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温而不谄: 随和友善,守住讨喜的底线

互惠互利,才是长久的关系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字其实就在于“和”,以和为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孟子说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与人相处,互惠互利才是长久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会和很多人打交道。这其中有与我们一见如故的友人,自然也有与我们脾性不和的“敌人”。对待友人,我们自然会如春风拂面一般,展现最大的善意与热情。那么,对待“敌人”,又该怎么做呢?

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从字面意思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分清敌我,但进一步思索,不难看出其暗指意义,那就是从敌人中也可以分化出一部分我们的朋友。这样的敌人是在特定的情形、特定的环境下的,如果能够争取,敌人也有可能变成自己人。如果能够和平相处,岂不是一举两得?

中国人讲求“以和为贵”,和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文化。中国汉语的“和”字,是从“龢”简化为“咊”,再从“咊”转化而来的。它可以解释为多种含义:相安、谐调、平息事端、和美、和睦、和衷共济、祥和、和平、和气、和悦等。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和的最终目的是使双方受益,这也是维系彼此情谊的关键。

民间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个国王管理着很多土地和部落。其中一部分部落挨着山区,每年冬天都会受到野狼的袭击,因此牲口损失不少。国王很郁闷,于是对左右的武士说:“如果谁把野狼消灭了,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这一年的冬天,第一个武士回来了,但是变成了残疾人,因为在与野狼的搏斗中,他失去了一只胳膊。在朝拜国王的时候,他满身伤痕,还拎着一布袋子的狼眼珠子。看到这种情形,国王非常欣赏他这种誓死如归的勇气,准备设宴把公主许配给他。可是第二天,探马来信,说狼群又来了,它们在狼首领的带领下,对村民进行了残忍的报复,不仅咬死了牲畜,还伤了不少人。国王气坏了,派人立即取消了婚事。

另一个武士在第二年回来了。和第一个武士不同的是,在朝拜国王的时候,他带回了一个体积肥大的狼的尸体。这个武士很有计谋,他对国王说:擒贼先擒王,我杀死了狼首领,狼群溃散了。国王一听,非常高兴,心想这个武士真聪明,于是下令订婚设宴。狼群没了首领,它们只得选新的首领,暂时没有骚扰村民。可是没想到,三天之后,狼群又来了。新的首领带领狼群又让村民遭受了一场灾难。国王很失望,取消了婚宴。

第三年的冬天,第三个武士回来了。他居然带回来两头活狼来朝拜国王。他对国王说: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狼群是因为冬天缺少食物才去侵扰村民的。知道真相后,他便带领村民以“赶诱饵”的方式,将狼群引诱到另一座山上。那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可以帮狼群度过冬天,而且那里还有一条不结冰的小溪,狼群即使在冬天也能喝到水。后来,狼群再也没有侵扰村民,村民们得以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国王很欣赏第三位武士,很快就把美丽的公主许配给了他。武士带回来的狼在他们夫妻俩的调养下变成了狗。再后来,它们的后代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

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攻击,用更强大的武力与之抗衡。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伤我一分,我便还你一分。就如故事中的前两个武士,他们勇敢无畏地与野狼对抗,甚至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并不长久,每一次短暂的胜利之后,他们迎接的是野狼更加残酷的报复。

第三位武士则不同,面对强大的野狼,他想到的不是怎么置对方于死地,而是通过分析,寻找到狼和人的矛盾其实是因冬天缺少食物狼不得不捕杀村民的“牲畜”,于是便十分巧妙地选择了一种“互惠互利”的方式,与强大的狼群“化敌为友”。狼被顺利引到别的山上,村民也就此摆脱了狼群的侵害,在时间和环境都改变的情况下实现“与狼共舞”的双赢梦想。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怨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转换一下立场,双方就可能化敌为友。所以,为了“日后好相见”,无论与谁相处,都应做到“凡事留一线”,把握好分寸,守护好底线。以和为贵、互惠互利,才是彼此长久和稳定的关系。

点到为止,即使好心,也要掌握分寸

当你发现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犯了错,你会直言不讳地提醒对方吗?

