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关于“良功”与“住功”

学习能乐艺术,获得上手的名声,不但能长久保持,而且不断长进,这就叫作“良功”。然而,这种“良功”,也有的因为演员的居住环境的原因而有所变质。在城市,虽有了名声,但不再被人赞赏就没有意义。而在城市获得名声的人,回到家乡,在乡村活动,本来也注意不忘记在城市练就的功夫,反复提醒自己莫忘莫忘,却不料在不知不觉中,不进则退,糟蹋了自己的“良功”,这就成了“住功”,即停滞不前。

在城市,在有鉴赏力的观众中,演员稍有松懈,技艺有所停滞的时候,从观众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来,能够倾听观众的赞赏与批评,逐渐克服缺点,取精用宏,不断提高,臻于完善。俗话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222)住在城市,环境较好,缺点自然就少,这样的逐渐完善就是“良功”。“良功”就是不能停滞凝固。换言之,要小心自己的“良功”因停滞而变成“住功”。

那些造诣很深的高手,上了年纪之后艺术上就显得陈旧了,这也是因为陷入了“住功”。本来在观众看来已经陈旧了,他自己却认为:“我从前就是这么演而出名的。”不顾时人的不满而刚愎自用、我行我素,结果是晚节不保,这都是因为“住功”的缘故,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

万般技艺系于“一心”

有观众说:“看不出演技的地方才有看头。”这种“看不出演技”的地方,就是演员的秘藏在心底的功力。一般而论,以歌与舞为主,招式动作模拟等各种演技,一切都由身体的姿势来表现。“看不见演技”的地方,就是姿势与姿势之间的间隙。此处为什么有看头呢?正是因为这里看似寻常却是苦心孤诣之处。舞蹈动作之间的间隙,音曲的衔接处,此外还有科白、模拟、一切一切的间隙,都不能掉以轻心,都要思虑周密,这种内在的功力显现于外,就会让观众感到有趣。

但是,这种内心深处的思虑与用心,却不能让观众看出来。如果让观众看出来了,那就是有意识的姿势动作,就不再是“看不出演技”之处了。必须显得自然无为,以“无心”的境界,将用心的痕迹隐藏起来,将一个个的间隙,天衣无缝地弥合起来,这就是“万般技艺系于一心”,是内在的功力所显示出的艺术魅力。

有言曰:“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223)这就道出了人间生死轮回的状态。祭祀的花车人形傀儡,看上去活灵活现,实则都不是活物,而是被一根线操纵的,一旦操纵它们的线断了,就会七零八落。能乐模拟各色人等,而操纵它的,就是演员的“心”。这个“心”别人看不见,如果让人看见了,就如同操纵傀儡的绳子暴露了出来。必须将一切技艺系于一心,但又不露用心的痕迹。若能以一心操纵万“能”,一切被表演的对象,就都有了生命。

以上所述,不仅局限于能乐表演的场合,日日夜夜,行住坐卧,都不能忘记“用心”,用“心”来指挥行动,如此持之以恒,则能乐艺术必定不断提高。

以上是最大的秘传。

习艺有缓急(224)。

所谓“妙处”

妙处的“妙”,日语中写作“たえなり”。“妙”这种东西无形无姿,难以把握。而“无形”正是“妙”的本质。

在能乐中,所谓“妙处”,就是以歌与舞两种基本技艺为主,乃至一般的招式动作,以及其他所有方面,都表现出“妙”。但很难具体指出何处为“妙”。掌握了“妙处”的演员,应该说在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但也有一些演员凭着天赋,在初学的时候就体现出“妙”的征兆,那时往往演员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有眼光的观客能够看得出来,感觉是“有趣而又不可言喻”。只有造诣极深的演员对此有所自觉,但仍不能明确说出“哪里就是我的妙处所在”。只有不自觉之处才是“妙处”,一旦被具体地意识到了,“妙处”就不称其为“妙处”了。

