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欲而不贪: 欲是本能心病,俭是生活体统
节制泛滥的物欲,摆脱妄念上的焦虑
对待欲望,人们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适当地节制它,二是尽量去满足它。
喜爱开车的人大多喜欢上高速,只有在高速公路上才能真正享受到飞驰的快感。当他们沉迷在这种奔驰中,速度一再升高,危险也悄然降临。当速度超过限制,有时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车开得太快,他停不下,别人也避不开,这种车祸现场血肉横飞,极其惨烈。人的欲望就像开快车,到了一定的速度,如果不知道及时刹车,不但害了自己,也会给别人带来巨大损失。
在古代,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有位皇帝登基后选拔了一批年轻能干的大臣辅佐自己,有四个人最引人注目。第一个指挥兵马抵抗外族侵略;第二个带领人马深入边疆开辟领土;第三个辅佐皇帝完善内政,保证百姓安居乐业;第四个掌管国家机构,使国家行政高速而有效率。经过十年的时间,国富民强,四夷臣服,皇帝对四个人感激不尽,让他们自己提出想要的官职。
第一个人要当将军,第二个人要求在自己开拓的领土封侯,第三个人要当宰相,第四个人对皇帝说国事已了,想要回家孝顺父母、陪伴妻子。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又过了十年,前三个人或因为朝臣造谣,或因为自己生了歹心,都被皇帝处斩抄家,只有那个功成身退的大臣,不但全家性命得以保全,还常年享受着皇帝的赏赐、百姓的赞扬。
在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明智的人选择功成身退,更多的人选择获得地位和权力。四位功臣只有急流勇退的那一个保全了性命,其余人不是不知道官场危险,却依然不知收敛,直到皇帝认为他们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逐一将他们杀死。更确切地说,杀掉他们的是渴望地位的欲望。古今中外,许多能臣武将被这种欲望操纵,成了权力的牺牲品。
在阿拉斯加的赌场里,赌场管理人员故意将灯光布置得昏暗,让人一进去就忘记时间,既感觉不到黑夜也感觉不到白天,只会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不断下注。在这里,人的贪婪不断被煽动,手中的筹码用完,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买更多的筹码,平日理智的人也会为一夜暴富疯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输光了钱,有的甚至倾家**产。只有那些能够控制欲望的人,才能真正把赌博当作一种娱乐,拿出有限的钱,赢了很开心,输了也不可惜。
股市上也经常有这种情况。有人为了暴富,不但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甚至举债购买他所看中的“潜力股”。极少的人发了大财,更多的人赔得一干二净,也有人为此结束生命。旁观者感叹,股票本来是一种投资方式,偏偏有那么多人将它当作投机的机会,为了财富,完全忽略了巨大的风险,把自己逼上绝路,给家人带来灾难,一切都源于无止尽的欲望。由此可知,欲望应该有一个底线,超过这个底线,所有人都输不起。
一个国王为国家操劳一生,年老之后,妻子已经去世,他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幽静的山林颐养天年,安然离世。于是,他独自去了邻国的一座山林。
到了山林他才发现,山里的生活并不简单。住在山洞里,他需要每天捕鱼抓食物。他觉得有更好的工具,生活会更轻松,于是去集市用抓来的鱼换来渔网、弓箭等工具。等到有了这些东西,他觉得有条船、有匹马自己会更轻松,于是又去买船买马。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忙不过来,就雇人帮他捕鱼打猎。国王的运气很好,渐渐地,他的仆人越来越多,财富越来越多,邻国国王都派人请他去宫中吃饭。他又回到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每天为各种琐事烦恼,仍然不能过梦想中的安静生活。
国王想要归隐山林,安享晚年,可是这位总是想要“充实”自己的国王很快又成了一方名人。其实,国王只要在起初的几个步骤停下来,他就能够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但是国王放任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多,欲望越多,生活就越复杂,等他回过神来,再也不能过平静的生活了。
欲望是人基本的属性,没有人能摆脱欲望,但其实也不必对它过分害怕。我们能做的是尽量给欲望定一个底线和标准:在这个标准上,既能让自己生活得舒服、自在,又不会太过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这个标准上,心灵能够保持宁静而又积极的状态,不会因贪婪劳累,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迷茫。当我们学会节制泛滥的物欲,自然就能摆脱妄念上的焦虑了。
放下冗余包袱,才能轻松享受生命旅程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话:“Life is a journey!”也就是说,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行囊向前行走。一路上,人们会捡拾到很多东西:地位、权力、财富、友谊、爱情、责任、事业……不断捡拾,行囊便渐渐被装满。然后,背负太多,沉重得让前进的阻力越来越大,迈步的表情越来越痛苦,快乐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总比成年人更容易快乐。孩子的要求是单一而纯粹的,没有更多的“附加值”。对于一个喜欢吃零食的孩子来说,一座金山也不如一包糖果能令他快乐;对于一个喜欢在野外玩耍的孩子而言,一团可以变出各种玩具的黏土胜过满屋子的高级玩具。
