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借钱需要支付利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借贷行为发生,亲戚、朋友与同学之间会相互借钱,而在很多时候,借钱行为是伴随着一定的利息的。人们从熟人那儿借到的钱需要偿还部分利息,而也有一些人主张不要利息,他们觉得与亲人或者熟人谈论利息是非常可耻的,会让人觉得非常贪婪,缺乏人情味儿,那些要求获得利息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许多人会对借钱收取利息的事情进行描黑,将收取利息的人与地主征收高利息、无良商人放高利贷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样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
利息是指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货币持有者作为债权人,在借出、贷出自己手上的货币或者货币资本的时候,从借款人或债务人手中获得一定的报酬。那么在日常生活的借贷尤其是熟人借贷的关系中,人们应不应该向借钱者收取利息呢?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收取利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经济学行为,就像一个人从银行贷款一样,需要支付利息,只要利息合理,那么它就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行为,人们不应该将感情色彩强加在利息上,更不应该对合理收取利息之人进行道德绑架。其实,利息自古以来就存在,甚至比货币出现的时间还要早,比如古代人在遭遇到干旱或者洪涝灾害时,田里面可能颗粒无收,一些家里没有存粮的人就会到邻居家里借粮食。假设有人问邻居借了20斤粮食,那么在偿还粮食的那一天,他可能会直接偿还给对方22斤粮食。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收取利息呢?许多人觉得这不过是人们的贪婪之心在作祟,也有一些人觉得这是通货膨胀在发挥作用。比如有个人在3年前问朋友借了5万元,在3年之后偿还给朋友6万元,多出来的1万元利息就是这3年来的通货膨胀。可是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合理,虽然货币会贬值,但是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还是有些争议的,毕竟不同地区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北京的房价在3年之内可能会翻好几倍,但是在小县城,房价可能只会增加10%左右。不同地方的物价上涨幅度不同,消费的变化自然也不一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利息实际上是延迟满足的一种表现,如果人们在借钱时明确表态将会多偿还一些钱,那么把钱借出去的人就会愿意等待那些多还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来消费。假设某人准备借40万元给朋友做生意,这笔钱他原本打算用来买房,而朋友会在2个月后多还2万元,那么借钱出去的人就愿意多等2个月时间,然后用2万元的利息购买一套沙发。正是因为延迟满足的存在,人们很愿意把钱借出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资源配置在发挥作用。首先钱不借出去的话,本身也是会产生一些价值的,或者说有机会产生价值,人们可以将这笔钱存在银行里,可以将这笔钱用来做投资,可以用它来理财,这些经济行为都会产生潜在的价值。如果将钱(资源)分配给其他人,这笔钱必定也会产生其他的价值,可能别人用来买房(提前买房可以少花钱,借钱则可以少支付贷款),别人用来做投资(钱生钱),别人用来还债(减少还债利息)。把钱从自己手上转移到别人手上,都在创造价值,当钱或者说资源在转移的过程中,必定会导致部分价值的转移,而这部分价值的转移是要求得到回报的,如果没有任何回报,资源和价值的转移也就不会发生,因为人本身就是理性人。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任何借钱行为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毕竟当钱借出去之后,就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这笔钱能不能及时还回来,会不会少还,都会给债权人带来很大的困扰。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就需要签订一些必要的借钱合约,支付一定量的利息,一些借贷行为甚至可以要求用一些资产作为抵押。
有很多人觉得借贷双方是好朋友,让朋友借点钱给自己周转一下也无所谓,根本没必要给什么利息,但借钱者的损失(资源和价值的转移)以及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朋友绝对不能这么自私。如果人们试图免费享用他人的资源,那么不仅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下一次可能再也无法获得同样的资源来解决生活中的危机。
而在具体衡量应该收取多少利息的问题上,人们可以依据这笔借款的具体用途来做决定。如果朋友是把钱拿去应急,诸如拿去给孩子交学费,给家人看病,用来应对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那么就应该适当少收一些利息。如果债务人是把钱拿去投资做生意,那么债务人在获利之后应该适当多给一些利息。至于有很多人明明没有经济实力,却拿着钱去购买奢侈品或者从事一些风险很高的经济活动,债权人就要仔细掂量一下究竟要不要借钱给对方了,就像一个人向朋友借了几十万元去赌博或者购买彩票,那么这笔钱很有可能是无法拿回来的,借款的风险自然也会很大,债权人就不应该借钱。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债务人的信用情况,如果一个人借钱常常不还,或者经常会延迟还钱日期,那么在借钱给他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轻易被对方打动,以免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