对“妙处”仔细琢磨,可以说所谓“妙处”就是对能乐艺术有极高修养,无所不精,达到了一种至高境界,以致出神入化,表演时举重若轻、轻松自如,看上去漫不经心,实则妙不可言。只有“幽玄”的风体,才能接近这种“妙”的境界吧。此事值得深入研究。

关于鉴赏批评

关于能乐作品的鉴赏批评,由于趣味爱好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一个作品令所有人都满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鉴赏批评的基准也难以确定,不妨就以名满天下的名家达人的作品,作为批评的标准。

在能乐上演的时候,批评鉴赏者应能够区分成功的与不成功的“能”之间的差异。理解之所以成功的缘由。成功的能乐,在演出时有“见”“闻”“心”三种状态。

第一,是由“看”来判断。从演出一开始,就很快进入氛围,歌舞效果很好,观众不分贵贱,都齐声赞叹。整个剧场气氛热烈。这就是“由看而成”的“能”。这样的成功,主要是由视觉上的趣味而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眼光高的观客,还是外行观客都感到很有意思。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事演员必须加以注意。就是“能”的演出气氛特别好,无论怎么演观众都觉得有趣,观众们都比较激动,眼与心都处在兴奋状态,对“能”的本身的注意力反而有所涣散。演员也在这种氛围中,极力取悦观众,台上台下,心地浮躁,何处该出彩,无从把握与判断,结果在不知不觉间,演出滑向轻浮之态,最终不忍卒观。这是能乐演出一开始就过于顺利而产生的弊害。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对演技要适当调控,动作招式要有条不紊,让观众内心平缓下来,使其安静欣赏。这样,另一种新鲜感就会出现,而且越到后来就会越精彩,无论上演多少曲目,都感到意犹未尽。

上述靠视觉美而成功的演出,叫作“由见而成”的“能”。

第二,是“由闻而成”的“能”。这种能乐在演出时现场气氛静谧,音曲与现场气氛谐调无间,令人感到一种从容舒缓的美感。这主要是由音曲演唱所引起的感动,也是造诣高深的演员最能体味的临场感觉。不过,这种以音曲演唱为特色的曲目,在乡村即使是眼光较高的观客,也不会太喜欢。

像这种靠音曲演唱而成功的能乐,若由造诣高深的名家来演出,其演技都发自内心,风情万种,摇曳多姿,越到后来越有趣。倘若是中等程度的演员,因内在修养不足,在名家之后接着演出就会相形见绌。如能将开始时的静谧、美妙的气氛一直持续下去,则随着上演曲目增多,容易陷于沉闷。懂得这一点,就要稍稍注入活力,展示一些有趣的演技,便可活跃现场的气氛,而使演出富有变化。造诣高深的名家,曲目丰富多彩,身、心乃至歌舞演技都十分耐看、耐回味,妙趣横生不穷。而中等程度的演员,则必须注意随着演出曲目的增加,而不陷于沉闷,同时又不能让观众看出你是感到“太沉闷了”,而极力设法不陷于沉闷。这是演员应该注意的秘事与诀窍。

以上所说的是“由闻而成”的“能”。

第三,是“由心而成”的“能”。是指造诣高深的名家在能乐演出中,在上演了几种曲目之后,不以歌与舞的优美、细腻的模仿及剧情的情趣取胜,而是在寂静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打动人心,可以将这称为“冷寂之曲”。这种艺术品位,即便是有鉴赏力的观客也未必能够欣赏,更不用提那些乡下的观众,他们完全不能理解。而这一至高无上的境界,只有造诣高深、无与伦比的演员才能达到。这就是“由心而成”的“能”,也可以叫作“无心之能”或“无文之能”。像这样的细致微妙的风体,必须加以认真钻研,方能有所理解。

通常,光有鉴赏力,未必能理解能乐,而理解了能乐,也未必就有鉴赏力。必须将“目”与“智”统一起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有水平的观客。对于上手的不成功演出与下手的成功演出加以批评鉴赏时,不能使用同样的标准。因为上手一般是在盛大仪式上、在宽敞的剧场演出而获得成功,而下手则常常是在小规模的、偏僻的地方演出而获得成功的。懂得怎样才能让观众感到有趣的演员,是为艺德;另一方面,对演员加以了解之后再来欣赏评论,是为观客之德。

