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格局很大
什么?
不少文武百官觉得宋世明是不是疯了。
你这不是在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上司,刘伯温为敌吗?
你还想不想在都察院混了?
你要是撤销刘元德的实封,大家都能理解,但你为什么要让朱元璋撤销刘元德的火枪伯呢?
这不是在给刘伯温找不自在吗?
“刘伯温。”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一直保持沉默的刘伯温,他倒想看看刘伯温到底会有何反应。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只是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刘伯温的说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启奏陛下。”
刘伯温温和的笑了笑,看了一眼将头缩回去的宋世明后,声音平缓但又坚定的说道。
“微臣赞同宋大人的言论!”
“我大明文武百官,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确实数不胜数。”
“要是真的要进行一个意义上的实封的话,为什么不从文武百官中选取,而是用一个区区的黄毛小儿呢?”
“像帮陛下建立朝堂百官制度的韩国公,为大明征战天下的魏国公、宋国公等人。”
“他们当中的哪一个,不比我家的这个纨绔子更有资格获得一个意义上的实封呢?”
“另外,我大明开国以来,一共封下63名爵位。”
“其中任何一位,为了大明的建立和稳定,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是让一个未满二十的黄毛小儿进入到我们的行列中,这是对众位立下大功的大臣们不公,也是对于文武百官们不公啊!”
刘伯温的话,和宋世明一对比,就显得格局非常大。
像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尽管将刘伯温当成潜在的敌人,可听到这一番话后,心中确实对刘伯温升起了略微的好感。
不过,这点好感就像是地面上的一点灰尘,随风一吹,就变得无影无踪了。
而其他在场的文武百官们,没想到刘伯温的心胸如此宽阔。
居然没有为了私情,袒护自己的孙子,反而站在了公道之上。
这也让他们心中,对于刘伯温的观感愈加好了起来。
弄清楚刘伯温的表态后,都察院的不少御史,都在跃跃欲试,打算附和刘伯温的话,对朱元璋进行谏言。
当然有些不怕死的,以及某些得到暗中授意的百官,已经开始向朱元璋大声进谏了。
可宋世明这边,就有些傻眼了。
作为一只带节奏的狗,节奏虽然被带起来了,可是现在领头的人根本不是自己,而是刘伯温本人啊!
他宋世明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察院御史,又怎么能从都察院大佬刘伯温的手里,抢回话语权呢?
当然,除了宋世明之外,有些不高兴的,还有处于高台之上的朱元璋本人。
看到下面群情激奋的文武百官,朱元璋的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
他很不高兴。
作为一名从草根皇帝,朱元璋最不喜欢的就是超出自己掌握的事。
眼下的事情发展,明显超出了一般的朝廷辩论,似乎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
这个人是谁,朱元璋当然很清楚。
他就是朱元璋自己用来平衡文官势力的李善长。
这要是平时李善长带刘伯温的节奏,朱元璋会非常高兴,甚至会乐呵呵的顺势应了下来,取消刘元德的一切封赏。
毕竟,朱元璋这个人确实是个小心眼,这个没得洗。
可是,刘元德这个确实有大才,后台又非常的硬,哪怕不顾忌马皇后,朱元璋也要为自己的好大儿朱标做打算。
因此,朱元璋自己又不能像拿捏刘伯温一样,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能给吃软不吃硬的刘元德说话。
而且,当下的局势让朱元璋也是很不高兴。
我老朱有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就封了一个意义上的实封爵位吗,至于你们这么多人都来怼我朱元璋吗?
是咱老朱的刀不快了,让你们有点飘了?
“够了!!!”
朱元璋眼睛眯了起来,虎躯一震,顿时多年蕴养的王霸之气四散开来。
此时朝堂之内的温度似乎也下降了不少,让刚刚还在喋喋不休的文武百官,吓得的浑身一哆嗦。
他们这才想起来,坐在高位之上的大明最高统治者朱元璋,那可不是一般的皇帝啊。
朱元璋可是会真的随意处罚大臣的啊!
部分胆小的文武百官甚至都瑟瑟发抖起来,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朱元璋接下来的清算。
就连李善长等人,也都赶紧老老实实的安静了下来,生怕不小心被波及到。
可是,出乎大部分文武百官预料的是,尽管朱元璋的脸色很不好看,但他并没有大发雷霆,借机弄死几个看着不顺眼的臣子。
反而看向了一边从早朝以来,一直保持沉默的好大儿,太子朱标。
“标儿,咱不想和下面这群蠢猪解释,你来对他们说说。”
“是,父皇。”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转过身去,捂着耳朵当做什么都不想搭理的朱元璋,朝着朝堂下的文武百官温和的笑了笑。
“诸位的谏言都很对,我也非常赞同各位大人的意见。”
听到朱标的表态后,不少人的胆子又大了起来,朝着太子朱标问道。
“太子殿下,那为什么陛下不改变封赏的旨意呢?”
“原因很简单。”
太子朱标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各位大人,只要这个人没有违反我们大明的律法,无论身份如何,有功就要赏这一点,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吧。”
“是啊!”
“没有意见!”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来带李善长、徐达等人都点了点头。
这不是屁话吗!
大家辛辛苦苦为你老朱家卖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吗?
要是到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使你朱元璋再厉害,谁还会支持你朱元璋呢?
西楚霸王项羽厉不厉害?
一骑当千,万人敌,亲手覆灭了不可一世的大秦。
可最后,他不就是因为小气舍不得手里的财富,不肯封赏这些诸侯,才把手中的大把优势全部送给了对面的刘邦,最终落下个自刎江东的下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