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大师的另类崛起
有时,嬴任好也会想自己这辈子多亏是搞政治的,不是做生意的,不然就以他那悲摧的投资眼光,非得把裤衩都给输没了不可。虽说点儿背不能怨社会,不过一想到晋国那帮龟孙,他还是会被气得肚子疼——这一家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良心都大大地坏!
想知道这哥们儿为什么对晋国这么骂骂咧咧吗?那得从他为什么结婚说起……
公元前659年对嬴任好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因为他的职称从“公子”变为“国君”,成了秦国的一号首脑,史称秦穆公。上台后,他首先往中原地区瞄了一眼。这属于遗传性的强迫症,自秦在东周初年建国以来,历任国君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去中原,当老大!”而实现梦想的最大障碍,就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中原诸侯。
因为立国晚,秦国只分到了周王朝最西边的地盘。地接边疆,所以秦人从来没有多少太平日子,三天两头就得跟游牧民族干一架。要知道,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每天吃饱喝足了就靠抢劫来打发无聊的时光。但秦人也够牛×,愣是在短短百年内,就把这帮惯匪给**得服服帖帖。
不过地域歧视却永远存在,哪怕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屌炸天也屁用没有。在中原人的眼里,西边的秦人跟南方的楚人差不多,属于在进化这棵大树上被甩掉队的猴子,打心眼儿里就瞧不起。秦人当然不爽,却懂得隐忍,因为经常不服的楚国就是个经典反例,已经被中原诸侯们合伙暴揍过好多次了。
穆公当然不想总这么苦大仇深着,但瞄了中原一眼后,他咽了口吐沫,知道还得继续忍——
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混乱了,因为齐国桓公的横空出世,东周的政治格局被彻底改变。经过包括北方狄族在内的一些不知死活的家伙的多次失败尝试后,已经没人再敢挑衅霸主齐桓公的权威(详见五月刊)。穆公不傻,当然不会没事找抽,他决定干点别的。
这时比秦国强盛的有三个国家,除了不可一世的齐,还有实力稍弱的晋和楚。别看穆公年纪不大,却领悟出了一套自己的政治玩法:拉帮结派才是王道!当然,楚国是不能考虑的,因为它的人缘实在太差,在一起玩,非得把自己也给搞臭不可。所以在成为国君的第五个年头,穆公乐颠颠地把晋国的一位公主娶回了家。(《史记·秦本纪》:四年,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
搞政治=拉关系=搞对象。对于这个等式,穆公一直都深信不疑。而倒霉,也就倒霉在这儿了。
一、亏本·缺德的小舅子
婚后不久,媳妇的娘家就发生了血腥革命,大臣们干掉了太后骊姬和她的两个儿子,一时间,晋国没了最高领导人。(详见七月刊)
晋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最着急的是两个流亡在外的有继承权的公子,但还没等他们有什么行动呢,秦国的外交官就分别瞬移到了两人的面前。也没废话,直接宣布竞价开始:咱秦国现在就是打手,价高者得!在穆公看来,这可是个天赐良机,不仅能漫天要价,弄好了还能在中原扶植个傀儡政权。
面对这事儿,晋国两位公子的反应是大相径庭——大公子重耳根本没得谈,哼哼唧唧地来了一句:咱家事用不着你管。而二公子夷吾就不一样了,这货急得跟火燎屁股似的叫唤:必须帮我啊!我TM给你割地!