或者换一个问题:当你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与你关系亲近的人直言不讳地提醒并指出时,你会因此而生气吗?还是感激对方的直言不讳?

理智上说,对于别人的批评与指正,我们自然应该心怀感激。但如果这种提醒和指责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对方的直言不讳甚至没有任何修饰和分寸,那么在颜面扫地的当下,你还能理智地“心存感激”吗?

要知道,人都是好面子的,当众打别人脸,哪怕你存的是一颗好心,被“打脸”的人也不免感到自尊心受挫。更何况,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为的是帮助对方变得更好,而不是让对方丢脸,所以,只需点到为止,达成目的就够了。即使是好心,也应当把握分寸。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说出《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几句艳词。这类剧本在当时是禁书,而从黛玉这样的大家闺秀口中说出,更是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有伤风化。

好在许多读书不多的人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怎能瞒过宝钗?然而,宝钗却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之快,宣之于众,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而是给黛玉留了余地,也给自己和黛玉化干戈为玉帛提供了契机。

事后,在没人处,宝钗私下叫住黛玉,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一副严厉的下马威,让对方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宝钗见她满脸羞红,至此便适可而止,没再往下追问。

这已让黛玉感激不已。宝钗更加精明之处在于,她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

此番真心实意的关心,结果“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心中暗服,只有答应一个‘是’了”。

此事之后,宝钗果然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半点黛玉失言之事。

这使黛玉改变了对宝钗一贯的成见,诚恳地对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又是个多心的,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那样教导我……比如你说了那个,我断不会放过的;你竟毫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若不是前日看出来,今日这些话,再不对你说的。”

至此,宝钗和黛玉已达成和解。

抛出话音轻点一下,聪明之人便可领会。宝钗懂得在恰切的时候点到为止,给黛玉留了七分颜面,给自己腾出三分空间。只有这样的“空间”多了,在深宅府第中,才能容得进更多的朋友。

试想,如果宝钗发现黛玉的失言后,当着众人的面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又会如何呢?本就对宝钗心存芥蒂的黛玉,会认为宝钗的直言不讳是“好心”吗?答案显而易见。更何况,虽然宝钗与黛玉都算是“寄人篱下”,但从亲疏关系来看,黛玉与贾母显然要更加亲近一些,宝钗“打脸”黛玉,又何尝不是在“打脸”贾母呢?真要这般做了,宝钗也就不是那个识大体、懂进退的高情商宝钗了。

当然,我们也不应为了维持表面的和平,就对对方的错误视而不见。就像宝钗与黛玉,一方面,宝钗没有当众指出黛玉的失言,维护了她的脸面,这一举动避免了双方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面,宝钗也没有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而是私下提点黛玉,这才是真正打动黛玉、拉近彼此距离的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得学会冷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面对什么情况,都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去思考和处理事情,避免加深彼此的矛盾。其次,要有胸怀,有容人之量,尤其是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是想着一味地指责别人,这样只会扩大矛盾,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要把握分寸。即使是好心提醒对方,也要注意场合,点到为止,别让自己的好意成为刺伤他人的利剑。

闲气伤身,永远控制自己的火暴脾气

纵使无数的教训都在告诫我们“莫生气”,无数的故事都在陈述愤怒引发的恶果,我们也无法将愤怒的情绪从身体中剔除。因为愤怒是人类基本的情绪,小到三四岁的孩子,大到花甲老人,谁都避免不了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导致愤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其中心理因素,如个人修养、思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与怒气的产生及发怒的程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不同的人对愤怒情绪的控制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注意到,同样是面对外界的刺激,有的人会心平气和,有的人则怒气冲冲,也有的人会暴跳如雷。心理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那些面对刺激心平气和与怒气较小的人,往往心胸开阔、心智成熟、思维周密,而那些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一般都心胸狭隘,虚荣心强,思维极端。