对于能乐的鉴赏批评的方法,总体来说就是:不要被现场演出的成功所迷惑,要看能乐本身;要脱离具体的表演成败来看待演员;要超越演员的技艺而洞察其“心”,最后忘“心”而知能乐。

关于音曲

音曲的学习有两方面。一方面,写作歌词的人要懂得音乐,使文字具有音韵之美。另一方面,演唱者要懂得文字的音韵,吐字要清晰,要根据唱词的意思,做到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词句连贯,流畅动听。演唱时对于音韵节拍掌握得好,便能做到声韵和谐,富有情趣。因此,要尽可能使唱词合于音乐节奏,唱词连贯流畅,发音清浊轻重相协调,方能优美动听。节奏是演唱的基本规范,音曲的情趣来自吐字发声的连贯,而曲调则发自“心”。要搞清“气”与“息”、“节”与“曲”的区别。常言道:“得‘声’然后知‘曲’,知‘曲’然后知‘调子’,知‘调子’然后知‘拍子’。”

学习音曲要循序渐进。第一要记住唱词,第二要掌握曲调音节,第三是将曲调音节加以美化,第四是弄清唱词的声调音韵,最后是将上述各项融会贯通于内心。节拍的学习掌握则要贯穿于整个过程。

发声的练习,一定要与声调音韵的练习结合在一起。

在音曲演唱中,还有一个因方言口音而发音不准的问题。其中,音节上的方音(225)没有大碍,字词上的方音(226)则是一大问题。两者有所不同,应好好学习和理解。所谓字词的方音,就是以汉字书写的词汇,因声调错误而造成语音不标准;所谓音节上的方音,指的是“てには”之类助词的方音。“てには”之类的助词,因所在句子位置的不同,其声调会有所差异,但只要音节没问题,则无关紧要。通常所说的“助词发音的轻重、清浊会对上面的词汇产生影响”,就是所谓“音变”,需要接受口传指导。

“てには”之类的假名,也包括“は”“に”“の”“を”“か”“て”“も”“し”之类的放在句末的假名字母,声调有所不同,只要音节正确,听起来也不太难听。所谓音节、曲调,基本上是由于在实词之后附上了“てには”之类的假名助词才产生出来的。

一般说来,唱词在声韵上太单调,则不能朗朗上口。而汉字词汇的发音则比较刚硬,所以需要加上假名助词,对此加以调节。

据《汉书》记载(227):十二律,原本是律历子去昆仑山,闻公凤、母凤之声,于是发明律吕。律为公凤声,为阳;吕为女凤声,为阴;律由上而下,吸气;吕,由下而上,呼气;律由气而出声,吕由息而出声。律为无,吕为有。律为竖,吕为横。

《论语》中说:熊、虎、豹,弓子之皮,虎为天子,豹为诸侯,熊为大夫。故以“虎、豹、熊”为序,但为声韵计,则常以“熊、虎、豹”为序言之,琅琅上口。(228)

奥段(229)

至此,本书一卷各章节已经结束。此外并无可传授之事。要言之,本书的中心主题就是“知能”,别无其他。倘若不能对“知能”的宗旨有切实理解,那么本书所说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要想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能乐,就要放弃其他诸事,而专心致志埋头于“能”的学习修炼中。循序渐进、不断钻研,最终能够有所开悟,而对能乐有所知。为此,首先要相信师傅的教诲,并时刻牢记心头。所谓师傅的教诲,首先指的是对本书的各章节,要好好学习钻研,铭刻心中,在实际演出时一一加以运用。如有效果,就会对本书所传授的各条,更有深刻领会,并更加尊重能乐的传统,多年持之以恒修炼,必会对能乐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切的艺道,必经反复学习,反复修炼,而后有所成。能乐也必须从事学艺,然后将师傅所传授的一切运用于实践当中。