就这样,夷吾在穆公的第一心腹大臣百里奚的护送下,顺利回国即位,史称晋惠公。
对于这事,穆公忍不住夸自己是个天才,想想先辈们在大西北折腾了这么多年,进军中原的梦想或许就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实现啦!他的脸上简直是乐开了花,可惜没多久,这花就蔫了。
按照先前的约定,晋惠公只要成功即位,那靠近秦国(两国比邻接壤)的八座城池就都应当作谢礼割让出去。可这货贵为一国之君,毫无下限,当他姐夫问起为毛迟迟不完成交割时,丫居然翻脸不认账了:“谁说的?我咋不记得呢!”差点没把穆公给气死——什么玩意儿啊!不过也没辙,毕竟两国还是沾亲带故的盟友,尽量还是别翻脸的好。穆公算是白忙活加空欢喜了一场。谁知他那缺德的小舅子倒没想这么轻松地放过姐夫,这事过去还没多久,他居然厚着脸皮来找穆公办事了。
公元前647年,晋国遭遇严重旱灾,饥荒严重,但晋惠公一点没担心,他立刻给穆公写了封求助信:兄弟遇到坎儿,姐夫拉一把,给帮个忙吧!(《春秋左氏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
说实话,穆公是真想不理这家伙,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为了获得“东周首善”的称号,他还是决定动起来。看着大批的援助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出国门,大臣们都在暗骂——就该借这机会好好抽丫一顿嘛!(《左传·僖公十三年》:邳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穆公做到这分儿上,真是够厚道了。在他看来,曾经的不愉快都已过去,秦晋又回到了过去相亲相爱的美好时光。所以,当第二年秦国风水轮流转也闹起饥荒时,他毫不犹豫地向小舅子发出了求救信号。可结果却是让他万万没想到——话说消息送到晋国那天,晋惠公慢条斯理地问大臣:“这事该咋整啊?”大臣虢射是一脸的贱笑:“这还用说,必须抽他啊!”晋惠公满意地点点头:“懂我!”(《史记·秦本纪》: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就这样,战争发动了。
公元前645年9月,憋了一肚子气的穆公在“韩”与晋军短兵相接。这仗打得真是一波三折啊——
首先,因为伙食问题,体力不佳的秦军做出了战术撤退,丢下了一地的废铜烂铁。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一匹快马从晋军中蹿出,满场飞奔,那破烂捡得是不亦乐乎。把镜头拉近给个特写吧,是晋惠公啊。然后,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穆公一看这货落了单,立马就带人冲了回去,晋惠公被吓得是“哎妈呀”的一声惨叫就摔进了泥坑。可惜,晋军还是很给力的,一看老板要挂,是真玩命啊。结果穆公没抓到小舅子不说,反倒深陷了重围。——如果剧情到此结束,那真是老天瞎了眼,所以神逆转在最后关头上演了——改变局势的,是一伙只有区区三百人的民兵游击队!
几年前,穆公心爱的坐骑离家出走,结果被这伙人发现给炖了吃。但穆公后来却没有追究这事儿,所以讲义气的山贼们决定对穆公万死不辞,自愿参加了这次“抗晋战争”。别看这帮人都抄着劣质兵器,可在这个关键时刻,愣是把晋军冲了个七零八落,不光成功地解救了穆公,甚至把晋惠公给逮住了!
至此,闹剧一般的战斗终于画上了句号,极品贱人晋惠公沦为了阶下囚。(所有战斗场面都很写实,可参见《史记·秦本纪》)
按穆公和大臣们的意思,晋惠公就该被大卸八块。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仅媳妇成天在那儿哭天抢地地求情,最后连周天子都来帮着说好话了。没办法,穆公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晋惠公把之前的八座城完成了交割,并逼他把儿子(太子圉)送过来做人质,以防他再使坏。
就这样,穆公与小舅子的纠纷才算彻底告一段落。
二、亏本·卑鄙的大舅子
穆公做事有时候喜欢画蛇添足,他又想起了那个他迷信的政治等式。
既然跟晋惠公闹得已然太僵,为了国家发展,那不如把工作重点放在下一代身上。为了事业,穆公也够拼的,竟把自己闺女(文嬴)嫁给了太子圉。穆公想,这回咱也当岳父了,遥控晋国这事还是有希望的!