快乐其实很简单,生活原本也没有那么多烦恼。学会把冗余的包袱放下,自然就能轻松享受生命的旅程。
据说,蜈蚣在最初被造物主创造时并没有脚,但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
一天,它看到羚羊、豹子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非常不高兴,便自我安慰似的念叨着:“哼!有那么多的脚,当然跑得快了。”
于是,蜈蚣向造物主祷告说:“造物主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没想到,蜈蚣的这一请求不久后便真的实现了。造物主把许多只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不停地往自己身上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空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蜈蚣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飞出去了!”
然而,等它想要迈开脚步“狂奔”时,蜈蚣才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每一只脚都“各行其道”,要想让它们保持一致,蜈蚣必须有百倍的精力去关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跌绊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反而比以前更慢了,而且还累得气喘吁吁。
过多的欲望也许从表面上看的确得到了一些,但事实上,从长远的发展而言,最终得到的都不会很多。想来,人之所以活得疲累,不是因为使之快乐的条件没有攒齐,而是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从而成为痛苦的奴隶。
人生而无物,本来就该怀着满足之情。但当被给予了其一后,自然而然就想拥有其二。如此发展到最后,就形成一种可怕的贪欲:只要自己没有的,就是好的,就一定想要。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击心门了;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从前,在一个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一对磨豆腐的小两口。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小夫妇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家里充满歌声、笑声,并传到了百万富翁的家里。
百万富翁的夫人一时间便感到失落万分,对丈夫说:“我们有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家磨豆腐的小两口快乐呢?”
百万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当天晚上,百万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第二天,磨豆腐的家里果然就鸦雀无声了。
原来,夫妇俩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对着这“飞来之财”便想,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可是,如果做生意,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媳妇,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坐等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磨豆腐的。
一寻思,二琢磨,之前快乐的小两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内心。更令小两口痛苦的是,下一个金元宝会什么时候“掉”下来呢?这样,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没有节制的欲望,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不满足:填饱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不断追求“拥有”中苦恼地度过,让自己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直至压垮前行的步伐。
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与少是没有标准的,正所谓:“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厦千间,夜眠几尺?”有钱人名下千金万土,但日夜畏惧,心难安稳。石崇生前万般积聚,富可敌国,但最后却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读书人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心怀众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谁又说得清到底谁拥有的更多、更可贵呢?
最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有用比拥有更有价值。就像那个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掉了一只新鞋的老人,在众人皆惋惜的时候,他把另一只鞋子也扔到了窗外。老人的解释是:“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这看似的“失去”何尝不是另一种拥有呢?老人从中得到的内心快乐,又岂是用物质可以兑换的?