不用问,前者与后者给别人的感受自然大相径庭,受欢迎的程度也大不一样。自然而然,获得良好人际关系和发展机遇的可能就有所不同了。

愤怒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在它的主导下,我们很可能会做出失去理智的蠢事,不但让他人受到伤害,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年,罗素·克劳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他在荧幕上的绝佳表现征服了一大批观众,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角斗士》一上映就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为好莱坞的经典电影之一。

可是离开了摄像机的罗素·克劳,在现实中就会立马变成另外一个人,特别爱发脾气,像一只暴躁的狮子,总是乱吼乱叫。

由于罗素·克劳的暴躁,周围的合作对象对他敬而远之,几乎没有人能够招架得住他的暴躁脾气。就连《铁拳男人》的导演罗恩·霍华德也坦言,克劳火暴的脾气让他表演时很难与人共事。

渐渐地,罗素·克劳的暴躁个性成了圈子里尽人皆知的事。人们虽然都承认他演技过人,但也都觉得他的暴脾气无法让人接受,所以他始终没能捧得奥斯卡小金人。

他们认为罗素·克劳虽然演技过人,但是他的暴躁脾气让人无法接受,最终取消了他的获奖资格。

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却因为暴躁的脾气让自己失去了获取最高荣誉的可能,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有什么办法呢?再多的遗憾,也只能让无法控制自己火暴脾气的罗素·克劳本人埋单了,因为他正是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所在。

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愤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当你放任自己的火暴脾气,逞一时之快后,却带来了无尽的后患之忧,这又是何苦呢?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愤怒在某些情况下是人的情绪的一种自然反应,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每种情况下都要有这样的反应。我们必须学会控制某些直觉的情绪,不能每次有什么情绪就毫无顾虑地发泄出来,这样做于人、于己、于事情本身都是毫无积极作用可言的。

刘斌在一所海洋大学念完四年本科后,花了很大的精力才进入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

他刚上班的第一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的直接上司,一名叫庄羽的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站在顶端的主管手里。

刘斌毫不含糊地答应了。他听从领导吩咐,赶忙以最快的速度拿到盒子,并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舷梯,然后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钻井架顶端,把盒子交给了主管。

让刘斌没想到的是,主管拿到盒子后,只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叫他送给庄羽。刘斌虽然不明就里,但也不敢问为什么,他只得快速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庄羽,庄羽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刘斌看了看自己的顶头上司,犹豫了一下,然后又转身登上舷梯。这样来回折腾了两趟之后,刘斌累得浑身是汗,双腿打战。

当第三次领班让刘斌再把盒子送给主管的时候,他愤怒了。他看了看庄羽平静的脸,强忍着没有发作,然后拿起盒子艰难地往上爬。当他爬到顶端时,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这一次,主管对他说:“把盒子打开。”

刘斌听从指挥,赶紧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原来,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是咖啡,一罐是咖啡伴侣。

当看到就是这样两个不起眼的玩意时,刘斌不由得愤怒了。他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仍然一脸平静,他对刘斌说:“把咖啡冲上。”

刘斌此时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着扔在地上的盒子,心里感到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部释放了出来。

此时,主管起身站到刘斌旁边,用眼睛直视着他说道:“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作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所以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刘斌的经历又让我们看到因为愤怒而造成的巨大遗憾。如果他能够控制一下内心的怒火,事情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可以想象,像刘斌这种承受力不够强的毕业生,即使到了别的单位,也依然会因为愤怒情绪而影响其正常发展。

成大事者是不会被愤怒情绪所左右的,闲气伤身又伤神,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只会让你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让自己的心胸开阔些,想开一点。“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短短的几十年,人何必总给自己找别扭呢?