此时霸主齐桓公已死,天下混乱模式眼看就要重现,诸侯们都盼望着新一代的扛把子登台,整顿整顿江湖秩序。一时间历史的舞台上蹦出了各色人物,像什么逗比宋襄公、狂人楚成王等等(详见六月刊),但穆公却没有像别人那样可劲儿折腾。他还是有点担心晋惠公使坏,万一自己跟别人单挑时,这货在背后操家伙可就糟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的实力如今依然能轻松排进列国四强。
他决定再等等,等晋惠公死了再说。就是这力求稳妥的性格,让他从翩翩美少年变成了一脸沧桑的大叔。好在,他的体格依然倍儿棒!
公元前637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晋惠公终于死翘翘了,穆公大乐。他立刻召见太子圉,要以岳父大人的身份对他进行最后的政治教育,然后就派人护送他回国继位。可没一会儿,去找人的宦官就火急火燎地回来了:“姑老爷跑啦!都跑好几天啦!”原来这货也不傻,就怕穆公对他的未来指手画脚,所以估摸他爹要挂,早早就溜之大吉了。这档子事他连媳妇都没告诉,因为信不着,而且也不想要了。(《史记·秦本纪》: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君百岁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
这也忒不讲究了吧!——穆公破口大骂。就在他对计划失败备感抑郁时,事情发生了转机——重耳灰头土脸地来投奔他了。这个之前故作清高的哥们儿也演不下去了,请求穆公帮他夺取国君宝座。
正憋气的穆公当然与重耳一拍即合。重耳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回去搞政变那是有绝对的群众基础,缺的就是武装部队。这对穆公来说当然不是事儿,但在出兵前,他对重耳提出了一个要求:“咱还是先结个婚吧!”穆公真是钻了牛角尖。重耳当然没意见,这么个关键时刻,别说让他结婚,就是让他裸奔,他都不会反对。
那我跟谁结呢?——重耳好奇也是应该的。穆公给出的答案是相当雷人——就文嬴吧。虽说跟侄媳妇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也是**好吗!不过做大事不拘小节,再说文嬴也确实年轻貌美,重耳当即就答应举行婚礼。这下关系可够乱了,要从最初论的话,重耳还是穆公的大舅哥。(《史记·秦本纪》: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
穆公终于心满意足地发兵了,在轻松地干掉了太子圉后,让重耳成为了晋国首脑,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上位后,晋秦两国的关系确实开始了良性发展。穆公对晋文公的表现很满意,觉得这次的投资可算没白瞎,心情大好的他决定进一步强化两国关系。公元前632年,在秦国的强力支持下,晋文公完胜楚国,成为了新一代的东周霸主。
作为亲兄弟,晋文公与晋惠公从本质上讲,差别也不是很大,但智力水平却要高出很多。
因为觉得自己的曝光度不够,晋文公决定找郑国约架,这是最简单也最高效的炒作手段。至于郑国为毛这么倒霉,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年晋文公作为政治难民逃到郑国时,郑国君表示了鄙视;二是郑国地处晋国周边,却非要给楚国当马仔。不过要说单挑这事,输赢都难免受伤,所以他就屁颠颠地去找穆公了:“就凭咱这关系,你就能看着他跟我嚣张?也不是你性格啊!”这话说得挺江湖,无非就是想拿穆公当枪使。
穆公这人朴实,没多想就把桌子一拍:“那是,抽他!”说完就跟着晋文公跑到郑国去打架。(《史记·晋世家》: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於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郑国只是个二流货色,一看这形势,差点没吓尿了,好在国内有个叫烛之武的哥们儿特会聊天,就被派到穆公那儿去做说客。烛之武说了挺多,但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您想想,这几年您帮他争名气抢地盘,得过什么好处啊?他耍您玩还看不出来?您这么聪明,也不至于啊!”再配上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表情,虽说是挑拨离间,但也是大实话,秦国每次给晋国帮忙都是白干。(《春秋左氏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穆公不傻,听烛之武这么一掰扯,立马就开窍了。鉴于自尊受到伤害,他连招呼都没打就撤了,走前还跟郑国拜了把子,成为盟友,搞得晋国好不尴尬。就这样,郑国躲过了一场暴揍。