所谓拥“有”,是有限有量;所谓空“无”,是无穷无尽。如能以“有用”的胸怀来顺应真理,以“有用”的财富顺应人间,让“因缘有”“共同有”取代私有的狭隘,让“惜福有”“感恩有”消除占有的偏执,如此,心灵的源泉便不会枯竭,快乐便汩汩而流。
外表简单一点,内涵就会更丰富一些;需求简单一点,心灵就会更宁静一些;环境简单一点,空间就会更广阔一些。人应有追求、有渴望,但更要懂得把握分寸、节制欲望。放下冗余的包袱,人才能轻松上路,享受更美好的人生旅程。
目标太多,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能力决定了他能获得什么,努力程度决定他能获得多少,若是过于贪心,给自己设立太多目标,无疑是一种自我折磨。
就像小时候我们吃着糖果,如果总是想着没吃到的饼干,或者想着明天吃的蛋糕,目标太多,就会造成心理混淆,最后吃到嘴里的都感觉不香甜了。还有的时候,我们顾此失彼,不看自己手里的,紧盯着别人手里的,最后两边落空,自己难过。
所以,人要学会把握分寸,目标不要太多,一个就好,简单一点,专心一点,抓紧眼前的东西才是明智的选择。
游牧民族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牧羊和打猎。看到丰茂的森林草地,全族的青壮年男子就要冲进去寻找猎物。一个孩子刚刚学会骑马,在叔叔的带领下学习打猎,想要一展身手。
小孩子爱玩,心态又浮躁,看到兔子就想追兔子。正在追兔子,旁边蹿出一只鹿,他又想追那只肥大的鹿。这时一只野鸡从头上飞过去,他又想弯弓射箭打下野鸡。孩子就这样看到什么想打下什么,打不到一个,回头想找一开始看到的那个,动物们早跑没影了。忙了一天,他两手空空。
叔叔告诉他说:“我第一次打猎和你一样,看见什么想打什么,其实一次只能射一箭,得到一只猎物就是收获,为什么要贪心呢?只有戒掉这个毛病,你才能成为优秀的猎手。”
孩子初学打猎难免三心二意,什么都想抓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抓到,白白浪费力气。长辈以自身经验告诫孩子,想要做优秀的猎手,先要学会不贪心,一心一意地抓紧眼前的目标。打猎如此,做任何事也是一样。目标一旦堆积,就会造成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障碍。只有头脑清醒的人才会从一开始就盯准一个,抓到手再着手下一个。
一个人不能同时追赶两只兔子。如果一只兔子朝东,一只兔子朝西,这个人只能留在原地踏步,一无所获。如果兔子再多一点,这个人恐怕连怎么抓兔子都忘记了,光顾着想究竟追哪只,成为彻头彻尾的空想家。大千世界,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不能认定一个,而是四面出击,不论是精力还是头脑,都会不够用。
人们常说做事要重视过程,不要过分看重结果。其实,这句话应该加一个前提,不论什么过程,都需要投入百分百的心力,否则就不叫过程,而叫路过。路过的人看看路边的好风景,欣赏一下别人的劳作,还能指点一下哪块地长得好,哪片林子收成不好。当然,收获这件事与这样的人无关。三心二意的人经常处于“路过”状态,他们做什么事都是三天新鲜,很快又有了新的目标、新的计划,而且还会找很多理由说服自己、说服别人:“现在这个比以前那个更好。”这样的人,抓不牢自己的人生,只能“被路过”。
一只狐狸住在一座大山里,经常为食物发愁。这一天,它的好运来了,山脚下的一个农民开了一个养鸡场,狐狸每天都溜下山,偷偷叼走一只鸡。农民每天清点鸡的数目,发现每天都要缺一只。狐狸跑得太快,农民没有办法。
渐渐地,狐狸觉得每天一只鸡不够吃,它想要吃更多的鸡。它每天叼一只大个的鸡,还要带上一只小鸡。
又过了半个月,一只大鸡和一只小鸡也不能满足狐狸的胃口,它开始叼两只大鸡。
可是,叼了两只大鸡后,狐狸的偷跑速度明显地慢了下来,终于在一天晚上,被埋伏在鸡棚外的农民抓个正着。直到被捆住,狐狸的嘴里还紧紧咬住一只鸡。农民叹息说:“你真是到死都不知道悔悟!要不是你太贪心,又怎么会被我抓到!”
