盲目创新无助于华为的发展、无助于华为的进步,反而会因为无价值的消耗而阻碍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