经过这事后,秦晋两国间的热度再次下降,又回到了从前不远不近的状态。
三、亏本·失败的殖民地
穆公与晋国彻底闹翻是在公元前628年,那一年秦晋两国都很忙。
在晋国,晋文公死了,但这次的政权交接很顺利,姬驩顺利上位,史称晋襄公。而此时穆公正在忙着搞殖民地。
自从结盟后,郑国力邀穆公派出一支驻外部队,帮助郑国增强军事力量。这事有点缺心眼儿,小肥羊天天跟大饿狼一起玩耍,想不出事都难。因为地形原因,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是被晋国堵死的,而郑国却是正儿八经的中原国家,所以穆公抑制不住**,决定向它下手。正好驻外部队可以做内应。
穆公这人还是太朴实,因为头一回干缺德事,实在太不好意思,还非要搞个偷袭。但不管这仗怎么打,秦军都必须在晋国的地盘上经过,按说你打个招呼也是应该的。但不知穆公是心急,还是懒得理,一声没吱不说,还顺手抢了人家的一个小城。但对这事,晋国连严正抗议都没提出,因为晋襄公正忙着埋他爸,实在没空。就这样,秦军在晋国来了次潇洒走一回,可再往前走就卡壳了。
还没到郑国地界,秦军就发现前方来了一群人,打着横幅——热烈欢迎盟军路过。仔细一看,居然全是郑人。别看郑国打架不行,但搞情报倒很有一手,在得知秦国的吞并企图后,立刻装糊涂地派出了慰问团。郑国知道死磕是不行的,只能把事点破,看穆公脸皮到底有多厚。(《春秋左氏传·僖公三十三年·弦高犒师》)
这招还真就玩对了,穆公脸皮薄得很,备感尴尬的他立刻就下令撤军回国。但感叹兴师动众却白忙一场的他不知道,倒霉的还在后面呢。
晋惠公这会儿已经埋完爹了,年轻气盛的他一定要给穆公点颜色看看,选择的报复地点就是秦军回家的必经之路——崤山。累成狗的秦军正感觉没劲又疲惫,一点防备都没有,也真是没想到晋国会撕破脸——就这样,著名的崤山大屠杀发生了。
情况实在太惨,除了三个被抓了俘虏的指挥官,秦军无一生还。(《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晋襄公本想把三个俘虏都给剁了,以扬国威,但却被太后文嬴阻止。文嬴没有儿子,所以才轮得到姬驩上位,但这并不影响她的话语权。就这样,在文嬴的干预下,三位将军才免于一死,狼狈归国。穆公信奉了大半辈子的政治等式,这次总算是起了点作用,可却是在如此惨淡的情况下。
平生第一次,他真的怒了!
四、称霸·不走寻常路
虽说气得要死,但穆公并没昏了头。
两年后,穆公再次发兵晋国,双方在彭衙略一接触后,秦军就选择了战术撤退。表面上,虽然秦军又败了一次,但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损失,却把晋国的底细摸了个明白。(《史记·秦本纪》:缪公于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秦不利,引兵归。)
面对外界的嘲笑,穆公一笑置之。一个拥有强硬实力,却选择隐忍几十年的人,他出手的一刻,必然要有十足的把握。别人的吹捧或看低,从来都无所谓啊!经过仔细地研究后,穆公决定再筹备两年,那时他将有完胜的把握。
在经历过几次亏本的决策后,穆公对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何苦非要去中原插一脚呢,那里的混乱局势根本就不利于一个国家的成长啊!自知已步入人生晚年的他,把目光看向了遥远的未来——我该为国家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了!就这样,在发展军备的同时,穆公彻底断绝了再去争霸中原的想法,却把视线移向了西边。那里有广袤的大地,而对手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就是游牧的戎族人。
近几十年,因为秦国的日益强大,戎族早已不敢再进行骚扰,甚至还谦虚地派出了考察团,想向穆公取取经,学学专业社团应该怎么搞。而就在这两年中,又从戎族来了一伙搞调研的,领头的叫由余。这是个万事通,祖籍在晋国,却成长于戎族,成年后又经常在秦国往来,行过万里路。只简单地聊了几句,穆公就兴奋得直哆嗦——秦戎两地的政治、经济、地理,就没一样是他不懂的,是标准的战争必备型人才啊!
