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传书(105)

可延年益寿之申乐(106),探其源头,有人说起源于佛陀的故乡,有人说自远古神代传至日本。岁月推移,时代流转,原貌难存。

后来为万民所喜爱者,是在推古天皇(107)时圣德太子命秦河胜(108)为天下安宁、百姓快乐,而上演的六十六出曲目,名为“申乐”。此后,世代之人皆可从中玩赏风月。秦河胜的子孙将技艺传承下来,出任春日神社、日吉神社的神职(109)。故两社以申乐奉神者皆由和州、江州(110)两地人士承担,延赓续后、兴盛至今。

学习古人、欣赏新风之余,切不可使风流高雅之艺走上歧途。言辞须文雅,形体动作须“幽玄”,方可做斯道之达人。

欲成斯道达人,必须心无旁骛,然唯有歌道,可为申乐锦上添花,必多援用。

谨将本人自幼以来所学、所见、所闻,大体胪列于后。

好色、博弈、嗜酒,为三重戒,向为先贤古人谆谆告诫;学艺者应刻苦修习,练功习艺,切忌懈怠,戒骄戒躁。

第二 模拟表演各条项

模拟表演的种类颇多,不能一一尽述。但模拟表演是斯道关键,无论如何都应下苦功钻研。

概而言之,无论什么都要能够模仿和表演,最应好好模仿的,则是其“本意”(111)。但也要根据模仿对象的不同,区分出粗细浓淡。

首先,以天皇、大臣为首的公卿贵族之举止,还有武士之动作,因演员出身卑微而不易模仿,很难演得逼真。尽管如此,要揣摩贵族的言谈方式和行为动作,还要恭听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应细致入微地模仿上层人物的姿态,对风花雪月之事也要尽可能细致模仿,至于村夫蛮汉的粗俗举止则不必模拟过细。不过,像砍柴、除草、烧炭、晒盐等不乏情趣的动作,似可细腻模拟。而对于更为低贱的卑微小人,就不要细腻模仿了。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入达官贵人之法眼的。他们看了这些,会因过于卑俗,而感到兴味索然。切记切记!

女体

概而言之,女性的姿态适于年轻演员扮演,但实际上演起来非常困难。

首先,若装扮不好,便无甚可观。演女御(112)、更衣(113)时,因其日常生活演员看不到,所以需要好好调查请教。她们的上衣下衣的穿法,都有一定之规,需要查询清楚。若是世间普通女子的姿态,因已司空见惯,所以模拟表演起来较为容易。表演普通女子的日常便装之态,大体相差无几就足够了。而演“曲舞女”(114)“白拍子”(115)舞女、狂女(116)时,无论持扇,还是持其他物件,都要尽量给人一种纤弱之感,不要用力握紧。上衣、裤裙要长些,以能够盖住双脚为宜。腰部与腿要舒展,整个身体要柔软。至于脸部,若仰头,则不美;若低头,则背姿不好;若颈部挺直,则没有女人味。要穿长袖和服,不让观众看到指尖。和服腰带也不要系得太紧。

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衣装打扮是为了更美。无论扮演什么人物,装扮不好都不行,尤其扮演女子,装扮是最要紧的。

老人体

扮演老人,在能乐之道中最有奥义。观众一眼就可以看出扮演者的演技高低,因此,扮演老人最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而论,即使是对能乐已经相当精通的演员,也有不少人演不好老人。像砍柴、晒盐之类有特色的老人姿态,只要演得像,人们往往就会称赞为高手,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这个比较容易,最难演的是正装抑或便装的贵族老人姿态,如果不是具有极高造诣的名角,那是演不好的。没有长年的学习、修炼,达不到最高水准的演员,这类表演难以胜任。

而且,扮演老人时若无“花”,便无甚可观。表演老人,固然要表现其老态,但若是弯腰曲膝,身体蜷缩,那就失去了“花”,看上去老朽不堪,很少有可看之处。另外还要注意,不能将老人演得轻佻浮躁,而要尽量表现出老成持重之态。

老人舞姿,尤其难演。表演老人,既要有“花”,又要像是老人。对此要好好体味,以追求“老树着花”的境界。

直面(117)

扮演直面也不容易。一般来说,演员身为凡人俗身,而表现凡人俗身按理说较为容易,但不可思议的是,如果演员的演技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直面是演不好的。

