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分歧与一致

明丽再一次到研究所送饭时,申城绵延多日的黄梅雨已经停了。不过此时芳菲已尽,只剩素白的栀子花散得满城馥郁的花香。

这天她带的是申城特产,白斩鸡。特地去买了农户的三黄鸡,又请教了邻居阿婆才做成的。想着那两个肉食男人吃饭的样子,明丽心里隐隐升起了期待。

但她随即收敛了脸上雀跃的神情。不能给他太多鼓励,她还没拿定主意呢。

但进了办公室,却发现气氛有点怪。陈老和孟千里的办公室是挨着的,一墙之隔,还开了扇内门,以供内部通行。以往每天上班,隔一段时间两人就要说上几句。遇到要拿主意的事,孟千里会跟陈老讨论下,或者报备下。而陈老那边则是在翻看前面半年的实验数据和报告,遇到问题也要找孟千里问两句。

真是亲密的上下级关系。这是明丽的感慨。不过今天,她在外公的沙发上已经坐了一个多小时,一本西蒙波伏娃的《名士风流》都看了四分之一,也没见俩人说过一句话。

真是怪了,明丽想,外公几乎是把孟千里当作了关门弟子。他一向对学生的感情比对儿女的感情更深,难道还能对自己的得意弟子有什么意见不成?

办公室的气压有点低。明丽探过头,偷偷朝对面办公室看了看,孟千里整理了几份文件之后,就拎着安全帽准备出去了。看来是要去车间查看机器组装进展。

这都到饭点了,还去车间?明丽咬了咬下唇,不明所以。

到底发生什么了?她起身出去,想找小赵打听一下。然而在隔壁办公室门口看了看,小赵的办公桌是空的。

明丽无奈,看看时间,只好回去跟陈老开了饭。吃饭时陈老一脸严肃,看来是打算守口如瓶了。

到底怎么了?明丽越来越好奇,那两男人年纪加起来都超过100岁了,还能闹别扭?明丽想想就觉得好笑。

收拾好碗筷,明丽在办公楼各层间转了一圈,终于得知了原委:原来孟千里和外公发生了争执。

陈老回归实验室之后,对项目规划做了点调整,主要是针对进度预期的。他觉得孟千里的计划表太激进了。按照表上的规划,如果一切顺利,整个项目几乎只要两年多就完成了。

科技部的预期是,五年内成功验收,能够参与公海勘探,拿到优先开采权就算项目成功。

海洋探采设备实验室从立项、审批,到团队组建,前期用掉大半年时间。实际留给团队研制钻机的时间大约四年多一点,确实不算太宽裕。然而这份时间表实在太赶了,要压榨项目成员的每一分精力,挤压他们很多的休息时间。

陈老觉得没必要,科技发展是万里长征,这又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科研工作者需要劳逸结合,合理分配精力。

下午一点半左右,孟千里又拎着安全帽回来了。明丽想问问他午饭吃了没有,但看他一脸严肃地走到了外公办公桌前,于是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陈老,”孟千里说,“我明白您体谅大家的苦心,但是这份进度规划表不是我一个人定的,而是课题组开了会,大部分人表态同意的。换言之,是大家共同决定的。您也得听听我们大家的意见。这个时间表是赶了一点,但并非不可能完成。我们之所以把第一次海试的时间定得很靠前,是为了万一出现问题,给项目留下大一点的容错空间和回旋余地。”他说完就抿紧双唇,看着陈老。

陈老看了他一眼,微叹了口气,“你们那份计划表怎么出来的以为我不知道吗?都是一帮年轻的激进分子表的态吧?搁军队里就是一帮鹰派,但鹰派是个褒义词吗?兵家说上战伐谋,可没说上了阵就要没脑子一顿乱冲。你们这帮鹰派里是不是包括那三个辞了职的啊?冲劲是有,现在都冲到深圳去追逐金钱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是更要理性,定个合理目标合理计划,持之以恒才是重点!记住,持之以恒!”陈老说到最后用食指点着桌子,直敲了十几下才停下来,把明丽吓得一愣。她几乎没怎么见过外公这么发火。

“激进一定成功吗?即使成功没有副作用吗?”陈老继续说,“小赵的肺炎刚好,你不想把大家伙儿都累倒下吧?”