一只快要饿死的狐狸发现一个养鸡场,从此有鸡吃了,后来它的胃口越来越大,这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贪心的膨胀。一旦欲望超过一定限度,灾难就会降临,狐狸被养鸡的农民抓住。更让人感叹的是,这只狐狸到死也摆脱不了自己的贪欲,被抓的时候还紧紧地咬住刚刚偷来的鸡。贪欲的毁灭力量可见一斑。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有节制的欲望,最终带来的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有限的生命和能力,追求不了那么多的东西,承受不了那么重的负担。
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止一个选择,哪个方向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是一种**。但我们必须下定决心选择一个,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一个人不能追逐两个理想,任何时候,专一的人比左顾右盼的人拥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时间、珍贵的机遇。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生活的分寸。
追名逐利没有错,但别成为名利的奴隶
朱熹告诫世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这就是说,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志远,剥去世俗的外衣,才能种下成功的种子。
追名逐利是人生于世的一种常态,并没有错,但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名利不过是手中的工具,纵使再好,再吸引人,也不过是工具而已,它的最大意义是造福我们的生活,成就自我。如果为了追名逐利而失去尊严,甚至失去自我,沦为名利的奴隶,那与我们的初衷不就完全相悖了吗?
真正聪明的人都明白,品德的高尚远比追名逐利更加重要。我们说一个人品德高尚,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得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超脱于功名利禄,也不与世无争,更不甘愿无所作为。他们只是超越一切世俗的观念,舍弃无止境的贪欲,保持不为名利所累的心,以及适可而止的理智。
任何有过丰富生活阅历的人都非常清楚:一个人如果醉心功利,就会被“名缰利锁”束缚,对褒贬毁誉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一个人变得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为了争权夺利陷入钩心斗角,就有可能泯灭良知。所以,做人要有分寸,要能坚守原则和底线,保持自己的道德水平,坚守内心,对别人厚道,对自己亦如此。唯有不受名利的奴役,看清名利的力量,合理运用名利,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名利的主人。
只是现实社会五光十色,到处充斥着炫人的**。对于名利这些东西,太多人只是嘴上说说“视名利如粪土”,当真正面对时,却还是忍不住要争一下、抓一抓。尽管最后可能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但下一次还是免不了会这么做。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问金山寺的一位高僧:“长江中的船只每天来来往往,如此繁华,一天到底要经过多少条船?”高僧答道:“这里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名与利,始终与人生挂钩。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金钱,活着也势必要争一口气,渴望扬眉吐气、有所作为,但若把追逐名利当成人生的唯一目标,人就成了名利的奴隶。
一个人到沙漠寻找宝藏,苦走了几日,宝藏没有找到,却已水尽粮绝。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他绝望地躺在沙漠里等着死神的降临。
临死的那一刻,他默默地向天祈祷:“神啊,救救我吧!我还这么年轻,真的不想死。”
神真的出现了,问他:“你想要什么?”
他急切地说:“食物,水,哪怕一点点就好。”
神满足了他的要求。在吃饱喝足之后,他又继续向沙漠走去。幸运的是,没走多远,他就找到了宝藏。贪婪的他把宝藏一股脑儿全装进自己的口袋。可是,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了足够的食物和水,无法走完剩下的路。为此,他只得带着宝藏往回走。
一路上,他的体力慢慢消耗,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就这样,他一边走一边扔,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他又一次躺在地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他:“你还有什么愿望?”
他说:“食物和水,我要更多的食物和水。”
死到临头,依然渴望更多的食物和水。为了捡回那些夺目的宝藏,他已然成了被名利操纵的木偶。放眼望去,我们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呢?
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拼命地去争,甚至不惜抛弃诚信和原则,任由“金钱”的魔掌掌控自己;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费尽心机地往上爬,甚至不惜抛弃仁义和道德,任由“名利”这根线牵引着自己。明明自己是为了名利奔波,却还以为是自己在掌控命运。殊不知,命运早已将他们交给了名利和欲望,他们随时可能成为名利的牺牲品。
每个真正聪明的人,心中都应有一把尺,衡量自己走过的路,判断自己该做的事,在分寸之间追求成功,脚踏实地去做人,永远不变成名利的奴隶,更不会为了名利而违背做人做事的原则。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名利面前不卑不亢、坚守本心呢?