首先,原则上,演员当然要能扮演各种人物,但实际上,脸部表情常常无法与所扮演的人物完全一致,于是就要极力模拟所演人物的面相表情,这样反而弄巧成拙,令人不堪。因此,要注意在举止动作上、在神韵上贴近所扮演的对象。至于面相表情,则尽量不要刻意模仿,以追求自然之态为上。

疯人(118)

此为能乐中最能发挥情趣的人物类型。疯人的类型很多,对疯人的心理素有研究的熟练的演员,自然也会精通其他人物。表演此类角色需要对扮演对象反复揣摩,刻苦修炼。

首先,扮演被鬼神附体的各种疯人,如被神、佛附体,被生灵或死灵诅咒而发疯的人,付之于身的神、佛等本身,扮演起来较为容易。而像与父母分别,寻找自己丢失的孩子,被丈夫遗弃,与妻子死别等,扮演这种由于感情失衡而发疯的人物,是很困难的。即使是水平很高的演员,对发疯的原因不加区别,只是一味地表现狂乱动作的话,那是不会打动观众的。表现由感情失衡而引起的发疯,要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忧郁的“本意”中,把“发疯”作为展示“花”的关键之处,如能深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错乱,就一定会有看点,观众一定会被感动。若能以此使观众感动得落下眼泪,那就可以称之为最优秀的演员。这些都要用心加以揣摩领会。

总的来说,疯人的扮演应与人物表现的要求相称,这本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因为扮演的是疯人,要根据情况,尽量装扮得华美一些,也可以在发饰上插上应季鲜花。

顺便说一下,虽然追求尽可能的相似是表演的根本,但也要有所区别。如上所说,疯人的“本意”在于被外物附体而发疯,所以要表现附体之物。但在表演女性疯人的时候,却不能表现她被修罗道的恶鬼所附身,原因是,如果要表现这些附身的恶鬼之类,就势必要表现女性的狂怒之态,这与女性之美很不协调;而以女性之姿为表演的重心,又无法表现附体的恶鬼之类。被女人的怨灵附体的男性疯子,道理与此相同。总之,其中的秘诀就是避免演出这样的能乐。作者写作此类能乐的剧本,也是出于思虑不周。精通此道的能乐作者,是绝不会随便写这种难以表演的“能”的。如何处理这类棘手的问题,是此道秘事。

此外,扮演“直面”的疯人,如若能乐的技艺未达到相当高度,是难以胜任的。因为,如果面部表情不像,就看不出疯人的样态;而不恰当的表情,又令人不堪入目。所以说“直面”扮演疯人是大有学问的。在盛大演出中,缺乏经验的演员对此应谨慎对待。扮演“直面”的人物难,扮演疯人更难,要同时克服这两重困难,且要开出有趣之“花”,岂不是难上加难的事吗?必待刻苦学习而后可。

法师

法师的扮演,在能乐中虽有,但很少见,不必专门练习。例如,扮演神态庄严的僧正、僧纲(119)等高僧时,都应以表现其威仪为本,模拟其高尚的气质。至于一般普通僧人、遁世、修行者,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他们的云游之姿与沉湎于佛门之态。不过,根据素材的不同,扮演法师也需要其他一些手法技巧。

修罗(120)

这也是一种扮演类型。扮演此类人物即使演员演得很好,也不会让人感觉很有趣,所以还是少演为好。不过,若在源氏、平氏名将故事中加上一些风花雪月,且演得又好,那就会情趣盎然,并且体现出它的华美之处。

这种类型的修罗人物的狂暴动作,很容易表演为鬼的样子,有时还会弄成舞蹈动作,这是不可以的。不过,如果音曲之中有曲舞的风格,那就会带上一点舞蹈的味道。修罗的装扮是身背弓箭,手持刀剑,威严肃穆。此时要弄清其兵器的持法与使用方法,按其兵器的持法及使用方法而设计动作。鬼的动作很容易做得像是舞蹈,对此要特别加以注意。

概而言之,扮演神,在演技上属于扮演鬼的系统,原因是神之相貌总让人觉得威严发怒,所以将神按鬼的性格来表演,也未尝不可。但要知道神与鬼本性不同。神适合于以舞蹈动作来表现,而鬼则完全不适宜。