孟千里不说话了。

明丽没想到外公口才那么好,居然不用领导权威,而是直接把孟千里说服了。

新的规划表定出来,几乎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往后推后了大半年。陈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环节都做实做细了。

孟千里还是保留意见,但他憋在心里没说。其实他不认为前期基础夯实了,海试时就能不出意外,陆地实验的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差异太大了。

他妥协的点在于,小赵已经进过医院了,不能把更多的成员累病了。年初走了三个人,到现在才补了一个,人手紧张,原先紧绷的时间表确实要逼得大家不眠不休才能完成。

他希望陈老是对的。

~~

下午明丽留在海矿所没走,她在帮一个叫钱小丫的小姑娘搬东西。陈老回来工作,所长周晓鸫从所里行政科调了一个科员给陈老做助手,便是钱小丫。

陈老原先是推辞的,他觉得研制钻机的主要工作都是孟千里在主持的,自己基本不干实务,没必要浪费人力。

不过十多天下来,他发现作为实验室负责人,需要完成的案头工作还是很多的。于是钱小丫就来了。

幸好她是下午来的,明丽想,没见到两个大男人闹别扭的样子。

钱小丫收拾完坐下来,端起茉莉花茶刚喝一口就被烫了嘴,正呼呼地朝嘴唇吹气,忽然发现传真机有了动静。

她起身拿起那页A4纸一看,发现是一份邀请函。一看落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再看内容,是抄送了美国德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承办的一次国际海洋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向各国发出的邀请函。

信函是英文的。钱小丫英文不错,但文中有不少专业词汇,她懒得研究,就把传真件放到了陈老桌上。

陈老跟孟千里从车间回来的时候,还在讨论钻机控制系统的安装问题。钻机在组装阶段问题不断,孟千里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各系统的研制与配件的采用,事先经过了严密的论证,但真到实地安装,各部件要组到一起时,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正如陈老所说,工期压得太短,问题一定更多。前期确实该留出充足时间,把各项隐忧都排除了。

在办公桌前坐下不到5分钟,陈老忽然又招呼他,“我给你派个新任务。”

孟千里不明所以,凑过去看了下陈老手上的那页纸。是JOIDES的邀请函,JOIDES是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学术领导机构。

而海矿所零号实验室正在研制的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正是因为国家加入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又从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获得了公海某区域的优先考察和勘探权,863计划海洋研究才将深海探采设备列为其下的重点课题项目。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国际深海探测和研究方面的领头羊。陈老扬了扬信函,说:“去吧,去看看他们的最新钻机,看看走在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的科学家们都在关注些什么。”

孟千里也跃跃欲试,但他随即冷静下来,“可是钻机研制到现在,问题重重。”

陈老笑了,“永远要相信同志的力量。你虽然一向是冲在最前面的,但真上了阵,别的同志们也没人拖后腿啊。工作的每个具体步骤,都有人负责,大家都是专业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人家还领先我们。去听听别人的想法,说不定自己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孟千里点头,想想又说;“我听说,年初工程院一位姓汪的院士就带着一帮科学家搭乘美国的‘JOIDES•决心’号钻探船,在南海6个深水站位钻孔取芯,发现了南海3000万年前海底扩张、2000万年前地质和气候突变的证据,深刻揭示了南海演变史。”

陈老笑道:“是啊,老汪还是我的朋友呢。他在前年提出的大洋钻探建议书‘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在1997年全球排序中名列第一,并作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天在南海顺利实施。”

钱小丫本来还饶有兴致地听俩人交谈,听到后来发现谈话中出现的专业术语竟比那封邀请函中还多,就兴致缺缺地回去整理文件了。

陈老却还在兴致勃勃地往下说:“老汪不简单啊!作为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JOIDES•决心’号钻探船的第184航次是根据中国学者的思路、在中国学者主持下、以中国人占优势的情况下实现的,无疑是我国地球科学界的一大胜利,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孟千里却说:“什么时候我们要让汪老搭乘我们自己的钻探船,用我们自己的钻探设备再去南海进行水下地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