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良言劝慰,细看现实
屋外游人来来往往,欢声笑语接连不断,屋内却气氛有些焦灼。
沉默,让人不安的沉默。
另一个按捺心情的短发男生也想发言,躁动的手掌按着膝盖,好几次跃跃欲试。
和这帮小崽子相处久了,他们撑一下眼皮康博涛就知道打得什么算盘。
上一秒笑得斯文乖巧,下一秒冷不丁变成寡言学霸。
充满磁性的男声低沉浑厚,发言的人叫丁文俊,早年在碗窑村长大,后来父亲车祸,举家搬迁去了昆明。
“除了历史的丰盈,我觉得更多的这里的缺憾美,完美之下,当代人对艺术的追求是多元的。”
这话太学术,一点儿也不接地气,几个人都听得头皮紧绷。
一直没发言的霍正楷看向隐没在黑暗中茂盛生长的水竹,语气随意。
“哪种缺憾?”
“村子历史悠久,村民质朴、村风淳朴,年轻一辈想读书谋出路,老一辈专注制陶有一技之长,但之前我们做数据统计发现,这里的很大一部分游客是冲着村子的建筑来的,可这里没有一幢完整的明清建筑和古老民宅。”
康博涛不满地啧了一声,脸色铁青地从学生那儿抢过话语权。
“烧窑是与火打交道的营生,一个不留神就容易惹火上身,碗窑村烧窑几百年,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火灾。”
张敬甄脑袋咕咚一声,像是石块掉落深潭,瞬间惊起鸡皮疙瘩,汗毛直竖。
去年八月,他歇业视察南京的一家红楼主题民宿,险些被大火淹没。
隔壁一家民宿的顾客在书房内抽烟,烟头没熄灭就扔进了垃圾桶,丁点火星瞬间燃起,套垃圾桶的塑料袋和耷拉在椅子上的衣物成了引信,火势很快蔓延,而他当时正在屋内午休。
若是大火漫来,他身边都是书籍和木质家具,肯定很难逃脱,好在其他人提醒,救了他,自己的店没受损,但大火熊熊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
前村长蒋先明打断几人的聊天,登登跑去里屋。
一通翻箱倒柜后拿出了一沓泛着霉味儿的裁剪报纸和一本老相册。
“喏……这些都是火灾证据,这次是建国后的事了,具体是哪一年我也记不太记得清楚,我那会儿还小,只记得火苗儿蹿天高,半个村子都红彤彤的,大人跑了一夜,个个脸上都是黑泥,为了灭火后院的井水都打干了。”
林酒弓腰过,细致翻阅。
报纸受潮,字迹早已被黄褐色的雨水晕染开,苍蝇腿似的黑色小字难以辨认,眯着眼才勉强看出几个字,林酒耐心有限,转而去看相册。
年代久远,相册封皮的红色金丝绒气味古怪,霍正楷轻轻撞了撞她的胳膊肘,示意他来拿,林酒瞥了一眼,没说话。
黑白照也挨了雨水,涟漪一样的黄晕将平整的照片染出褶皱,刚一翻开就是扑面的刺激性粉尘,林酒下意识把相册塞到旁边人怀里,连跳两步去门外打喷嚏。
张敬臻也被呛了一下,他捂着鼻子轻退了一小步却无意踩到了一个东西。
戒指,或者说一枚修复过的玉扳指。
蒋先明不紧不慢地来捡起,喃喃道。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扳指,后来被我爸摔断了,他去世后我找人修复了一下,后来就忘了去哪儿了……原来在这儿……”
蒋家是村里制陶大户,一个玉扳指就是一个家族的繁兴。
林酒站门口,自然而然想到了林家族谱,老一辈们都会为后世留点东西,一来做见证,二来当勉励。
等她走近,霍正楷才重新翻开相册,精明的视线不断描摹。
照片中依稀还能辨别出烧毁一半的堂屋,八仙桌塌在一旁,鸳鸯瓷盆倒扣在地上,黑气沉沉。
照片压着历史的沉重,蒋先明语气悠悠,十分惋惜。
“前面是合照,照片里的房子都很漂亮,没这场大火的话,村子现在更好看,你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后修起来的,我的记忆中,村子很大……”
还没看完,康博涛突然抢过相册送回蒋先明手里,似是有秘密似的。
他肃然说道。
“除了生活用火,另一次更早的火灾是腾冲抗战初期的双山伏击战,当时战争就在这一片,远征军撤走后日军气急败坏,调集大量兵力烧毁周边的村子进行报复,碗窑、民宅、宗祠毁于一旦,后来又碰到建国之后的火灾,两次大火之后,这里也毁的七七八八了。”