我要口传的秘诀奥义就是:从幼年到老年,活到老学到老。具体地说就是,在初学时期到盛年时期,都要掌握各个时期相应的技艺。从四十岁以后,对能乐的演出要加以控制,动作招式要有所内敛,这就是四十岁以后应有的风体。从五十岁开始,基本上应该是以逸待劳,因为这对演员而言是很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要明确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少演出,要以唱为主,演技要洗练,舞蹈要单纯,只要保留从前的遗韵就好。音曲歌唱,是老年演员能够保持优势的领域,老年人的声音早已经脱去幼稚之音,无论是“横声”,还是“竖声”(230),还是横竖相交之声,只要唱得有滋有味,就优美可听。这是老演员的优势之所在。将这种种熟记于心,充分发挥老演员的优势,可谓老到的风体。

关于老年演员的模拟表演,选择老体、女体较为适宜,不过要因个人的特长不同而异。擅长表演静态风体的演员,老年后较为容易保持。如果是擅长表演躁动癫狂之态的演员,年老后再演则不太适宜。在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的时候,要注意本来少女十分的舞蹈、动作,只是七分身动即可。这是老演员应该明白的。

本流派(231)以不变应万变的一句真言就是:初学不可忘。这句话又分三个要点:

第一句是“初学好歹不可忘”,第二句是“各阶段初学不可忘”,第三句是“老后不可忘初学”。

先说第一句“初学好歹不可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时学的东西,一直保持不忘,老后受益无穷。俗话说:“知道前非,方知后是。”又说:“前车覆,后车戒。”将初学时候的不好的东西忘掉了,以后如何反躬自省呢?功成名就,是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如果把提高的过程都忘了,就会不知不觉地重复初学时期的失误。换言之,艺术上就会退步。为了正确估价今天的艺术水平,就不能忘记当初是什么水平。要好好理解忘记初学时期便会重蹈覆辙的道理。不忘初学,后学才有前车之鉴,才能走上正途,后期路子正确,才不会使艺术水平不进而退。总之,不忘初学,才能分辨好歹。

第二句“各阶段初学不可忘”,就是说,从初学时期,到盛年时代,再到老年,每个时期都有其相应的特色与风体,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初学”的问题。如果将各个时期学到的技艺忘了,结果就会在学习与遗忘之间反反复复,而在现阶段,除了现阶段学的之外,其他都丢掉了。相反,如果以前学过的各种技艺都保持不忘,那就是诸艺集于一身,各体兼备,曲目众多,此时所掌握的风体,就是各阶段初学的结果。而现在却同时拥有,岂不是因为各阶段初学的东西都没有忘记吗?只有这样,一个演员才称得上是全能的演员。所以说,各阶段初学不可忘。

第三句“老后不可忘初学”,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每个时期都要学习相应的风体,到老了也要学习老后的风体,这就是老后的初学。如果懂得“老后的初学”,那么以前学过的一切技艺,都可以成为老后的艺术之借镜。我在《花传书》中曾说过:五十岁过后只有以逸待劳,此外别无他法。而要超越这一困境,就倚仗着年轻时的初学。

像这样仍能坚持初学,并且一生都不忘初学,技艺一旦掌握,就不丢弃、不下降,永远进步,终生提高。这一点要作为本流派的奥义秘传,传授给子孙后代。将不忘初学,世世代代继承初学,作为艺术追求的根本。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智慧见识,个人自行领悟。

附记

《风姿花传》的《各年龄段习艺条项》到《别纸口传》,是以“花”来比喻能乐之道的奥义秘传。那本书记述了先父二十余年间从艺的各种心得,也记录了我从先父那里学来的东西。而此《花镜》一卷,则将我四十岁起到进入老境之后的所思所想,分六条(232)、十二节(233),连缀成书,作为从艺的轨迹与见证,留与子孙后代。

应永三十一年(234)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