不是嗓门越大,就代表道理越多

有个词叫作“理直气壮”,意思是说,当你占理的时候,说话就有底气、有气势。于是,有的人为了展现自己的“理直”,便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或剑拔弩张、寸步不让,或气壮如牛、吼声震天,不管怎样,先把“气”给“壮”起来,仿佛最终争的不再是“理”,而是嗓门。

实际上,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有理不在声高。你以为声音越大,气势越强,语气越坚定,就越说明自己有理。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比有声语言要深刻得多。国外的心理学家还就此列出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7%语调+38%语气+55%表情。

这个公式主要强调无声语言在人际传播中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会用嘴说,还要懂得如何用无声的语言来说,比如表情、肢体等。换言之,“理直”可以让你“气壮”,但“气壮”不一定能证明你“理直”。

毕淑敏讲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明与人交谈、讨论甚至争辩中“声低”的力量。

一位老师问学生:“用酒精消毒,什么浓度为好?”

学生们几乎连想都没想,齐声回答说:“当然是越高越好!”

老师说:“错。”

看着学生们一脸狐疑,老师继续解释说:“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进不去了,造成细菌在壁垒后面依旧存活。”学生们认真地听着这个新奇的理论,若有所思。

老师进而强调:“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相对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最佳。”

原来,“润物无声”的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柔和也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柔和更不是退让,而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

相反,粗鲁的争辩方式往往会让对方对你的意见、想法更加反感,无法使人心悦诚服。充实的论据才是力求理解的保证。言之有理,对方自然会接受客观存在的道理,这比调高八度、大喊口号要有效得多。真正懂得说服别人的人,从来不是靠声高来实现的。

1930年2月,左翼作家冯乃超在《拓荒者》中骂梁实秋为“资本家的走狗”,梁却简单而洒脱地回应说:“我不生气。”

无疑,这是一个熟谙论争心理学的人。且看梁实秋在《骂人的艺术》中的一段挥洒:

“骂人最忌浮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言骂人。善骂者必须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的来势猛便算谁骂赢,唯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铎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你只消轻轻地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

当然,这不是教人骂人,而是我们可以从这段表述中看出,学会揣测人的心理,能掌控好情绪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声高的时候”,往往表示我们已经愤怒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愤怒是一种情绪的波动,小到烦躁不安,大到火冒三丈,还伴随着生理的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虽然愤怒是人类拥有的一种完全正常、健康的情绪,但仍应正视的是,如果无法控制愤怒,声高骇人,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堪想象的后果。

所以,“有理不在声高”,懂得对形势的把握,对一再纠缠的人用事实说话,而对于生活中出现的误会,只要拿捏好说话的分寸,就能被对方充分理解和接受,自然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交好而不讨好,守住分寸和底线

在生活中,与脾气暴躁、容易生气的人相比,那些脾气好、待人随和的人更容易拥有好人缘。毕竟谁会喜欢有攻击性的人呢?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人们自然更喜欢和那些没有攻击性的人相处。

但别忘了,除了趋利避害,人还有另一重本能,那就是“得寸进尺”。人与人在交往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通过一些方式试探对方的底线,以此决定以后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和对方相处。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同一个人,在和不同的人交往时,常常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比如,和不爱开玩笑的人相处,我们自然会尽量不和对方开玩笑;和脾气不好的人相处,我们也会尽可能多地照顾对方的情绪,以免触及对方的雷区;和脾气好的人相处,我们自然不会有过多的避讳;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相处,当我们需要帮助时,自然首先想到的就会是他……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别人怎么对待你,和你展现在对方面前的形象,是息息相关的。你待人随和,别人自然愿意靠近你;但如果你“随和”到连底线都守不住,只会一味地退让、退让再退让,那么别人当然也会毫不客气地一再紧逼,直至让你无路可退。

与人交往,你可以随和,可以努力交好,但绝对不能失去分寸和底线。你想和对方平等地站在一起,就一定要挺直脊梁骨,收起讨好的嘴脸。随和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种心态,一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豁达。

