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再添良将
刚进杨县就迎上来一些人带头的一看就是个狗官。
“在下是杨县县令,不知李公子来小县有何贵干啊?”
就因为现在李询的身份变成了大才子,所以他们对李询毕恭毕敬的。
说来也是从任县一路走来铜钱没少反而越花越多了,因为每天都有非富即贵的人来找李询求李询给他们作诗。这样下来不仅赚名声还赚了钱何乐而不为啊。
“嗯,也没有什么事,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徐晃徐公明的?”
“徐晃?有是有,公子找他有何事?”
“听说他有些武艺,我想雇他做护卫。”
“啊这样,徐晃现在在县中做一小吏,我带公子去找他吧。”
李询点了点头,下了马车,跟在县令后面。
县令带李询来到县衙前回头对李询说:“李公子,徐晃就在里面。”
说罢就带着李询走了进去。
刚踏进县衙半步就开始大叫:“徐晃!出来!徐晃!出来!”
说完一个身长八尺健壮挺拔英俊的年轻人从后堂跑了出来。
“大人有何事?”
“李公子找你有事你们谈吧我走了。”
李询见他那尖酸刻薄的样在心中骂了他好几句狗官,然后便打量着眼前的徐晃。
“李公子?可是巨鹿任县的李询李公子?”
“正是。”
“李公子有何事,如若不嫌弃请公子与我回家谈。”
“好啊,公明兄请。”
李询又被徐晃带着走,走了一会儿到了一处小宅子前,也不只是小还有破,李询没有在任县见过这样的房子。
随徐晃进了屋,徐晃为李询置了座。
“不知李公子这次寻我有何事啊?”
“我游历四方需要一武艺高强之人作护卫,如此我便想到了公明兄了。”
徐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武艺高强?不敢当不敢当,我感觉李公子不只是为了这点事吧。”
“公明兄我确实还有一点事要说,接下来我说的皆是肺腑之言,你一定要相信,一定不要告诉别人。”
“公子说便是,我怎么会行小人之事呢?”
李询把身子往徐晃靠了靠
“我预感大汉气数将尽!天下恐有大乱我这次出来游历就是为了广纳贤才!招为家臣我看公明兄乃大才也。”
“公子怎能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话,被人抓到是要杀头的啊!这种逆反之事在下做不了。”
李询心想你说这种话就是有戏!
“公明兄,大汉近年来的气象你不是不知道吧!”
“百姓民不聊生,世家称霸一方,当今皇帝官职明码标价,认宦官为父为母,外戚何进霍乱朝纲。”
“难道公明兄忍心看百姓处于战乱之中吗?难道公明兄忍心看天下大乱诸侯互相攻伐百姓水深火热吗?”
一套话下来,徐晃不说话,他的内心在犹豫,他认为李询说的话不无道理,而且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父母已经去世了。
可是自己从小就被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徐晃在犹豫在抉择。
李询看徐晃犹豫不决打出了最后一张底牌。
“公明兄你难道就想窝在杨县做一个小小的游徼吗?”
“我知道你为人正直没少遭上级和同级挤兑,你难道不想摆脱这种生活吗?来吧公明他们不识大才我李询识!他们看不出你徐公明你的才能我李询能!”
徐晃看眼前的这个小娃娃说出这些震撼的话已经被镇住了也被李询的话感动了顿时热泪盈眶。
“公子我答应你!我徐晃徐公明认公子为主!”
哈哈哈哈哈哈,又收下一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啊?李询这样想着。
“公明我得你,就如那老虎添翼,就如高祖得韩信啊!”
这一句话夸下来给徐晃夸脸红了。
“公子过誉了,我怎能比韩信呢?”
这正是增进君臣情谊的好时机,得多夸夸他。
“何来过誉一说,我认为公明一个人就比得上那云台二十八将。”
听得徐晃一愣一愣的,连忙摆手。
“不敢当不敢当。”
小样,没什么词了有新词接着夸你,李询这样想。
“公明啊,我就是那么个意思,收拾收拾行李吧,明日前往凉州武威!”
徐晃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徐晃骑着李询给他买的马,手持大斧身穿铁甲,大斧是徐晃自己的,铁甲嘛,就是李询用两首诗和县令换的。
给这县令拍马屁写诗可给李询恶心坏了。
“到时候了即刻启程!”说罢,李询就被徐晃抱上了马车。
李询带着徐晃和20家丁又开始了赶路。
经过这一件事,李询也确信了,虽然自己明面上没有系统但是,却有运气加持,也就是说非常幸运,有了这个还愁招不到名士猛将吗?天下名士都到我碗里来吧!
李询正躺在马车上突然想起一件事,李询将头探出马车。
“公明啊,没事的时候你能不能教我一点武艺啊。”
徐晃看着马车上冒出的小脑袋瓜笑着回应。
“好,听公子的。”
一行人由河东郡到凉州武威走了整整两个月也就是到公元176年熹平五年。
李询正跟徐晃寒暄。
“这么快就过了一年了吗?我都想家了。”
“公子不是喜作诗吗?不如作一首应景的诗吧!”
“我想想啊,有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诗,好诗,公子作诗的水平一点都没退步。”徐晃评价道。
“把这个也记下,下次也传出去。对了,离武威还有多远。”
“不远了,最晚明日清晨也到了,凉州现在很冷,尽管现在天气回暖了,但是到了凉州也不能下衣服。”
李询点了点头,他们这次是要去拜访武威的贾诩贾文和。能招到的概率实属不大,毕竟贾诩现在的年纪能当李询爹了。
在李询的印象里武威治所是姑臧,贾诩正好也是武威姑臧人。
李询想了想怎么让自己在凉州的名声大起来呢,有了,作一首关于凉州的诗,于是他对身旁的家丁说:“记好,我要作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下作两首诗估计能让自己在西凉名声大涨。
“公子真乃才子,年纪尚幼竟有如此大才,一次就作了两首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好诗啊好诗。”徐晃在一旁夸赞。
“这两首诗估计能让我在凉州涨点名声,如果涨到有人才主动来投就好了。”
李询在心中暗骂自己一句真是痴心妄想,就算作再多的诗再有才,应该也不会有人主动来投四五岁的孩子的。
徐晃指着前方的一座城池
“公子,前面就是姑臧了。”
李询向前看了看。
“家丁先进去宣传新诗并说明日我就到了,今晚在外露宿。”
20个家丁恭敬的行了一礼,便朝着姑藏城的方向走去。
徐晃很疑惑为什么这样做问李询:“公子这是何用意?为何要先宣传一下明日才进城?”
“你看,这首诗,我们还没来得及发表呢。到了那里,百姓们也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声望,没有任何声望,如何能说服那些有才华的人加入我们?今天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谁不认识我?”
徐晃听完这番话,恍然大悟道:“公子真乃大才!”
李询脸涨红了,变的结结巴巴地。
“别总夸我了,给我夸的不好意思了,对了,公明趁着今天你教教我骑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