扮演神,要尽可能出神入化,品位要高,但在装扮上,除舞台上的神之外,现实中并没有神可供模仿,因此,可以穿着华丽衣装、追求衣冠楚楚的效果。

鬼的扮演是大和猿乐所特有的,故而极为重要。

首先,怨灵、祟物之类的鬼,有使人觉得有趣之处,所以较易扮演。演员面向对方,举手投足要细腻,以头上所戴之物为中心,加以动作,便会使人觉得趣味盎然。

相反,对地狱之鬼,如模仿得太像,则令人恐怖,情趣尽失。因扮演地狱之鬼实在太难,能演得好的十分少见。

鬼,究其“本意”,是强力而凶悍,但强力而凶悍,与趣味盎然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角度看,对鬼的模拟是极其困难的,原因是演得越逼真,越让人觉得无趣。恐怖是鬼的“本意”,而观众的恐怖之心与有趣之感,则有天壤之别。基于这种情况,能把鬼演得有趣的演员,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名伶高手了。不过,只会扮演鬼的演员,却是最不懂得“花”为何物的。因而年轻演员所扮演的鬼,尽管看上去不错,实际不足称道。演员若只会扮演鬼,那么他扮演的鬼也不会让人觉得有趣,这岂不是必然的道理吗?对此唯须好好钻研。能把鬼扮演得生动有趣,就好比是石板上开出“花”来。

唐人(121)

唐人的扮演,是一个特殊的门类,并没有特定的学习与表演的规则标准,最重要的是扮相。此外,使用“能面”(122)时,尽管唐人与我们一样都是人,但能面的模样应有不同,以表现出与我们的差别。有经验的演员适合扮演唐人,但除了服装扮相外并无特殊的表演方法。无论音曲,还是动作,都不能全似唐风,而即使扮演得酷似,也未必有趣,所以只从某一方面表现出唐人的风情即可。

这种扮相上的不同虽为小事,但在各种人体表演之中都广泛适用。并非任何事物都需要用特殊扮相加以表现,至于唐人之态究竟如何表现为好,虽尚无定则,却至少要与一般姿态有所不同,才能使观众感觉到什么是唐风,并逐渐形成一种既定印象。

结语

模拟表演的条项如上。

除此之外,尚有许多细琐之事,在此不能一一尽述,但对以上各条均能深刻理解者,对其他细琐之事亦能迎刃而解。

第三 问答条项

(一)

问:能乐上演之日,要先看演出场地,预测演出能否成功,这是怎么回事?

答:此事极难言说。不懂此道者,完全不能理解。

首先,观察当天的演出场地,就可以预测今日的能乐是否会演好。此事难以言传。尽管如此,大体可以推测一下,演出“神事”(123),或有贵人观看演出时,人们熙熙攘攘,剧场是难以安静的。在这种场合,一定要等观众完全安静下来急切地等待开演,万人之心翘首以盼,心里说:“怎么还不开始呀?”急得向乐屋(124)张望之时,就要不失时机地登场。初次亮嗓子(125)之后,整个剧场的观众就进入气氛之中,观众的注意力与演员的表演相互谐调,人们沉浸于剧情之中。若能这样,可以预料今日的演出会取得成功。

能乐的演出以供贵人赏玩为本,若贵人来得早,必须尽快开场。此种场合,剧场中人们尚未落座,而且还陆续有人进场,现场较为嘈杂混乱,观众们尚未进入观看能乐的心境,剧场难以进入安静肃穆的气氛中,在这种场合演出第一出能(126)时,剧中人物登场后,各种动作都应比平时用力,声音要大,抬腿踏足要高,举止动作要充满力度,以便引人注目。这样做,剧场就会逐渐安静下来。但即使在这种场合,所表演的风体也要注意适合贵人情趣。在这种时候演出的第一出戏,往往不会十分成功,只要能让贵人们基本满意也就可以了,这一点最为要紧。

无论如何,剧场没有安静下来,尚未自然形成肃静的气氛是演不好的。如何利用和引导剧场的环境气氛并加以处理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经验,就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此外,还有一事要说,就是夜间与白天演出的能乐是不同的。夜间上演如果开场较晚,会给人一种沉闷阴暗的感觉。因此,可以白天上演的第二个曲目,作为晚间的第一个曲目上演。假若第一场戏给人一种沉闷阴暗的感觉,那么整晚演出的气氛都难以扭转过来。因此,一定要把好的曲目放在前面上演。尽管场内人声嘈杂,只要唱出一声,剧场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所以说,白天的申乐,后半部分比较好演,而晚间的申乐,前面比较好演。如果晚间的第一曲目令人沉闷,就不能改变了。