林酒有种嘴里含着冰块,牙龈凉透了却不敢吐的难受。
碗窑村土陶制作历史600余年,还有名人和历史支撑,而荥阳村制伞300余年,历史却相对单薄,论规模和历史感,两者似乎没有可比性。
早年时候,荥阳村共200多户人家,其中50多户都参与油纸伞制伞,短暂时达到了巅峰状态,后来村子逐渐没落,人口外迁,年轻劳动力外流,会制伞的老老一辈相继离世,现在村中仅有100多户人家,坚持这份老手艺的更是仅有寥寥几户人家。
蒋先明再次开口,有点苦口婆心的意味。
“说句难听的话,小姑娘,你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了,传承的确不分男女,但你没有正派名号,别人压根不会承认你的手艺,这就好比商场里的那些名牌衣服,剪了标签放在路边批发,25块一件别人还要犹豫,可是贴了牌子放进商场里,300一件打九折还哄抢着买。”
林酒点头,嘴巴瘪着,道理简单通透,她明白。
“你不能怪我说话直,我说得是事实,我们村能发展到今天,是早些年的未雨绸缪,最近村里还在和县里争取资金,这儿游客多,我们怕一些素质低的游客会破坏村子,所以每天都安排了人值班,大家提前报名,自愿的,你扪心自问,你能带着你村里的人做到这个地步?”
说完,蒋先明面色阴冷,一边觑着林酒看她的反应,一边伸手摸裤兜里的烟。
现在的小年轻动不动就爱谈文化守护,可究其根本不就是图个钱,那些前几年就流行起来的套路他更是耳熟能详:
找点儿人直播,盘个店弄点儿文创产品,短期看好像能获利,但长期是走不远的。
好友康博涛清了清嗓子,用眼神提醒他差不多得了。
虽说这是他家地盘,但当着这么多小孩儿的面,总该有个长辈样。
泄气的话别说太绝对,小孩儿有干劲是好的,不能一棍子打死,烟也别总是抽,咳这么些年了还没长记性。
康博涛认识他二手多年,每次见面唠叨的都是这几句话,他都会背了。
霍正楷抬眸,正好对上康教授思忖的眼睛。
“碗窑村是真心想好好发展的,所以一直以来也在严格按照传统古村落的风貌管控来保护村子,另外最近也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和扩建停车场……荥阳村油纸伞确实不错,但规模太小,要想像这边一样发展起来难度很大。”
林酒明白二人的苦心劝慰。
制陶600余年,火与土交杂淬炼造就了碗窑传统村落的土陶文化,村民紧抓时机,携手搭建互联网时代下的“土陶文化+”模式,开班办学,培养热爱土陶制作的年轻力量,修建集土陶加工、销售、研学为一体的土陶产业园,并实现加工、体验、销售、电商一体化,种种努力才让使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而林酒励志要做的事无疑是平地起高楼,原地追赶。
差太多了,难追。
谈到后面时,气氛已经好很多了。
两个长辈也不再执着于打击她的自信心,讲市场波动、失业浪潮,而是带着一帮小的亲自感受陶土在转盘上变成器物,看泥土在烈火中涅槃……
康博涛教授不遗余力地和三个年轻后辈们分享,几个学生也难见老师话多,一时兴奋,叽叽喳喳说了很多话,蒋先明又沏了两壶茶。
小壶见空,眼瞧就到中午,三人被扯着衣袖留下来吃饭。
桌上,蒋先明先端了一盏清酒,目光如炬的年轻人们举着茶杯略显紧张。
“林家小姑娘,今天我说的这些话你也别太在意,康老师说的对,你们年轻这一辈有闯劲儿,我有个侄子就邋邋遢遢的,也不爱努力,前些天还和家里吵架要啃老……哎,所以想去做什么就去做,年轻嘛,还有很多机会……”
林酒本想以茶代酒说两句客套话,但霍正楷却先一步把杯里的茶水换成了清酒。
他偏头瞄了一眼林酒,礼貌开口。
“她不便喝酒,二位包容一下,我来代替,不管之后怎么选择,今天这一趟我们都没有白来,谢谢两位……”
张敬臻本想也一杯,想起来自己要开车,还是老实喝茶水好一些。
两个小盅相撞,声音轻脆。
清酒微苦,但不辣喉咙。
霍正楷仰头喝尽,勾出笑意。
康博涛摸摸胡茬,看着他古怪地问了一句。
“你是林酒的朋友?”
此朋友非彼朋友,康教授问的是两人是男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