卓雅是个脾气温和的女孩,和谁都能相处得来,在公司里人缘一直很好,和她打过交道的客户也非常喜欢她。凭借好人缘和优秀的工作能力,卓雅很快就被公司提拔做了部门的副经理。

升职之后,卓雅依然还是一副好脾气,对谁都温温和和的,丝毫没有摆架子。同事们都夸她是“年度最佳好上司”。卓雅听了心里也美滋滋的,更加奉行与人为善的处事方式了。但时间久了,卓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脾气太好,待人太温和,她这个上司在下属面前似乎特别没有威信。

就说有一次,同事小张无故旷工一天,第二天直接拿了张请假条到办公室,告诉卓雅说自己昨天生病所以没有上班,让卓雅在补假条上签字。按照公司规定,不管有任何事,需要请假都得提前上报,就算事情紧急来不及写假条,那至少得提前告诉上司一声,否则都要按无故旷工处理。小张则仗着卓雅脾气好,待人一贯温和,硬是软磨硬泡地让卓雅把假条给签了。

还有一次,同事安安因为工作失误,在处理客户订单时,弄错了对方的发货日期,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领导非常生气,差点儿就把安安给开除了,还是卓雅说的情,才保下了安安。其实,安安和卓雅不仅是同事,她还是卓雅的闺密,两人大学时住在同一个宿舍,之后又进了同一家公司,关系自然亲近。后来,卓雅把安安叫到办公室,本来想严肃地和她谈一谈这件事,结果没想到,她还没有发话,安安已经先开口抱怨一通,说公司领导大惊小怪,谁还没有犯错误的时候……

一系列的问题让卓雅开始怀疑,自己的处事方式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真正让卓雅彻底爆发的,是一次分配工作时发生的事情。那段时间,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需要从卓雅他们部门抽调一部分员工到项目小组帮忙。卓雅接到通知之后,迅速挑选出几个比较合适的人选,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任务。结果,卓雅才把这件事通知下去,好几个人就跳出来提意见,这个嫌给他安排的活儿太多,那个嫌给他安排的任务和他以往干的事不对口。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吵嚷嚷,卓雅终于发了一次火,谁的面子都没有给。

那次之后,卓雅一改往日的作风,只要涉及工作,一切都照章办事,谁都不能通融。当然,工作之余,卓雅依然还是一副春风化雨的模样。一开始,大家背地里对卓雅也是颇有微词,还给她取了不少绰号,什么“阎罗王”“铁娘子”之类的。但时间长了,卓雅发现,自己的人缘并没有因此变差,反而在树立威信之后,工作上的事情越来越顺了。

经历了这些之后,卓雅总算是明白了,这做人哪,可以脾气好,待人随和,但原则问题绝对不能让步。

交好与讨好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态度上的豁达,后者却是原则上的退让与妥协。与前者交往,我们会觉得如沐春风,但不会产生任何蔑视和轻慢的情绪,因为我们很清楚,随和只是对方的一种态度,一旦触及原则和底线,对方随时会露出獠牙和利爪。但若是与后者交往,恐怕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摆出高人一等的态度,毕竟对方已经主动把自己的腰杆弯入尘埃了,我们又何必非得“弯下腰”和他相处呢?

所以,要想和别人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在拥有好人缘的同时,也需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那么你在与人交往时,就一定要记住,可以交好但绝不能讨好,可以随和但一定得守住分寸和底线。你可以收起獠牙与利爪,但绝对不能丢弃它们,因为它们正是你安身立命的保障。

随性一点,苛者无朋,水清无鱼

与人交往,如果事事都要计较,那么是很难建立起长久的关系与情谊的。所谓“苛者无朋,水清无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的人生包袱里,都盛着小如芝麻绿豆、大如苹果西瓜等种种大事小情。人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那么不仅自己疲累痛苦,也会让他人感到繁杂,甚至影响对真正大事情的判断与把握。