还有一个秘传,就是一切事物,达到阴阳和谐之境就会成功。昼之气为阳气,所以演能乐要尽量演得有静谧的气氛,这属于阴气。在白昼之阳气中,加入一些阴气,则为阴阳和谐,此为能乐的成功之始,观众也能感到有趣。而夜间为阴气,因此应千方百计活跃气氛,一开场就上演好曲目,这样使观众心花开放,此为阳。在夜之阴气中融入阳气就能成功。而在阳气之上再加阳气,阴气之上再加阴气,就会造成阴阳不合,就不会成功。不成功,如何能让观众觉得有趣呢?另外,即使是白天,有时也会感觉剧场气氛阴暗沉闷,要知道这也是阴气所为,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气氛。白昼有时会有阴气发生,但夜晚之气却很少能够变为阳。

预先观测剧场之事,如上。

(二)

问:在能乐中,“序、破、急”应该怎样界定呢?

答:此事很容易界定。一切事物之中都有“序、破、急”三个阶段,申乐也是如此。应按能乐的风情,来确定在哪个阶段、上演什么曲目。

首先,第一出曲目,其剧情一定要有真凭实据,风格务求典雅、庄重、凝练,音乐、动作一般即可,要演得简洁流畅。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上演喜庆曲目。第一个曲目无论怎样好,如果没有喜庆色彩便不合适。即或演得不太好,带有喜庆色彩亦可弥补。这是因为,第一个曲目是“序”的阶段。

其次,到了第二、第三曲目时,便进入了“破”的阶段,应表现演员所擅长的风体,上演拿手的曲目。

最后演出的曲目,进入了“急”的阶段,以上演明快热闹、演技高妙的曲目为宜。

此外,第二天演出第一曲能乐时,以演与前一天不同风体的曲目为好,而使人伤心垂泪的悲剧曲目,则要放在第二天之后的适宜时机上演。

(三)

问:在能乐的竞演中,使用什么方法可获胜?

答:此事极为重要。

首先,要增加上演的曲目,所选择的曲目要与对手的能乐在风体上有所不同。我在本书序文中已说过,要学习歌道,其用意就在于此。如果艺能的作者与演员并非同一人,无论技艺多么高超的演员,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来表演。若是自己创作的剧本,那么语言、动作等,皆可从心所欲。因此,演能乐之人,若有和歌修养,能乐的剧本创作则非难事,而这正是此道的生命之所在。从这个角度说,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若无自己创作的曲目,便如同万夫莫当的勇士,临阵时却手无兵器,赤手空拳,那样是不可能取胜的。

演员的创作才能与特色,在竞演中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对手所演的是华丽风格的能乐,我方就要变换风体,演出静穆而又有起伏的能乐。像这样演出与对手不同的能乐,尽管对手的演出也很精彩,我方也不至落败。如果我方的演出效果很好,那就稳操胜券了。

不过,能乐在实际演出时是有上、中、下之分的。选材雅正、新奇、幽玄,饶有趣味的作品,应该说是好的能乐。能乐的剧本写得好,演员演得好,演出效果好,此为上品;能乐写得不太好,但演员表演认真,不出差错,演出效果不错,此为中品;能乐的剧本虽写得不好,但演员能尽力弥补作品的欠缺,竭尽全力去演,此为下品。

(四)

问:有一事很令人费解:在竞演中,有经验、有名望的老艺人,却被初出茅庐的新手所败,此事不可思议。

答:这正是上述的三十岁之前的“一时之花”。在老演员渐渐失去“花”色,而呈现出老朽之态时,就会被新奇之“花”战胜。对此,真正具有鉴赏力的人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胜负的判断就要看观众的鉴赏力如何了。

不过,在年龄虽过五十、但“花”却未凋谢的演员面前,无论拥有多么鲜嫩的“花”,都不会取胜。演技很好的演员,也会因“花”的凋谢而失败。无论是什么样的名木,不开“花”会招人注目吗?即便是普通的樱树,每当花朵绽开的时候,也会吸引人的目光。懂得这一比喻,自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凭“一时之花”会在竞演中获胜的道理了。

