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导图在手,课文背诵不再愁

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思维和图像化思维是最强效的记忆助力器,用思维导图来背课文,既可以降低难度更好记忆,又可以增加同学们背诵课文的乐趣。有了乐趣,背诵再也不是苦哈哈的任务啦。

思思:“图图,你喜欢背课文吗?”

图图:“原来肯定不喜欢呀,总也记不住,现在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背诵,效果大不同呢。”

思思:“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力吗?”

图图:“博赞爷爷告诉我们,有逻辑次序,有画面感,运用想象和联想,动用感官,并且与我们自己相关联就能记得更轻松。所以,自从学了思维导图,我再也不担心背课文了。”

思思:“没错,思维导图可以说是最棒的记忆工具。它有逻辑顺序,运用颜色和图像帮助我们的记忆产生强有力的联想。”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是因为以下这三个因素。

第一,思维导图在做分类的时候,需要满足不多不少的原则。相同的层级具有相同的逻辑属性,所以,相同层级的关键词之间就能互相提醒,促进记忆。

第二,思维导图的图像力,添加的小图标就像记忆挂钩一样,让我们想起词语和内容。

第三,思维导图的视觉化呈现的特点,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特点,以此来帮助记忆。

举个例子,这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通过绘制成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课文的背诵。

场景歌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第一步,确定中心图,场景歌。

第二步,建立主干关键词。

同学们会怎么选择主干关键词呢?比如第一主干的关键词,你们是选择海鸥还是沙滩?怎么选择才能确保主干关键词全面,没有内容遗漏呢?

主干关键词的选择,既可以是原文中的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归纳一个词。我们选择了“大海”“鱼塘”“小溪”“红领巾”这样的分类方式,而“大海”正是根据情景归纳出来的词。

“大海”“鱼塘”“小溪”这三个词,属于同一逻辑。第四个主干关键词选择了“红领巾”,就是从场景到人:第一,便于联想和记忆;第二,有了红领巾,才会有“队旗”、“铜号”和“欢笑”。

这种大海—鱼塘—小溪—人,有着逻辑线,相互关联。这样四个主干就能够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帮助我们来记忆。

第三步,确定分支内容,选择关键的名词或者动词。

第四步,添加小图像,用图像来强化记忆。所以,图像通常添加在记忆盲点的地方。这里添加的小图像,是每个主干及其分支的场景图。

这张图一画完,你们是不是已经完成背诵了呢?

我们再举个例子,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选自人教版,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均选自人教版),有两段内容需要背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要求背诵的文段是两段,分为三个主干:时、声、潮。

时,交代时间,午后一点左右。

声,一个是响声,一个是人声。

重点是“潮”,分支由远及近,描写潮来了的“景观”和“声音”。

经过这样一画,背诵文段的结构就非常清晰了,提炼的关键词也能相互提醒记忆。同学们可以试试看,看图背诵。

请你动脑又动笔

课文《田家四季歌》绘制成思维导图并背诵。

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