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治的野心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东宫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张知易原以为回到东宫便可美美地休息一番。

谁知张知易刚一躺下,门外面传来了侍女的声音。

“易先生,太子殿下有请,邀您一起共进晚宴。”

李治此时心中有许许多多的想法,他想要跟张知易说,也想得到张知易的点拨。

虽然已经在外奔走了一天,但太子都亲自邀请了,张知易也不好拒绝,只好去给自己的这位好学的学生补课。

来到客厅,桌上已经备好了御膳房准备的精美菜肴,而李治正低头坐着,没有看这些菜一眼,甚至连张知易来了都没有察觉。

张知易拿起桌上的一个鸡腿大口地吃起来。

“太子殿下找我何事啊?”张知易打断了李治的沉思。

李治猛地抬头,惊喜地说道:“老师,您来了,在下有诸多想法,想要与老师探讨。”

张知易手上的鸡腿已经被啃了大半,于是便拿起杯酒喝了一口说道:“但说无妨。”

“老师下午提到提升生产力是建设王朝的精髓,我刚才思考了一番,老师所言极是,甚至与那些贵族之间的斗争都不算什么了。”

此时的李治便如同虔诚的教徒获得了神谕一般。

李治迫不及待地与张知易说道自己的雄才大略:“老师提议印刷业是知识传播的一种生产力提升,推及到别的领域,便也发现了非常大的益处。”

张知易惊讶于李治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李治能接受这个观点并加以思考,在这个时期是非常进步的一种思想。

“说说看,你都想在哪些领域提高生产力?”张知易问道。

李治兴奋地说道:“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那边是粮食和土地,如果粮食的收成令人满意,那么百姓便会安居乐业,朝局也相对稳定。”

张知易知道李治的方向对了,但他并不是直接和李治说,于是他便引导性地问道:“种个地还能种出花来?”

“种地确实没什么新奇的,但是种地的工具,种地的方法,还有种子肥料等等都可以提升粮食的产量。”

张知易让侍女盛了一碗饭,在座位上扒起饭来,这粮食确实是好东西。

“想不到你个太子还懂种地?”

“父皇曾经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告诫众人,安抚好百姓便是皇帝的首要任务。”

“好,颇有明君之姿。”

这还是张知易对自己的第一次夸赞,李治洋洋得意起来。

“我还要成立一些机构,用来任用能工巧匠,大力发展生产力!”

此时李治已经将发展生产力当做至理名言挂在嘴边。

张知易倒是很冷静,不紧不慢地说道:“你这是要去种地呢,还要去当木匠?”

李治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些事情想了想确实比当皇帝有意思。”

张知易却拍了拍桌子说道:“玩物丧志!你想的这些仅仅是因为有意思,老百姓却是为了养家糊口。你是太子,你有你的任务。”

李治的一番话,无非是在证明自己厌恶了权术斗争,又通过向张知易的学习了解到其实这些毫无意义,于是心中便想着远离纷争。

“你以为生产力的发展不需要流血牺牲吗?”

李治的笑容僵住了。

“历史便如同一辆马车,生产力就如同这匹马能跑多快,但往加速停止,左转或者右转全凭驾驶马车的这人来决定。”

李治在想他是不是将来要成为这个驾驶马车的人。

“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当好驾驶马车的人。”

“非也,驾驶马车的人,不是特定的一个人,而是王朝的每一个人。”

“这些人里面有人想要马车停下,有人想要马车毁灭。而你日后作为帝王,一定要让这辆马车坚定地往前驶去。”

张知易的这一番话将李治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会让马车减速或者停下的恐怕便是那些世家贵族。

“老师的意思是我必须要战胜那些阻拦马车前进的人。”

“只有人人都参与进来,这辆马车才能跑得快跑得稳,而中原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每一朝代的王公贵族都只将黎明百姓当做草料,马车怎么开,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一己私欲。”

这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不谋而合。

但李治的想法并不全无道理,只是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解放思想,只有当上了皇帝,才能举全国的资源去做到这两件事。

“你的想法不错,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交给合适的人去办,你即将成为这个王朝最有力量的人,你完全有能力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马车的驾驶当中来。”

李治沉默不语此时的他觉得自己任重道远,要做的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这些事情要是做成了想必能名留青史吧。”李治说道。

“历史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定的。”

“不过你的方向是对的,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可以让世家贵族意识慢慢地薄弱,以往生产力不足时,饭都吃不饱还要抵御外敌的入侵,于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便相互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和度过灾难。”

桌上的饭菜李治一口都没吃,他心中更充满了许多忧虑。

“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渐渐的也不用依附于氏族。氏族瓦解,权力也就慢慢地回到了皇帝手中。”

“学生明白了,老师真是观点独特,学识渊博,我自认为博览群书,可也没有在哪本书里见过与老师一样的观点。”

张知易起身想要离开,临走前又和李治说道:“这件事情要是没有人阻拦,你肯定会干得特别好,只是王公贵族要是觉得你的做法让他们受到了威胁,这便是再好的政策也推行不下去。”

李治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能平静,原本激昂的内心又沉寂下来,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要使这辆马车跑得又快又远,不至于在他任上翻了,既要给这辆马车提供马力,也要扫除那些阻拦马车前进的人。