因此,与人打交道时,想要让彼此轻松舒心,就要懂得把握分寸,做到“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也就是说,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些,遇到大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再显露自己的大智慧。

话很简洁明了,说起来也容易,可难就难在怎么做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里,能够做到不斤斤计较的人其实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尚未达到或者永远也达不到超然忘我的境界。对大部分人来说,“小事多糊涂,大事不含糊”是一句很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的话。

关于“糊涂”,鲁迅先生曾专门揭示了其真正含义。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坚持着什么……”

没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坚持着什么”,其实,糊涂的人往往比那些表现得聪明的人更聪明、更清醒。他们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对事物领悟得深刻,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更有包容之心。

往往这种“糊涂”的人很容易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当然,小事上装糊涂是可以的,但遇到大事就不能糊里糊涂的。非但不能如此,而且要铆足精神,开动脑筋想出利己的解决办法。

王芳在一家报社任采访部主任,由于业务能力精湛,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同时也深受同事们的钦佩。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王芳的优异表现还是引来了个别人的嫉妒。开选题会讨论选题的时候,他们故意指出王芳所报选题的不合理之处,想方设法刁难她。

对于这些,王芳心里很清楚,但她每次都笑脸相对,不慌不忙,也不带任何情绪地向大家叙述自己选题的可行之处。而且,她每次都会向对她提出异议的同事表示感谢。

那几个和她关系比较好的同事看不过去了,私下里跟王芳说为什么不在主编那里奏他们一本,让他们赶紧离开报社。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王芳只是笑一笑,告诉好心的同事,这些都是小事,犯不着非得弄个青红皂白。她还安慰同事,大家在一起工作产生点小摩擦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此看来,王芳真的是个厚道之人,有着非同常人的心胸。但她并非好惹的主儿,就拿报社改革的事来说,王芳的表现足以让人对她的看法来个180度的大转弯。

原来,报社新领导上任,“三把火”之一就是改革采访部和编辑部。本来采编分离的制度要改为采编合一,这样就会裁掉一部分员工,尤其是采访部只会采访写稿的记者最容易被裁掉。对于这样的改革,大部分人颇有微词,牵涉不到的部门员工也觉得不可理解。

因为作为一份颇有影响力的大报纸,又是每周3期,工作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版面编辑和采访记者本就该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抓到更多一线的新闻,也才能编辑出更好的文章和版面。

就在这个消息即将公布之前,听到风声的王芳马上找到了上司马主编。王芳说了自己觉得这样改革不妥的想法,并向领导摊牌:如果报社如此改革,自己就辞去这里的工作,另谋他处。

作为采访和编辑能力都超强的顶梁柱,报社是坚决要保护好王芳的。她要是走了,报纸的半边天可就塌了。最终,领导层经过商榷,改变了当初的想法,只是进行了些许微调。这样,同事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大家更对王芳高竖大拇指了。

可见,傻可以装,但不可以真傻,到了该聪明的时候就得聪明,该争取的时候就得争取。以自己的原则把握好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才能在处理事情时游刃有余、进退自如。这正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最真实、最贴切的体现。

人无完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必然存在某些缺点。因此,与人相处,总会有不如意之处,如果事事都计较,只会让自己陷入纠结与痛苦之中,倒不如随性一些、宽容一些,在守住原则与底线的同时,让自己“糊涂”一些。

要相互取悦,不要单向奔赴、事无巨细

有人问,什么样的感情才是最好的感情?