重要的是要懂得,此道之中只有“花”才是“能”的生命。“花”已凋谢却浑然不觉,沉湎于已有的名声之中,是老演员常犯的大错误。有的演员虽然学会了很多曲目,但却不懂得“花”为何物,那就无异于拥有很多草木,却开不出“花”来。

万千草木,花色各异,但同样都是给人以美感的“花”。有的演员即便掌握的曲目不多,但在某一方面的技艺之“花”无与伦比,也能够持久地保持他的名望。假如演员自认为尽得其“花”,但却不用心琢磨如何使观众感受到美,那么他的“花”便如同偏僻乡野或深山沟壑中的野花山梅,世人不见其面,不闻其香,徒然开放而已。

同是名优,也有种种差别。即使造诣很高的高手、名人,若对“花”无深入的研究,又试图保持名优的名声,其“花”也不会持久。而对“花”有研究的高手,即使“能”演得不如从前,但“花”会持久存在。只要有“花”存在,就不失其情趣。所以,在真正拥有“花”的老演员面前,无论什么样的年轻演员,都是无法取胜的。

(五)

问:在“能”之中,每个人都有所长。即便是无名演员,比起名家高手来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名家高手不学习无名演员的长处,是不能,还是不为?

答:在一切事物中,所谓“得手得手,生来就有”,每个人都有天生的长处。高手也会有不及下手之处。不过,高手不及下手的事情,只在一般的高手中发生。刻苦钻研、有真才实学的高手,在任何方面都应该出类拔萃。只是技精艺湛的高手,万人之中难得其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功夫不到、掉以轻心。

总体来说,高手也有不足之处,下手也有可取之处。许多人不明此理,一些演员自身也浑然不察。有的高手过于依赖名声,自我陶醉,看不到自己有何不足。下手本来就因用功不够,不太清楚自己有何缺点,偶尔有何优点也不自觉。因而,无论高手下手,皆应向他人学习。刻苦钻研艺能的人,应深明此理。

无论对方水平多低,若发现可取之处,高手都应向其学习,这对高手进一步提高自己极为重要。有时虽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但认为“我不能向比自己差的人学”,便会缚手脚,连自己的缺点也觉察不到。有这种想法,表明此人修养不到家。而下手发现了高手的缺点,就会想:“连高手都有缺点,何况我们新手,该有多少毛病呀!”如此一想,觉得可怕,便向人求教,加强学习,艺术水平定会很快提高。反之,如果自认为“我不会演得那么差”,从而掉以轻心,则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知自己的优点何在,就会把缺点当作优点。年龄不断增长,演技却不见长进,这就是下手的不堪造就之处。

即便是高手,如果自满,技艺就会退步,何况下手,漫不经心,危害甚大。无论高手下手,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高手为下手之楷模,下手为高手之借鉴。”取下手之长,补益于自己,此为最为有效的办法。看到别人缺点时,一定要引为鉴戒。优点也是一样,无须赘言。再强调一遍:“刻苦修习,练功习艺,戒骄戒躁,切忌懈怠。”

(六)

问:在能乐中,有“位”之差别,如何理解?

答:对此,有见识的人容易分辨。一般而言,“位”,是顺着“能”的一个个的阶段逐渐上进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十岁左右的演员中,竟然有人能自动达到一定“位”阶。但如果以后的学习松懈了,这种靠天分而得到的“位”是徒然无用的。

首先,随着学习练功的深入,“位”会随之提高,这是一般的道理。此外,天生之“位”叫作“长”。还有“嵩”这一概念,与“长”不同。许多人把“长”与“嵩”混为一谈。实际上,所谓“嵩”是指威严、雄壮之态,“嵩”又有广泛涉猎之意,“位”“长”则与“嵩”不同。譬如,有的演员天生就有“幽玄”之美,此为“位”;有的人没有“幽玄”之美,只具有“长”,但这并不是“幽玄”之“长”。

其次,初学者要注意,学习的时候老想着得“位”是绝对不行的。那不仅得不到“位”,而且连已学到的东西都会丢掉。说到底,“位”与“长”来自天赋,若无天赋,则难以获得。但只要不断勤奋学习,不断克服缺点,“位”将会自然出现。学习,是指音曲、舞蹈、动作、模拟等方面的学习,初学者要以此为目标。

仔细想来,“幽玄”之“位”或许是天生之物,而“长”之“位”则是学习修炼之所得。(127)此事究竟如何,尚待好好研究。

(七)

问:所谓唱词与动作谐调,如何理解?