但穆公最喜欢由余的一点,还是这货对戎王太忠心了,无论放出什么糖衣炮弹,都坚决不跟穆公混。可别以为穆公是个受虐狂,他只是不想招聘一个无良的职工,毕竟这些年真是被缺德鬼们给吓怕了。不过被骗那么多次后,穆公也学会了耍诈。他先盛情邀请考察团多住一段时间,然后每天都拉着由余喝酒吃肉,形影不离;同时,他又找了一群美女组成艺术团,远赴戎族去表演,把由余的老板哄得是晕头转向。把这些戏都做足后,穆公才放了考察团回去,而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坏笑。(《史记·秦本纪》: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
回到部落的由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牛马病死大半不说,戎王还成天不理政务,就知道看戏听曲逗美女。由余当然看不下去,可一张嘴就被戎王给骂了:“你这个叛徒还好意思说话?我都听说了,你跟秦穆公现在好得跟哥儿俩似的。”反间计!由余再忠心也屁用没有了,他的信用记录在戎王那里已经是最低评级。
就在这时候,穆公的糖衣炮弹再次袭来。一边是老板成天骂,一边是费尽心机求人才,跟谁混一点都不难选择了。就这样,由余成了秦国的大夫,尽职尽责地为穆公制定了一套详尽又靠谱的对戎战争攻略。(《史记·秦本纪》: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至此,两年的时间一晃而逝,穆公知道自己的辉煌将从此刻开始!
公元前624年,秦国又一次向晋国开战,领兵的指挥官,还是当初被抓俘虏的那三个人。在渡过黄河后,秦军做了一件让晋人瞠目结舌的事——焚毁了他们所乘坐的船只。不胜不归!带着四年的准备和刻骨的仇恨,秦军的脚步再也无法阻挡,哪怕是强盛如旧的晋国。晋军被杀得抱头鼠窜,接连丢了王官和鄗两座城池,再不敢出城PK了。
穆公却并没有选择继续死磕,在争回了尊严后,他带领将士们去了崤山,祭奠了四年前葬身于此的亡魂们。痛哭三日后,秦军凯旋。(《史记·秦本纪》: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封肴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
经此一战,穆公名震华夏!不过他却对中原再提不起兴趣,挟大胜之威,转而向西,按照由余制订的计划,横扫千里。短短一年之内,秦国就征服了十二个戎族部落,事业达到了巅峰。此刻,没有谁会怀疑穆公已绝对拥有霸主的实力。
面对强悍的穆公,连周天子都得屁颠屁颠地去笼络,鉴于穆公并没有公开称霸,还特意给他取了个独一无二的称号“霸西戎”!谁也没想到,穆公就以这样非主流的路线,达成了霸主的威名。(《史记·秦本纪》: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
公元前621年,穆公笑着离开了人世,墓葬于雍地。他为秦国打下的根基和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策略,将在遥远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连这个智者自己都不会想到,在四百年后,他的子孙将史无前例地统一华夏!
亏半生,却赢一世,足矣!
作者按:
根据《春秋左氏传·文公六年》和《史记·秦本纪》中的记载,穆公下葬时的陪葬者众多,其中不乏忠良贤臣,可说是在人生之末自黑了一把,也给他的子孙们做了个不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