答案是—不远不近刚刚好,不浓不淡亦适中。

永远不要透支自己的情感,感情中只有适度地付出,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即使是爱情,也不例外。遗憾的是,不少人一旦爱上就会毫无保留地付出,仿佛不对对方好上加好,就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炽热,结果陷得越深,伤得越重。

明成是一个老实憨厚的男孩,他喜欢上了漂亮的“班花”。也许是觉得对方太美好了,明成生怕对方看不上自己,一直努力地表现,恨不得把自己所拥有的全部送给对方。“班花”说饿了,明成会跑八条街买她爱吃的慕斯蛋糕;“班花”喜欢上一个名牌包,明成会省吃俭用买给她;听闻“班花”减肥,他还会对着网络上的美食视频,变着法给对方做各种营养减肥餐;平时帮着“班花”打饭、打水、拿快递的活儿更是没少干,节假日的小礼品也是必备的……

“我要用满满的诚意打动她。”明成信誓旦旦地说。

但“班花”对明成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这让明成郁郁寡欢。其间,他不断地询问“班花”原因,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他可以改,但“班花”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

朋友纷纷劝明成不要再傻傻地痴情下去,明成却一如既往,“只要她对我笑,愿意跟我说话,我做什么都愿意”。

直到有一天,明成无意间看到“班花”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他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我掏心掏肺地对她好,为什么她丝毫不在意我?”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误解:以为拼命对一个人好,对方就会反过来爱自己。这听上去似乎合情又合理,可事实证明,十段倾其所有的感情中,八九段都会以失败收场。

为什么呢?这一切都在于你对爱情的不设限,通俗地讲就是没有分寸。

爱情和感动、同情从来不是一回事。这不是爱,而是取悦。取悦,呈现出的感觉是离不开别人—你离不开我,所以才会对我这么好!时间久了,那个人是会习惯的,然后把这一切看作理所应当,对你的要求越来越多。当你不断牺牲自我,爱得越来越卑微时,你做的一切都会显得如此廉价。

在感情中一味付出、没有底线的人,其实也是不爱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别人还怎么去爱你呢?只会给人看低你的机会。

而且,所有的付出者都是有附加条件的,就是希望对方也能够回馈给自己。当你的感情太过浓烈、太过沉重,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心理压力。慢慢地,对方不愿意接受这种好,心里有一种负罪感,会慢慢疏远。负担越重,越是还不起,就越想逃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爱,自然不可太满。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它会破坏彼此关系的根基,对方累,你也累。因此,哪怕是真的很爱一个人,也不要像飞蛾扑火般坚决,全情投入,倾其所有。爱一个人,不用付出全部的努力,最多爱到七分就够了,剩下的三分好好爱自己。

距离不远不近,感情不浓不淡,拥有这种分寸感,才能长长久久。

陈墨的家境普通,她长得也很普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企做会计。虽说工资不算高,可她很知足,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着。虽然她现在单身,但她有一个暗恋的对象。对方在楼下公司上班,人不仅长得帅,而且能力突出。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电梯里相遇,陈墨的心一下子就被“丘比特”射中了。

尽管陈墨知道看到喜欢的人要主动争取,但她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心。再遇到对方时,她只是微微一笑,不献殷勤,也不张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她很少逛街,不去泡吧,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看书、学习插花、做瑜伽等事情上,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内在美。这让她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温婉大方。

或许正是这种淡雅吸引了对方,对方随即主动对陈墨展开追求。尽管陈墨非常喜欢对方,但她也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克制。正如她自己所说,“哪怕你真的很爱这个男人,哪怕这个男人多么优秀,你也不能被冲昏头脑,一味地付出自己的全部。你本身先得有价值,你的付出才会被人重视。”

那个男人呢,反而觉得陈墨很珍贵,很有魅力,于是更加珍惜她。

无论在爱情中,还是婚姻中,无论你是男是女,都要明白,爱情需要的不是奉献和讨好,而是尊严与吸引,彼此关心、爱护、照顾,以及心与心的交流。给予别人的爱适可就好,好好地爱自己,好好地经营自己,才是获得稳定爱情的基础。这样你才能让人又爱又敬,看到爱情最美的模样。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我爱你的时候,你也正好爱着我。我们互相取悦,双向奔赴,有付出也有回报,温而不谄,方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