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内心矛盾

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

每个人都有能力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不幸的是人们在开发自己潜能、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种自身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约拿情结”。“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上帝给了他机会,他却退缩了。这是怀疑甚至害怕自己的智力所能达到的光辉水平,心理软弱到甘愿回避成功的典型。

回避成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意识障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和个性障碍等。

我们只有一一认清它们的面目,才能有效地克服它们。

(1)意识障碍

所谓意识障碍,是指由于人脑歪曲或错误地反映了外部现实世界,从而影响以至减弱人脑自身的辨认能力和反应能力,阻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甚至影响了人们在事业上的成功。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①“自卑型”心理障碍。因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即自认为智力水平低,或家庭、社会条件不如人,而产生一种缺乏自信、轻视自己,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悲观感受。

②“闭锁型”心理障碍。不愿表现自己,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现,因而缺乏自我开发的积极性。

③“厌倦型”心理障碍。这是一种厌恶一切自己不感兴趣和无能为力的事情的心理状态。存在厌倦心理的人,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而对自我开发失去兴趣。

④“志向模糊型”心理障碍。是指对将来干什么,成为何类人才的想法不明确,从而没有定向进取的内驱力,而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心理障碍。

(2)意志障碍

所谓意志障碍,是指人们在自我能力开发中,确定方向、执行决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各种非专注性、非持久性、非自制性等不正常的意志心理状态。意志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①“意志暗示型”心理障碍。是指在制定和执行目标时,易受外界社会风潮和他人意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动摇不定的意志心理状态。表现为确定目标时的“朝三暮四”,执行决定时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②“意志脆弱型”心理障碍。表现在没有勇气去征服实现目标道路上的困难,不是主动去征服困难,而是被动地改变或放弃自己长期进取的既定目标。

③“意志怯懦型”心理障碍。怯懦是一种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

这种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因而影响自我能力开发的完成。

(3)情感障碍

所谓情感障碍,是指人们在能力的自我开发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方面的不正确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情感麻木。情感麻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各种打击,自己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加以克服,以致对客观外界事物产生一种恐惧的内心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内向封闭性的心理状态。它使人们丧失与人交往的生活热情和对理想及事业的追求。

(4)个性障碍

所谓个性障碍,是指人们在自我开放中常常出现的气质障碍和性格障碍。如抑郁质的人易表现出孤僻、不善交际的弱点;粘液质的人,易表现出优柔寡断、缺少魄力的弱点;以及多血质的人缺乏毅力,胆汁质的人办事武断、鲁莽等。

(5)其他障碍

除了意识障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和个性障碍外,还有其他几种影响潜能开发的心理障碍。包括感觉加工中的心理错觉,知觉中的错觉和偏见,思维定势的障碍等,这些障碍主要属于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表面性,以及思想僵化凝固等。

这些和回避成功、害怕成功的心理障碍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障碍,但同样对人的事业成功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当这些心理障碍互相影响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负效应,导致一个人事业的失败。

很明显,有些人成就不大,不在于智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障碍,只有不断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以上心理障碍,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忘记内疚,向前看

我们常听到人们如此哀叹:“要是……就好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内疚悔恨情绪,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不管其所处的环境如何,都会多多少少地体验到这种内疚情绪。

内疚情绪能使你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

当人刚刚降生时,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我们逐渐长大时,就会慢慢认识到,这世界上还有别人,自己必须顾及他人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当我们了解到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行,而且只是在顾及自己的利益时,就会产生一种内疚的刺痛。

内疚能激励具有德行的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但并非每种内疚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内疚的悔恨情绪只有配合积极的心态才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一个人产生内疚,却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结果。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在各种心理误区中,内疚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内疚悔恨是你在现实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且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了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心理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安东尼·罗宾经常以愉快的方式来结束每一天。他告诫我们说:“时光一去不返。每天都应尽力做完该做的事。疏忽和荒唐事在所难免,尽快忘掉它们。明天将是新的一天,应当重新开始,振作精神,不要使过去的错误成为未来的包袱。

以悔恨来结束一天,实在是不明智之举。”罗宾鼓励我们做一个关门的人,就好像曾任英国首相的劳合·乔治一样。乔治有一天和朋友散步,每经过一扇门,他便把门关上。朋友疑惑地说:“你没必要把这些门关上。”乔治却说:“哦,当然有必要。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将过去的错误、罪恶、过失通通忘记,即忘记内疚向前看。我们只有忘记过去的事,努力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才能使自己不断走向辉煌。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有位企业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蒙受了一笔巨大的损失。在这之后,他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误,拒绝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结果,他失眠了好几夜,痛苦不堪,但问题一点儿也没解决。更严重的是,这件事还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细小的挫败,他在灰心失望中折磨着自己。这种自虐的情形竟然持续了一年,直到他向一位心理专家求救后,才彻底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那些著名的企业家或政治家,就会发现,他们大多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始终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否则,他们就被巨大的压力压垮了。

当我们不再抗拒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去创造一种更加丰富的生活。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去创造新的生活,谁都没有这样的情感和精力。你只能在两者中间选择其一:可以选择接受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失败,并抛下它们往前走;也可以选择抗拒它们,变得更加苦恼。

如果我们不接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挫败,而是去反抗它们的话,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非常简单,它会导致一连串的焦虑、矛盾、痛苦、急躁、紧张等,我们会因此整天神经兮兮、不知所终。 “对必然之事,轻快地加以接受。”这是一句古老的犹太格言。在今天这个充满紧张、忧虑的世界,忙碌的人们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

既然如此,那就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保持乐观的态度,轻松地生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