答:这属于具体学习上的事宜。

能乐的所有动作,都是从唱词中生发出来的,其中包括体态、动作。具体说来,要注意按唱词来支配动作。唱词是“看”时,就要做“看”的动作;是“指”“拉”时,就要做“指”“拉”的动作;是“听”“出声”时,要做倾听的动作。所有动作都按照唱词来做,舞台动作就会自然发生。第一是身体的动作,第二是手的动作,第三是脚的动作。体态动作还要配合音乐曲调。此事难以言传,实际练习的时候,要照着师傅现场模仿为好。

只有弄明白唱词与动作如何谐调,唱词与舞台动作便会合一。归根到底,做到了唱词与舞台动作的合一,也就领悟了能乐的奥秘。所谓熟能生巧,指的就是这一境界。此为秘传。

唱词与动作本为不同之物,能将此两者和谐统一,就是登堂入室的高手了。这种能乐才是真正的“强能”(128)。

对于“强”与“弱”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清楚。例如,能乐之中如缺乏柔美亲切的情趣,有人便以为这就是“强”,或者把“弱”当作“幽玄”加以评论,这简直是咄咄怪事。有的演员无论怎么看都无可挑剔,这就是“强”;有的演员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华美,这就是“幽玄”。演员如能够领悟唱词与动作谐调之理,使唱词与动作高度吻合,就达到了“强”与“幽玄”融合的境界,就会自然成为无与伦比的高手。

(八)

问:平素听到的评论之中,常常出现“蔫美”(129)一词,此为何?

答:此事无可言喻,这种风情也难以形容。不过,“蔫美”确实是存在的,是由“花”而产生出来的一种风情。仔细想来,这种风情靠学习无法获得,靠演技也无法表现,而只要对“花”之美有深刻领悟,是可以体会到的。所以说,即使在每次表演之中并无“花”,但在某一方面对“花”有深刻理解的人,想必也会懂得“蔫美”之所在。

因此,这种“蔫美”之境比“花”更高一层。但若“花”不存在,“蔫美”也便毫无意义,而只能用“湿润”一词表达。“花”呈现出“蔫之美”,才让人觉得富有情趣。而不开花的草木,即便呈现“蔫”之状,那又有何风趣可言?无论如何,对“花”的深刻领悟非常重要,但还有比“花”更高的层次,就是“蔫美”,表现“蔫美”更为困难。所以此种美也难以言传。

古歌云:

秋晨薄雾中

篱笆墙上花湿润,

谁人曾言曰:

此情只在秋黄昏,

焉知此景见秋晨!(130)

又云:

不知不觉间,

花儿色香全不见,

转瞬即凋残。

世上人心浑似花,

焉能长久不改变!(131)

这样的和歌,就是“蔫美”的风体,对此要用心玩味。

(九)

问:从以上诸条项中可知,在能乐中,对“花”的理解是最为重要的。但还有一点不明白,怎样才算理解了“花”呢?

答:这是此道中最重要的奥秘,也是头等大事,所谓秘传之事,即对此而言。

关于“花”的要义,在以上的《各年龄段习艺条项》和《模拟表演各条项》之中已有详细说明。“一时之花”,例如少年时期的声音美之“花”,“幽玄”之“花”,等等,均为可见之物。但因其“花”是以各自身体条件为基础开出的“花”,正如应季开放的花朵一样很快就会凋谢。因不能持久,就难以誉满天下。而真正的“花”,无论是开放还是闭合,皆是随心所欲,所以此“花”能够持久不衰。至于对此应当如何理解,我或许还会在此后另文阐述(132),无论如何,对“花”的探求不可失去耐心。

从七岁开始,一生中都要勤奋学习,对表演的各种要领熟稔于心。竭尽所能,倾其全力,以求永葆“花”之常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得到了“花”之根本。要知“花”,须知其根本。“花”在心中,“种”在演技中。

古人云: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

菩提果自成。(133)

附记:为继家业,为传技艺,将先父教诲,秘藏于内心深处,现粗陈大概,聊记于此。恐后来者荒废此道,故罔顾世人耻笑,撰写此传,非好为人师也,仅为子孙庭训而已。

风姿花传诸条项,以上。

于应永七年(134)庚辰卯月十三日。

从五位下左卫门大夫(135)秦元清(136)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