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帝登基

钟山站在殿阶下,见六部九卿、三位大学士从宫内走出来,向远处眺望,须臾的功夫,两行太监簇拥着一乘肩舆走来,有人高声道:“皇太子驾到~!”

阶上十余位朝中老臣匆匆奔下阶来撩袍跪下,王公公泣声道:“请皇太子入殿成礼!”

太子明晖对于宫廷的繁文缛节知之甚少,幸得司礼监两位太监在旁悉心指导,他们一左一右地扶持着太子,不时在他耳边轻声传授着如何迈步、如何行礼、如何开口说话的诀窍。

明晖太子神情有些恍惚,失去了往日的活泼与调皮,宛如一个木偶般,默默遵循着他们的教导。

在乾清宫的庄严殿堂内,鸿胪寺的赞礼官高声宣读着礼仪规程,而大学士李健、陈经纶、郭琛这三位托孤大臣则郑重地将太子明晖扶上那张象征着皇权的黄绸龙椅。

百官们如同鹭鸟般整齐地排列着,迈着庄重的步伐,趋前跪拜新君。

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股洪流,如同山呼海啸般回**在宫廷之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历皇帝感到身体难以支撑,已经安排好了身后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恩泽带着眼泪呈上了庆历皇帝的遗诏。

首辅大学士李健传达了皇帝遗诏,并颁布了新帝登基的喜诏。

随后宣布新帝大赦天下,对有功之臣进行犒赏。

这些安排早已定好,哪个太子敢在先皇未亡之时研究下一届领导班子的问题呢?

说到底,这都是老皇帝事先设定的计划,古往今来,太子登基都是按照这样的套路。

这位老臣擦干了眼泪,先宣布了先帝遗诏,并定明年为宣武皇帝元年,然后领着文武百官三跪九叩拜见新帝。

随后他又展开一道圣旨,以新帝的名义大赦天下:非待死、待审之囚一律赦免出狱,诏令蠲除农夫拖欠的三年以上部分的赋税,诏令蠲免渔民未纳的三年以上的鱼油翎鳔等物……

这道表示新帝仁恕圣政的旨意宣完,第三道新帝加封后宫、犒赏拥立之臣的恩旨便颁下来了。

举凡新帝登基,股肱老臣都会有这种待遇,臣子们也习以为常了,反正这些职务虽然光彩,但都是有禄无权的虚职,不会对现在的朝廷权力分布有甚么影响,所以文武百官只是洗耳恭听,也没人吱声,大殿内百十号人竟是鸦雀无声。

受了钟山的激,宣武皇帝明晖一门心思想好好表现,虽然只是三分钟的热情,但这三分钟还没过呢。

他支愣着耳朵听得倒挺认真,圣旨既然是以他的名义下的,那他就该好好听听。

李健念完了圣旨,刚刚出了口气,宣武皇帝发话了,他蹙着眉毛,奇怪地道:“李大学士,是不是漏了个人呐?”

李健心头猛然一紧,心脏像被无形的手捏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急忙摊开那道圣旨,眼神如电,飞快地扫过每一个字。

为了确保无误,他又转向身旁负责宣读圣旨的王恩泽,再次确认了一遍。

直到这时,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如释重负地禀报道:“启奏陛下,臣并无遗漏。”

宣武皇帝听后眉头微皱,心中起了疑惑。

他记得父皇生前曾称赞钟山为得力干将,甚至特地嘱咐过自己,对钟山的恩赏应由他亲自赐予。

然而,这道以他名义颁发的恩旨中,竟然没有钟山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可怜的庆历皇帝若真的在天有灵,此时一定后悔自己没有在嘱咐儿子后事时,注明每件事情执行的具体时间。

宣武皇帝想了想道:“不对,确是漏了一人,原东宫洗马、亲军营参将,今禁军副统领钟山,年轻有为,堪为栋梁之才,唔......既然旨意上漏了,那回头再补道旨意,就叫他......嗯......叫他入兵部任个侍郎吧”。

听到宣武皇帝此言,李健如遭雷击,几乎从台阶上跌落。

一个年仅弱冠、仅凭借些许军功就已经直入中枢的武官,竟欲一步登天,跻身六部之首,担任侍郎之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健心乱如麻,却强自镇定,迅速跪倒在地,声音颤抖而坚定:“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在朝堂之上,另外两位大学士和六部尚书纷纷下跪,场面一度十分紧张。

大学士陈经纶急切地开口道:“陛下,自古以来,官员的晋升途径无非世袭、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这几种。

然而,无论按照哪一条标准,钟大人的德望、能力和资历都显得不足。

因此,臣请陛下三思。”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一阵反对的声浪,其他百官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朝堂上议论纷纷。

宣武皇帝刚刚登上皇位不久,面对如此多的臣子跪倒在地,心中也不免有些慌乱。

可是就这么把话收回来他面子上又过不去,宣武皇帝皇帝只好面色难看地道:“既然如此,我......朕便收回这道旨意,改晋爵吧”。

李健一听皇帝不升钟山的官,又改晋爵了。

哪里肯答应,和一众官员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部分偏激的朝臣甚至啕大哭起来,捶胸顿足地只说天子滥授恩赏,必至群情汹涌、百官不服。

宣武皇帝皇帝自觉让了一步了,但看到百官们依然不依不饶,他的耐心也被消磨殆尽。

他猛地跳下御座,脸色铁青,大声说道:“这皇帝是我当还是你们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皇帝不当也罢!”

说着扯下玉带就要脱龙袍,唬得王恩泽和御前伺候的两个大太监连忙扑上去抱住了他。

文武百官正在哭闹,宣武皇帝闹出这么一出来,倒真把他们唬住了。

陈经纶大学士见状,心中迅速权衡利弊。

钟山虽然年轻,但其才干和品德尚未可知,其为武将,应该不会对朝政构成威胁。

至于晋爵之事,虽稍显仓促,却也并未违背祖宗规矩。

于是,陈经纶立刻高声表态:“陛下,臣认为,钟大人原是三品昭远将军,如今皇上登基,理应晋爵为二品镇国将军。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宣武皇帝听闻得力大臣的支持,心中一喜,忙道:“甚好,甚好,就由李大学士草拟诏书吧。”

众臣们听了陈经纶的提议,纷纷点头附和,气氛一片和谐。

朝廷的封爵制度向来多元,有世袭之尊、军功之勇、恩泽之厚,以及外戚之特。

钟山今日所受的封赏,便是那恩泽一脉。

方才陈经纶大声喊出晋爵钟大人为二品镇国将军,这话语之中,暗含着深意。

不过就是加了个好听的爵号,多了几担俸禄,为这个可犯不着跟皇帝作对,故此反对的声音大为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