很简单,行事有分寸,心中有节制。简单地说,就是对功名利禄、金钱美色、得与失等,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不是什么都追求,也不是什么都在乎,而是能够平静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做到得到欣然接受,失去也能泰然处之,在鲜花和掌声中不忘形,在冷嘲与热讽面前故我依然。仔细想想,人生在世,名利本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根本没有必要看得太重。你一刻不停地追求和索取,也难以获得满足。相反,它只会不停地给你造成烦恼和麻烦,甚至引诱着你陷入贪欲的深渊,忘了做人之本,以致身败名裂。
为人处世,无论何时都应懂得把握分寸和尺度,胜不骄、败不馁,喜悦不至于忘形,悲痛不至于自弃。常怀一颗淡泊的心,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一份独有的安宁和坦然,才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失去最真的自我。
这里说的淡泊不是要我们一门心思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而是要我们学会节制欲望和野心,行事有分寸,在正确和有度的欲望驱动下,不断提升自我,不至于沦为名利的奴隶。做个淡泊的人,保持淡泊的心,就能抛开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和自由,在平和中收获成功。
缺憾才是本相,放弃你对完美的幻想
人都会有不足,生活中总会有缺憾,不必对自己求全责备,心宽了,很多事情就简单了,生活也就变得明朗起来。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也就是说,缺陷体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与自然,彰显了事物本身的魅力。
抱有完美的幻想,往往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后只得沮丧、羞愧地承认自己达不到完美的标准,从而因受阻而感到无力与自卑。接受不完美的缺憾,才是客观和唯物的态度。如此,一切顺应规律,回归本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缺陷与遗憾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样的比喻是何等新奇而幽默,又是怎样善解人意。它来自这样一位盲人的故事:
有一个从小就双目失明的孩子,一直在为这一缺陷而倍感沮丧。他悲观地认为自己这两只“瞎了的”眼睛从一开始就是不完美的,且再也没有能力扭转。于是,他放弃了任何追求,浑浑噩噩地消度人生。
某日做梦,偶遇一位智者,开导他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盲人突然从梦中惊醒,恍然大悟,心情顿觉开朗起来。从此,他把失明看作上帝对自己的特殊偏爱,振作奋斗,不断向命运挑战。后来,他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当地的小学课本。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的天才俊杰“被上帝咬过一口”:失明的文学家弥尔顿,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不会说话的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也许,由于上帝的特别喜爱,他们都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其实,追求完美本身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种浪漫的憧憬与希望,或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和体验。但如果把浪漫凌驾于现实之上,把幻想寄托于现实之外,一味地追求某种超越人生现实的终极完美,那么,自我人生悲剧的序曲就开始奏响了,接下来的生活必将在一种虚无的痛苦中凌迟自己的生命之躯。
我们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人如果紧紧盯着完不成的极限、遥不可及的梦想,最后只能在自己的苛求中抓狂,备受折磨。君未见:尼采想要和太阳一样,结果他疯了;断臂的维纳斯却能流芳至今,正是“美中不足”成就了它的经典。
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提倡这种“美中不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没有完成”的动物。未完成则是一种人生常态,也是一种积极心态。生活中有很多的遗憾和缺陷,如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完美。
曹雪芹写完《红楼梦》的第一稿后,万没想到竟然不慎遗失,其遗憾之深足以让他悲恸欲绝。不得已,他重新写过,第二稿才得以问世,可最后留下来的仅仅是前八十回。
舒伯特的交响曲《未完成》只有两个乐章,明显不同于一般至少有三个乐章的交响曲。后人一再试图续写,却终告失败。值得玩味的是,这“未完成”的曲子在古典音乐史上却比任何“完成的”被认为更接近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说:对完美抱有片面的幻想,不免要走向狭隘。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因为当我们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专注细节而忽略全局,往往不能清晰地分辨自身所处的环境,极易忽略现实生存环境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徘徊、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而难以自拔,甚至沦丧。
另外,对凡事都有完美意识的人,往往也会要求他人他物达到自己心中拟定的理想标准。当这种要求不能达到时,他便会产生痛苦和偏见,使自己孤立于超完美意识的藩篱之中,同样沉沦不拔。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人若真的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永远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感受,也永远无法体会接收到别人带给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时的喜悦。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像在文物鉴赏领域,有这样一个普遍而简单的道理:鉴别一件宝物是真品还是赝品,其中一点就要看它有没有瑕疵;真正天然形成的宝物,或多或少都要有点遗憾之处,而非像人工仿制的那样完美无缺。
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然规律,正如春光苦短,夏日暑长,秋季萧瑟,冬风凛冽,一年四季都会有遗憾。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放弃对完美的幻想,你就会少一些烦恼,人生道路也会走得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